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中滋生情感?在欣赏中浸润心灵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n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可以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进入音乐所营造的艺术世界,感受音乐的内涵,获得良好的体验,也可以促使学生的知、情、意并重发展。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许多人都提倡将情感教学融入其中,让学生在音乐中滋生情感,在欣赏中浸润心灵。本文以大专院校音乐教学为例,就如何进行音乐情感教育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能对大专院校音乐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大专院校;音乐;情感;心灵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8-0197-02
  【本文著录格式】葛中杰.在音乐中滋生情感 在欣赏中浸润心灵——论大专院校音乐教学策略[J].北方音乐,2020,04(08):197,199.
  音乐是情感教育的载体,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营造音乐氛围,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以声传情,以情感人,可以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和积极的情感教育。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将情感教学渗透其中,有一定的必要性。那么,在大专院校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朗读歌词,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美
  情感完善与人格完善,是树立正确健康人生观的基础,也是现代人才必备的道德品质。阅读在情感激发与完善、人格塑造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关于这一点,雨果说过:“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启发情感的养料。”歌词、歌谱是乐曲表达情感的工具和载体,其中歌词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从讲话中发展出来的。许多歌词不仅韵味十足而且朗朗上口,非常适合朗读、诵读。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曲的思想和内涵,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有美的感受。所以,大专院校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以声音为主的教学理念,给予歌曲歌词教学一定的重视,让学生朗读、诵读歌词,感受歌词中蕴含的深厚的情感,以浸潤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情感。如在学习《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这首中国艺术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带着感情去朗读、诵读歌曲,让学生体会歌曲的修辞美、韵律美和情感美。如这首歌曲的乐段是起、承、转、合式的四句体乐段,歌词委婉动人,情感细腻优美,读起来唇齿留香,能激发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歌词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录音机播放歌曲,让学生跟着录音机轻轻唱和,同时大胆想象一位爱花惜花、热爱大自然的少女,向人低声细语诉说心事的情景,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乐曲的无穷魅力,使学生的心灵和情感都受到感染。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音乐是以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为审美途径的艺术形式。音乐艺术的感染力主要来自于个人对音乐的体会。心理学研究证明,良好的环境可以给人们的心理以激发和引导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大专院校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感知和想象力,所以,在大专院校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音乐知识、乐曲中具有美感、情感的东西在形象化的情境中展示出来,以情激情,让学生在感受到审美的快乐的同时陶冶情操,发展情感。如在学习《江河水》这首中国民乐时,教师可以借助小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我们知道,小泽征尔是世界三大东方指挥家之一,也是东方音乐文化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一生中指挥演奏过无数支乐曲,每次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完成乐队演奏指挥任务。但是有一次,在听到一首中国民乐后,他当即激动得热泪盈眶,留下了眼泪。那首乐曲就是《江河水》。那么,这首乐曲为什么能让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热泪盈眶呢?这首歌曲背后隐藏的是一个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乐曲曲调缠绵情深,情感哀婉浓烈,加上当时是用二胡演奏的,音乐的时而幽咽微吟,时而激愤高歌,时而深情倾诉,时而呻吟叹息,如泣如诉,所以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今天,我们要欣赏的这首乐曲就是《江河水》,希望通过学习能让大家感受中国民乐内在的情感。这样借助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创新听唱形式,深化学生的认知
  在音乐教学中,听、唱是基础。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所有的音乐感知和学习,所有的乐器演奏和练习都要从听开始。只有通过听,个体才能明白音乐旋律的高低不同、长短不同、强弱不同,感受音乐的线条变化,想象音乐作品所塑造的场景和形象,了解作品的内容;唱是关系到学生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音乐歌唱教学包括识谱、歌唱技巧学习。学生只有通过唱歌,才能体验音乐的情感和美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但是,大专院校的学生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许多人在音乐听唱方面都存在不足,一些学生对音乐学习也不感兴趣。所以,在音乐听唱中,他们也无法真正投入进去,他们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和感受也无从说起。要想让学生在音乐听唱中滋生情感,教师必须要创新音乐听唱形式,让学生对英语的感情、美有深刻的认知。如在学唱歌曲时,教师可以先清唱歌曲,用声情并茂的演唱让学生感受音乐特定的情感。然后伴随着乐器伴奏,让学生随着伴奏唱歌,使学生根据旋律起伏、节奏音型、力度和速度变化等选择合适的演唱方式,掌握演绎歌曲的技巧,如调整呼吸,发声、咬字吐字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淋漓尽致地表现音乐的情感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歌曲演唱练习,在练习中学会使用声乐歌唱技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四、开展表演活动,体会音乐的情感   表演是音乐二次创作的一种形式,高品质的音乐表演诠释、领悟作品内涵的一个过程。音乐表演与音乐歌唱、欣赏一样,都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涵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在大专音乐教学中,表演是让学生“动”起来的重要途径,也是实践教学的高潮部分。此外,音乐表演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帮助学生积累舞台经验。所以,在学生熟练掌握了声乐基础知识,对音乐旋律、内容有所了解后,教师要经常安排一些声乐表演活动,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声乐的情感。如在学习经典舞曲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审美习惯和能力,选取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如《达阪城的姑娘》让学生进行声乐表演。在学生进行表演前,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进行舞台布置,制作表演要用的头饰、道具,与学生一起选用服装,为表演做好准备。在表演前排练阶段,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给予学生以鼓励。如有的学生情感表现力不足,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技巧训练完善自己,同時与学生一起研究歌曲,发掘歌曲的内涵和美感,与学生一起观看表演视频,学习别人的表演经验;有的学生缺少舞台经验,教师要积极传授舞台表演经验和放松技巧,如让学生进行呼吸训练,调节身心,使学生放下包袱,轻松参与到表演准备工作中去。针对学生的表演,教师要给予客观评价,表扬学生的优势,同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表演与音乐的情感是否贴切,是否真正表演出了音乐的风采。这样可以让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有一个客观的体会,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综上所述,音乐是一门情感教育课程,情感是人们进入音乐艺术世界的一个通道。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关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感受,坚持情感教育,巧妙进行情感渗透,以情趣情,以情育人,让学生在音乐情感理解、体验与抒发中受到启发,养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李佳桦.试论大专院校音乐教学与德育培养[J].当代音乐,2019(5):71-72.
