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的理想追求,为了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我校以“加强科研型教研组建设,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有效结合”为途径,以“提高教师的教研意识和学习意识,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的,突出专业引领,通过不断的研究、总结、反思、改进、创新,形成了我校高效课堂的支撑体系———“研、讲、思、诊、学、引、提”七步校本教研模式,给教研组提供了进行校本教研的操作指引,也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交流的平台。
一、具体操作程序
1.研
“研”就是集体研课磨课的过程,学校根据各教研组申报的教育科研课题,为其设定不同的研究主题,并在学期初把安排好的各教研组的研究专题安排表印发到各教研组,主持活动的教研组先在组内进行集体研课,集体研课的具体要求和步骤是:(1)定课。根据本组的研究专题集体商定,选择一节课作为研究的载体。(2)学习。为了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教研组先组织学习与研究专题相关的理论资料、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参考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和集体研讨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3)个性备课。有了足够的理论支撑,把握好教学目标后,教研组所有成员进行个性备课。(4)研讨。在个性备课的基础上以教研共同体的形式同伴互助、相互交流,重点结合教研组研究的课题进行交流研讨,对每位教师所备的课进行研究,综合众家之长,达成共识,形成初案。(5)试讲修改。所有的方案只有实施后才能检验其有效度。教研组指定一名教师对研讨出来的教学方案进行试讲,教研组其他成员听课,并针对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研讨,对初案做进一步的修改,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2.讲
“讲”就是对集体研课的成果展示。学校于周二上午课间操时间组织该教研组教师抽签,决定作课教师。下午第二节课进行展示,并组织本学科所有老师听课。
3.思
“思”即反思。这个环节分三步实施。第一,作课后教研组长向听课教师介绍该组集体研课情况;第二,教研组成员对教学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反思,并作进一步改进与调整;第三,作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4.诊
“诊”即对集体研课和课堂教学进行诊断。听课教师根据组长对集体研课过程的汇报,结合课标对教学目标的定位、集体研课的环节、集体研课的过程、研课成果展示情况、作课教师课堂教学把握情况等进行同伴互动式诊断。或亮点,或不足;或对教研组研课提出建议;或针对某个问题在不同年级段如何解决进行探讨。
5.学
“学”在此模式中指的是学习课程标准。为了让老师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好的把握教材和教学目标,要求各年级事先学习本年级有关这个专题知识领域的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然后由各教研组长在研讨会上汇报,最后将本领域的知识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分析,使老师们在教学中明确每一部分内容的知识生长点以及知识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6.引
“引”就是专业引领。根据研究的专题,学校指定在本专题研究中有一定成绩的各级骨干教师作专题发言引领。
7.提
“提”即提升。通过研讨后进行整理提升。在前六个步骤完成后,教师在理论认知上均有不同层次的提高,进而形成实用而高效的课题研究方法或某种课型的教学模式。
二、七步校本教研模式的特点
“研、讲、思、诊、学、引、提”七步教研是提高教师的教研意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它具备以下特点。
1.高效性
七步教研模式打破了以往研讨活动就课论课的局限,利用跳出课堂来研究课堂的方式进行专题研讨,拓宽了老师们的视野,提高了老师们教学研究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学习,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能够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法或某种课型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了校本教研的效率。
2.实用性
该模式在磨课研课、作课、课堂诊断、探讨的过程中,借助教研共同体的力量,解决实教学中及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凸显了此模式的实用性。
3.开放性
该教研活动模式开放性的特点尤为显著,参与面较广,不单单是一个教研组的活动,而是全体学科教师介入活动之中去思考,去拓展,以达到对教学中某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且形成共识,进而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产生更科学的教学行为。
三、七步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我校在运用这种教研模式以来,教师的各种意识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意识
因为教研专题与教师们的课题研究紧密结合,实现了教研即科研、科研即教研的研究意识,使教研逐步走向日常化。再者以抽签这种小游戏的形式决定作课教师,不仅使教研活动多了一份趣味性,也能够引起每一位教师对研课磨课的足够重视,同时给每位教师均等的展示机会,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教研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意识,使每个教研组都有一种浓浓的、轻松的研究风气,教研成为教师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
2.提高了教师们自觉学习的意识
校本教研活动不单单是研究一节课,而是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研究一个专题,研讨过程中互动式诊断也从对一节课的诊断变成对专题研讨和专题研讨阶段性成果的诊断,最后综合研讨成果和集体互动式诊断、评价,提升出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形成一种带着问题学习的习惯。
3.提高了教师们的科研创新意识
这种常规的活动使老师们在不断学习的同时不断地进行思考,老师们对如何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必然激发科研创新意识。
