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许广平先生

来源 :老人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2815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鲁迅先生诞生125周年、逝世7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新版的《鲁迅全集》,洋洋18卷,蔚为壮观。这还不包括他的译文、编校古籍等其他著作。想想他仅有的55年寿命,在两万多天的有限时间里,做出如此辉煌的贡献,怎不令人喟叹!纪念先生,想起一段往事。
  那是上个世纪的50年代,我们刚进北大就赶上了反右斗争。放暑假了,系党总支让我们几个同学组织个小组,批判冯雪峰反鲁迅的滔天罪行。他写的《回忆鲁迅》。我们早就读过,在我们心中,他在左联时期是党的代表,与鲁迅一家相处得很好,还有一张两家合影的照片,可见关系不一般。可他怎么会反对鲁迅呢?
  关在宿舍楼的小屋里,我们几个同学挥汗如雨地重读冯雪峰的《回忆鲁迅》,看了几遍也找不出冯雪峰是怎么居心叵测地反鲁迅的。实在没辙了,我只好去章廷谦(川岛)教授家求教。他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去许广平先生家谈谈,我介绍。”说完,挥毫用墨端端正正写了封短信交给了我。这真是一件喜出望外的事,因为我们可以见到早已敬仰的许广平先生了!
  到了北海东边的大石作胡同,应声开门的是她的秘书,听我们说明来意,秘书先生皱起了眉头,说许先生正患牙病不会客,不能接受你们的采访。我们不甘心,一再说好话。秘书先生为难了,说进去问问吧,结果一问便准。也没掏章先生的介绍信。
  许先生把我们迎进客厅,笑着说,别人不见,北大的同学是一定要见的。这是周先生早就定下的规矩。
  问生活,说学习,还问川岛先生的身体可好,像一位久别重逢的慈母,我们也如同走回家门,一股亲情油然而生。说到批判冯雪峰,她沉吟了好一会才说,要说不一样嘛,也有,就是冯雪峰的家里、墙上挂着许多鲁迅先生的像和字,不像我这里。我们注意到了,门庭里只挂着一幅鲁迅先生题写的古诗,记得是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客厅里并没有鲁迅先生的像和字,简朴得很。突然许先生把话题一转,说:“其实鲁迅先生也是可以批判的。”
  我们听后一惊,赶忙说明是批判冯雪峰,不是批判鲁迅先生。她说,世无完人,更何况鲁迅先生生活在那样内外斗争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不过,批判之前一定要先把鲁迅先生的书读读,要了解那个时候的社会,这是很重要的。比方说,鲁迅在文章中常用“绍介”这个词,有个青年来信批评鲁迅先生写错了,应该是“介绍”。岂不知,“绍介”的写法古已有之。当然。这么说也不是叫你们掉书袋,非要在文章里写“绍介”,向人家显示自己有多大的学问。
  大家笑了,似乎明白了一些。这时两大盘冰镇西瓜端上桌,众同学大块朵颐,可谓酣畅淋漓。许先生笑坐一旁,很满意。说到在上海的生活,广平先生特别指出那是鲁迅先生斗志最旺盛、战果最丰硕的10年,仅杂文就出了10本。广平先生说,不过这10年的内外斗争也最复杂、最艰苦。他时常为意想不到的营垒内部的误解、攻击和诬蔑所苦。有时夜深了,他仍躺在屋外阳台的水泥地上苦苦思索。他肺不好,怕他着凉,可又叫不动他,急得我没办法,只得叫小海婴出去陪他。孩子很懂事,静静地躺在爸爸身边的地上,也不说话,两眼望着天空的星星。最后鲁迅先生不忍了,他爱子心切,生怕爱子受凉,抱起海婴回到卧室,歉然地对我说:“我陪你们一会。”于是点燃一支烟,靠在床边,眼睛望着烟雾,仍在思索……你们可以想象,那时鲁迅先生身边的环境有多么险恶、多么复杂。
  从书本和课堂上,我们也知道那时候在上海既有国民党政府的文化围剿、血腥镇压,又有营垒内部的两个口号之争,以及种种讲不清解不开的人事矛盾,却不知鲁迅先生身处其间心中如此愁苦。设身处地去想,鲁迅先生确实要侧着身站立,随时应付来自前后左右的袭击。他单薄带病的身子要应付常人难以承担的精神重荷和写作任务。
  广平先生的教诲启示了我们:知人论世该是我们识人明理的一条准则,知人和论世又是不可分的。要知人,必须了解他那时候的社会,不论世,无以知人。回到学校,我们搬出《鲁迅全集》和有关的一些文史资料认真地读了起来,仿佛比过去领悟深了一层,再没有顾及批冯的事,好在系里也没有再过问。
  “文革”后,冯雪峰同志的冤案昭雪了。我们又断断续续读了文艺界一些老领导老同志的回忆文章,回过头再去品味许广平先生的那次谈话,方明白她在当时那样的处境中,既要苦口婆心地教诲我们这些少不经事的学生,又有太多的不解和太多的难言之隐,处境也很尴尬。时过境迁,今日重读鲁迅,更谦谨。也更明亮了——毕竟我们的先辈走了那么多曲折的路,付出了太多;毕竟我们也经受过一次次的雨骤风狂,不再幻想,不再畏惧路的崎岖不平……
其他文献
