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脸

来源 :祝你幸福·知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0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的中年是伴随着同学孩子的结婚喜帖、喜酒,孩子又生下孩子的喜蛋、满月酒而来的。你参加孩子的婚礼,常常会看到30年前某个男生、女生年轻的脸,一恍惚,又回到了30年前,一激动,好像一切都可以重新来过,再年轻一把,再爱一回,再撒个欢儿,再在雪地上打个滚儿。
  定睛一看,那不过是某人的孩子,长得太像罢了。据说谁的基因强大,孩子长得就像谁,生物学的野蛮定律,超越爱情。


  A很多东西都可以超越爱情。
  年轻时最看重的颜值、才华、幽默感、会打球、歌唱得好,都会败给时间,都会让更世俗的东西打败。
  30年前的合影,与刚刚聚会的合影对照一下,你会发现,我们的容颜被我们的人生改变了。
  先看看女生,她们的脸上写着三个大字:“靠自己。”
  你也很容易从那些脸上看到她们的人生。
  一张光彩夺目的脸,锋利的目光,能掩盖眼角的沧桑皱纹。坚毅的下巴生了法令纹,然而却是有主见的,说得清、也想得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遇大事,拿得起放得下,有认赌服输并且输得起的勇气。
  你不好说她们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因为即便是低级趣味的东西,让她们的嘴巴一说,也有了格调、品位。她们说谁与谁的天雷勾了地火,大放闪电,根本不拘泥于身体与物质,她们看到的是差异和认同,以及深层次的寂寞与软弱。如果她们恰巧还管了好几百号的人或做了什么课题,管得又好,做得又帅,绝不是因了好运气。她们有能够做得到,有能够做得到的毅力、勇气与担当。
  天下没有白吃的饭,白摔的跟头,白走的路。
  有些人只是吃饱了,摔怕了,走累了。
  总有一些人吃成了人精,摔出了经验,然后,飞升上仙了。
  那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故事再超现实,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每一次飞升都要历一个劫,经历荒火、雷劈,没让雷打死的小仙们,就进步了。
  B再说说男生。
  好奇怪发现了一个事实。
  小白脸们几乎都败给了时间。
  在我们那一代,男人靠颜值很难通吃,以后不好说哈。
  以后的事,像四月的迷雾看不清。
  以后的事谁说得清呢。
  单从皮肤上看,小白脸真的是耐不住岁月。可悲啊!
  我记得八十年代认识的一个在帝都写诗的某君,诗写得好,人也漂亮,脸真白,嘴巴真红,眼睛真亮。喝了酒眼睛更亮,像天上的星星。周圍有好多文艺女青年拥戴着,喝了酒,突然妙语连珠,语惊四座。真是把文艺女迷得不要不要的。
  才过了十几年见到此君,真以为他历了一次大劫。纵欲过度、松弛的脸,酒精泡浊了的眼睛,皮肤还是白,是没有生气、不见阳光、不运动、熬夜打牌、酗酒的青白,堕落的白。
  他家境很好的,啥也没输在起跑线上。那个年代的诗人,文学高于一切的年代,让世界宠爱着,既能写又能唱的歌手,崔健就不用说了,比如唱《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的那个张楚,在北大、清华吃上一个学期是不用饭票的,到处是供养者的年代。
  忽然,诗歌就被资本和资本家替代了。
  骑自行车赶路的人忽然避让给了宝马。
  一个时代结束了。
  写诗的哥哥从云彩上跌落下来,怎么作践自己怎么活。心里不平衡啊!酗酒啊!放纵啊!
  男生中老去的小白脸都是岁月悲催的写照,有时候,你宁愿他们长成一枚白胖子,没有脾气,钝感、随和、宽容的中年大叔。无奈一个诗人敏感、尖锐、不甘的气质是极难退去的。与岁月不兼容就只好各种缠斗,各种假想敌,如此等等写在脸上,当然,你也可以说美是脆弱的,经不起磨难。
  然而,磨难谁挡得住啊。
  有道是: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C不仅经历是写在脸上的,爱也会写上,不爱也在上面。
  我们班上的一个美人儿,多少男生夜里会梦到欢愉的她。
  快毕业了,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人。
  那莫名其妙的男生是一个大汉。毕业时骑来个平板车帮美人儿拉行李,她也坐在行李上,以很奇怪的姿态展示了她的爱情。
  在全班级、全系男生瞠目结舌的表情中,离开了学校。
  这一直是一个谜。
  曾经有优秀的男生追她,后来优秀到做了一所大学的校长。为什么不是他呢?
