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类专业学风建设困境探索及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y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风建设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事关本科教学成效,体现了高校整体学科建设水平、办学理念、文化底蕴;在学科评估中,学风建设也是评价在校大学生整体精神风貌的重要指标。本文以H高校生物类专业学风建设为例,深度分析在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学风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并就协同育人模式下如何构建新型学风建设机制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生物类 学风建设 专业认同 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01-02
  一、引言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只有全面整顿本科教学秩序,才能稳步推进高校本科教风、学风建设。学风是评价本科教育中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指标,也是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学风建设是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是营造优良学习氛围的有力手段,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与成长成才有着深远意义。
  本文以H高校S学院为例,探讨生物类专业学风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就如何发挥三全育人的协同育人效应,构建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学风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缺乏专业认同感,学习动力不明确
  部分学生对生物类专业不感兴趣,又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导致学习积极性大幅下降。
  1.高考报名时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盲目听从家人朋友建议报考,或者为了报考目标高校,没有考虑过专业前景,选择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走一步算一步。
  2.入学后先入为主,道听途说,没有主动了解专业前景,认为专业前景黯淡,前途堪忧,抱着抵制的心态,在学习中自暴自弃。
  3.专业导论的缺失,容易造成大学生缺乏专业认同感,高校无正式的专业导论课,或者专任教授在上专业导论课时讲述的是自己的研究课题,而不是从整个大产业概念来讲述。
  (二)学生角色切换遇挫,适应能力差
  高校在读大学新生,经过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验,面对大学的自由学习氛围,很容易迷失自我,无法完成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切换。
  (三)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纪律松懈
  进入大学后的学生行为上普遍表现出缺乏自我约束力,且对自己的不良行为缺乏清晰的认知,不能正确判断,无法取舍,又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上课时无法认真听讲,打瞌睡,玩手机,由此造成精力分散,学习效率低下。
  (四)未确定合适目标,心理素质差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自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社会上的焦虑心态很容易传播到校园内,导致部分学生急于求成。
  1.低年级同学缺乏目标,生活过于佛性,尤其体现在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身上。该部分同学既无生活压力,也无就业压力,导致在学习上无动力。
  2.高年级学生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未来选择问题以及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心理素质脆弱的学生遇到挫折更容易自暴自弃。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面临困难和选择时,极易产生自卑心理现象,形成丧文化。
  (五)课堂纪律疏于管理,教学模式老旧
  部分老师对学生的早退、迟到、旷课现象监管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不遵守校规校纪的不正之风;教学空间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目前的教室空间较大,不利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部分任课老师重科研,轻课堂,教授风格和教学内容未能随时代变化而更新,不适应学生新的学习需求。
  三、改善和加强学风建设的建议
  为落实好中央31号文件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工作会议精神,H高校S学院以学生党建为龙头,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专业思想再教育为介质,充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院风、教风和学风。
  (一)以思想引领为抓手,引领学风建设导向
  S学院坚持全面加强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初、中、高级党课及相关社会实践等系列主题活动,以党建带动团建,从而加强以班级为主体的团支部建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深化全过程专业思想教育为阵地,加强专业认同感
  1.建立以专业责任教授为主导的生物专业导论课,传授基础的产业知识;以校内外知名教授、校友为主讲的“生工讲坛”讲座,传播前沿科技,畅谈就业必备元素;以“谈笑风生”等座谈方式为主体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学术沙龙,解决同学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疑难杂症,提高专业认同感,大力弘扬学院学风建设传承精神。
  2.以学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教育等为主题的活动为基础,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教育工作,引导学生从科学系统的角度,客观分析和认识自我,从而合理的定位自己的大学生活,科学合理的安排學业和生涯发展规划,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方向自信心;以心理健康课为介质,全面助力学生坚定信心,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有较强的受挫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3.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微生物大赛”、“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等创新赛事。指导学生建立各式各样的创新创业类社团。通过营造学院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提升综合素质,逐步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
  (三)以建章立制为引领,规范学风建设管理
  1.探索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通过生工之星、优秀先进个人和集体榜样评选,奖励优秀学生,树立标杆,依托榜样的力量促学习,达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学风建设的作用。
  2.完善学生学业预警机制。通过建立退学警示、退学试读和退学处理的三级警告,建立风清气正的学风导向,严把出口关(罗琳,2016)。通过建立家长QQ、微信群,回答家长相关疑惑;建立家校通讯录,更好的发挥家校协同育人功能。   3.建立辅导员和班导师联席会议和值班制度,倡導辅导员、班导师多与学生谈心谈话,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辅导员和班导师应深入课堂和宿舍查看学生的学习状态,相互通报学生情况,并在学生层面上进行有效反馈,充分发挥辅导员和班导师的协同育人效应。
  4.完善考风考纪制度。加大诚信考风考纪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
