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讨论的最大优势在于: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在师生、生生的多元交流中,通过质疑、争辩、体验、感悟对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课堂讨论应以问题为导向。问题是讨论的载体。精确、恰当的问题是开启学生讨论思维的金钥匙,是点燃学生讨论欲望的火炬。因此,如何巧设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这是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讨论开始前,精心编拟导入式问题,能有效引发讨论的产生
如何向学生呈现问题?向学生呈现什么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并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因此,讨论开始前的导入式问题应与学生的经验与兴趣挂钩,做到问题以事实材料为背景。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走近生活,设计耐人寻味的问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讨论问题,能很好地创造讨论的原动力,引发讨论的发生。例如,在《看云识天气》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导入式的讨论问题:首先出示幻灯片,上书几条谚语:①天上沟沟云,地下雨淋淋。②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③天上鲤鱼斑,晒粮不用翻。④东虹轰隆西虹雨。学生看后,津津有味,教师趁机启发道:这几句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同学们读后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呢?或者说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哪两种关系呢?(学生热烈讨论后,教师总结)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两种关系:第一,天气和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必须随时关注天气变化;第二,天气变化与云的变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因而我们可以"看云识天气"(板书)。由于这一问题的背景与学生经历的事情有关,所以能够成为引发讨论的“共振点”。
(2)走向社会,设计发人深思的问题。讨论开始前,以现实社会的某些现象为背景设计富有时代气息的导入式问题,能紧密连接学生的精神世界,使问题成为唤起讨论的触发点。例如,在教学《吆喝》一课时,就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导入:“同学们,一年四季,一天从早到晚,你听到街上的吆喝声了吗?请大家模仿一下。”(学生自由发言,表演)这是老师收集的吆喝声,我们来听听,看谁学得最像,最有蕴味。(播放街头吆喝声录音带,学生品评)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一篇专门介绍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吆喝声的文章,它就是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萧乾先生的《吆喝》。由于问题的背景材料是学生普遍关注并比较熟悉的现象,因而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动机,从而“主动建构心理表征”。
二、讨论过程中,灵活设计推进式问题,能巧妙引导讨论的深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师生、生生的协作与会话的过程中,教师应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所以,当讨论陷入僵局时,教师就应组织、引导、帮助、促进讨论的发展。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推进式问题,以正确引导讨论者的思维走向,使讨论恢复生机与活力。推进式问题的设计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寻根问底,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能正确引导话题的走向,使讨论更加焦点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讨论的效果。寻根问底的方法有以下四种:① 探究原因。如:美丽的仙湖——羅布泊为什么会消逝呢?②预测后果。如:如果人类也进行克隆会有什么后果?③推测可能。如:不同的形态的云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天气变化呢?④寻求解析。如: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2)推波助澜,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结合学生讨论的需要层层设疑,环环紧扣学生的心弦,才能时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不断激发起新的发言冲动,从而保持热烈而高涨的情绪继续深入讨论。推波助澜的方法有以下四种:① 寻找连接。如:你所讲的与前一位同学的发言有何联系?②比较异同。如:《日》与《月》两篇短文的异同是什么?③列举途径。如:“生物入侵者”入侵的途径有哪些?④摘取要义。如:你能概括一下你的观点的大意吗?
三、讨论终结时,科学创设延伸式问题,能有力促使讨论的升华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向学生提出和不提出希望,结果大不相同,前者的效果要优于后者,产生“期待效应”。讨论结束时,教师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适当的由讨论引发的新问题,对学生“暗含期待”,而不是由“讨论综述”作为结尾,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不至于因课堂讨论的局限而陷入一个狭窄的圈内而不能发散,而是引动学生欲罢不能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神思飞扬,把课上的讨论延伸到课后,这就大大扩展了讨论课的外延空间。讨论终结时的问题设计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承上启下,设计铺垫型的问题。有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深化学习,为后面的学习奠基,为下节课的教学打埋伏,可在讨论结束时针对该内容创设铺垫型的问题。例如:学生讨论完“恐龙无处不在”和“大陆漂移假说”的关系这一主题后,教师可提出与之相关的另一深入问题:你是如何认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样既预示新课《被压扁的沙子》,又激发了学生新的追求,使学生保持持续探究和继续讨论的兴趣。
(2)联系实际,设计迁移型的问题。学校的课程是基于学生学习后能产生正迁移的假设而设计的,在这个意义上,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在课堂讨论行将结束时,教师或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迁移型的问题,巧妙地利用知识的正迁移引导讨论者运用讨论中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讨论完“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的原因”这一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课后继续讨论“为什么会有海市蜃楼?”,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光线的折射”这一原理的理解,又能使学生将该原理活化,迁移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从而使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较好较快的培养与发展。
