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师们共同关心的话题。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是学校落实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是以公民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包含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四个要素。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不断实现教育取向和学科取向的综合,实现有效的知识意义建构。
【关键词】高中政治 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115-02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由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构成,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我们政治学科的教与学都应当发生相应的变化。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是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本学科特性的必备人文品质和关键综合能力。
那么,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应,它还是做人的规范和准则,同时也是世界观的核心;影响人们价值观的主要因素有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等几个方面。此外,价值观还会随着学生的成长和知识慢慢确立,并且在确立之后就会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容易形成不易改变的价值取向。因此,政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刻的理解。
如在学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节课的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并且理解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可以引用名人事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如给学生讲解一些与历史相关的故事,如红军长征、卢沟桥事变等,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铭记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理性精神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机械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建构主义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正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究。问题情境中,学生会努力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和行动都被调动起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是引领学生价值观念、塑造学生品格、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过程。同时,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围绕着教学主题来进行,确保问题的合理性、适宜性。在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必要时候还要合理划分小组,明确分工,相互协作,结合自身的问题,满足每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将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他们不会随波逐流,而是会结合自身的认知思考问题,这培养了学生的理性精神,也引导学生构建了核心素养。
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例,在导入环节,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过于追求“名牌”,有的人不顾自己的经济状况过分追求高价格的商品,这样的消费观念是否正确呢?通过让学生思考该问题,对“消费观”这一词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也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不要盲目从众,过分追求“名牌”,而是要结合自身的经济状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
三、加强思维逻辑的培养和引导
思想政治课堂主要就是为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思维逻辑进行培养,学生是否能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十分重要,同样是否能具备一定的思维逻辑也很重要,因为思维逻辑是各项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决定者,加强学生思维逻辑的培养和引导工作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基本途径之一。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主要对学生进行教育、监督和管理,从思想到行为重在引导,传统的教育形式主张一切听从教育工作者的安排和教学,教师的作用就是领导学生进入学习内容,传授给学生知识。而现在的引导与传统模式中所谓的引导大不相同,教师秉持着一些新的教学理念、通过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的行为者,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即是一个培养和引导其思维逻辑的过程,比如教师向学生呈现案例,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加之教师的多次引导,学生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其思维。所以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要发挥其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帮助学生解决困惑的作用,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这样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也是核心素养不断提高的重要条件。
四、强调实践体验,增强学生社会参与感
学生长期处于学校的课程学习中,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是极其有限的,年深日久,他们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校园环境中很容易与社会产生严重脱节。新形势下的课堂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全面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们一定要极尽所能地将学生从课堂的束缚中解救出来,让他们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强化所学知识的同时,也能跟紧时代的步伐。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他们敢于担当。强烈的责任心,不仅能够使学生积极地承担起对他人、集体乃至社会的责任,还使其自身不断在责任心的驱使下敢于担当,进而逐渐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一个有强烈责任心的人是容易受到大家肯定的。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义务参与到福利院的生活帮助中,让他们在与社会活动的“亲密接触”中,感悟到自身所承担的伟大使命,从而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想象力,肯定他们实践创新的思路。学生是国家进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则民族和国家便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推进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我们要学会尊重学生出人意料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给予他们实践、研究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了解发明、创造过程的艰辛以及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其实就是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肩负着教书育人双项职责,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方面更为重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每一位学生成为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并能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公民,这样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生活也才更加美好。
【关键词】高中政治 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115-02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由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构成,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我们政治学科的教与学都应当发生相应的变化。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是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本学科特性的必备人文品质和关键综合能力。
那么,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应,它还是做人的规范和准则,同时也是世界观的核心;影响人们价值观的主要因素有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等几个方面。此外,价值观还会随着学生的成长和知识慢慢确立,并且在确立之后就会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容易形成不易改变的价值取向。因此,政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刻的理解。
如在学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节课的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并且理解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可以引用名人事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如给学生讲解一些与历史相关的故事,如红军长征、卢沟桥事变等,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铭记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理性精神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机械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建构主义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正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究。问题情境中,学生会努力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和行动都被调动起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是引领学生价值观念、塑造学生品格、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过程。同时,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围绕着教学主题来进行,确保问题的合理性、适宜性。在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必要时候还要合理划分小组,明确分工,相互协作,结合自身的问题,满足每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将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他们不会随波逐流,而是会结合自身的认知思考问题,这培养了学生的理性精神,也引导学生构建了核心素养。
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例,在导入环节,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过于追求“名牌”,有的人不顾自己的经济状况过分追求高价格的商品,这样的消费观念是否正确呢?通过让学生思考该问题,对“消费观”这一词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也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不要盲目从众,过分追求“名牌”,而是要结合自身的经济状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
三、加强思维逻辑的培养和引导
思想政治课堂主要就是为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思维逻辑进行培养,学生是否能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十分重要,同样是否能具备一定的思维逻辑也很重要,因为思维逻辑是各项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决定者,加强学生思维逻辑的培养和引导工作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基本途径之一。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主要对学生进行教育、监督和管理,从思想到行为重在引导,传统的教育形式主张一切听从教育工作者的安排和教学,教师的作用就是领导学生进入学习内容,传授给学生知识。而现在的引导与传统模式中所谓的引导大不相同,教师秉持着一些新的教学理念、通过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的行为者,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即是一个培养和引导其思维逻辑的过程,比如教师向学生呈现案例,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加之教师的多次引导,学生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其思维。所以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要发挥其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帮助学生解决困惑的作用,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这样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也是核心素养不断提高的重要条件。
四、强调实践体验,增强学生社会参与感
学生长期处于学校的课程学习中,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是极其有限的,年深日久,他们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校园环境中很容易与社会产生严重脱节。新形势下的课堂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全面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们一定要极尽所能地将学生从课堂的束缚中解救出来,让他们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强化所学知识的同时,也能跟紧时代的步伐。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他们敢于担当。强烈的责任心,不仅能够使学生积极地承担起对他人、集体乃至社会的责任,还使其自身不断在责任心的驱使下敢于担当,进而逐渐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一个有强烈责任心的人是容易受到大家肯定的。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义务参与到福利院的生活帮助中,让他们在与社会活动的“亲密接触”中,感悟到自身所承担的伟大使命,从而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想象力,肯定他们实践创新的思路。学生是国家进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则民族和国家便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推进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我们要学会尊重学生出人意料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给予他们实践、研究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了解发明、创造过程的艰辛以及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其实就是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肩负着教书育人双项职责,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方面更为重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每一位学生成为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并能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公民,这样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生活也才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