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画派研究会成立座谈会纪要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eg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军(徐州市政协副主席,彭城画派研究会会长)
  彭城画派研究会的成立,是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文化建设决策的创新实践,也是实施“舞动汉风”工程建设文化强市的重大举措。更是顺应徐州人民热切推动徐州书画建设的迫切要求。
  彭城画派作为一个艺术创作的群体,是徐州及书画艺术家在传承香火,启蒙后学,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按照市委的要求,彭城画派将围绕提升彭城画派研究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对外巡回展出。建立和中央、省及外地主流媒体的沟通和联络,做好彭城画派书画群众的宣传推荐工作。加强与外地画廊机构的联系和合作,设立专营徐州书画艺术作品的经营机构,推动彭城画派的艺术品走向市场。
  强化理论研究,构建徐州书画理论体系,坚持把书画艺术的学术高地建设,作为研究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徐州书画艺术的资源优势,搭建理论研究与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徐州美术史、彭城画派发展史、徐州艺术专科学校发展的历史研究、汉文化与研究、彭城画派代表人物个案的研究。定期举办高层次的书画学术交流研讨会,系统的梳理书画文化的资源,建立彭城画派的理论体系。
  强化人才培育,激发文化创造的活力,坚持把联系好,服务好广大徐州籍书画艺术家作为研究会发展的目标和导向。整合资源多方举措培养人才,为彭城画派不断注入新的力量,激发新的活力,努力探索具有徐州特色的书画艺术的发展道路。
  高云(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著名画家)
  徐州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九朝帝王徐州籍,一个地方出9位帝王,还不止,有十三个。汉代的刘邦、东吴的孙权、明朝的朱元璋等等。其实徐州的美术发展也是十分了得的,从中国美术史角度看,汉美术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徐州又出现几个大师级人物,包括李可染,刘开渠等等。特别今天仍有许多徐州籍的画家活跃在全国各地,也十分有影响,都是大家,如喻继高、张立辰、程大利、赵绪成、贺成、李小可等等,不得了。徐州能出这么多画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文环境,当然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从自然环境而言,徐州的地理位置特别突出,自古以来,徐州都是交通枢纽地区,现在还是第二大铁路枢纽地带,正因为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得徐州南接吴文化,北连齐鲁文化,西通中原文化。这种文化的交融,使徐州这个地方形成了一种开放的包容的大气的人文环境。而这种人文环境,我认为对一个人才的成长是极其有利的。
  在这种情形下,徐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成立彭城画派研究会,这是徐州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因为凭借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众多的艺术家,为彭城画派研究会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因此我认为今天彭城画派研究会的成立,对徐州来说可谓正当其时。我们看徐州美术的发展,从汉画像石到众多美术家的出现,再到今天画派的构建成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甚至有个因果关系的发展轨迹。成立这样一个研究机构,不仅有基础,是自然而然的发展轨迹和发展必然,同时也是很必要的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的手段。此外我还认为成立彭城画派研究会也是彰显徐州汉文化的重要举措。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就江苏文化形态而言叫“吴韵汉风”,以此来概括江苏的整体文化。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原因使得“吴韵”深远,而“汉风”不彰。所以我觉得今天成立彭城画派研究会,足见徐州市委政府彰显汉文化的决心,同时也体现了徐州文化人的智慧和一份责任担当。我想随着彭城画派研究会的成立,一定会对汉文化的彰显有促进作用。所以我希望徐州艺术界的朋友加倍努力,持之以恒,把彭城画派研究会办好,也祝愿彭城画派研究会立得住,叫得响,影响大,社会效益好。