  据说是美人儿做了一个手术。
  算得上一次天雷么?她没历过这个劫。
  我想她是把自己放弃了。完美主义、文学中的悲剧美学害了她。
  许多年她不参加同学的聚会。让同学们骂,骂她看不起我们了。我也是自己经历了一些事情才知道,如果有一天,有一个人脱离了原来的圈子,最大的原因也许是不认同自己了。
  对自己人生的不满意,令人们脱离了从前的圈子。
  她随大汉回到穷乡僻壤的家乡。
  一个完美主义者放弃自我的方式,就包含了去追随一个根本就不值得追随的人。其实,这是一种堕落。
  有多少摸了一手好牌的人,把自己的人生打烂了。
  他们惯会用二次挫折来毁掉自己。犹如一个掉下井的人,不想着调动一切资源爬上来,而是从井下摸出块石头,照着自己的脑袋再来一下子。这也是一种抗争。
  有时候自我毁灭也是一种挣扎。就像失了恋的少年维特要用自杀来惩罚自己的爱人一样。他们既不肯麻木自己,也不肯往前走。他们要用惨烈的方式令世人深深地记住、惋惜、心痛。
  往前走,总会柳暗花明。
  但是,他们等不到了。他们失了一次恋,就认为人生不完美了,以后,也不值得完美了。
  D我们没有看错他的丈夫,这是一个人渣。
  他用她的缺陷惩罚她。   婚后没多久,就听到了关于她,被家暴的消息。
  那汉子揍她。
  这消息已经让所有的男生和女生发疯了。这还不算个完。
  那汉子又到外面找女人,并且,带回家来住。
  这样的消息再次传来,同学们的热血反而平静了。其实,我们都是路人,不会比关心一个在马路上被打的老婆更加关心她的处境。
  后来,关于她的任何消息都不起波澜了。你不能就此说人都是自私的,因为人必先自愛,而人爱之啊。
  我们都见证了她的憔悴。
  后来人们在说起她的时候说,当初追她的那男生知道了她的现状,会心痛么?
  这是一个最无聊的问题了,我以为。人性不是用来考验的啊!终归,这不是文学,这是真实的柴米油盐、肥皂、泡沫,真实的人生。
  后来,我知道人们开始营救她。在济南给她找了个教书的工作。她还不到30岁,一切都可以重新来过。
  我特别感叹褚时健这样的老人,没有了红塔山,坐了班房,又种出了褚桔。命运只要给他一线生机,他都不会在井底呆下去,不会多呆一刻,不会有一点儿犹豫。
  我们班的美人儿没有离开她那个家。在她已经不美的年纪,这是令很多人想不通的一件事情。
  我在佩服褚时健这样的老人时,也深刻地意识到一点:一个从来不曾经历成功的人,在逆境中,能有多大的勇气拯救自己。
  没有一种勇气不是从鼓励、赞美、从前的成功经历中产生的,这也是一个循环。失败者有更多的懦弱,成功者有更多的勇气。
  到我们都已步入中年,我们几个女生开车去看了她。
  她的脸上,没有爱。
  E有些爱是秘密的,但是,你能从他的脸上看出来。
  一个被宠爱着的人,男人,或者女人,你可以从他的脸上看出来。
  那张脸有安全感,从容、自信。
  最经得住岁月的肯定不是小白脸。女人也一样。
  有的人年轻时有一点老相,小鲜肉的年龄,让人误以为大叔,女娇娥年方二八,一望却以为过三张了。一辈子不曾鲜艳过,娇嫩过,青春过的样子。可是真到中年,过了三张,也是那般模样,不急不躁。过了四十,奔五了,还是那般模样。六十了,退休了,依然是四十年前的他(她),时光不曾在他们脸上流转。
  人都退步了,他们还在原地,优势立马来了,鹤立鸡群了。
  他们的样子总让我想起一个词叫“宠辱不惊”。
  宠辱不惊的颜值版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吧。
  也应该是他们经历的投射。
  可是,谁的人生真的没有一点磨难呢?爱着的人来来去去,财富、地位,有得有失。风水轮流转,各领风骚三五年。过去的朝阳产业变夕阳了,从前的屌丝逆袭了。说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说和体验真的是两码事。
  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参加一个企业策划的大型活动。和一位刚刚中产的朋友的女人,我们同坐一架飞机,在候机大厅,她问我:“你说,什么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她是个完全的物质女人。她打量一个人的时候,像机场的电子扫描仪,把你从头到脚扫上几遍,然后每一个部位打个价签:头发是什么水洗的,脸上粉底的牌子,衣服的品牌、价格,加起来是几位数,这个数字决定了与你说不说话,说什么以及怎么说。
  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对于一个物质女人怎么解释。
  她不停地用一张小吸油纸沾鼻子,那天很热,她的假睫毛上汪着一小堆一小堆的油。
  我解释完了。她笑着说,那不成傻缺了?
