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中疑罪从无原则使用及限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dujia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3款规定了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疑罪从无规则,但由于支撑无罪推定原则的其他相关规则未能一一确立,立法的不彻底使得司法实践中存疑判决屡屡涌现,并导致大量冤案、错案。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希望能对该原则在我国的适用有所助益。
  一、疑罪从无原则的存在的问题
  (一)疑罪从无在我国适用之思想障碍
  疑罪从无在我们国家的法律上运用不断地发展,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阻碍因素,其中不可不说的就是“有罪推定”这个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的思想观念,它也是对疑罪从无运用中阻碍作用最大的。此外,我国对人权保障的观念意识也很单薄,在很大程度上会对疑罪从无运用发展有不利的影响。“左倾”思想从存在开始就对国家、社会以及人民有不好的影响,所以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警戒大家远离“左倾”思想,在疑罪从无的贯彻实施中也会受到“左”的思想的不良作用。这种思想通常会将刑事诉讼误导为一种阶级斗争,使,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双方视彼此为阶级敌人。在刑事诉讼中可以看出“左”的思想以其“宁枉勿纵”、重打击轻保护、重权力轻权利这些不良思想来影响诉讼过程和结果,更是让疑罪从轻、疑罪从挂这些观念能够长期存活下去的寄托者。
  (二)疑罪从无在我国适用之司法障碍
  现如今我国法律发展和实施中存在着一些客观问题,例如在案件审判中有些法官不能做到保持中立的态度立场,审判中还存在着缺乏独立性的问题。这些客观问题给实施贯彻疑罪从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令疑罪从无贯彻之路充满荆棘。审判独立性可以使判案中取得疑罪从无更有力量,可以更好的站稳脚步。因为法院在判案中中立立场的缺失,在贯彻实施疑罪从无中更难实现。现在我国的刑事诉讼司法理念还在发展中,难免存在一些滞后的思想,在这些思想理念中存在着对惩罚会非常重视,然而对人权这方面缺乏关注和保护。通过深入思考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法院在运用审判权的时候没有尽到其保持中立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审判方无法做到真正的公平对待,对于有嫌疑的被告方,出于道德和利益,就会过多追控。在疑罪从无的实施过程中,如果审判机关能够做到审判权保持中立性,在这一前提下,这个中立性到底是什么样的程度直接地就与疑罪从无的落实情况存在很大的关联了。然而要做到审判中保持中立对于审判人员来说是一个考验,一般审判人员和公诉人由于在法律职业中二者构成的共同体存在着共同利益,双方之间会具有信赖行为和情感,这种信赖感也是出自潜意识里为了各自利益而关照彼此。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审判人员在判案中就会做出有失公平的事,即使公诉人拿不出充足的证据,甚至指控的事实都不清楚,审判人员依旧会偏向于控方。法院在处理疑罪这些案件时往往会倾向于做出有罪判决,在来自各种政法机关这些盟友的与其说是“关照”不如说是压力下,法院通常不会选择在疑罪从无的原则指导下作出无罪判决。究其原因是法院不想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处境,一方面要面对各种行政机关盟友的不满意,另一方面控方也不会愿意看到这样不易于自己的局面。但这种做法确实让民众对法院的公正性存在怀疑
  二、疑罪从无原则的中国模式完善路径
  (一)疑罪從无原则在我国适用的观念革新
  要想做到疑罪从无,针对大众和法律从事者,需提升以下观念:
  1.权利观念
  一般的,在刑事司法中的权利观念体现在这些方面,首先是立法上,其次还有对人的认识,这里包括人的背后实体权益,并给予尊重。还有在对每个个体进行权利保护时一定要使用正当法律,不可以走不法程序,为了办公效率和公正性,有必要将权利进行分工,做到权利与责任统一,更好的为人民作出贡献与服务。一定要对个体权利给予关注,个体人权是集体人权的基础,做好个体权利的维护对集体权利的保障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司法权进行约束。
  2.程序正义观念
  在刑事诉讼中,程序正义观念也很重要,至少要做到能够保证让最直接与案件有关的人参与案件诉讼中,对于在案件中责任的分配要了解,并能清楚应行使的权利,切实清楚法律程序。裁判者要秉持公正、理性,结合控告双方的证词辩驳冷静公正分析,谨遵法律程序,判决结果依据法律程序,不能存在偏见、推测行为。判决者要多运用理性思考,杜绝偏见,避免其他影响因素,公正的依据法律法规去做出决断,保证人权。这种程序正义观念的形成和更新对疑罪从无有实践性的意义,发挥很大的作用。
  (二)疑罪从无原则早我国的司法改革
  1.设立高素质与高效率兼顾的司法队伍
  首先,增加我国司法人员的考核难度。在我国,与其他学科不同,法学的专业性较强,专业要求程度高,对司法工作人员的专业掌握程度和工作技能也要求甚高。法学逻辑性和专业性极强,对法律专业技能和逻辑思维的培养需要大量的时间,因此法律人才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与我国司法人员而言,业务素质水平如若不高,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刑事案件侦办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原价错案,使得无辜人受到伤害。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我国司法机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应当适当的引进高学历人才,提升司法机关入职门槛。
  其次,在司法机关内部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并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制度。作为一门不断发展与创新的学科,法学随着我国社会内部环境的变化,也在日益更新与进步。在我国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刑事案件不断出现,新型的刑事案件的出现也不占少数,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刑事案件的发生也逐渐趋向于高科技化,刑事法规也因新型刑事案件的出现不断的进行更新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司法人员也需要进行不断的学习和自我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与我国法制社会的推进步伐相一致。因此,在,笔者认为,我国司法部门应定期的选派司法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业务深造,同时不定期的从高校中引进优秀人才,以提升司法队伍的整体水平。此外,还应进行不定期的考核,对于考核不合者,应予以停职进行二次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工作岗位。
  2.构建以法律效果为标准的司法评价体系
