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到冬天,南方要求集中供暖的呼声就会此起彼伏,他们羡慕北方寒夜里室内的温暖如春。可见,暖气已成现代人必不可少的过冬标配。可在没有暖气和空调的古代,人们又是如何过冬的呢?
“辣眼睛”的花椒涂墙法
在没有统一供暖的古代,普通老百姓用火炕、火墙取暖,而帝王的做法很特别:用花椒涂墙。汉代的皇宫就设有温室殿,《西京杂记》中记载:“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这就是椒房殿。
后来,“椒房”还演变为皇后的代称,成为后宫女权的象征。
这种奢华的保暖建筑方法,亦为后人效仿。《世说新语》中记载,西晋全国首富石崇便以“椒为泥涂室”。南朝庾信《梦入堂内诗》中的“香壁本泥椒”、唐朝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中的“椒缀新香和壁泥”、宋朝王珪《宫词》中的“香壁红泥透蜀椒”,都提到了当时富贵人家的墙壁用椒泥做房间保暖层的现象。
紫禁城里的“地暖系统”
当时明朝定都北京,在偌大的紫禁城里,冬季如何取暖成了重要问题。建筑师们根据火炕原理,发明了火地取暖法,即在紫禁城宫殿下面铺设地下火道,或在炕下砌火道。然后在殿外廊下灶口处烧炭,由此产生的热气通过火道传到室内地面,从而实现地暖功效。如若在有火道流通的地方以木板隔断将此区域包围起来,便成了名副其实的暖阁,皇宫里东西暖阁取暖的奥妙就在此。
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深受康熙皇帝赏识,在紫禁城待了十三年,对宫中的取暖方式印象深刻。他说:“北京冬天使用的炉子不像我在德国、荷兰和英国见的炉子。欧洲的炉子立在房间里,像小灶一样。北京的炉子在室内不占地方,热量通过火道传导到室内,这些火道完全铺设在地板的下面。按照欧洲取暖的方法,当我们双足还冷时,头已经很热了。而在北京双脚总是舒适而暖和的,适度的热量均匀地充满房间的每个角落。”
布衣棉被不够纸来凑
冬季待在室内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如果非要出门,古人如何保证自己不被冻成狗呢?靠羽絨服、棉衣?这些在唐宋之前都还没有出现。那人们穿什么取暖呢?有钱人家当然穿由狐狸皮、貂皮等贵重兽皮制成的裘,平民百姓则选择粗糙、廉价的羊皮、狗皮,或以丝绵、麻絮填充衣物。
古人穿裘,有毛的一面是露在外面的。战国初期,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有一回出宫巡视,路上碰见一个反穿皮裘,身背柴草的人。他很纳闷,此人为何要反穿皮裘?问及原因,那人回答:“因为我只有一件皮裘,如果干活时把毛穿在外面,毛会被磨光的。”魏文侯大笑道:“难道你不知道,皮板磨坏后,毛也会掉光的吗?”
唐宋时期,造纸业和造纸技术大为发展,用于取暖的纸衣、纸被相继出现。人们用坚韧敦厚、拉力强、耐折耐磨的楮皮纸做衣服,称为“纸裘”。它不但御寒、耐穿,而且价格便宜,简直是贫民士子出门的首选之物。
纸衣价廉,方便制作,严冬时节给流落街市的乞丐散发纸衣、纸被成为宋代官方的济贫举措。纸料的洁白轻软,“无声白似云”颇符合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美学趣味,着纸衣、盖纸被成为当时文人圈的一种风尚。
对于纸被在大雪天带来的温暖,陆游深有体会。他曾写诗感谢赠其纸被的友人,赞叹道:“纸被围身度雪天,白於狐腋软於绵。”如果纸被变脏变旧,吱吱作响了,苏东坡教你应对方法:“纸被旧而毛起者,将破,用黄蜀葵梗五七根,捶碎,水浸,涎刷之,则如新,或用木槿叶捣水,刷之,亦妙。”纸衣、纸被的最大问题在于不透气,长期使用对身体不好,所以冬天防寒还是会将布衣、纸衣换着穿。
除了纸衣、纸被,还有纸帐。纸帐是文人雅士喜欢的床具,印着梅花,所以又叫“梅帐”,既御寒,又风雅。
今有火笼暖宝宝,古有手炉汤婆子
俗话说:“人冷先冷四肢。”今有火笼、暖手、暖脚宝等各种取暖神器,古有熏笼、手炉、汤婆子等小型取暖用具。
武则天时期,有人设计了一种迷你取暖神器——卧褥香炉,其实就是香球与迷你火炉的结合,放在被子里取暖、熏香用。它的构造十分精巧,由几个轴心线相互垂直的金属环构成,中央轴心处安装有置放木炭的容器,外面以镂空金属球包裹。其神奇之处在于,任凭球体香炉怎么旋转,燃点木炭的容器始终处于水平位置,丝毫不用担心火炭会倾覆、外泄,放进被窝里安全又方便。