  我……
  之后,她去了梦寐以求的米国,二十几年后,听说她病得已经不认识自己了。
  所以说,还是应该有点宠辱不惊的修炼的,努力修炼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进亦淡然,退亦淡然,心不由境转,方能得大自在。
  自在不自在,都会写在脸上。
  年轻时没有好颜值,没有恃宠而骄的资本,活不到世人目光的焦点所在。稍稍的边缘会使人看得更清楚,也就多了几分冷静的理性,见惯他人的沉浮,就容易有一颗平常心。
  这或许就是中等颜值的好处了。
  F时尚圈管不老的脸叫“冻龄”。
  全国人民都喜欢的“冻龄”模范是赵雅芝。30年前,她是“上海滩”的富二代冯程程,也是仙啊仙的白娘子。
  不老的赵雅芝,最初,都说人家那是嫁得好。有钱呵,养尊处优呵,不操心呵,天天一只燕窝,当然不老了。
  后来又说,赵小姐频繁出镜,代理种种广告,是因为所托非人啊,嫁坏了。只好出来继续闯江湖,捞钱,养家。励志女人啊!
  这就有意思了。
  一个人,到底是工作老得快呢,还是闲着老得快呢?
  我们拿一个上班的女人与全职太太比一比,(当然那个班不要永远白+黑或5+2),似乎全职太太的小皱纹更多一些。除去家务的细致,带孩子的辛劳,家务活没完没了,还与缺少价值感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普通人还是以挣不挣钱,挣多少钱来衡量价值的。只要国家不给全职太太发钱,这个价值观就很难改变。
  自己不挣钱,又有多少安全感呢?
  全职太太重新回归社会、职场的成本有多高,生过孩子的女人有过切肤之痛。你生小孩,你的单位不会因此而停止运转,你的位置要有人接,你的工作得有人干,那个接替你的人,或许比你更有能力,或许还长袖善舞。你回归的途径就会变得分外艰难。
  如果你自己不差钱,就愁花不完,好吧,败给你了。但是,不差钱的全职太太就很快乐么?还真未必。
  马斯洛是怎么说的。人的需求有一条,就是社交的需要,与社会的联接。不是要你去做交际花,但是,你总得要与外界打交道吧,总得给朋友倒苦水吧。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那个二三也是要说出来的,苦水总是有一点的,总是要倒一倒的,要不就憋坏了,会疯掉的。情绪需要宣泄,快乐需要分享,天大的事说出来,要朋友听一听,四两拨千斤,就给你排解掉了。   朋友不一定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但一定是可以用来出思路的。
  一件事,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就释然了,但是那个角度,或许要你自己想上一辈子也想不到,或许局外人一眼就看到了。如果是个纸窗户,一根手指就点破了。
  很多事想不通,是因为钻了牛角尖,走了死胡同,困在情绪里了,很多情绪,需要别人把自己带出来。
  三两杯茶,一个晚上的体己话,終于想明白了。
  懂得,令人慈悲。
  要有个懂你的朋友,也是你的造化。可望而不可求的,要珍惜啊!
  总归是在外面工作的人,更有可能交到朋友吧。
  G再拿上班的人与退休的比。原本都以为好不容易退休了,总算可以睡到自然醒了。可是往往退休的人,一下子就老了。
  有一种人退休了,真的去活自己的人生了,或者去做一件喜欢了很多年但是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做的事,或者约上好友去旅游,或者终于结束了糟得不能再糟的婚姻,得了自由。这些人的第二春来了,活恣儿了。
  那些把人生全部压在职场,把全部喜怒哀乐联接到职场上的人,退休了反而是一种煎熬。价值观中,对自我的肯定只是工作,没有了工作,整个人生都没有可以附丽的东西,整个人都不好了。
  所以,他,们,需,要,工作!
  做志愿者就很好啊,当然,需要艰难的转变。这是人生最重大的一个节点,从奉献,到享受。
  享受,谁不会啊!