在年轻人嘴里,“老人”一词总是和“保守”二字离得很近。  我们不服。有现代青年,现代女性,老人就不能“现代”了吗?  那么,“现代老人”的特征是什么?您想不想做一个“现代老人”?我们希望就此发起一次讨论。 目的是“让我们跟上时代”。和时代同步,会造就社会对我们的认同,会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远年轻。  “现代老人”与传统老人有很多观念上的差异,我们这里只举出3例,“抛砖引玉”。你可以就“现代老人”话
期刊
“老玩童”,是朋友送我的绰号。老玩童也好,老玩闹也罢,我都乐得接受。因为“玩”让我受益匪浅,何乐而不为呢?  我马上就要从工作岗位上“退居二线”了,但精力仍很充沛,每天积极工作,一年四季出满勤,风雨无阻。难得到老我的身体状况都良好,从没歇过病事假。究其奥秘,还得仰仗这一个“玩”字。  玩不是胡闹,也得讲科学。我每天早上晨练,边呼吸新鲜空气边跑步练操,整个一天都精神饱满。晚上去露天舞场,跟着一群老友
期刊
一个典型的中国女人,一个善良要强而命运多舛的女人,“认命”或者也可以理解为“顺其自然”,为她带来晚年的平静……  王熙凤不仅名字和《红楼梦》里的那个重名,而且也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女人。曾是一个乡政府的办公室主任,现退休在家。她热情、开朗,口才好,向笔者聊起曲折的3次婚姻经历。    为上大学,我嫁给村支书的弟弟    父亲小的时候上过几年私塾,喜欢看古书,尤其是《红楼梦》,他最喜欢凤姐,所以给我取名
期刊
40年后的今天,初中时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几个女孩儿相约在北京紫竹院公园聚会。我去了,没见印象中当年同学的影子。只见几个年近花甲的老太太围成一圈谈笑。恍然意识到,我也是与她们同龄的老太了。当年有绰号“娜塔莎”、“冬妮亚”之称的女孩们,现在大都已退休,儿女也都长大成人。几个“闺中密友”终于有了闲暇时光重新聚在一起,无拘无束地长谈。 初中时,晓华是班里的文娱委员,个子高挑,能歌善舞,还颇有大家闺秀的
期刊
64年前,因为买不起一只羊,我将第一个孩子送了人。我一想到这件事就百感交集。  1942年10月中旬,我在延安生下了第一个男孩。儿子生下来体重不足6斤,抱在怀里时轻悠悠的像个棉团,他本能地伸出张开的嘴巴,急着要吃奶。可是产后的我却没有奶水,孩子饿得天天直哭,只好熬点浓稠小米汤喂他,勉强维持小生命。  我们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毫无积蓄,到了延安学习一切靠供给制。大后方来的著名诗人艾青夫妇,生了一个女
期刊
生命的价值在于一代一代的接替,一代比一代更聪明,于是也因此构成了人类历史无穷无尽的绵绵长河一一自己在当母亲的时候太忙太累,反倒是在当奶奶以后,才正儿八经地咂摸出了这份哲理,这份其乐无穷的哲理……  早几年,每天晚饭后7-8时是我和小孙孙的共同时间。  “你不念书长大怎么办?”这话他还不懂,可他知道这是教训他。  我是谁?如同他在幼儿园的小伙伴儿。不学习、不喝水也不拉屎巴巴,那干啥?玩儿!每天轮着策
期刊
经常有朋友问我:您是不是出身于音乐世家,家里人也都搞音乐吧?其实,我的家庭背景与音乐没有任何关系,父母都是国家干部。如果不是因为从小在哈尔滨长大,受到那里大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不是因为姥爷为打发我童年时光而不经意间进行的音乐启蒙;不是因为父母的宽容和鼓励,我恐怕是不会走上这条道路的。 我的童年是在哈尔滨度过的。哈尔滨是一个受外来文化影响很深的城市,音乐氛围浓厚,民族音乐也很流行。  记事的时候大概
期刊
1990—1991年的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在那段危机重重的日子,我驻伊拉克使馆的全体人员遇变不惊、临危不乱的桩桩往事历历在目。    风云突变    1990年7月31日晚上,伊拉克出兵越过边界,侵占科威特,这个事件迅速殃及整个海湾地区,危害中东;牵动全球,一场海湾危机爆发了。  当天伊方宣布,伊科边境封锁,巴格达国际机场关闭,此时科威特境内还在酣战,伊科两国首都之间700多公里
期刊
当年我所在的兵团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招盟东端。这里有条大渠叫“解放渠”,是全盟的农牧业命脉。  说是渠,其流量却达15立方米/秒,俨然就是一条河。渠从沙漠穿过流出,内蒙古风犬,每年大渠都会被风沙淤塞,因此年年需要疏通。疏通的要塞在“沙拐子”,所以我们管疏通工程叫“沙拐子战斗”,当地老乡称为“担坝”,每次大约需要40天时间。    誓师大会    1971年是兵团第一次参加“担坝”,团政委亲自“挂帅
期刊
我至今珍藏着26份母亲留下来的地契。10年前,母亲辞世的弥留之际,无力地指着伴她一生的梳妆匣子,说了个“宝”字,便咽了最后一口气。  当时我们几兄妹都知道母亲的匣子里放着什么宝贝。办完母亲的丧事,打开匣子一看,除了母亲的梳头用具外,还有一个麻头纸包,纸包里面全是地契。几十年了,地契早已没有任何意义。但为了不违背母亲的遗愿,我们决定把地契当作传家文物保存下来。 仔细翻阅这些地契,我感悟到了凝结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