  陈传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
  首先祝贺彭城画派经过几次的展览和研究的活动,现在成立这样的一个研究会,算是有了一个常设的机构,来推徐州进文化艺术的发展,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使这个研究会不会再短期内,热闹以后就过去,要让他落地生根。研究会就要有研究内容,要有一个业务范围,展览啊、学术活动啊、还有一个就是对于彭城画派研究的成果的宣传推广也应该成为研究会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我重点想说一下这个工作方案,我觉得这个研究会,对画家个案的研究,要有一个标准,要以专家、学者说了算。
  另外徐州的民间艺术,他实际上都是在徐州的艺术家当中,发挥了很重要的影响,这些方面的挖掘和整理,乃至他的传播推广,我觉得都应该是我们研究会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范围。如何培养生力军?徐州喜欢学习美术,喜欢绘画的非常多,这块也能够通过一个什么样的形式让他有一个聚焦点,或者一两年搞一次活动。比如说邳州的剪纸、农民画,现在没人管。过去的农民画,有人组织老百姓看墙上画的农民画,对农村来说很重要的审美文化的一种享受。我觉得这块东西,着力培养本地的、本地区的各种类型的一些创作,这是着眼未来的。
  从传播上来讲,要有一个网站,和各地的联络沟通啊,包括微信、微博,特别是微信这样一个手机媒体,移动媒体,把这些利用起来。人和机构的配置,应该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具体的承担的这个事的人,这是很重要的。这个人要热爱做这件事,要有一定业务能力和文化水平,研究会只要坚持做下去,一定会把徐州美术事业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朱虹子(《中国艺术报》副社长、评论家)
  徐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培树彭城画派,举办一系列活动,在文化界引起很好反响。以彭城画派作为抓手,抓住了徐州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现在又成立了彭城画派研究会,可以说,使彭城画派这样一个学术流派、学术理念,有了专门的研究机构。
  画派的打造自古就有,中外都有。西方人提出“主动打造”的概念,我觉得,这是适应时代的出现正当其时。什么是彭城画派?起码有几个公认要素,一是注重生活,二是传承有序,三是,雄秀双兼,四是气象包容。这是彭城画派几代艺术家所共有的艺术特征。   我觉得研究会的成立有很强的包容性,请来了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学者、美术史家。既然有这样好的开端,就需要一个好的运行机制,扎扎实实做下去。处于这样一个优越的地理位置,身在这样一个大发展的时代,徐州文化有能力在全国打响,在全世界扬名。彭城画派给徐州提供了极富个性的文化资源,彭城画派研究会就是要把这些文化资源化为文化积淀,传承下来。
  田秉锷(著名作家、文化学者)
  非常高兴今天应邀参加彭城画派研究会的成立,这是徐州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在这之前,实际上,“彭城画派”的提出有20多年了。最早的时候,也开过会,出过书,徐州市的领导也给予一定的支持。去年,徐州市文联又重新打出“彭城画派”的旗帜,对此,徐州市委、市政府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当时,在南京搞了展览;今年,上半年在北京展示“彭城画派”的实力。所以,我特别为徐州的书家画家庆幸。
  这是一种领导关注。领导给了“第一推动力”,这个力,可以使徐州市的艺术群体加速前进。或者因为努力不同,机遇不同,命运不同,在若干年后,也许从徐州的艺术群体中还会出现江苏艺术或者全国艺术的领军人物,这是尚未可知的。领导关注毕竟是个正能量。我认为彭城画派研究会的成立,是件好事,而且正是时候。
  近百年时间,徐州出了八个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的艺术家,如李可染、王子云、朱德群、刘开渠等先生。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过渡、在文化转型阶段实行对接最好的例证,我们可以从中国文化的传承中间寻找他们成功的秘诀。他们无一例外地接受了外国的文化辐射,但传统是他们的“根”,中国根基,世界胸怀,全球眼光,实现了中西合璧的完美过度。即为什么徐州这个群体成功了?刘开渠先生搞雕塑,那应该是旧雕塑向新雕塑的过渡,他是个开创人物。李可染先生的绘画,超越明清山水而为祖国山河立传,笔墨和意度都变化了。朱德群先生的画,形质俱变,由具象到抽象,含不尽之意。王子云先生对画论、画史的把握,卓然一家。所以,在全民族闭塞的时候,他们先醒,先行,自然也就先成。别人呢,后醒、后学,自然就后成。他们是老师,别人是学生。这是个人宿命,也是时代大命。所以,一直到现在,徐州的书家画家还在享受这些先生们的文化遗产。所以,我觉得很多现当代的徐州书家、画家是很幸运、很幸福的。我们有一批大家前辈,应该说这些人是彭城画派研究会主要研究的课题。