  真正会生活的人并不是大多数。接纳自己的年龄、身体、生命的状态,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影响着我们,人生只能往上,职务只能向上升,工资只能越来越多,体力最好越来越好。在生命的某一个阶段是可能的,然而,月有阴晴圆缺,生命有起有伏,总会有放慢了速度,向下滑的一天。无论是否接纳,那一天总会到来。
  我们必须开始准备我们的未来,像从前孩子由家庭走向社会做好准备一样,尽早开始准备我们的退休生活,以及面对越来越衰老的自我,直至,告别这个我们依依不舍的世界。有本书叫《最好的告别》,美国人阿图·葛文德写的关于衰老的书,为我们自己的未来或为父母的未来,都有必要看一看,为老做好准备。
  把一件事情想明白了,准备好了,不纠结了,也就不会因此而自卑、而唾弃自己了。
  一条路,从容地走下去,走路的那人的脸上是平静而坦然的,就不会老得那么快。
  H有一种老,是我特别不赞同的。
  就是当孩子终于生下了他们自己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一个健步冲上去,大包大揽了一切。
  尤其是做奶奶的,育儿观念与儿媳死磕,家务活拼了命地干,钱大把地花。她们的那张脸,迅速地塌下去了,眼皮子、腮帮子、背都塌陷了。
  一切不符合育儿理念的事,她们都做了。
  最要命的是:提着心,吊着胆。
  不止一次听到她们说:不敢有任何差池啊,到底不是自己生的,受不了儿子、媳妇的脸子啊!
  焦虑:养自己的孩子都不曾有过的焦虑,深深地刻到了她们的脸上,这样的付出如果得不到回报,待孙子辈都大了,走了,再也不回来看看愈发老去的爷爷奶奶们,那种痛,是无以言表的。
  我一个男同学,好好的干着个大局长,退了休给女儿看娃子,脖子都看歪了。奇葩的是,那娃子出了满月就只和姥爷睡,姥爷照顾外孙的一切吃喝拉撒,百忙中跑出来和同学吃个酒,都心心念念着那个外孙子。放不下呀。
  女同学就不要说了,我们一起吃个茶,都不一定能和儿子请得下假来。一个女生在大学干院长,大教授,退下来,面如满月,风姿绰约,一头扎到家里看孙子,两年下来,怨声不断。松皮懈肉了。
  她的儿子、媳妇,下了班吃酒、泡吧,啥啥也没耽误。
  我喜欢另一个故事的结局:
  一对同学把孙子拉扯到七岁,这其间儿子两口不耽误出国旅游,不耽误晚上去夜店,孩子始终跟着奶奶,几乎不曾与母亲住过一夜。孩子病了,打点滴,爷爷奶奶深一脚浅一脚打着手电背着孙子去医院。
  孩子七岁生日,他们通知儿子来家里开个会。
  那一对宝贝欢欢喜喜回到家,看到七岁的孩子穿着出门的衣服,地上放着一个小箱子。再看老爸老妈端坐在沙发上,沙发边是大大小小的旅行箱。
  这是干什么?
  老爸宣布,孙子生下来,我们看到七岁,你们没管过一天,很好!孩子除了掉牙(换牙),没磕着碰着一点儿。
  从今天开始,我们把孩子交给你们了。
  我们在青岛买了房子,要去青岛过我们的幸福生活啦!
  儿子儿媳傻了!
  什么时候走啊?
  今晚,最后一趟动车,还有一个小时开车,已经叫了滴滴打车。
  爸,您连滴滴打车都会叫了呀!
  废话,用你们的车比滴滴打车难多了。这是孩子的衣服,抓紧走吧,他还得写作业。
  可是爸,孩子快放假了呀,放了假去看您吧。
  放了假也别来。我们要做大游轮去加勒比海打海盗去。
  ……
  之后,老两口开始在群里晒照片。
  种种风光,种种姿势。真去了加勒比海。
  我仔细把照片放大,看到的是两张神采奕奕的脸。
  那么多同学,在朋友圈里为他们点赞。
其他文献
“朋友”是个古老而又经典的词,时下更是空前火爆,哪个手机族每天如不刷刷朋友圈,那一定是睡着了。  那究竟何谓“朋友”?  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这样谓之:“同师曰朋,同志曰友。”无论“同师”,抑或“同志”,为首均是“同”字,也就是说,只有具有共同的东西,才能成为朋友。再看字形,“朋”字,由两个“月”组成,一前一后,一左一右,不远不近,不离不弃,比肩接踵,相映成趣,多像课堂上两个一般高矮的同桌!“友”字,
期刊
现代人容易郁结,比如气食郁滞所致的胃脘不适,很常见。怎么治?可以服用一味中成藥,叫越鞠保和丸。这名字奇怪吧?其实,它由两个著名的中药方子——越鞠丸和保和丸,合并而成。  越鞠丸是大名鼎鼎的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的四位著名医学家)之一的朱丹溪创立的。  越鞠丸里有五味药——栀子、神曲、香附、川芎、苍术。朱丹溪用这五味药,来治疗六种郁结。  朱丹溪认为,人以气为本,气和则升降出入才能正常。气血冲和,百病
期刊