研究校本教研的模式是研究如何提高教师教研意识和教研能力的有效载体,能够让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的实践中得到共同的发展和成长,从而成为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
一、具体操作程序
1.研
“研”就是集体研课磨课的过程,学校根据各教研组申报的教育科研课题,为其设定不同的研究主题,并在学期初把安排好的各教研组的研究专题安排表印发到各教研组,主持活动的教研组先在组内进行集体研课,集体研课的具体要求和步骤是:(1)定课。根据本组的研究专题集体商定,选择一节课作为研究的载体。(2)学习。为了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教研组先组织学习与研究专题相关的理论资料、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参考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和集体研讨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3)个性备课。有了足够的理论支撑,把握好教学目标后,教研组所有成员进行个性备课。(4)研讨。在个性备课的基础上以教研共同体的形式同伴互助、相互交流,重点结合教研组研究的课题进行交流研讨,对每位教师所备的课进行研究,综合众家之长,达成共识,形成初案。(5)试讲修改。所有的方案只有实施后才能检验其有效度。教研组指定一名教师对研讨出来的教学方案进行试讲,教研组其他成员听课,并针对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研讨,对初案做进一步的修改,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2.讲
“讲”就是对集体研课的成果展示。学校于周二上午课间操时间组织该教研组教师抽签,决定作课教师。下午第二节课进行展示,并组织本学科所有老师听课。
3.思
“思”即反思。这个环节分三步实施。第一,作课后教研组长向听课教师介绍该组集体研课情况;第二,教研组成员对教学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反思,并作进一步改进与调整;第三,作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4.诊
“诊”即对集体研课和课堂教学进行诊断。听课教师根据组长对集体研课过程的汇报,结合课标对教学目标的定位、集体研课的环节、集体研课的过程、研课成果展示情况、作课教师课堂教学把握情况等进行同伴互动式诊断。或亮点,或不足;或对教研组研课提出建议;或针对某个问题在不同年级段如何解决进行探讨。
5.学
“学”在此模式中指的是学习课程标准。为了让老师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好的把握教材和教学目标,要求各年级事先学习本年级有关这个专题知识领域的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然后由各教研组长在研讨会上汇报,最后将本领域的知识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分析,使老师们在教学中明确每一部分内容的知识生长点以及知识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6.引
“引”就是专业引领。根据研究的专题,学校指定在本专题研究中有一定成绩的各级骨干教师作专题发言引领。
7.提
“提”即提升。通过研讨后进行整理提升。在前六个步骤完成后,教师在理论认知上均有不同层次的提高,进而形成实用而高效的课题研究方法或某种课型的教学模式。
二、七步校本教研模式的特点
“研、讲、思、诊、学、引、提”七步教研是提高教师的教研意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它具备以下特点。
1.高效性
七步教研模式打破了以往研讨活动就课论课的局限,利用跳出课堂来研究课堂的方式进行专题研讨,拓宽了老师们的视野,提高了老师们教学研究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学习,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能够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法或某种课型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了校本教研的效率。
2.实用性
该模式在磨课研课、作课、课堂诊断、探讨的过程中,借助教研共同体的力量,解决实教学中及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凸显了此模式的实用性。
3.开放性
该教研活动模式开放性的特点尤为显著,参与面较广,不单单是一个教研组的活动,而是全体学科教师介入活动之中去思考,去拓展,以达到对教学中某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且形成共识,进而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产生更科学的教学行为。
三、七步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我校在运用这种教研模式以来,教师的各种意识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意识
因为教研专题与教师们的课题研究紧密结合,实现了教研即科研、科研即教研的研究意识,使教研逐步走向日常化。再者以抽签这种小游戏的形式决定作课教师,不仅使教研活动多了一份趣味性,也能够引起每一位教师对研课磨课的足够重视,同时给每位教师均等的展示机会,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教研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意识,使每个教研组都有一种浓浓的、轻松的研究风气,教研成为教师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
2.提高了教师们自觉学习的意识
校本教研活动不单单是研究一节课,而是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研究一个专题,研讨过程中互动式诊断也从对一节课的诊断变成对专题研讨和专题研讨阶段性成果的诊断,最后综合研讨成果和集体互动式诊断、评价,提升出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形成一种带着问题学习的习惯。
3.提高了教师们的科研创新意识
这种常规的活动使老师们在不断学习的同时不断地进行思考,老师们对如何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必然激发科研创新意识。
研究校本教研的模式是研究如何提高教师教研意识和教研能力的有效载体,能够让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的实践中得到共同的发展和成长,从而成为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