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爱读课文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e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名篇佳作,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大有裨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目标明确,把握重点,评析结合,改进教法,教活教实,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爱读课文,促进他们语文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爱读课文;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与数学相比,更富有形象性,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更多的联系,应该说更有其可读性。但不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亚于数学。什么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教师教法上存在诸多问题:(1)过多的琐碎的段落、中心、写作特点的分析,使学生感到语文高深莫测,不像数学课那样讲解例题是为了解答习题,目的一目了然;(2)课堂教学本身缺少应有的清晰程序,不像数学那样“复习、教授、巩固”等环环紧扣;(3)语文教学太囿于书本,本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得很近的东西,被人为地拉远了。由于学生缺乏学习热情,不管老师教的热情有多高,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因此,我们不得不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爱读课文,看作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突破点。
  一、把握特点,评析结合
  一篇课文的知识容量是很大的。为了避免面面俱到,把握每篇课文的特点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要把领会课文的特点,当作备课的中心环节。因为只有把握了课文特点,讲课时才能突出重点。学生学了一篇课文,才不会感到茫然。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一两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时,可以着重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通过学生的讨论,再配之老师的评析,学生很快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既扣住了教学重点,又启发了学生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分析课文时,我们可以采用列举不正确的结论引导学生分析、判断、讨论,进而达到领会正确答案的目的。这种做法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例如:在教学《菜园小记》这篇课文时,笔者提出:“有人认为该文作者把劳动美化了,不符合实际,你的看法如何?”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经过讨论,同学们理会了作者写作意图,并且认识到劳动尽管艰苦,但其中乐趣无穷,因为劳动的成果是丰盛的,在那个年代这些劳动成果是十分珍贵的。
  二、目的明确,有条有理
  语文课难有系统性,但确定了课堂教学的“程式”,能加强系统性。笔者把课堂教学授课过程大致分为“定向—自习—评析—总结”四个环节。新课开始,向学生交代学习本篇课文和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达到的目的,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有意注意。第二步,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自习,或朗读、或思考、或圈点、或作业,接着根据抽查情况作一些评析。这是一个读、讲、议、练的过程,是整堂课的主体。最后总结一堂课的要点,一般由老师概括,有时也可让学生总结。
  课堂教学的结构固然不该呆板,但大致的程式是必要的。尤其是开头交代目的和最后的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强化记忆,形成系统。
  三、改进教法,主动参与
  语文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间的互动作用在语文课堂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如下两点:一是打破“教材、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格局,将现代教学技术引进课堂。录音、幻灯、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能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激发学生积极朗读的欲望。二是重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使学生的阅读成果得到展示。语文课属于人文科学,实践是人文素质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采访成功人士,让他们感受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离不开语文素养。还可以通过编排课本剧让学生排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的阅读热情,不断帮助学生增加知识的积累。
  四、教活教实,内外结合
  课堂有“程式”,并不等于教学过程千篇一律。为了避免重复和单调,有时须将教学过程的顺序调整变换。语文新课标强调要把语文课“教活”,笔者认为教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学顺序灵活变换;二是知识传授方式、方法的不呆板。通过解题,能够帮助学生找到理解课文的突破口。但有时讲析完了课文再回过头来看课题,会给人一种顿然意悟之感,从而领略作者的精妙构思。新词生字多的课文首先扫除阅读障碍也是必要的,但大多数文章应首先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再正音,掌握词义,这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否则,往往会破坏文章的整体感。因为对一个已掌握了三五千多字的初中学生来说,看文章,第一想知道的是内容,其次才是精当的词汇、准确的读音、易错的笔画等等。
  “语文程度的提高,得力于课外。”尽管这话不完全正确,但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引入一些课外知识,引导学生把目光从课内移至课外,实在是语文老师的职责。我们不能认为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本外的东西是“打野岔”、“讲废话”。如果这种“废话”学生都喜欢听,并且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呢?一位语文教育家教学札记里的一段话,也许会给人一些启示:
  “课本上的是面包,课本外的是饮料。如果一个人单吃面包,会觉得口干乏味;如果再喝一些饮料,便会觉得满口生津,很有滋味。上课也是这样,如果在讲课本上的知识的同时穿插一些课外知识,就会使课上得活泼生动,同学们既喜欢听也容易接受。”
  为了促使学生课外尽可能多阅读,我们可以经常在课堂上介绍报刊上的一些优秀习作,让学生摘录名言佳句,建立课外兴趣小组,让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编印校报、班报,定期开展语文知识竞赛。这些不仅提高了学生学语文的动力,也锻炼了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责任编辑:刘影)
其他文献
法国作家雨果辛劳几十年完成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定稿后他把书稿寄给了出版社。屈指数月,毫无音讯,他便提笔给出版社写了这样一封信:“?——雨果”,出版社的编辑拆阅后当即给雨果
本文主要针对声波测井技术进行了浅要分析。
【摘要】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语文有摄人心魄的力量。本文从两个层面进行论述走进学生的内心感悟语文,第一,语文教学以“活”为本,以“情”为首。第二,语文教学以“养”为重。  【关键词】感悟语文;语文教学 ;情感教学;以“活”为本;以“情”为首; 以“养”为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語文似一泓泉水,滋润心田,语文似精彩演出,拓展视野,语文如美妙歌曲,
吹肥皂泡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童年游戏,伴随着一阵阵欢笑,小朋友们用吸管蘸一些肥皂水,撅起小嘴吹出来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泡泡。对小朋友来说,泡泡是玩具,其实对科学家来说,泡泡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探寻校本少先队管理文化构建路径,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有效提升学校少先队工作品牌。  【关键词】红领巾;文明;推广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笔者所在学校于2009年独立升格办学,学校在继承办学传统优势的基础下,依据教育发展现状,提出“承传书院文化精粹,打造现代精致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少
本文在作者以前工作的基础上,数值模拟了流动区域内有一小岛的潮流场及污染物浓度分布,其结果对工程环境评价提供了有益的依据,其中对由于岛的存在给网格划分以及计算带来的
【摘要】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但是,大部分教师只满足于利用这些电教媒体为教学提供、展示教学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图像等,这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这些电教媒体对语文的影响不仅仅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先进的、多功能的、方便灵活的辅助手段”,更根本性的是它对中学生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模式的变革性
针对目前柱塞式计量泵密封填料更换维护操作中存在的设备以及人员操作损伤等隐患问题进行分析,以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重智轻情”的教育导致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一幕幕悲剧在不断重演。语文教学要加强“珍爱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爱”的情感、“责任”感和“抗挫折”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珍爱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屡屡发生的“自杀”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据统计,全国每年大约有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
【摘要】语文教学中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那么今天,我们怎样来理解词语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词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词语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文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精心挑选,反复推敲而来的,不仅形象生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