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间谍”李敦白的“文革”岁月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6年,狂潮陡起,神州大地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运动”开始了。当时热情讴歌甚至亲自参与“文革”的外国人很多,在北京不少外国的专家们也纷纷建立起造反组织加入运动。当时在中央广播事业局工作的美国专家李敦白就是的典型代表。
  李敦白本是美国富家子,但他17岁开始参加工会和学生运动,曾是美国共产党党员。1946年,他在联合国救济总署驻华办事处工作时,认识了周恩来,后来来到延安。他和毛泽东打过牌,和江青跳过舞,请王光美吃过饭,1946年李敦白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外籍党员。1949年初,他因为所谓“斯特朗国际间谍网”成员问题被逮捕,含冤入狱6年多……1955年首次出狱后,李敦白在广播事业局担任外国专家。由于李敦白是中共党员,他还参加了《毛泽东选集》的翻译、定稿工作。
  在广播事业局局长的办公室里,他遇见终身伴侣——局长的机要秘书王玉琳。
  “文革”开始后,李敦白渐渐成了一个敢说敢做的造反派。“文革”初期规定了“国际友人不许批评”,没有人给李敦白提意见,但李敦白认为该自我批评。李敦白找了些新闻纸粘成一张大报纸,用大字写下标题“李敦白必须革除资产阶级优越感”。第二天,他竟成了英雄,受到大家的赞扬、拥护。就这样,李敦白越来越“左”,越陷越深,而对这场“革命”背后的骚乱、个人权力的角逐却丝毫未有察觉。
  李敦白不久成了“白求恩──延安造反团”的头目。已经45岁的他和年轻人一道参加了广播局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夺权”斗争,当上了该单位“革委会”领导成员。
  1966年10月1日国庆节,李敦白得到一次特殊的荣誉。以前,在北京的外国专家,都是在天安门城楼下面的观礼台上观礼,而这一天,斯特朗、李敦白等外国朋友被邀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快到12点的时候,他们分别同毛泽东合影。李敦白满怀敬意地称呼毛泽东“主席”,掏出了红宝书,请毛泽东签名,毛泽东左手拿着红宝书,右手接过李敦白递给他的笔,写下了“毛泽东”三个字。李敦白回到机关以后,人们都拥了过来,说:“老李,你和毛主席握手了呢,你洗手了没有?”他说:“没有洗。”于是,“大家抢着和我握手,办公室外面有40多个人排队,一个一个地和我握手,因为毛泽东已经好像一尊神,人人想沾上一点仙气。”事后李敦白这样说。第二天,《人民日报》和所有的报纸都在第一版上刊登了毛泽东和李敦白的合影。“国际主义战士李敦白”的大名传遍了全国,许多学校、机关、广场的“造反派”集会,都请他去发表演说,排着队请他在红宝书上签名。
  1967年4月8日,《人民日报》用大半个版的篇幅刊登他的文章《中国文化大革命打开了通向共产主义的航道》。1967年4月10日,在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召集30万人批斗王光美的大会上,李敦白代表外国造反派,作了慷慨激昂的重点发言。这个黄头发、高鼻子的美国人,以流利的汉语、高涨的革命精神、大义凛然的英雄风度、不同凡响的宣传激情,引起台下热血青年山呼海啸般的回响。
  但是这只维持了几个月,“中央文革”派人到电台,李敦白被加以软禁。后来他才知道,因为江青说了:“广播局竟被一个美国特务统治了半年。”政治风云变幻莫测,1968年2月,红极一时的李敦白却被当做“国际间谍”送到关押重要犯人的秦城监狱。最初,李敦白的多年好友马海德医生曾劝说李敦白:应该远离中国的政治斗争。可陷于狂热中的李敦白听不进老友劝告……多年后,李敦白才在其回忆录中沉痛反思:“在那些如醉如痴好似被催眠的日子里,我们都做了一些奇怪、有时甚至令人发指的事。日后我常想,我们怎么会那么得意忘形?”