总之,巧妙设计问题是激发学生讨论欲望的关键。教师和学生必须以问题引领讨论的始终,在讨论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讨论顺利启动,深入发展,完美升华。
一、讨论开始前,精心编拟导入式问题,能有效引发讨论的产生
如何向学生呈现问题?向学生呈现什么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并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因此,讨论开始前的导入式问题应与学生的经验与兴趣挂钩,做到问题以事实材料为背景。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走近生活,设计耐人寻味的问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讨论问题,能很好地创造讨论的原动力,引发讨论的发生。例如,在《看云识天气》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导入式的讨论问题:首先出示幻灯片,上书几条谚语:①天上沟沟云,地下雨淋淋。②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③天上鲤鱼斑,晒粮不用翻。④东虹轰隆西虹雨。学生看后,津津有味,教师趁机启发道:这几句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同学们读后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呢?或者说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哪两种关系呢?(学生热烈讨论后,教师总结)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两种关系:第一,天气和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必须随时关注天气变化;第二,天气变化与云的变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因而我们可以"看云识天气"(板书)。由于这一问题的背景与学生经历的事情有关,所以能够成为引发讨论的“共振点”。
(2)走向社会,设计发人深思的问题。讨论开始前,以现实社会的某些现象为背景设计富有时代气息的导入式问题,能紧密连接学生的精神世界,使问题成为唤起讨论的触发点。例如,在教学《吆喝》一课时,就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导入:“同学们,一年四季,一天从早到晚,你听到街上的吆喝声了吗?请大家模仿一下。”(学生自由发言,表演)这是老师收集的吆喝声,我们来听听,看谁学得最像,最有蕴味。(播放街头吆喝声录音带,学生品评)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一篇专门介绍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吆喝声的文章,它就是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萧乾先生的《吆喝》。由于问题的背景材料是学生普遍关注并比较熟悉的现象,因而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动机,从而“主动建构心理表征”。
二、讨论过程中,灵活设计推进式问题,能巧妙引导讨论的深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师生、生生的协作与会话的过程中,教师应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所以,当讨论陷入僵局时,教师就应组织、引导、帮助、促进讨论的发展。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推进式问题,以正确引导讨论者的思维走向,使讨论恢复生机与活力。推进式问题的设计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寻根问底,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能正确引导话题的走向,使讨论更加焦点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讨论的效果。寻根问底的方法有以下四种:① 探究原因。如:美丽的仙湖——羅布泊为什么会消逝呢?②预测后果。如:如果人类也进行克隆会有什么后果?③推测可能。如:不同的形态的云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天气变化呢?④寻求解析。如: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2)推波助澜,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结合学生讨论的需要层层设疑,环环紧扣学生的心弦,才能时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不断激发起新的发言冲动,从而保持热烈而高涨的情绪继续深入讨论。推波助澜的方法有以下四种:① 寻找连接。如:你所讲的与前一位同学的发言有何联系?②比较异同。如:《日》与《月》两篇短文的异同是什么?③列举途径。如:“生物入侵者”入侵的途径有哪些?④摘取要义。如:你能概括一下你的观点的大意吗?
三、讨论终结时,科学创设延伸式问题,能有力促使讨论的升华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向学生提出和不提出希望,结果大不相同,前者的效果要优于后者,产生“期待效应”。讨论结束时,教师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适当的由讨论引发的新问题,对学生“暗含期待”,而不是由“讨论综述”作为结尾,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不至于因课堂讨论的局限而陷入一个狭窄的圈内而不能发散,而是引动学生欲罢不能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神思飞扬,把课上的讨论延伸到课后,这就大大扩展了讨论课的外延空间。讨论终结时的问题设计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承上启下,设计铺垫型的问题。有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深化学习,为后面的学习奠基,为下节课的教学打埋伏,可在讨论结束时针对该内容创设铺垫型的问题。例如:学生讨论完“恐龙无处不在”和“大陆漂移假说”的关系这一主题后,教师可提出与之相关的另一深入问题:你是如何认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样既预示新课《被压扁的沙子》,又激发了学生新的追求,使学生保持持续探究和继续讨论的兴趣。
(2)联系实际,设计迁移型的问题。学校的课程是基于学生学习后能产生正迁移的假设而设计的,在这个意义上,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在课堂讨论行将结束时,教师或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迁移型的问题,巧妙地利用知识的正迁移引导讨论者运用讨论中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讨论完“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的原因”这一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课后继续讨论“为什么会有海市蜃楼?”,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光线的折射”这一原理的理解,又能使学生将该原理活化,迁移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从而使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较好较快的培养与发展。
总之,巧妙设计问题是激发学生讨论欲望的关键。教师和学生必须以问题引领讨论的始终,在讨论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讨论顺利启动,深入发展,完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