  陈云岗(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执行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徐州成立了彭城画派研究会。可见市领导对徐州文化的重视。我们都知道徐州自古就是艺术之乡。仅楚汉时期留下的墓葬中的雕刻以及大量的画像石艺术,即在中国的美术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在风格上既不同于山东武梁祠的,也不同于河南南阳的,而是粗放中有细腻,浑厚中有微巧的风格,说明古彭(今徐州)之地生活的先民们具有着独立一格的精神。
  徐州自古是开创历史人物和孕育文化名人之乡。刘邦、项羽起事于此,最终建立大汉王朝。而黄石公授兵书与张良的历史佳话,也传诵至今。这其中的养育于斯而关注天下的基因,也同样传递到了近百年来的雕塑人身上。近一个世纪来,由古彭大地上走出的雕塑家、美术教育家等即有多位,如王子云、刘开渠二位先生不仅是现代中国美术最早的参与者,也是中国现代雕塑教育的学习者、研究者与领导者。王子云、刘开渠二位先生不仅先后留学欧洲研习雕塑,更有王子云先生领导的中国“西北文物艺术考察团”的组建与考察,为抗战时期唤起民族文化自信与保护中国西北地区的文物艺术立下了卓著功勋!而他的《中国雕塑艺术史》,更是中国雕塑研究的开山之作!而刘开渠先生也以他的著名作品,以及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的领导与创作,使他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中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
  从徐州产生的雕塑家还有一生专注于从民间泥塑汲取风韵的郑于鹤先生。徐州邳县人陈天先生,1948年他考入中央美院雕塑专业,师从徐悲鸿、滑田友等大师学习。后随滑田友先生一道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组的活动,之后赴西安美院任教。“文革”期间,陈天回到原籍邳县,以巨大的热情与精力,在邳县创办了工艺美术厂,并为培养相关人才、推广产品,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艰辛奔波。至今,邳县从事玉雕行业者人数多达数万人。
  我主要从事于雕塑研究和创作,对徐州走出去的雕塑家及他们的艺术成就比较了解,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希望借助彭城画派研究会的成立,在美术史的研究上对这一艺术领域有成就的艺术家,进行再深一步的研究,尤其是王子云和刘开渠这两位大师级的人物。
  高天民(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著名美术评论家)
  彭城画派研究会的成立,给徐州艺术家搭建了一个平台,有了彭城画派研究会这个研究平台,以后徐州的整个美术的发展,以及整个徐州美术未来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我认为彭城画派研究会要担当实际的责任,很多事情可能就要通过研究会来操作,来落实。由此可见,研究会以后将成为提高美术发展,推动彭城画派研究的一个平台。其中包括一些课题的研究,一些展览,对外交流,联系世界各地的徐州籍的艺术家,当然不仅仅是徐州籍了。我想彭城画派研究会要成为这样一个组织,首先要认真收集和梳理资料,包括在世界各地的徐州藉的艺术家和评论家,掌握了这些资源,弄清楚现在这些艺术家是谁,他们都在干什么,他们的成就是什么?我想这些基本资料的汇集和掌握会对我们开展工作做好今后的研究非常重要。再就是信息库的建立,对后世研究是有很大的帮助,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说,还要建一个网站,一个研究会的网站,成为对外发布信息沟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我看了研究会的重点研究课题,考虑的挺周到挺全面,但是它少了一个方面,就是彭城画派或者说是徐州美术跟中国美术的关系论的研究。彭城画派或者徐州美术不是局部的地方性的东西,一定要站在全国的,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它、认识它。这样才能创新彭城画派和彭城美术,才能在以后整个中国美术发展大趋势下形成作用。第三个就是注重对外宣传的工作。这个宣传不仅要对徐州以外的地域宣传彭城画派,也要向徐州市的广大人民进行宣传。做对内对外宣传要有一个核心和纲领,从哪一个角度来做,要有思考和方案。