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若干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ish_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教师要为学生乐学而善钻教材、善研教法
  善钻研教材是教师的善教之根,根愈深,果愈大。只有善钻教材,使自己与教材融为一体,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应不断研究教法,让教法与学生的学法达到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研究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在教学中扬长补短,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形成具备个人特色的教学方法。
  2.教师要调控好课堂的教学气氛
  课堂教学气氛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高,教师教学情绪饱满、思如泉涌、声情并茂,学生学得愉快,学习情绪高涨,对知识信息的感受就强烈,思维活跃,反应敏捷,记忆、思维、想象的潜力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效率就很高。反之,如果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是压抑的,学生会情绪烦躁不安,茫然不知所措,对学习毫无兴趣和信心。
  师生必须建立一种稳定的、和谐的“情感场”。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和乐于奉献。这样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才会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满足感。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善意地批评和忠告。
  3.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在教学中运用了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
  3.1合理确定小组数目和组内人数
  从理论上讲,班级小组数及小组人数的确定应随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方式。组内人数过多,则每个成员参与的机会就会减少,而且因成员相距较远,交流声音过高,组间干扰过大,往往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收效甚微。反之,组内人数过少,会达不到合作的效果。针对我国班级实际情况和高中地理学科特点,应多采用4人或6人组,这样既能达到合作的效果,又便于实际操作,其中4人组最合适。
  3.2采用混合编组的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者认为,小组的组建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所谓“组内异质”就是学习小组在构成上应体现班级的缩影,以保证组内各成员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内各成员主动参与和互助合作;“组间同质”是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赛的展开。进行编组时应考虑以下因素:①学业成绩:保证同一合作小组内学生有好、中、差三类,使全班各小组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②学习能力:有的学生善于口头表述;有的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强,有的学生地理直观思维强;而有的善于抽象思维,还有的学生绘图能力强。这样,把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有助于组员之间互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3问题设计要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要紧紧扣住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入手,设计出明确的活动要求切忌模棱两可;要提出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地理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的问题。要精选问题,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生活性的问题,或热点性、规律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另外,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问题的情景性、启发性、层次性。
  4.注重课堂提问
  4.1教师提出问题要目的明确。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与地理课本内容紧密联系、切合课标的要求。这意味着教师在设置问题之前,要先问自己:“在这个时候问这样一个问题,我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其次,提问具有清晰的内容关注点。当教师决定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掌握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键问题时,需要在头脑中对标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最后,问题的表达必须清晰简明。教师提问的明确性和清晰度会影响学生答案的清晰性、明确性和一致性。
  4.2教师要掌握提问的技巧,要“善问”。
  第一,低起点。教师的提问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且立足于中下等生。通过回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第二,高要求。教师的提问必须深入优秀学生。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第三,提问需要不停地螺旋上升。问题设置要把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后,再回落。优等生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回答,必将影响其他学生的思维,这时候再让他们(尤其是中下层次的学生)回答那些较有难度的问题就容易得多。
  5.关于地理计算问题
  地理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地理能力,也是高考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地理计算一般具有以下三方面特征:第一,题目题干或图表提供计算所需的基本数据,这是计算过程所需的基本条件;第二,试题所提供信息能反映地理计算所需的基本原理,这是计算过程所需的基本依据;第三,题目设问应对应试题信息让学生运用相应的数学公式。总之,地理计算与单纯的数字计算不完全等同,它不仅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还要求能把握其内在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即能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通过教学计算得出结论。
  解答地理计算题的思路一般遵循以下步骤:第一,认真读题,提取试题中的图文信息,明确考查所属的知识和能力范围;第二,运用相关的地理原理和规律,明确计算公式;第三,通过综合分析找出计算所需的条件和不步骤;第四,在获取满足计算的条件后代入公式,运用数学方法求得计算结果。
  计算型选择题涉及的计算类别繁多,原理多样,主要有:时间计算、昼夜长短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比例尺的计算、距离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计算、气温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人口密度的计算、城市化水平的计算等,无论哪种类型的地理计算问题都需牢固掌握相应的地理原理知识,进而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首先是关键信息的获取和解读,其次是调动和运用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最后是描述和阐释事物。把握关键信息,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读题干提供的关键数据或隐含的关键信息;二读图表中所提供的信息;三读设问及其包含的信息。1.教师要为学生乐学而善钻教材、善研教法   善钻研教材是教师的善教之根,根愈深,果愈大。只有善钻教材,使自己与教材融为一体,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应不断研究教法,让教法与学生的学法达到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研究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在教学中扬长补短,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形成具备个人特色的教学方法。
  2.教师要调控好课堂的教学气氛
  课堂教学气氛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高,教师教学情绪饱满、思如泉涌、声情并茂,学生学得愉快,学习情绪高涨,对知识信息的感受就强烈,思维活跃,反应敏捷,记忆、思维、想象的潜力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效率就很高。反之,如果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是压抑的,学生会情绪烦躁不安,茫然不知所措,对学习毫无兴趣和信心。
  师生必须建立一种稳定的、和谐的“情感场”。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和乐于奉献。这样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才会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满足感。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善意地批评和忠告。
  3.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在教学中运用了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
  3.1合理确定小组数目和组内人数
  从理论上讲,班级小组数及小组人数的确定应随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方式。组内人数过多,则每个成员参与的机会就会减少,而且因成员相距较远,交流声音过高,组间干扰过大,往往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收效甚微。反之,组内人数过少,会达不到合作的效果。针对我国班级实际情况和高中地理学科特点,应多采用4人或6人组,这样既能达到合作的效果,又便于实际操作,其中4人组最合适。