痛经,痛起来真的很要命。很多姐妹会选择吃止疼药来缓解,不过又听说止疼药不能常吃,吃多了会有副作用,不免又焦虑起来。到底能不能吃呢?  我们会痛经,是因为前列腺素升高,引发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而止痛药我们也叫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看不懂没关系,就是布洛芬、萘普生这些我们常见的止痛药。止痛药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自然也就不痛了。  当然一些传统的止痛药,的确会有导致肠胃疾病的副作用,但是这也仅限于我们
期刊
中国政府一贯坚持男女平等价值立场,比如在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重视妇女的土地权益,确保所有农村妇女“证上有名,名下有权”,就是这一价值立场的体现。  1.认可和尊重农村妇女的主体性、平等劳动权利,为其获得发展与维权保障提供依据  在土地权证上登记妇女名字,是对妇女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劳动者个体人格、權利的尊重。  有助于增强妇女的主体意识,提升妇女的自我认同感和对土地等家庭共有财产的
期刊
孩子跟谁姓,点燃离婚大战  在很多人眼中,周广利和方琪是非常般配的一对。周广利是湖北孝感人,一路苦读取得了博士学位,顺利留在武汉的一所高校任教。方琪硕士毕业后,在上海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两人经人介绍认识,谈了一年多恋爱就登记结婚了。  方琪不愿意放弃上海的工作,周广利也不愿意离开武汉,两个倔强的人最终选择两地分居的生活。过了两年,方琪在上海生下了儿子。当时,两人计划让儿子在上海上学,方琪有上海的
期刊
杨柳风吹,清溪浅唱。这是春天的呢喃,是我们的节日伴奏。  这是第107个国际妇女节。愿姐妹们日有笑靥,夜有美梦,每一天都活得舒心,活得从容,活得出彩,活得幸福。  所谓幸福,对于女性来说,既取决于个人的独立和发展,也来自家庭的和谐与互助。家和万事兴,家泰则国安。  国之栋梁出于家之苗圃,社会之文明始于家庭之文明。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所,更是心灵的归宿。牙牙学语的孩子从这里学会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期刊
一到夏季,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的患者就多了,于是润喉片、润喉糖开始畅销。可是,要记住,千万别乱买乱吃。  市场上的润喉片多属于药物,是药就要遵医嘱或按照说明书谨慎入口;润喉糖虽然是普通食品或保健品,但翻看说明书就会发现其中加入了中药成分,不分体质,盲目含服,可能会诱发其他健康问题。  某些作为药物的润喉片中通常还含有碘,主要作用是抗菌,但也会刺激口腔黏膜,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菌群失调,诱发各种口腔疾病。
期刊
34年前,我还是在北大荒屯垦戍边的北京知青。北大荒零下40度的严寒造就了我的慢性鼻炎。我的鼻子常年肿得像大蒜头,浓黄的鼻涕像小河流水一样,常年不断。擤鼻涕后,总感觉头疼。我用了鼻通、鼻灵等当时流行的鼻药,结果越治越难受。  回家探亲时,爸爸看到我流着浓鼻涕的红肿鼻子,很着急。他请北京一位耳鼻喉科主任李大夫给我看了看。  李大夫认真检查了我的鼻子后,诊断我患的是慢性肥厚性鼻炎。她说:如果有鼻涕时,要
期刊
清明这天上午,雨还没下到枣庄市山亭区,但天是阴的,人们祭奠追思的脚步也沉重了几分。山城街道桃山村丁崇兰家里,却是比平时热闹,不时传出笑声、叫好声,像是开了戏班子。  不假,是在演戏。并不宽敞的院子里,或站或坐,二十来口子人,在这一天齐聚到老母亲丁崇兰家里,在早早给先人扫完墓后,回来开始“切磋武艺”。这个向那个讨教旦角应该怎样上场,那个在众人叫好声中亮了个精彩的相。“这哪像回家上坟的?”大女儿邵芳芳
期刊
很久没看过这么温情的影片了,《幸运是我》讲的是一个独居老人与青年租房客从路人到邻人再到亲人的故事,说起这等人物关系和故事框架,实在很容易煽情催泪,难得它却拍得十分温和而克制,颇具香港市井电影的底蕴精神。  《幸运是我》于去年暑期档上院线,曾被称作“全国暖心公映”,但寥寥可数的排片量,票房冷清,未及进入广大影迷视野便匆匆下线。我能偶尔看到它,还是从娱乐资讯里面捞来的消息:两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惠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