第四个就是在全市甚至更大的范围鼓励和支持彭城画派以及徐州美术的研究。   王其钧(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近代以来,徐州出了很多知名的艺术家,尤其在绘画领域,更是涌现诸多大家。在我看来,大家层出与徐州这方水土必然有着某种奇妙的关联。这一点,我觉得应是彭城画派研究会成立后研究的重点。这种研究,其中又可划分数个话题。比如,徐州这个地方为什么能够出现这么多艺术家,我们能不能把这种现象扩大,推动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能不能走出更多艺术家?能不能对老百姓有什么惠民方面的促进……对于这些问题,能够做出适合时代发展的解答,对徐州文化更上新台阶,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个走出去的徐州画家,我觉得,我能为彭城画派做的就是:立足徐州,创作高水准的作品。像我这次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作品,画的就是下水道四班。这幅画叫《都市中的一抹霞光》,表现的是下水道四班某日清晨辛勤劳动的场面。我认为这幅作品既是家乡题材,又深入挖掘了家乡民众的生活。徐州确实是一个好地方,有很多好的适合艺术家表现的题材。
  赵明奇(江苏师范大学博物馆馆长、教授)
  在文化强国、文化强市的大背景下,彭城画派研究会成立了。我认为,彭城画派是我们对历史上徐州地区,或者说以彭城为中心地区的优良文化遗产的继承。它是在古代徐州地区文化整合的基础上,对近代彭城画派的形成、特点、风格,以及代表人物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一种文化整合的团体。在这个基础上,培养现代的传承人,营销现代的美术作品,对彭城画派的培树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应该说,彭城画派研究会的成立,在继承历史上徐州的美术成果,结合现代美术史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方向。他一定会成为徐州广大美术爱好者切磋学习的园地,成为徐州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交流平台,成为联络海外华人和世界美术专业人士的一个交流纽带。
  徐沛君(《中国美术馆》杂志执行副主编)
  彭城画派研究会的成立,意义重大。艺术创作通常表现为个体行为,但一个美术群体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组织形式。研究会成立后,可以有效地团结艺术家,组织艺术创作,开展艺术研讨、艺术教育和艺术交流,更可以适时举办美术作品展览,出版画册与论文集。这些工作,绝非个人力量所能做好。研究会的成立,首先便于彭城画派的内部交流。彭城画派整体风格的建立,离不开徐州本土和徐州籍画家们深入的交流,有交流,才有融合,才有助于彭城画派整体风格的进一步凸显。研究会就是这样一个交流的园地。其次,研究会可以对外建立广泛的关系,包括与海内外的美术界进行交流。徐州虽有不少画家声名远播海内外,但从整体上看,至今没有形成群体优势,无法产生大的影响。研究会成立后,可以总结历史经验,探讨创作规律,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齐头并进,整合各种资源,培育和扶持彭城画派向前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张正民(《画刊》副主编、著名画家)
  今天对我们这些艺术家、理论家被邀请到家乡徐州,参加彭城画派研究会的成立大会,心里有许多话要说。在这里我要谈几点内容:开始谈彭城画派的时候,我就说这个彭城画派能打造吗?因为我们传统的观念,我们的画派是自然形成的,就是历史上的画派。按中国美术史的方式,它自然形成。就是说你要打造一个画派是非常困难的。首先就是说它的历史渊源,上下文的关系,要细致的来做,但是后来一想,那是农耕牧文明时代的东西。但是工业文明以后,我们又要重新思考这个话题。
  西方美术史上工业文明以后,西方史上的艺术画派全是以宣言的方式制造出来的,他们就直接提出画派,没有历史渊源,他们到了一个时代的节点了,这个时代节点出现了什么问题,他有了什么一些好的东西,他通过艺术家、诗人、文学家共同参与,把这个画派以宣言式的方式就提出来了。像西方的未来主义、印象主义等等,这些都是以宣言的方式把它提出来的,我们彭城画派为什么不能提出呢?就是我不说他历史的关系,我就站在一个时代的节点上,就是徐州的历史、徐州的人文。徐州的社会发展到这个节点了,我们不妨就提到这个彭城画派,我们甚至以宣言的方式把我们这个画派,把它制造的通过历史渊源的基础上,在一个时代的卡扣上,非常高调的把我们这个东西给提出来,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合理的。虽然你不完备,但是没关系,它有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动力。这个动力它在整个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完善,一但完善了,它的历史地位也就不言自明了。还一个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因为现在这个社会毕竟是开放的,就是一个国际化的问题,国际化我们提出什么呢?彭城画派既不能以狭隘的方式归为一个小地区里面,小的范围里面。要以地域发展为基础以国际化的一个背景,提出我们一个更广阔开阔的思路,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做的更好。
