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央国术馆纪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y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南京中央国术馆的历史渊源、筹设情况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简要归纳梳理,以重温中央国术馆的历史记忆,彰显其在我国武术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 中央国术馆 缘起 宗旨 活动
  
  一、引言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争相殖民中国土地,压榨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有识之士身怀民族大义,救亡图存,极力提倡国术,以雪洗“东亚病夫”之奇耻大辱。
  国民党在建立南京政权以后,加强了对武术的控制和利用,国术馆系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建立起来的。
  二、中央国术馆的缘起
  南京中央国术馆全称为“国民政府直属国立南京中央国术(研修)馆”,简称“央馆”。由刚脱离军界的原西北军将领张之江在于右任、林森等人的支持下,于1927年6月下旬在国民政府首府(南京)西华门头条巷6号(一说韩家巷)开始筹建。1927年下半年,邀请钮永建、李烈钧、蔡元培、何应钦、冯玉祥、孔祥熙、戴传贤、于右任、张之江等26位国民党元老发起创建。1928年3月15日,由国民政府“第174号令”批准在南京成立“中央国术馆”,并由国民政府财政部每月补助5000元。“央馆”首任理事长为李烈钧,继为戴季陶等。名誉馆长为冯玉祥,馆长为张之江。副馆长先后由李景林、钮永建、张树声、陈浮岭担任。首任教务处长为肖忠国,后由刘崇峻、朱国福担任;副处长(后任命)郭锡三、杨松山。编审处长唐豪,后由姜容樵接任;副处长为黄柏年;编审员金一明(后升为副处长);总务处长李滋茂。
  三、张之江馆长生平
  张之江,字子姜,又名子眠,别号天行。1881年8月15日生于河北省盐山县(今属黄葬县)留老人庄。1966年5月12日病逝于上海。
  张之江先生一生戎马倥偬,辛亥革命时就参加滦洲革命响应武昌起义。1915年参加云南起义讨伐袁世凯,任护国军第五师阻击团团长;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权,任前敌总指挥;1927年任北伐军豫陕甘三省考核院院长兼北伐军第二集团军前敌执法总监及检查委员会委员长;1932年任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1937年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高级顾问,参与布置台儿庄战役;1941年任国民参政会参议员;1946年任国民政府制宪代表。解放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直至逝世。
  张之江先生不仅是一位功勋卓著的爱国将领,而且是一位名扬中外的武术活动家,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四、张之江阐述国术馆创建的意义
  张之江在谈及创建中央国术馆的意义时,认为我国技击之术,即武术,应正名为国术,以求发扬光大,以适应时势发展的要求,其理由有以下四个方面。
  1.我国民气不振,相习成风,年龄尚幼就衰,魂魄已游墟墓,操作不力,生产日减,民贫国弱,多坐於此。先儒论勇,与智任并重,近代恒言德育智育体育,缺一不可,又言健康为事业之基础,中外一理,宁容否认。吾人深知欲求强国,当先富民,欲富民,当努力增加生产,欲增加生产,当从强健身体入手。研究国术,即为强身健体之捷径,旧法具存,师资不远,急起直追,事半功倍。
  2.历代帝王,视天下为私有物,防民或有暴动,使日习偷惰,减少其抵抗力。间有一二豪侠,为酷虐无辜,代鸣不平。亦必百方摧残,灭绝其类。民气消磨,日甚一日,而东亚病夫之根,即酿成於此。因循苟安,谈虎色变,处此强邻恫吓之秋,其将何以图存,近虽革命军兴,颇洗昔日懦怯旧习,然以吾人体质与他种民族相较,终不免稍有逊色。倘人人研究国术,发愤为雄,虽有健者,宁遑多让。诗云:“无拳无勇,职为乱阶。”知无拳无勇之为乱阶,则为国术兴国家社会之关系,概可想见。