铜的导热性能好,人们在椭圆形的铜质炉内放火或尚有余温的灶灰,炉子外加罩,炉上加上小提手,便成了握于手中、暖手暖身的手炉。古装电视剧中,手炉经常出镜,身中火寒之毒的梅长苏相当怕冷,一到冬天就得围上毛披肩,手捧铜手炉。《甄嬛传》中的娘娘、小主们也是穿着毛领,捧着手炉来抵御风寒。手炉是明清帝后、嫔妃们常用的取暖神器,在清人陈枚为描绘宫廷嫔妃深宫生活所做的《月曼清游图》册中,嫔妃们手中的手炉看起来跟小茶壶一样金光闪闪。
民间常用的另一种取暖神器——汤婆子起源于宋朝,这种比手炉略大的圆壶,一般用铜、锡制成,使用方法与热水袋类似。在圆壶里装上热水,拧上盖子,包上布,放入被窝中暖脚,又得名“脚婆”。汤婆子不容易损坏,特别实用,有了它,宋人黄庭坚能“夜夜睡到明”。
数九、画九九消寒图的“精神御寒法”
按古代历法计算,从冬至算起,以九天为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八十一天后,冬天就过去了。
在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劳动人民,御寒保暖条件比较简陋,寒冬也被视为威胁与惩罚,人们对天寒地冻心生恐惧。为了熬过漫长的冬季,人们苦中作乐,发明了数九的“精神御寒法”,用来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而在古代,围着家眷数九亦被视为逍遥境界。
明朝时出现了九九消寒图。人们在冬至日画一枝素梅,枝上画九朵梅花,每朵花上九片花瓣,共八十一瓣,每过一天染一瓣。等全部涂完,便是冬去春来之日。
还有一种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字均为繁体字,每字九画共九九八十一画。人们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也算大功告成,被称作“写九”。
怎么样,看完古代人的御寒法,有没有被他们的奇思妙想所折服呢?
“辣眼睛”的花椒涂墙法
在没有统一供暖的古代,普通老百姓用火炕、火墙取暖,而帝王的做法很特别:用花椒涂墙。汉代的皇宫就设有温室殿,《西京杂记》中记载:“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这就是椒房殿。
后来,“椒房”还演变为皇后的代称,成为后宫女权的象征。
这种奢华的保暖建筑方法,亦为后人效仿。《世说新语》中记载,西晋全国首富石崇便以“椒为泥涂室”。南朝庾信《梦入堂内诗》中的“香壁本泥椒”、唐朝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中的“椒缀新香和壁泥”、宋朝王珪《宫词》中的“香壁红泥透蜀椒”,都提到了当时富贵人家的墙壁用椒泥做房间保暖层的现象。
紫禁城里的“地暖系统”
当时明朝定都北京,在偌大的紫禁城里,冬季如何取暖成了重要问题。建筑师们根据火炕原理,发明了火地取暖法,即在紫禁城宫殿下面铺设地下火道,或在炕下砌火道。然后在殿外廊下灶口处烧炭,由此产生的热气通过火道传到室内地面,从而实现地暖功效。如若在有火道流通的地方以木板隔断将此区域包围起来,便成了名副其实的暖阁,皇宫里东西暖阁取暖的奥妙就在此。
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深受康熙皇帝赏识,在紫禁城待了十三年,对宫中的取暖方式印象深刻。他说:“北京冬天使用的炉子不像我在德国、荷兰和英国见的炉子。欧洲的炉子立在房间里,像小灶一样。北京的炉子在室内不占地方,热量通过火道传导到室内,这些火道完全铺设在地板的下面。按照欧洲取暖的方法,当我们双足还冷时,头已经很热了。而在北京双脚总是舒适而暖和的,适度的热量均匀地充满房间的每个角落。”
布衣棉被不够纸来凑
冬季待在室内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如果非要出门,古人如何保证自己不被冻成狗呢?靠羽絨服、棉衣?这些在唐宋之前都还没有出现。那人们穿什么取暖呢?有钱人家当然穿由狐狸皮、貂皮等贵重兽皮制成的裘,平民百姓则选择粗糙、廉价的羊皮、狗皮,或以丝绵、麻絮填充衣物。
古人穿裘,有毛的一面是露在外面的。战国初期,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有一回出宫巡视,路上碰见一个反穿皮裘,身背柴草的人。他很纳闷,此人为何要反穿皮裘?问及原因,那人回答:“因为我只有一件皮裘,如果干活时把毛穿在外面,毛会被磨光的。”魏文侯大笑道:“难道你不知道,皮板磨坏后,毛也会掉光的吗?”