  当然不能单纯的以书画这个形态来研究,书画只是最后呈现的一个结果或者一个行为,但是促成书画的所有特征,它是一个地区的审美特征。把这些特征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的形态在研究的时候,注入我们这个业务范围里面,把我们的审美,特别是我们徐州的美学特征是什么,然后不断的向国际化的一个方向走。
  就像一个人一样,没有胸怀你就不可能接纳更好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彭城画派研究会的成立,应该更以广大的胸怀,广大的概念,然后来接纳最好的东西,然后充实我们彭城画派研究会里,丰富它、充实它,使我们这个研究会,在未来的发展中,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中一个重要内容。
  秦俭(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在每个城市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去寻找自己的亮点,找出自己的定位,这是好的,因为当它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状况和一定程度以后,文化是不可或缺的。艺术是文化当中的一部分,这一点毋庸置疑。作为一个家乡人,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在学术研究上要有一个严谨的态度,不要把它简单作为这样一个新鲜事或者一个活动去对待,因为真的要把它做好,很不容易。彭城画派这里面内容一定要充实,有内容有故事,那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比方说以李可染为代表的八位艺术大家,他们之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联系,他们和徐州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关系。比如说有些人他很年轻就出去了,他真正的这个思想的发展,成熟,可能都是在他离开徐州之后。我们不妨对这样一些艺术家关注一下,怎样把他们在他离开徐州之后的艺术活动实践的内容和故事,和他的家乡联系起来,这个可能还需要做很多工作,这是历史。徐州艺术专科学校,它这个历史,有哪些内容,我觉得这个都是要去仔细去挖掘。比方说王继述,二十年代初,参与成立徐州艺术专科学校,任校长。作为他的后辈,我小时候看过他很多画。包括当时他和肖龙士之间的联系最多,年轻的时候画作互送,这个册子画完以后,就成为了礼物。现在王继述的许多作品散落在不同的家庭里,包括一些民间,这些东西我觉得最好有人去做,去搜集。   今天参加由市委市政府成立的彭城画派研究会。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件非常可喜可贺的事情,作为一个艺术人,我认为这是一个大事件。我希望徐州把成立彭城画派研究会当做一个文化发展的契机,作为一个研究机构,如何认真书写历史,梳理历史,这是个很学术的话题。要挖掘这个时代里新的艺术人才,使徐州的艺术发扬光大。作为一个品牌,构成和全国的范围或者超出全国的范围,更大的一个交流平台。
  陈琳(海军创作室创作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为在京徐州籍的艺术工作者,我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参加彭城画派研究会成立大会,可以说,这是我们徐州文化艺术界的盛会,之所以说是艺术盛会,一是因为彭城画派研究会的成立将开启徐州文化事业建设的新篇章。二是因为今天聚集了数十位当今在中国艺术界享有一定声望的徐州籍的美术家,书法家和美术理论家,大家的共同目标就是“传承徐州文化,打造历史名城”。借此机会,我谈几点感想:
  一、近年来,徐州市委领导及宣传部领导在赴京参会之际曾几次召集徐州籍艺术家进行座谈,共同探讨和研究成立彭城画派研究会的相关事宜,这不仅体现了市领导对徐州软实力建设的重视,更体现了对传承徐州文化的责任和担当。与会在京徐州籍艺术家在座谈会上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大家积极献计献策,虽然意见建议各不相同,但大家对促进家乡的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思想也是统一的,均表示一要大力支持,二要积极参与。我认为,作为从徐州走出去的艺术家,弘扬和发展徐州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期待为徐州文化的发扬光大尽自己最大努力。