  3.管子治齐,令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荀子云:“齐人隆扶击。”迨少林派崛起,昙宗等十三人,佐唐太宗擒王世充之侄任则,为民除害,事功较著。现在民众,为争求自由平等,处帝国主义铁蹄之下,战争断难幸免。虽火器精利,枪林弹雨中,劈空捣虚,似不需要,然遇夜战,雾战,肉搏,刃接,最后之胜负,必视此为分判,故冲锋格斗,杀敌致果,国术尤能独操胜算。
  4.国术以派别复杂,门户之见独深,各怀其宝,各藏其密,不肯公开研究,以致斟酌损益,兼有众流之长者,更难其选。且每以术自私,虽父於其子,师於其弟,亦不肯尽量传授,遞次必减,仅余糟粕,若不博延通家,集思广益,用以馈饷国人,共事肄习,此道将丧,抑何可惜。
  由斯而谭,增加生产力,维持社会秩序,抵抗压迫,保障民权,或直接或间接,均与国术有密切之关系,小可保障身家,大能造福民族,热心教导,与有志研究者,尽兴乎来。①张之江阐述国术馆创建的意义,赋予了国术多层次的重要内涵,把国术的习练上升到救国救民于水火的高度,对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中央国术馆的宗旨
  1929年2月公布的《中央国术馆组织大纲》规定,中央国术馆“以提倡中国武术,增进全民健康为宗旨”,其任务是“研究中国武术与体育,教授中国武术与体育,编著关于国术极其他武术之图书”,并管理全国国术事宜。地方各级国术馆的任务大致与此相同,但不包括研究武术和编著图书两项。
  六、中央国术馆的主要活动
  “国术国考”全称“全国国术考试”,是各级国术馆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央国术馆仿旧时武科考试和近代体育竞赛制定国术国考,用以考评习武者的技能学识与区别等次。国术考试分为“国考”、“省(市)考”、“县考”三级。考试内容有文科和术科。县考取3—10名,称为壮士。省考取10—40名,市考取5—15名,称为武士。国考中经初试反复淘汰至剩下预定人数者称为勇士,可参加下一轮复试。复试胜者称为校尉。校尉可参加决试,决试选出3人,3人之间循环对阵定出名次,分别称为捍卫、辅卫、翊卫。各等级名称都发给相应证书或证章。
  1.第一届国术国考
  中央国术馆定于1928年10月15日在南京公共体育场举行第一次国考。选手包括各省选派人员和中央国术馆师生,共330余人。分预试和正试。预试是单人表演,正试是两人对抗比赛。
  2.第二届国术国考
  第二届国术国考原定于1931年举行,因“九·一八”事变而延期,于1933年10月在南京公共体育场举行,共有21个省市的438人参加了考试。这次国考的预试有了评分细则,对抗比试有了统一的护具,还增设了搏击比试,以及女子对抗比试。
  3.教学训练工作
  国术馆系统的另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是推广和普及武术运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举办期限不等的各种训练班(所)、校;二是派出教官和指导人员,到各机关和学校辅导武术训练;三是设立武术辅导站,接纳普通武术爱好者练习。
  4.学术研究工作
  为了推进学术研究工作,1933年中央国术馆组织了中央国术体育研究会。1934年2月,成立了全国国术统一委员会。同时,还创办了一些定期刊物,如《中央国术旬刊》、《国术季刊》、《国术月刊》和《国术特刊》。一些省的国术馆,如山东、河南等也办了一些定期刊物。各级国术馆还组织编写出版了一批武术教材、挂图和专著。
  七、中央国术馆尾声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多数国术馆(社)相继停办。中央国术馆在迁转过程中,政府停发经费,教职员工和学生生活十分困难,多数教师和学生沿途离去,自谋出路。1948年中央国术馆宣告解散。
  中央国术馆的成立和运作,是我国武术史上的一个空前壮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它唤起了全民族对武术的重新认识和重视,树立了正面的形象,培养了一大批武术英才,取得了丰硕的武术技艺和武术理论成果。但是,国术馆系统在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等方面都还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许多国术馆内部宗派林立,派系之间互争高低、互相倾轧,这些都不利于武术的健康发展。
  
  注释:
  ①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中央国术馆.中华民国二十年三月三十一日初版,九月八日增订再版,(1—4).
  
  参考文献:
  [1]范克平.旧时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写真[J].中华武术,2004.