  5.加强对专业任课老师的考核制度。通过建立一定的考核制度,改变唯论文、科研的职称评价制度,将教学能力作为主要考评指标之一,积极引导任课老师重视课堂。
  (四)以建设良好舍风、班风和院风为契机,营造良好学风
  1.加强舍风建设。将宿舍作为学生宿舍管理、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的重要阵地,促进学生宿舍积极、和谐氛围的形成。
  2.加强班风建设。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自习制度,形成有效的联系和沟通机制。
  3.加强院风建设。在学生干部层面和年级学生层面上,利用有效形式,发挥班长支书和学习委员的桥梁作用和标杆作用,及时发现有逃学、厌学现象的同学;强化思想意识,要求学生干部主动站位,率先垂范,引领先进,带动学习状态较差的同学共同进步,引导优良院风的形成。
  4.创新学风建设载体,搭建学生学业发展平台。建立“生生不息自助营”等学生学业发展中心,广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参与学风建设热情,加强兴趣组织在学生范围内的影响。
  (五)以两微一端平台为平台,走进学生内心
  1.利用好“两微一端”互联网平台,引领专业潮流。及时收集最新科研和产业动态,通过微信推送和微博将科技前沿知识传递给学生,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形成积极健康的学风氛围。
  2.做好舆论导向,正面发声。通过对“生工之星”、国家奖学金和上海市奖学金获得者的积极宣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六)以日常关心关爱学生为切入点,带动学风建设
  1.关注同学心理状况。加强与同学们的联络,定期与各班班长支书、心理委员交流,了解同学心声;多与家庭经济困难及学业困难等重点关注学生交流,及时解答同学们的困惑。
  2.关怀服务。建立班级心理月报制度,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同学,并针对近期舆论可能导致的同学心理浮动问题进行积极辅导,多部门协同育人,共同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等宣传工作。
  3.实践育人。积极拓展社会实践基地,带领学生走访参观企业,了解生物产业落地情况;开展义务支教、科技支农等社会实践活动,注重以生物专业为导向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主题活动,指引学生走进企业,走上街头,加强对生物产业的认知,增强专业认同感(李南,2018)。
  参考文献:
  [1]李南.辅导员推动高校学风建设实践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5):22-24.
  [2]罗琳.我国高校本科生学风建设政策执行的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6.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21-02  养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关系着学生的一生成长。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社会整体文明程度提高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最佳期。这一时期学生的身心都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可塑性大,易接受外界的影响。但是目前,在一些学校,针对务工子女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还是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幼儿教学中,幼儿教师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值得思考。本文阐述了在幼儿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并提出了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路径。  【关键词】多媒体 幼儿教学 应用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34-02  近期,我认真阅读了教育部2017年9月25日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深入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及实施建议,充分认识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的必修课程,以其新思想、新理念、新形式已然走进了我们的课程改革中,它本着扬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进入发展瓶颈期,主要体现在毕业生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要求,引发就业难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建设全新的专业教学体系。本文将从整合企业与学校教学资源、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养、根据具体专业制定实训教材等入手,提供具体建设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职校口语交际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总结教学经验,提出了基于“生活化”为策略的职校口语交际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职校 口语交际 教学 生活化 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32-02  一、为什么要“生活化”?  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口语交际教学是
期刊
【摘要】小學语文的学习是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当学生坐在课堂上接受教师讲解教材中的内容时,这就已经是在刺激学生的思维,但是这还不够,学习应该是一个从接收到消化吸收再到能合情合理地表达出来的过程,而接收与表达中间的衔接则尤为重要。  【关键词】接收 表达 衔接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50-02  在很多家
期刊
【摘要】本文对校企联盟下土木类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协同育人、工学融合、创新创业育人”进行研究,实现“专业与企业、学科与行业”紧密结合等新模式,本研究对于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全面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校企联盟 土木类 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校企联盟的土木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17DB313)。  【中图分类号】G642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人才的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要从学生时代抓起,中学时期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主要时期,本文主要阐述中学时期的历史教学与历史素养培养。  【关键词】中学历史 知识传授 历史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
期刊
【摘要】中班幼儿的自主建构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性”比较大,由于幼儿年龄偏小,教师的有效指导就成了推动游戏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有必要想办法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  【关键词】学习故事 建构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23-02  近年来,新西兰的“学习故事”逐渐成为了我们进行游戏评价的有效手段,它是一种以幼儿为中心的评价方法,
期刊
【摘要】梳理了管理学博士生《高级经济学》课程学习的主要问题与改革方向,提出了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多元授课、资料搜索和群组讨论等改革方法与实现目标,最后给出了教学改革的意义。  【关键词】管理学博士生 高级经济学 互联网教学  【基金项目】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153046)。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1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