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端为主胃癌的根治性术式选择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z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近端为主胃癌的根治性术式选择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胃癌诊治中心自1994年8月至2010年12月近端为主胃癌366例,依手术方式分为根治性近端胃切除组(PG组,77例)和根治性全胃切除组(TG组,28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生存质量、预后等,进而阐述其术式选择依据.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癌胚抗原(CE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G组肿瘤≥5 cm、脏器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浸润癌、低分化癌比例均低于TG组[15.6%( 12/77)比49.8%( 144/289)、16.9% (13/77)比37.7%(109/289)、67.5%(52/77)比79.9% (231/289)、3.9%( 3/77)比11.4%(33/289)、45.5%( 35/77)比68.9%(199/289)、32.5%(25/77)比57.8%(167/289),均P<0.05].PG组手术时间、中位输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淋巴结阳性中位数、联合脏器切除率均低于TG组[(256±83)比(298±86) min、0比400 ml、(15±12)比(26 ± 15)枚、0比3(枚)、15.6%( 12/77)比43.2%( 125/289),均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高于TG组[14.3%(11/77)比7.6% (22/289),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5 cm、无脏器侵犯、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时两组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肿瘤≥5 cm、合并脏器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时PG组的中位生存期均短于TG组(月:15.0比29.0、15.0比30.0、34.0比45.0、4.0比18.0,均P<0.05).结论 对合并脏器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5 cm的近端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较近端胃切除能显著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慢性便秘患者的情绪和睡眠状况,分析情绪异常和睡眠障碍对慢性便秘患者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全国5个中心25家医院纳入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慢性便秘患者,面对面问卷调查便秘症状、情绪和睡眠状况、就诊以及患者对便秘产生影响的自我评价等.组间差异分析采用t检验或x2检验.结果 纳入慢性便秘患者909例,其中男258例、女651例;平均年龄(49±1
目的 系统评价单切口经阴道尿道中段悬吊术(TVT-S)与闭孔路径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TOT)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配合手工检索万方数据库、CNKI、CBM、VIP、MEDLINE、OVID、FMJS、Cochrane Library中,从1996年11月到2012年3月TVT-S和TVT-O/TOT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采用Re
目的 探讨江苏启东肝癌高发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血清病毒载量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利用1997年在启东建立的由477例HBsAg携带者和477名性别、年龄、居住地匹配的HBsAg阴性者组成的肝癌前瞻研究队列,分析1997年6月至2011年6月14年间肝癌发生与血清基线HBV DNA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队列合计观察12 200人年.HBsAg阳性组肝癌发病率为1 498/10万人
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PLC,posteriorlateral complex),又称后外侧角(PLC,posteriorlateral corner),临床损伤并不常见,很少单独发生,常伴有前、后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osterior erueiate ligament,ACL/PCL)的撕裂[1]、胫骨平台骨折[2]、股骨附丽点撕脱性骨折[3-4]以及
期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两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当两者同时存在时被称为重叠综合征(OS).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成人男性中OS的患病率约为1%,不过,无症状的下呼吸道阻塞和睡眠呼吸障碍共存的可能性要大得多[1-2]。
期刊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Dex)联合芬太尼对七氟醚麻醉诱导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4-9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麻醉科择期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患者80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知情同意,数字表随机双盲分成Dex联合芬太尼组(DF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40例.DF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入0.5μg/kg的Dex,F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潮气量法麻醉诱导,两组都给予2 μg
病历摘要患者男,49岁,因阵发性进食后腹痛2年于2010年12月3日入院.2年前,患者出现阵发性腹痛,均发生在饱食后约30 min,偶伴闪电样头痛,出冷汗,间断少量血尿.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考虑胃十二指肠溃疡,口服药物2年,症状无缓解.2010年11月18日于我院查生长抑素受体显像:腹膜后脊柱前旁肾门水平多个生长抑素受体高表达结节,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来源可能;腹盆CT三维重建:腹膜后多发软组织密度
期刊
目的 比较同种异体楔形骨块和纳米人工楔形骨块在颈椎双开门椎管扩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111例患者行颈椎双开门椎管扩大术,其中63例使用同种异体楔形骨块,48例使用纳米人工楔形骨块.所有患者均为多节段的椎管狭窄或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对所有患者术后行12个月以上随访.分别对两组术前、术后采用测量扁平率了解脊髓功能状态,X线片和CT了解颈椎活动度(ROM)和植骨融
Notch信号通路为邻近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在细胞决定、发育、分化、增殖、凋亡、黏附及上皮-间质细胞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Notch最早发现于果蝇,在哺乳动物内有4种同源体( Notch1 ~4),与配体Jagged/Delta结合后,Notch 构象发生改变,依次经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TACE)、γ-secretase二次裂解,释放胞内区(Notch intracellular domain
期刊
目的 探讨铁离子对RAW264.7单核细胞以及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MM)向破骨细胞分化以及骨吸收的影响.方法 用枸橼酸铁铵( FAC)在50 ng/ml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存在下干预RAW264.7单核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形成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RAP、组织蛋白酶K抗体(Cathepsin-K)、活化T细胞核因子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