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石的哲语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扎在山头,也扎在心头。
  走着走着,就会碰见一条根,不知道打哪儿出来,不知道是哪棵树的。拱起来,钻下去,沿着地下的、石缝里细细的水道蜿蜒,卷曲,长出须,探出脚,根有根路,根走的路你不懂。
  盘根错节,你一定眼花繚乱,假如你会透视,根像网一样把整座山罩起来。有了根,山就有了柔软的肌肤和汗毛,变得有弹性、有活力,不会被风侵蚀得不成样子。根保护了山,根让山郁郁葱葱。山也保护了根,山阻挡水汽,冷凝,掉落,渗入,透明的血液养活了这一山的草木。
  根是石头的破坏者,有缝就钻,努力撑开每一块石头,根要考验石头的定力。石头以坚硬的质地让根避开它的牙齿,故而根只能不断地延伸,成长,逃避,在躲躲藏藏中盘踞起来,占山为王,最后能够抗拒风,在山巅屹立不倒。石头也在考验根的耐力。
  山看似密实,其实总是有机可乘,它的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有孔,有洞,有痕,有络裂,根弥补了山的残缺,根就是山。山石有肌理,不同的密度,不同的成分,松软的地方就脱落,剥离,成为根的养料,而剩下的,和根结合在一起,变得更结实,石就是根。
  山是天空的根,向天空输送水分和氧气,开出云朵、朝霞、彩虹。水汽一但氤氲起来,雾气昭昭,会把山变成仙境,山顶之上也可以看见天堂。
  但是人心没有根,某一天某一时某一刻,你会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
  你突然发现,自然看似无序,但每一样事物都和其它事物巧妙而和谐地联结在一起,它们有它们的道理。而人类社会看似有序,但每一个人都在和其他人竞争,挤出来的路,是没有道理的。
  那些合理不合情的规定,硬邦邦、冷冰冰的线条,一定属于你所在的城市。城市像石头不是石头,城市没有根,泥沙冲积成一块平原,城市就建立在这些浮土之上。浮泛的人心和浮泛的灯光遮掩了夜晚的星星,没有根的人心吸收不到水,只能吸收火、电、光、暴躁的热量。
  城市人因为生活的日常性,灵魂被扭曲成一种特别的东西。而日常性和天性是格格不入的,这就是你怎么放松也会觉得紧紧张张的原因。
  你不采菊,但悠然见山,阜平的山给你留下了生命的烙印。你见了古寺,见了古柏,也见了山谷里奔淌的河流和那只自由自在跳跃的松鼠。因为某些不可遏制的力量,促使你追求一座山、一块石、一条根,追求一份饱满,在那些褶皱、卷曲、月朗风清和豁然贯通之中,有一些碎碎的东西会沉入你的生命,并且永远地沉下去。
  选自《枣花》
其他文献
新年节后回到香港大学,是在一个阳光清淡的午后。景物似乎又有些改变,但究竟不多。中山像肃穆依然,本来熟悉的,依旧是熟悉。阳光渐渐低沉,照在钟楼的尖顶上,有一群鸽子扑拉拉地飞过,将不很宽阔的天空又划开了一道,盘旋地飞去了。“般咸道”蜿蜒曲折,沿了一路走来,都是干净而老旧的楼宇。大多说得出典故。港大在这条街的中段,可以看得见校门口的石牌坊,掩映在绿荫里面,有些深山藏古寺的意思。内里是孙中山、钱穆与陈寅恪
如果能吃到一锅洞庭渔人亲自做的湖水煮湖鱼,定然是你一生中难得的口福。我们都知道,大江大湖中的鱼儿不喂饲料不催长,生长速度相对较慢,所以不仅肉质紧凑细嫩,而且味道鲜香可口。然而,与江湖朝夕相伴而近水知鱼性的渔人们却有另一种更为精辟的说法:这大江大湖里的鱼之所以好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里的鱼是在一个非常舒适快活的环境中长大的。试想,一条稍大一些的鱼一个“弹弓”少说也能蹿出去十几或几十米远的距离,这要是
早以前过了正常饭点儿,在街上是不容易找到吃饭的地儿的。但那时的我,却可以肆无忌惮地延误,因为有个“24小时食堂”对我从不打烊。半上午、半下午、半夜,不管进门儿的时间点儿有多随意,她都会像冷清了半天的饭店终于等来了第一拨儿客人那样惊喜。亲手张罗一顿饭是必须的,倘若我吃了饭,来这儿只是想歇一歇、且流露出随时要走的迹象,她十有八九会用一碗救场的定魂神面把我留住。她招呼我,“赶紧上炕睡会儿吧。”我径直上了