  李敦白说:“在狱中,我听闻林彪坠机、尼克松访华、周恩来逝世、毛泽东逝世等事件,我还感觉到300里之外的唐山大地震。当我在报纸上不再看到‘四人帮’的消息时,我相信自己即将出狱。我好几次都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是那些身边的人鼓励我活下去,他们知道我只是政治的牺牲品。”
  李敦白被捕后,他的亲属也受到牵连,王玉琳去五七干校“变相劳改”,孩子们一度无家可归、流落街头,岳父也含冤病逝了。1977年11月19日,李敦白终于被释放出来了。经过家人多方奔走,1982年,李敦白得到一份彻底的平反结论,认为李敦白“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是有重要贡献的”。
  1980年,李敦白和王玉琳用补发审查期间的工资回到美国,借住在他姐姐的家中。王玉琳织毛衣出售,还教授中文和中国菜的烹调,李敦白到学校教课。他们决定“要换一种新的方式,做些实际的、对中国有益的事情”。1986年,李敦白穿针引线,促成了美国CBS的记者华莱士专访邓小平。此后不少美国公司找他们咨询或者当顾问,开展中美贸易。
  现在的李敦白经营着一家商业咨询公司,为一些进军中国的美国公司担任顾问。他对“文革”和中国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
其他文献
现年79岁的韩桂山曾在1958年的德国莱比锡获得军事三项个人冠军,这枚金牌是新中国的首枚国际比赛金牌,他的奖杯和军功章至今仍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可谁能想到,这位军体英雄竟会与糖尿病结下不解之缘,患病长达18年之久。  当年卸下冠军光环后的韩桂山先后担任过总参谋部参谋、导弹卫星总装厂厂长等职。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韩桂山担任运动会总务处副处长,工作纷繁,责任重大,每天上班
期刊
老公爱打鼾。随着家庭的小康、年龄的增加、身体的日益发福,他的鼾声便跟着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由阳春白雪、低吟浅唱,进而如潮如涌,如吼如雷。  初嫁时,老公的的鼾声,曾扰得我辗转难眠。为逃避老公的鼾声,曾想尽了一切办法。  第一招是和他讲好,要他稍等,待我睡后,他再入梦。老公欣然应允。但是,现实告诉我们,此招不灵。由于思想紧张,我越想睡越睡不着;老公经过一天繁忙的工作,回到了安乐窝,心情一放松,便阻挡
期刊
我退休快20年了,老友们都说我不像年过70的人,头脑清楚,不忘事。其实我的秘诀,就是多年前看到的一方药膳,我照方坚持进补,感觉颇有效果。  冬季,我每天的早餐是:碎核桃肉10克,醪糟(糯米酒)20克,加水300毫升,煮沸后,打入鸡蛋一二只,搅匀,一餐吃完,这种进补每月不少于20次。夏季,我又改为:枸杞10克,红枣5枚,大米80克,加水500毫升,熬粥。粥熬好后稍凉,即刻食用。每天最少一餐,多则两餐
期刊
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康乐社区的96岁老翁李兆魁和100岁的妻子李淑兰已经结婚83年,他俩在一起的故事,人们说,比电视剧《金婚》还有看头呢。携手走过83年婚姻的李兆魁夫妇,膝下有7个儿女、9个孙子、5个孙女及多个曾孙,还有1个玄孙,现在已经是五世同堂、81口人了,可谓“人丁兴旺,枝繁叶茂”。他们最大的子女已经77岁,最小的也已经58岁了。  二老自1925年结婚以来,已度过了钻石婚,2008年8月18日
期刊
老同志的贴心人肖森明  ■潘华清    “张叔吗,发放生活补贴啦,稍晚些我给您送过去。”“老陈叔吗,明天我们外出钓鱼,请带上草帽或雨伞,我已经备好矿泉水了。”……   负责退休老同志的工作看似不起眼,似乎平日里也较清闲,但要让过去一贯领导别人的领导干部成为“被领导”, 被他们视为贴心人,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民航海南空管分局的肖明森则从一点一滴做起,老同志们都乐意和他长期相处。发生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天
期刊
我5年前做了胃部手术,众所周知,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等消化系统担负着消化和吸收的重任,人体只有依靠这条“生命线”才能不断地从食物中获取多种营养。胃切除了怎么才能吃得好我一直担忧,经过医生指导,我改变了饮食习惯,适应“改组”后的胃肠道,照样吃得很香甜。  胃与十二指肠的连接处有幽门,它能够有节律地进行收缩和松弛,使食物缓慢地从胃排向小肠。当胃切除后,这扇特殊的“门”同时也被切除,新建立的胃
期刊
电话铃声 惊醒梦中人  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可大连市董桂兰的丈夫李军却在结婚16年后离家出走了。那是1993年的一个早上,做生意的李军突然收拾衣服装满了一个小皮箱,妻子董桂兰见状习以为常地问了句“出差啊?”“啊。”李军在沉闷的气氛中扔下这字后便出了门。可是,一两个月过去了,李军连个音讯也没有,这下董桂兰急了,隐隐的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祥预感。有人告诉她,李军在南方某城市和一个女的住在一起……  
期刊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一位被网友称为“气球奶奶”的83岁老人,在中原省会郑州引发了一场滚热的爱心潮。这位老人拒绝乞讨,更不要别人的施舍。她用自己的双手养着患病的儿子,以及自己收养的13岁少年。  “气球奶奶”的自尊自立精神感动了无数网友,有人甚至专程从外地赶到郑州,就为了亲手买一只老人的气球——    拒绝乞讨, 83岁“气球奶奶”靠卖气球为生  2008年12月4日,中原省会郑州被这个冬天的第一场寒
期刊
丁老师:您好!  这阵子我们家的生活不太平静,我心里烦得要命,想找您排解一下。我女儿今年快30岁了,刚刚领了结婚证,可是他俩出现了许多矛盾,婚姻关系也出现了危机,弄得我们老夫妻俩也跟着搅和了进去。  前一阵我突然得了脑血栓,住进了医院,我未来的女婿也跟着忙前忙后。丈夫觉得女儿都给他了,他做这些事也是应该的,也就没有什么表示。同时,丈夫对于亲家那边给儿子结婚用房的房产证上不写女婿的名字挺不满意,并觉
期刊
在新的一年里,许多地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都拿到了老年人优待证,为老年人看病、购物、乘车、参观游览等方面提供了很多优惠,让不少老人在新年里收获了好心情。但是,在执行这些对老年人的优待措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这样那样一些令人遗憾的问题,无论是政策上的还是观念上的,都有待我们去逐步完善,以便让老年人得到更多的关爱。    我不愿受那种冷言冷语  73岁王先生  我是一名离休教师,已经拿到老年人优待证,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