  3.2采用混合编组的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者认为,小组的组建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所谓“组内异质”就是学习小组在构成上应体现班级的缩影,以保证组内各成员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内各成员主动参与和互助合作;“组间同质”是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赛的展开。进行编组时应考虑以下因素:①学业成绩:保证同一合作小组内学生有好、中、差三类,使全班各小组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②学习能力:有的学生善于口头表述;有的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强,有的学生地理直观思维强;而有的善于抽象思维,还有的学生绘图能力强。这样,把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有助于组员之间互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3问题设计要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要紧紧扣住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入手,设计出明确的活动要求切忌模棱两可;要提出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地理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的问题。要精选问题,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生活性的问题,或热点性、规律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另外,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问题的情景性、启发性、层次性。
  4.注重课堂提问
  4.1教师提出问题要目的明确。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与地理课本内容紧密联系、切合课标的要求。这意味着教师在设置问题之前,要先问自己:“在这个时候问这样一个问题,我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其次,提问具有清晰的内容关注点。当教师决定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掌握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键问题时,需要在头脑中对标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最后,问题的表达必须清晰简明。教师提问的明确性和清晰度会影响学生答案的清晰性、明确性和一致性。
  4.2教师要掌握提问的技巧,要“善问”。
  第一,低起点。教师的提问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且立足于中下等生。通过回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第二,高要求。教师的提问必须深入优秀学生。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第三,提问需要不停地螺旋上升。问题设置要把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后,再回落。优等生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回答,必将影响其他学生的思维,这时候再让他们(尤其是中下层次的学生)回答那些较有难度的问题就容易得多。
  5.关于地理计算问题
  地理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地理能力,也是高考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地理计算一般具有以下三方面特征:第一,题目题干或图表提供计算所需的基本数据,这是计算过程所需的基本条件;第二,试题所提供信息能反映地理计算所需的基本原理,这是计算过程所需的基本依据;第三,题目设问应对应试题信息让学生运用相应的数学公式。总之,地理计算与单纯的数字计算不完全等同,它不仅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还要求能把握其内在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即能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通过教学计算得出结论。
  解答地理计算题的思路一般遵循以下步骤:第一,认真读题,提取试题中的图文信息,明确考查所属的知识和能力范围;第二,运用相关的地理原理和规律,明确计算公式;第三,通过综合分析找出计算所需的条件和不步骤;第四,在获取满足计算的条件后代入公式,运用数学方法求得计算结果。
  计算型选择题涉及的计算类别繁多,原理多样,主要有:时间计算、昼夜长短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比例尺的计算、距离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计算、气温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人口密度的计算、城市化水平的计算等,无论哪种类型的地理计算问题都需牢固掌握相应的地理原理知识,进而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首先是关键信息的获取和解读,其次是调动和运用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最后是描述和阐释事物。把握关键信息,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读题干提供的关键数据或隐含的关键信息;二读图表中所提供的信息;三读设问及其包含的信息。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政治的初始阶段,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初中政治教学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培养方法  1.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标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广大的初中政治老师来说,这不仅是一个机遇,更是一
目的:对危急值的护理记录书写规范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使得危急值护理记录书写的规范性得以提高.方法:分析2019年1月-3月份共60例患者的危急值护理记录的情况,总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和选修四对儒学发展和孔子的生平思想作了系统介绍,但对儒家思想中的尚武精神却鲜有涉及。儒家思想与尚武精神是中国文明传统中两个重要的“文化基因”,作为两种异质文化精神,儒家思想与尚武精神并非是水火不容式的绝对对立。儒家思想与尚武精神都脱胎于上古和三代文明,由先秦“士”阶层分化而出的儒、兵、侠则是二者产生的物质载体。儒家思想继承了上古和三代文明,而上古和三代文明的特质则主要体现为尚武传统
目的:探究将饮食护理方案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对临床应用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造成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作为研究时段,对该时段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所有地理知识都可以在地图上表示出来,有些知识还可以演示。平时练习或考试,有些知识课本上没有明确说出,但是从地图上或演示中可看出。学生不能正确答出,是因为他们没有仔细观察的。要弥补这个不足,教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地图在地理学习和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看,是先有地图然后才有系统的地理学理论知识。地图集中了客
摘 要: 如何尊重历史,客观地认识古代日本、近代日本和现代日本,对我国人民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教会学生用心灵的眼睛看待“异质”历史文化,让日本历史的学习既富于启发性,又带有现实性和可视性。因此,掌握并实施日本历史课堂中能实现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新颖的新课导入形式、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多媒体技术的适当运用三条实施策略。  关键词: 日本历史 有效
摘 要: 本文结合物理教学中的实例,分析探讨了启发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并且列举了多种启发学生思维的途径。  关键词: 物理教学 思维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 实验 变式练习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启发式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开动脑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利用多种启发方法渗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摘 要: 教师的角色研究持续了很多年,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些年,随着新课程在国内如火如荼地进行,对教师角色的研究又掀起一陈热潮,在此过程中,教师角色体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教师角色在发展中体现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初中历史教学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历史教师的角色转换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 初中历史教学 教师角色定位  一、教师是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发展的关
摘 要: 地理新课标准明确提出地理教学必须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生活化。如何使地理教学生活化,开放地理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地理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实践表明: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
《海的女儿》是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之一,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中,它被当作是“美”与“善”的代表的教育读物.但在其背后,潜藏着的是等级制男性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由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