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化解此轮物价上涨,不仅仅是收缩流动性的简单问题,而是需要探寻更大的改革空间,甚至在经济增速上做出主动调整
从中短期来看,部分商品物价上行带来的CPI系统性抬升将成为明显趋势。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未来CPI增幅将从本轮十年经济增长周期2%均值,向上震荡至3%~4%。
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记者说,未来减少货币发行、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都将成为货币当局的政策选择。“预计2011年的M2增幅将控制在16%以内,同时,2011年底前存款准备金将提升至23%,并经历5~6次加息。”鲁政委表示。
如果按照学术界普遍采用的M2/GDP的计算方法,中国货币供应依然偏高。对此,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表示,2009年M2/GDP大幅上升是一个特殊现象,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情况下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果,并不能因此得出我国的M2/GDP还会进一步攀升的结论。
收紧货币政策,以及出台例如房地产行业等物价上涨过快领域的调控政策,虽然能够对缓解资产价格泡沫、抑制物价上涨起到直接作用,但并非根本解决之策。跟着流动性跑的政策选择,容易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循环,疲于应对的同时,效果不佳。
而无论是反映在资产价格还是反映在物价上的泡沫,其根本解决之道,要么抽掉流动性泛滥的根源,要么为流动性泄洪。
“控制这一轮的通货膨胀,其背后更大的意义实则在于调整经济结构,不舍得GDP,不经历一点痛,恐怕很难。”刘煜辉说。
在他看来,目前唯一可能的“无痛”疗法在于通过强有力的改革措施或产业政策,大量吸收资金进入实体投资,即为流动性泄洪,低通胀下的高增长之路才可能得以继续。
“泡沫的膨胀,从反面说明了上一轮市场化改革到现在已经相当充分。”刘煜辉表示。是否能够找到可为资金提供大量空间、同时又有现实意义的改革领域,目前还是一个问号。
对此,周其仁表示了相对乐观的见解。他在文章中谈到:“中国还有很多资源没有得到清楚的界定,还没有往市场上面放。”其中,林权改革是其看重的领域之一。他认为,林权改革的意义深远,对于货币平衡也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将存在于广大农村的资源陆续放到市场中,也是周其仁提到的改革之策。对此,何志成认为,需要长期关注的是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走向,将以何种方式推进,走到什么程度。“如果出现实质性的进展,这将是一块吸收货币和稳定财富的巨大蛋糕。”他表示。
更多现实的选择可能来自于中短期的改革与产业政策。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是其中重要一环。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新一批大蓝筹的上市,必然将形成对资金的引导效应,通过IPO募资的方式使大量游散在市场中的民间资本找到有可能增值的通道。对此,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表示:“股市应该更多地发挥资产池的作用,来吸收货币。”
产业政策层面,引导资金投入新兴战略产业以及扩大金融、电信、医疗等行业的资本准入条件,将成为吸引资金投资实体的重要通道。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课题组的测算,未来三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产值有可能达到4000亿元;到2015年环保产业将达到2万亿元产值,同时数字电视终端和服务,渴望在未来六年带动约2万亿元的产值。
“资本追求升值,但同时也希望获得更可持续的增值路径,实现稳定增值。这些计划如果能够顺利成行,那么将在很大程度上使现在到处打游击的资金,回归实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
人民币升值在此轮防通胀的过程中,将成为绕不开的话题。同时,它也是从长期解决中国经济结构不平衡、缓解国内流动性泛滥的重要路径。
人民币实现逐步适度升值,可以在全球流动性泛滥的大背景下,缓解输入型通胀的风险;在长期还对扭转国内货币超发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人民币汇率改革,来改变出口过快增长在国内市场留下巨额流动性的这一办法,周其仁称之为“釜底抽薪”之策。
“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出口的数量和经济增速,但要记住,‘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经济转型。”何志成说。
从中短期来看,部分商品物价上行带来的CPI系统性抬升将成为明显趋势。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未来CPI增幅将从本轮十年经济增长周期2%均值,向上震荡至3%~4%。
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记者说,未来减少货币发行、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都将成为货币当局的政策选择。“预计2011年的M2增幅将控制在16%以内,同时,2011年底前存款准备金将提升至23%,并经历5~6次加息。”鲁政委表示。
如果按照学术界普遍采用的M2/GDP的计算方法,中国货币供应依然偏高。对此,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表示,2009年M2/GDP大幅上升是一个特殊现象,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情况下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果,并不能因此得出我国的M2/GDP还会进一步攀升的结论。
收紧货币政策,以及出台例如房地产行业等物价上涨过快领域的调控政策,虽然能够对缓解资产价格泡沫、抑制物价上涨起到直接作用,但并非根本解决之策。跟着流动性跑的政策选择,容易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循环,疲于应对的同时,效果不佳。
而无论是反映在资产价格还是反映在物价上的泡沫,其根本解决之道,要么抽掉流动性泛滥的根源,要么为流动性泄洪。
“控制这一轮的通货膨胀,其背后更大的意义实则在于调整经济结构,不舍得GDP,不经历一点痛,恐怕很难。”刘煜辉说。
在他看来,目前唯一可能的“无痛”疗法在于通过强有力的改革措施或产业政策,大量吸收资金进入实体投资,即为流动性泄洪,低通胀下的高增长之路才可能得以继续。
“泡沫的膨胀,从反面说明了上一轮市场化改革到现在已经相当充分。”刘煜辉表示。是否能够找到可为资金提供大量空间、同时又有现实意义的改革领域,目前还是一个问号。
对此,周其仁表示了相对乐观的见解。他在文章中谈到:“中国还有很多资源没有得到清楚的界定,还没有往市场上面放。”其中,林权改革是其看重的领域之一。他认为,林权改革的意义深远,对于货币平衡也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将存在于广大农村的资源陆续放到市场中,也是周其仁提到的改革之策。对此,何志成认为,需要长期关注的是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走向,将以何种方式推进,走到什么程度。“如果出现实质性的进展,这将是一块吸收货币和稳定财富的巨大蛋糕。”他表示。
更多现实的选择可能来自于中短期的改革与产业政策。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是其中重要一环。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新一批大蓝筹的上市,必然将形成对资金的引导效应,通过IPO募资的方式使大量游散在市场中的民间资本找到有可能增值的通道。对此,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表示:“股市应该更多地发挥资产池的作用,来吸收货币。”
产业政策层面,引导资金投入新兴战略产业以及扩大金融、电信、医疗等行业的资本准入条件,将成为吸引资金投资实体的重要通道。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课题组的测算,未来三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产值有可能达到4000亿元;到2015年环保产业将达到2万亿元产值,同时数字电视终端和服务,渴望在未来六年带动约2万亿元的产值。
“资本追求升值,但同时也希望获得更可持续的增值路径,实现稳定增值。这些计划如果能够顺利成行,那么将在很大程度上使现在到处打游击的资金,回归实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
人民币升值在此轮防通胀的过程中,将成为绕不开的话题。同时,它也是从长期解决中国经济结构不平衡、缓解国内流动性泛滥的重要路径。
人民币实现逐步适度升值,可以在全球流动性泛滥的大背景下,缓解输入型通胀的风险;在长期还对扭转国内货币超发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人民币汇率改革,来改变出口过快增长在国内市场留下巨额流动性的这一办法,周其仁称之为“釜底抽薪”之策。
“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出口的数量和经济增速,但要记住,‘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经济转型。”何志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