江南的丰饶与温润,最能显见于舌尖上。春天来了,芳菲盈陌,到处都是浓绿而多汁的鲜碧野蔬。荤的不论,单说素的,菜园里除了鲜嫩的春韭和宽衣大裳的莴笋外,野蔬多的是,草头、紫云英,野蔷薇的嫩茎、白茅草的鞘穗、水泽里茭白的嫩心皆可炒食。至于野豌豆苗,《诗经》里称作“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回来,焯过水,投加了蒜蓉油锅中爆炒,有股动人的清香。如果说枸杞头的味道太过温和而不够显扬,那么清明时节做成粑粑的
最近心血来潮画了几幅秋意小品。所谓秋意,从古到今大概表达的无非两个意思。一个是成熟、收获、喜悦与满足。这应该是天高气爽的初秋或中秋光景吧,满目的五谷丰登、丰硕的瓜果桃梨谁不高兴呢。但只要留心古人画册就能发现,古代画家其实极少画这种只满足于感官之乐的国画。最多如明清《清供图》那样,简约弄几样供品,或梅兰竹莲,或清淡时蔬,或佛系瓜果,心香袅袅,古逸馨凝,聊以自慰或赠友。就如俄国作家列夫.托暂的明媚总隐
“魂”在何处?或问:决定一等散文成败优劣的灵魂是什么?散文的成败优劣,因素很多,很难用一两句话说得清楚,更没有普遍适用的标准答案。所谓“散文的灵魂”,就是指决定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也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比如有人认为是时代精神(或时代意识、时代气息、时代感,含义都相近),这自然是有道理的。时代精神对散文来说,不是可有可无,可浓可淡,更不是味精、胡椒粉似的调味品。任何文学艺术创作,都离不开时代,
一抬頭,看见大雁在空中飞翔。小时,听见大雁的叫声,祖父便对我说:别抬头。可是,我往往难以抵挡大雁的诱惑。祖父不在身边时,我就止不住地仰天拉长脖颈。北方的领空,被大雁视为理想的征途。据说,对自然之美极为敏感的但丁常登高近距离地仰视大雁或欣赏大雁留在蓝天白云上的影子。他发现大雁的组织纪律性比任何一类鸟都要严明。他在想象那排列成“人”字形的雁子是飞行在悲壮的还乡路上,还是赶赴一个庄严的葬礼?悲壮和庄严,
越来越多地想念儿时的池塘,也越来越多地渴望能有一个院子,里面有个小小的池塘,每天对着它,看风飞云舞,静守流年。我总是觉得,池塘应该是很小的,只要能容纳几声蛙鸣,融进天光云影,就足够了。从前的村庄,南面是个大大的草甸,里面大大小小的水泡子像珍珠散落。那时,我们不叫它们池塘,水泡子,是我们带着泥土气息的称谓。经常在大草甸里玩耍,也经常邂逅充满神秘的池塘。近岸的水边,生长着高高的香蒲,金黄的蒲棒夹杂其间
外婆一定是在澎湖湾的,这样的错觉像真理一样,让我无由不信。无论我身处何方,对外婆的怀念恍如“坐在门前的矮墙上”,而且“一遍遍怀想”,眼前也不是老家天水的黄土高坡,而是“晚风轻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年少时刚刚学唱《外婆的澎湖湾》,我的外婆却离开了人间,那时的我虚头巴脑地酷爱艺术,可找遍所有关于外婆题材的表达,发现唯有《外婆的澎湖湾》才能抵达我的内心:“那是外婆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踩着薄暮走向余晖
(一)大学最后一个学期,我们换了宿舍。我睡下铺,睡觉时习惯不挂蚊帐。这样就常常有些灰尘从床顶木板上掉到眼里。我便弄来几张山水画挂历,将床顶封了个严严实实。一天午休,突然发现一只前身呈浅黄色、尾部透明、小巧玲珑的泥蜂“嗡嗡嗡嗡”的围着我床顶枕头上方的那张山水画直转。我便暗暗地觉得好笑:这只小泥蜂好天真———可能它是想从这幅画上的‘花丛’中采出一些蜜来吧?我这么想着,内心里便笑这只小泥蜂的“傻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