  [2]昌沧.南京中央国术馆始末[J].体育文化导刊,1997.4.
  [3]虞学群,吴仲德.原南京中央国术馆的历史变迁[J].南京休育学院学报,1996.
  [4]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中华民国二十年三月三十一日初版,九月八日增订再版,(1—4).
  [5]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6]林伯源.中国武术史[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其他文献
摘 要: 埃文·佐哈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多元系统论,用于解释文学翻译的各种情况。由于晚清小说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高潮之一,因此可以用多元系统论来分析,本文重点分析了林纾、严复翻译策略的文化成因,以期发现背后的文化原因。  关键词: 多元系统论 晚清小说翻译 翻译策略 文化原因    1.引言  “多元系统论”是早期翻译研究派符合逻辑的发展和超越[1]。描写翻译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多元系
摘 要:《圣经》是基督教的灵魂,是英语世界的文化源头之一,也是英语习语的宝库,它对西方乃至全世界的文学艺术和语言都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从语言文化的角度入手,对《圣经》在英语语言文化中的影响及其原因进行了归纳与探讨。  关键词: 《圣经》 语言 文化 原因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圣经》涉及神学、历史、伦理学、哲学、文学等领域,无数读者受圣经的哺育成长为不同凡响的卓越人物。只有小学文化程
摘 要: 《画皮》和《丽姬娅》分别是中美两国杰出的恐怖小说,时空毫无交叉的两位作者却同时采用恐怖题材创作出两部文学经典,有偶然也有必然。本文通过恐怖元素的选用、故事叙述角度、宗教信仰的文学文化方面分析这两篇文章的异同,同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对相关的中美文化进行比较。  关键词: 蒲松龄 爱伦·坡 恐怖题材    《画皮》和《丽姬娅》分别是中美两国恐怖文学的经典著作,在各自的文化与文学史中也颇具
由中国农垦北方稻作协会主持,吉林省稀土生化厂承办的中国农垦北方稻作技术经验交流会于1997年8月17日至19日在梅河口市召开。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天
摘 要: 公式性语言有其复杂性和预设性,经常以语块的形式储存在语言使用者的记忆里。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公式性语言经常以情态附加语的形式出现在文本或者交际中。本文立足于韩礼德功能语法中对情态附加语的介绍,进而讨论公式化语言作为情态附加语在实际运用中的评价功能。  关键词: 公式性语言 情态附加语 系统功能语法    1.前言  语言习得过程中涉及的诸多问题一直是众多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单一的“先天
《我可行云独自游》是华兹华斯抒情代表作之一,本文旨在从诗美学的角度分析它。 One of Wordsworth’s lyrical masterpieces is “I Feel Like Cloud”, which aims to ana
摘 要: 大学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校园流行语是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它最能展示大学生的个性。本文主要探讨当下大学校园流行语所折射出来的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校园流行语的整体特征。  关键词: 大学生 流行语 心理特征 总体特点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能够彰显个性。现代大学生,大都是“80后”、“90后”,他们身上总是会有意想不到的东西让人眼前一亮,从外在的服饰装扮到内在的思想,处处闪
球虫病是集约化养鸡业最为高发且危害严重的一类寄生虫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经济损失巨大,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为危害最强最严重的虫种。尽管近年来对球虫免疫学研究越来越深
摘 要: 交传笔记是长交传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弥补短时记忆的局限性,而且效率高的笔记有助于大幅提高口译质量。然而,由于交传笔记的独特性,目前关于交传笔记的论文,实证研究较多,较为实用的技巧性、通识性的研究偏少。在认知负荷模型的指导下,本文探讨了交传笔记训练初期的实战笔记技巧中应该注意的三个方面:1.主题、主语与笔记布局;2.重复出现的关键词;3.源语语法特征。  关键词: 认知负荷模型 交传笔记
摘 要: 在中国古代,作为一切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礼”是广泛而又重要的。“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 孔子 周礼 孔子之礼    一、周礼的基本涵义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1]。可见,“礼”的最初之义是祭神求福。西周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当时的阶级秩序,在加强对奴隶镇压的同时,在统治阶级内部提倡“德”和“礼”,把“礼”作为行动实践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