唐宋时期,造纸业和造纸技术大为发展,用于取暖的纸衣、纸被相继出现。人们用坚韧敦厚、拉力强、耐折耐磨的楮皮纸做衣服,称为“纸裘”。它不但御寒、耐穿,而且价格便宜,简直是贫民士子出门的首选之物。
纸衣价廉,方便制作,严冬时节给流落街市的乞丐散发纸衣、纸被成为宋代官方的济贫举措。纸料的洁白轻软,“无声白似云”颇符合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美学趣味,着纸衣、盖纸被成为当时文人圈的一种风尚。
对于纸被在大雪天带来的温暖,陆游深有体会。他曾写诗感谢赠其纸被的友人,赞叹道:“纸被围身度雪天,白於狐腋软於绵。”如果纸被变脏变旧,吱吱作响了,苏东坡教你应对方法:“纸被旧而毛起者,将破,用黄蜀葵梗五七根,捶碎,水浸,涎刷之,则如新,或用木槿叶捣水,刷之,亦妙。”纸衣、纸被的最大问题在于不透气,长期使用对身体不好,所以冬天防寒还是会将布衣、纸衣换着穿。
除了纸衣、纸被,还有纸帐。纸帐是文人雅士喜欢的床具,印着梅花,所以又叫“梅帐”,既御寒,又风雅。
今有火笼暖宝宝,古有手炉汤婆子
俗话说:“人冷先冷四肢。”今有火笼、暖手、暖脚宝等各种取暖神器,古有熏笼、手炉、汤婆子等小型取暖用具。
武则天时期,有人设计了一种迷你取暖神器——卧褥香炉,其实就是香球与迷你火炉的结合,放在被子里取暖、熏香用。它的构造十分精巧,由几个轴心线相互垂直的金属环构成,中央轴心处安装有置放木炭的容器,外面以镂空金属球包裹。其神奇之处在于,任凭球体香炉怎么旋转,燃点木炭的容器始终处于水平位置,丝毫不用担心火炭会倾覆、外泄,放进被窝里安全又方便。
铜的导热性能好,人们在椭圆形的铜质炉内放火或尚有余温的灶灰,炉子外加罩,炉上加上小提手,便成了握于手中、暖手暖身的手炉。古装电视剧中,手炉经常出镜,身中火寒之毒的梅长苏相当怕冷,一到冬天就得围上毛披肩,手捧铜手炉。《甄嬛传》中的娘娘、小主们也是穿着毛领,捧着手炉来抵御风寒。手炉是明清帝后、嫔妃们常用的取暖神器,在清人陈枚为描绘宫廷嫔妃深宫生活所做的《月曼清游图》册中,嫔妃们手中的手炉看起来跟小茶壶一样金光闪闪。
民间常用的另一种取暖神器——汤婆子起源于宋朝,这种比手炉略大的圆壶,一般用铜、锡制成,使用方法与热水袋类似。在圆壶里装上热水,拧上盖子,包上布,放入被窝中暖脚,又得名“脚婆”。汤婆子不容易损坏,特别实用,有了它,宋人黄庭坚能“夜夜睡到明”。
数九、画九九消寒图的“精神御寒法”
按古代历法计算,从冬至算起,以九天为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八十一天后,冬天就过去了。
在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劳动人民,御寒保暖条件比较简陋,寒冬也被视为威胁与惩罚,人们对天寒地冻心生恐惧。为了熬过漫长的冬季,人们苦中作乐,发明了数九的“精神御寒法”,用来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而在古代,围着家眷数九亦被视为逍遥境界。
明朝时出现了九九消寒图。人们在冬至日画一枝素梅,枝上画九朵梅花,每朵花上九片花瓣,共八十一瓣,每过一天染一瓣。等全部涂完,便是冬去春来之日。
还有一种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字均为繁体字,每字九画共九九八十一画。人们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也算大功告成,被称作“写九”。
怎么样,看完古代人的御寒法,有没有被他们的奇思妙想所折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