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问题设计艺术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she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语文教师在问题设计方面还存在着某些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如在学习课文《猫》时,有老师提问:第一只猫是什么颜色?2.问题过于空泛,跨度太大,难以回答。如学古文时老师问:本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学生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处着手。3.提问抓不住时机,学生没有知识的准备。有的老师在学生刚预习《荔枝蜜》时就问:本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4.提问过于程序化,缺乏新意。如在学习议论文时一律问“本文论点是什么”、“论据是什么”、“是如何论证的”等。这些提问索然无味,无形中挫伤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打击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问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效果。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知识水平以及心理特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计,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语文课的问题设计艺术。如何把提问问到“点子”上,根据本人十年来实践摸索,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掌握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的需要提问。如诗歌《有的人》,在学生预习后可以这样问:“有的人”到底是指什么人?学生就会再读诗歌,从文中寻找答案。当他理解“有的人”不是指哪一个人而是两类人时,对主题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对比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再如《荔枝蜜》一文,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本文实际写“蜜”(蜜蜂)吗?这样的问题必定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通过研读课文找出答案。学生搞清了这个问题,也就理清了本文“蜜——蜜蜂——劳动者”的写作思路。
  二、曲径通幽,因势利导
  “文似看山不喜平”,同样,语文课堂的提问如果总是直来直去,一问一答,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就不高,提问的价值也不大。如《孔乙己》中,掌柜几次说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我们要分析掌柜这个人物的作用,可以先提问“掌柜是关心孔乙己吗?”学生就会否定,“掌柜只不过惦记他的十九个钱”。接着问:“掌柜如此对待身处绝境的孔乙己,况且孔乙己又是自己的常客,这说明掌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会给出“冷漠、冷酷无情”等回答。最后问:“这对写孔乙己来说有什么作用”,这样学生就会了解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必然性。如果我们问“小说的社会环境是什么”,学生反而无从思考,难以回答。
  三、逐层深入,环环相扣
  对于文章的理解,往往不能一步到位,而需要有计划、有系统的一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实现理性认识的跨越。再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直接受害者,对于小说描写其他人物的作用,我们可以先问“孔乙己穷困潦倒,人们应该怎样对待他”,学生很容易就说出“同情他,帮助他”,接着问“为什么同样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短衣帮却讥笑孔乙己”,学生也能答出“孔乙己读过书却没有中举”,再提问“是什么让短衣帮变得如此冷漠无情,缺乏同情心”,学生们会有“当时的社会”、“封建科举制度”、“人们对待功名利禄的态度”等答案。最后,教师还可以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写短衣帮对表现主人公的命运有何作用?对表现主题又有何作用?通过这一步一步的“追问”,学生不难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它不但直接毒害了读书人,还扭曲了其他人的灵魂。
  四、灵活多变,举一反三
  在提问中就应讲究多角度、新角度,加强语文课堂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放飞思想的翅膀,拓宽课堂的空间,如“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变色龙’,他们又有哪些具体表现”(《变色龙》),“你最珍贵的童年记忆是什么”(《金盒子?),这样的提问会让学生的思绪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表述能力,一举几得,何乐不为?