  二、徐州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且不说是最早的帝都,单从文化艺术的角度讲,从古至今,名人名家辈出,他们的艺术作品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一方面讲,他们的艺术作品或多或少都受到徐州文化的影响,从另一方面讲,是他们一代代传承了徐州文化。他们的作品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徐州文化,究其源头,无不得益于汉文化的薰陶。当下,在中央大力提倡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之机,徐州市成立了以汉文化为代表的彭城画派研究会,并以此为平台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这足以彰显徐州的文化底缊,实是难得。
  三、坦诚的讲,我认为徐州市打造彭城画派、传承中国汉文化这一举措是极具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的,但同时也承载了较大的责任与风险,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它国家,每一艺术流派都是历经数百甚至上千年多少代人的传承和影响积淀而成,并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乃至整个世界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如何保持徐州文化的不断层、不断代,并在我们这一代和这一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因此,作为徐州文化的传承者,我们不但要在继承上下功夫,更要敢于创新和发展,不断为徐州文化注入新的元素,使徐州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
  四、成立彭城画派研究会,对于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有幸成为徐州文化的传承者是我们的机遇,而如何打造具有学术性强、专业水准高的彭城画派,是对我们的挑战。因此,每名艺术家都应该以良好的职业风范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共同为徐州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努力把彭城画派打造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能够主导文化主流的艺术品牌。
  王蒨(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
  今天从西安来徐州参加彭城画派研究会的成立大会,我心里真的非常激动,也有很多的感慨,我虽然不是在徐州出生,但我父亲王子云是咱们徐州人,从他离开徐州的几十年,他的一口徐州话,始终不变一直到晚年,说明他对故乡很眷恋,徐州是他的生命之源,艺术之源。但是他真正在徐州从事艺术活动,还是在他青年时代。二十年代初,他在徐州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后来他从徐州走出去,他真正贡献,是在大西北,可是他在大西北,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尊重。家乡人民却由衷的怀念他,而且以他的艺术成就为荣。在彭城画派文献的梳理中,把他作为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人物给予极大的尊重和宣传,我作为他的后人心里非常感动。这使我对家乡,对徐州有更亲切地认识。
  徐州是出人才的地方,有很多文化资源,徐州市领导有很高的文化眼光,并利用这些人文资源扩大他们的影响,也带动了新的文化人才和美术发展。彭城画派研究会有这么多资源,对于这个艺术机构的前景,我是充满信心的。
  (整理:徐虹、陈星)
其他文献
“鸟巢一代”引将走到16天光辉历程的终点。这些日子,将在我们的心中永远珍藏,感谢中国人民,感谢所有出色的志愿者,感谢北京奥组委。”——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  在长达16天的欢腾和永远的美好记忆中,奥运志愿者留给人格外深刻的印象,甚至有媒体将奥运会第一枚金牌授予他们。而在志愿者中,作为中坚力量的青年志愿者更让人眼前一亮,韩国《朝鲜日报》将这些擅长与外国人对话,爱国心强的20多岁的年轻人称为“鸟巢一代”
期刊