  在诉讼过程中,对于具体的案件运用适当的法律进行审判的效果即法律效果。为了更好的实现法律效果,在执法过程和司法诉讼过程中依靠执法人员的秉公处理,严格执行司法流程和司法效力,将法律的权威推向至高无上的地位。法律效果是法律自身内涵的体现,而社会效果则是社会对司法裁判认可度的体现。这就意味着社会效果不仅要满足法律效果中涉及的公平公正原则,还要符合社会大众的认可度,从而更好的推进我国法制社会的建设。要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必须要做到保障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秉公执法的执法理念。要保障司法队伍秉公执法,我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诉讼理念中,疑罪从无原则的推行,即是在执法和司法人员因没有充足证据,无法彻底澄清犯人犯罪客观事实,就将其无罪释放,很显然会对被害人以及被害人家属造成更大的心理冲击,同时也会使得社会大众对司法部门的怀疑与不信任,在一定程度上对法律的权威造成损害。为了更好的解决在疑案诉讼过程中存在的这一矛盾,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舆论如电视台、报纸、社交论坛等都会给司法机关施压,党政机关领导也会对司法机关施压。在社会舆论、机关领导干部等施压下,司法机关往往选择舍弃法律效果,选择社会效果,最终致使疑罪从无的司法诉讼理念难以在现实生活中落实。
  参考文献:
  [1]卞建林.刑事诉讼的现代化[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
  [2]陈光中.陈光中文集[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要】:在美国二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军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美国的建立和发展壮大,离不开战争的刺激和军事技术、体制的发展。而对于美国军事史的研究,也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对美国的研究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中,阿伦.米利特等著的《美国军事史(1607-2012)》、高冬明所著《美国战争机器:1607-1945》、保罗.艾特伍德所著《美国战争史(1775-2010):战争如何塑造美国》这几部作品具有一
期刊
【摘要】: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顺应了两国战略需要,服务于各自国家利益,也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特别是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具有诸多有利因素,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这些挑战有的来自两国固有矛盾与分歧,有些则来自外部因素的影响。中韩两国应增强互信、加强合作,努力实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等领域均衡发展,共同推动中
期刊
【摘要】:在当今与女权有关的大多数作品中,能够发现艺术家的创作思维是由结束性别主义思想来支撑的,它的原理与根源可以通过存在主义哲学来解释与诉求。即萨特提出的存在先于本质,每个人最初是未定型的,之后通过有意识的选择和定义,形成了自我的本质。当代女权艺术家大多就是持这样的观念来创作的,至少在他们的思维源头可以找到类似的逻辑反映。本文以这种眼光来阐释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并依据这种思路来为以后的女权艺术作品
期刊
【摘要】:沟通包含着信息的传递,沟通的过程就是说服的过程,是协调各个个体,各要素,使团队凝聚在一体的重要力量。沃若皮具是设计师原创品牌,在品牌创立时,设计师之间以及设计师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问题成了主要问题。随着品牌的成长,逐渐认识到了内部沟通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团队建设;内部沟通;组织管理  一、项目概述  本次项目是针对原创皮具品牌创立,其中因为由不同学院之间合作,所以沟通就非常重要,在
期刊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也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应从校内外实践教学两方面深入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决定  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
期刊
【摘要】:在农民工演变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中,形成了一脉相承而又各自不同的阶段性农民工群体,被称之为“一、二、三代农民工”。三代农民工既表现出共同的特征,同时也随其演化进程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农民工;三代;市民化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是农村人,有土地,却从事城市人的工作;是城里人,却没有城市户口,他们就是“农民工”群体。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
期刊
【摘要】:人们在选择珠宝首饰时,不仅注重品牌而且也重视珠宝中的文化。蒂芙尼成为欧美派的代表,传递着西方人对钻石文化的认识,而周大福作为我国珠宝代表品牌,与蒂芙尼有着风格迥异的设计,周大福的珠宝注重古典元素的融入,而蒂芙尼则体现出时尚、前卫的特点。风格属于抽象性的,在珠宝首饰作品中,风格通过功能内在的设计因素与外在的材质、形态等被人们感知,因此本文通过对比二者材质、形态以及功能的设计风格差异,进而向
期刊
【摘要】:基督教从唐朝开始就在我国傳播发展,虽然曲折不断,但是到了19世纪初期,以马礼逊为首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纷至沓来,不仅带来了基督教义,先进的西方知识,更促使了传教士中文报刊在中国的发展,开启了我国近代报刊发展的序幕。《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作为我国境内第一份中文报刊,它创办的背景涵盖了当时基督教新教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英国扩张的需要、晚清时期清政府严厉的禁教政策以及19世纪30年代的广州所具备的
期刊
【摘要】:2015年9月1日开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適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民间借贷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我们办理民间借贷合同公证带来了诸多创新与变化,值得我们共同关注。那么该规定将为民间借贷合同公证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执业风险,以及如何规避和防范这一风险呢?笔者愿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  【关键词】:民间借贷;公正;风险防范  一、关于民间借贷及公证
期刊
【摘要】:农民工发韧于改革开放初期,壮大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当代中国由农业型社会走向工业型社会的过渡性产物和过渡性群体。从1978年至今,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工群体从产生到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关键词】:农民工;发展演变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是农村人,有土地,却从事城市人的工作;是城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