  五、积极引导,点石成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领悟书本知识,尤其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授之以渔,让学生也拥有点石成金的手指,引导学生自行设计一些问题,养成善思、巧思的习惯。陶行知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于“不疑之处却有疑”,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学生在自主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中,不断探究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会意识到“寻常之中不寻常”的道理。在教学实践中,也就不乏高质量问题的产生。有的学生在学习<<纪念白求恩>>时提出问题:在"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一句中,为什么不用“逝世”、“牺牲”等词,而只用一个“死”字?此问题就很有思考价值。在学习<<社戏>>中,有学生就联系前面的课文提出问题:我和小伙伴们看戏的心情与孩子们跟随妈妈到田野里挖荠菜的心情有什么异同?学生提出新问题的过程,也是独立探索的过程,摆脱了对老师的依赖,不知不觉间就养成了科学的批判精神,开发了求异思维。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上富有艺术性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自己独特的问题设计风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一、观课议课的背景及意义  “观课议课”是一种研修活动,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提倡课堂多元主体,教师多元角色,教学多元途径,学生学习多元模式。课堂上可“看”的成分越来越多,听课者单靠“听”不可能获得全面信息,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感知、收集课堂信息。授课者的语言和行动、师生的状态和精神面貌、课堂的情境和发生的事件等都成为感受的对象,同时观课要做到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通过观课,对
期刊
一、贴近生活,表达真情,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趣,让学生不厌倦写、敢写、会写,许多学生怕上作文课,就是缺乏作文兴趣的缘故。而缺乏作文兴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距离,当引导他们认识到作文就是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时,作文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件并不难的事情,作文兴趣自然就高涨了。  案例:2009年下学期,接收了初二一个新班,那个班的孩子数学、英语等科目非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极为重要和相当紧迫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优化环境,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创新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将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反应。现代心
期刊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是啊,选择了做教师,也就选择了叶的事业,选择了奉献,将忠爱教育事业,无怨无悔。  一、献爱心,叩开学生的心灵  在记忆中永远忘不了那个学生。他叫王佳慧,奶奶得了癌症,3年前去世,前年父亲又因车祸身亡,妈妈相继改嫁,现在跟着体弱多病的爷爷相依为命。由于家庭的突变使得原来活泼可爱的王佳慧变成
期刊
在考场作文中,文章的思想内容固然重要,而表现形式也不可轻视。有些应试作文题材一般,可是经过作者巧手“包装”,就变得新颖闪亮,使人耳目一新,从而提高作文的档次。那么,用怎样的“新瓶”来装“陈酒”呢?笔者在多年的创新作文教学中,归纳出比较新颖别致的“包装”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雕题目  清代李渔说:“文章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执卷流连,不忍弃去。”因此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眼睛可以透视文章的思
期刊
一、冰心散文的语言蕴涵丰富的哲理  冰心的一些作品,总是在景物描写中体现出某种哲理来。例如,冰心在晚年的力作《霞》中写到:  “……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灿多彩的……一个生命会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  这些文字全是诗情的迸发,全是警句,全都发出智慧和哲理之光!冰心真正做到了“哀而不伤
期刊
以前实行的是填鸭式教育,也就是应试教育,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也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要求转变学生的地位,让学生用主动的求知代替被动的接受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转变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大部分的学习任务,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从教育理念上,要以人为本,要用新的教育
期刊
中华民族的巨大复兴在于教育,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背负着历史的重托和社会的期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怎样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教师,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地摸索。通过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基本掌握了初级中学语文课程的编排体系,基本能够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新课程改革理念,并且还取得了相应的效果。但这与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中的“最优化”理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那么中
期刊
作文无非就是“用笔说话”,但却成为学生最头疼的话题。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状,又如何改善这种现状,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师深思。  那么正确的方向又应该是怎样的呢?  我想,在当前一些课堂为了追求高效课堂而急剧压缩学生思考空间、读写空间的现状下,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阅读”、“写作”各立山头的做法。“阅读”与“写作”只有相互交融,才能相生相成,才会读写“双赢”,比翼“齐飞”。  课外阅读不可忽视,课内阅读不能
期刊
古代文人讲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所以很多的文学大家对音律和乐器也有很深的认识。常见的就是“琴”“瑟”“筝”这三种乐器在诗词家的作品中反复出现。  它们的共同点是一块长长的面板,上面有几根弦,髹漆彩绘,色泽艳丽,配以山水,古色古香。轻轻一拨就能发出金玉之声,《高山流水》,《渔舟唱晚》似乎回响耳边,让人陶醉于其中。  一、琴  琴,就是古琴,它的弦基本上没什么变化,一直保留了7弦琴的这种特点,亦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