近日,《世界经理人》发布了一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21位浙江企业家自杀。最近自杀的两位颇有名气企业家,更是在业内引起极大的震动。7月19日,浙江云光泵阀制造公司老板朱吉光服毒自尽;8月12日,浙江一新制药股份公司董事长郑亚津自缢身亡……  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日前也公布了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浙江规模以上亏损企业1.07万家,亏损面达19.6%。全省有1200多家企业歇业关停,这在浙江连
期刊
他被誉为“油画重工业第一人”、“用画见证历史第一人”,因为他在世界美术史上多年保持着油画创作尺度和人物数量第一名的地位。  他被誉为“当代画王”,因为他的作品从1993年到1997年在香港公开拍卖中,连续打破了中国油画拍卖成交价的最高记录。  这位油画巨匠就是刘宇一。  在奥运比赛举行的如火如荼时,这位油画巨匠偕女儿历时七年,向世界奉献出一幅独特的百年奥运宏图画卷——《奥林匹克颂》     太震撼
期刊
在北京CBD的摩天楼群里,只有7层的保罗大厦显得很是袖珍,但就是在这幢不太起眼的大厦里,武力和保罗集团完成了中国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民企国家队”的壮举。  这是一次被外界评价为“蛇吞象”的重组,在完成了“蛇吞象”的壮举后,武力“新红色资本家”的光环俨然灿烂起来。    本刊在八九月的多个时段连续约访,在熟悉了“民企国家队”的同时,也熟悉了武力本人。    给记者的感觉是,武力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说话
期刊
浙江一新制药董事长郑亚津是死亡日期迄今最近的一位自杀者,8月12日晚,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自缢身亡,时年51岁。      虽然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但郑亚津的哥哥仍旧不愿意面对失去弟弟的事实,他婉拒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要求,希望记者不要打扰郑的亲属;并表示公司的事情自己不了解,建议记者采访公司总经理。  但是在郑亚津自杀后,整个“一新制药”的生产厂区已经人去楼空,公司里的电话也无人接听。“工人都放假了,
期刊
凤凰涅磐是一个伟大的传说,说的是凤凰集香木自焚,并从烈火中更生。  改革开放30年,浙江商人也走过了自己的30年,并形成了两个不同类型的浙商“朝代”,第一个“朝代”的浙商大都属于草根商人,他们在传统产业白手起家,并依靠吃苦耐劳将企业做大,宗庆后、鲁冠球是其中的典范;第二个“朝代”的浙商基本属于资本贵人,他们大都在一些新兴产业崛起,并在资本市场兴风作浪,马云、陈天桥是其中的佼佼者;如今,第三代浙商正
期刊
2008年4月29日,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大佬——涌金系掌门人魏东自杀身亡。随后,魏东的遗言被披露,在遗言中,魏东写道:……近期外部环境又给了我巨大的压力,强迫性的动作,强迫性的思维,如影随行,几乎时时刻刻的困扰着我,伴随着严重的失眠和抑郁,使我无法面对生活,对于未来能否摆脱它毫无信心……  现在的很多浙商,都在感味着类似的滋味……    “我想,很多浙江的企业家正在经历着和魏东一样的压力,很多浙商都
期刊
近几年,马云成了浙商的旗帜性人物,他领导下的阿里巴巴也成为浙江民营经济的标杆,尤其是他以破港股记录的方式华丽上市,更是引来无数赞叹和喝彩。  但是进入2008年,马云和阿里巴巴开始站在被口诛笔伐的风口浪尖。在获悉多名浙江商人自杀之后,香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更是直言不讳地说:“真正应该自杀的应该是阿里巴巴的老板马云。”      面对这样的质疑,擅长言辞的马云并没有公开回应,连日来,本刊记者试图通过
期刊
有人说他是“红墙摄影师”,作为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组的高级记者,他是出入中南海的“常客”;  也有人说他是离新闻现场最近的摄影记者,从香港、澳门回归到阿富汗战争、连战首访大陆,一系列重大事件的现场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他还是摄影、文字“双翼齐飞”的记者,近年来撰写的《奔波在战争前线》和《随访连战的日子》先后登上纪实文学畅销书的排行榜。  尽管已过不惑之年,他说,“我仍旧对摄影很有激情。”    他的
期刊
北京奥运期间,“民间控烟人士”熊伟出了把“风头”。通过北京某知名媒体,他将自己“一张一张排队抢购”来的奥运门票悉数捐出,招募烟瘾者戒烟。“美国CBS、日本TBS、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都对我进行了报道。”曾是记者的熊伟历数此次举动的巨大反响。    而多数人不知,熊伟更大的“风头”其实是在6年前。  那时,他辞掉工作,在一间10多平米的出租屋里,闷头起草《村民委员会选举法》建议稿。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