  [2]全烽岐.大专院校音乐欣赏教学浅析[J].北方音乐, 2019,39(8):119-120.
  [3]塔玛夏·托力克巴衣.提升大专院校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研究[J].艺术科技,2016,29(5):361.
  [4]李延瑰.审美教育视域下大专音乐欣赏教学探析[J].艺术教育,2015(5):76.
其他文献
【摘要】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创造并发展出的音乐文化。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进步,关系到全民音乐素质、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民族音乐教学,对于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品质和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合理调动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学习的积极性,激发
期刊
【摘要】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是的,小学生他们上课时的注意力不能持久,如果老师上课的形式枯燥无味,就很难吸引到他们。因此,要想让孩子们在音乐课上保持较长时间集中的注意力,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老师除了要有扎实的音乐基本功、丰富的教学经验、极高的音乐素养和极高的课堂掌控能力外,还要把上课的内容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装扮起来,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才能让他们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
期刊
【摘要】音乐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艺术类技能课程,其发展也要积极地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自身的完善,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音乐课程的改革可以从多方面入手进行研究,本文旨在围绕幼儿音乐活动目标,浅谈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幼儿音乐活动目标;音乐课程;改革;音乐艺术核心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作为高中音乐教师,要能及时顺应当前新课标体系的要求,引导学生掌握鉴赏音乐作品的多种方法,可以通过参与音乐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增进身心健康的同时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为此,本文以“梁祝”的故事为例,围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有关教学主线的确立、音乐知识的渗透和多元文化的融合等方面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相融合,表达一下对高中音
期刊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要重视学生审美素养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突出审美构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就要做到:第一,以音乐初步感知引导学生初体验音乐韵味美,为学生審美培养打下扎实基础;第二,以自主感知为主引导学生在品味音乐韵味美中认识意境美;第三,通过音乐教师的引导使音乐作品的音乐韵味美与意境美体验能相互映照,引导小学生从审美感受走向审美体验;第四,以学生深度体验为主,引导学生深入到音乐作品中理解音乐的韵味
期刊
【摘要】针对小学高段歌唱课堂中有关二声部编创遇到的学生能力不足、缺乏兴趣等问题,本文以笔者在六年级下册教授《榕树爷爷》一课时课堂中的教学片段为案例,从“模创” 入手,探讨帮助学生解决难点、提高学生编创兴趣和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二声部;规律;模创;编创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8-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初中音乐教学工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是到现在为止,很多初中音乐教师在进行课堂知识教学的时候,所使用的教学方法都还落后于时代,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展开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而通过精准教学法的利用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把相关音乐知识更为直观形象地展示到学生面前,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并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为他们日后的成长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鉴于这种情况,
期刊
【摘要】自2010年开始,江阴市在所有的初中和小学全面启动“锡剧进校园”工程,把锡剧列入江阴市中小学生的音乐课教学计划,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如何进行锡剧教学,使学生认识、了解和喜欢锡剧,让锡剧在新时代得以发扬光大,这是需要音乐教师思考和探索的問题。在推进“锡剧进校园”中的过程中,笔者从兴趣点、难点、创设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发力,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锡剧;教学;校园  【中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对国民音乐素质教育的愈发重视和不断推进,音乐教育在全国各地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广泛开展起来。合唱教育作为具有集体性教学特点且最易于活跃校园氛围的音乐形式之一,成为中小学最为普及的教学活动。针对合唱教学开展的合理化和有效性,本文立足国庆分指挥视角,以中小学合唱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为基点,着重阐述关于中小学开展合唱教学的实践对策,以期进一步掌握中小学合唱教学实践动态。  【关键词】中小学音
期刊
【摘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契合了初中新课程建设内核,苏州文化积淀丰厚,以阳澄渔歌为代表的乡土音乐特色鲜明,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延伸了教学课堂,也滋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素养。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乡土音乐;课堂;启示;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8-02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