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日志与教师专业成长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dy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日志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方式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对教学日志的内涵和基本内容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进行论述的基础上,从教学日志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
  关键词:教学日志;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反思
  作者简介:侯英梅(1972-),女,广东梅州人,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教务部副部长,高级实验师;宋斌华(1976-),男,江西赣州人,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讲师。(江西 南昌 330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独立学院新任教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JXJG-09-76-1)、院科研扶助基金项目“独立学院教师校本学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NCSXY-J-1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4-0026-02
  
  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教师发展不是被动、被迫、被卷入的,而是自觉主动地改造、构建自我与世界、他人、自身内部的精神世界的过程。这种新的教师发展观说明“教师发展的本质是发展的自主性,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实现自我的过程,更是教师作为主体自觉、主动、能动、可持续的建构过程。这意味着教师要从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寻求自我成长的源泉与动力”。[1]而教学日志是教师对其专业生活的叙事和对教学活动的反思记录,它有助于教师批判性地审视教学活动,认清教学本质,改进教学实践,促使教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教学日志的内涵与内容
  1.教学日志的内涵
  何为教学日志?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贝利(Kathleen M. Bailey)认为:“教学日志是指对语言学习或教学经历所做的第一手记述,在个人日志中做定期、坦诚的详实记录,然后分析行为再发生的模式(recurring patterns)或突出事件(salient events)”。并进一步指出“若没有分析,教学日志就不能称其为研究”。[2]我国学者王健、杨党玲认为教学日志还应包括第三个层次的工作,即“根据分析的结果设计新的教学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实施和完善,如此循环往复,以便增强教师的理论和科研意识,提高教学效果”。[3]由此可见,教学日志是教师积极主动地对自身教学活动中有意义或价值的事件所进行的持续而真实的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改进教学,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从本质上讲,写教学日志是教师自我反思思维活动的显性化过程,通过教学日志这一工具不断地分析梳理、回顾总结、研究探索,以改进教学实践活动,为以教学活动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创造条件。
  2.教学日志的内容
  豪和理查德(Ho & Richards,1993)认为:“教学日志是教师利用写作过程来描述和探究自身教学实践的一种机会”。[4]通过定期把教学实践中的所看、所听、所思记录下来,教师能够更加有效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一般而言,教学日志可以涉及以下内容:一是教学理论。包括对教育教学思想的认识,以及对自身教学的影响,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理论进行解读等。二是教学内容与方法。包括教学材料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某种教学方法或模式的适用性,自身在教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现代化教学媒体和技术的创造性利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等等。三是学生情况。例如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的学习困惑、学习场景、行为描述、课堂意外事件等。四是教学评价。包括对课堂教学正面和反面的评价,师生互动交流情况,对课堂交流中的问题诊断及改进计划等等。五是自我认识。包括教师对自我优缺点、教学风格、专业水平、职业能力等的认识,从而形成自我评价,制定个人发展目标。六是教学问题与解决方案。记录“有问题的教学情境”或教学过程中的疏漏之处、失败之举,并基于教师的经验背景和所处环境对“教学问题”进行个人解释,提出解决思路与方法。
  二、教学日志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1.深化自我认识,加强专业情感
  撰写教学日志是一种自我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描述、反思和探究,开展自我对话,审视和分析自己的职业行为及其结果,不断反省自我。如此边思边行,边行边获,教师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及所从事的职业,了解自己的角色,以及哪些行为更有利于自己的角色,哪些会有损于自己的职业形象,从而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行为。可见,不断地写教学日志,教师的自我领悟能力得到加强,在自我觉察的反思中培养专业情感和找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促进教学反思,增多实践智慧
  教学日志的写作过程,从某种意义讲,是一种反思过程。教学日志主要是教师个体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认识与感受、經验与困惑进行真实的记录,对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剖析,或对教学理论进行情境式的解读或质疑。这种反思的过程决不等同于自发的、无意识的回顾和总结,它是教师的一种认识及行为倾向,它以内隐的形式影响和调节教师的教学行为。“反思之于教学,无论是从初衷还是从归宿来说,都是教师主体和教育本体的一次积极的自我敞亮、自我审视的行为,以达到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最优化”。[5]美国教育学者波斯纳(G.J. Posner)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经验,否则,这些经验只能是狭隘的、肤浅的认识。教学日志是建立在教师自身的实践基础上的,特别是结合教学理论进行的案例解读,使得教师的实践具备了“理性”特征,成为一种始自现实的“反思”,如此长期的积累有利于教师对教学问题形成更客观、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实践改进,增多教师的实践智慧。
  3.创设教研平台,提升科研能力
  撰写教学日志的过程,就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是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融合、对话的过程。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一般很难像专门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专家那样进行纯理论的研究,而教师的教学实践却是开展教学研究的天然实验田。教学日志既是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产物,又成为进一步指导教学实践的理论和开展教学研究的资源。在记录、研究和实践中,日常教学成了问题之源,教师成了问题的发现者和研究者,教师也就不再苦于无课题来源。通过教学日志的撰写,教师们会发现教育科研并非只是专家学者的专利,自己完全可以利用从事教学实践的优势,自主发现并积累科研的第一手资料。只要敏锐地关注一些问题,追踪一些问题,反思一些问题,问题就可以上升为研究的课题。
  4.创造交流平台,促进共同成长
  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每一个教师在从事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时,会基于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对教学情境或教学事件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体认,积累着各自不同的经验。正是经验具有个体性,存在着差异,所以为教师之间的交流创造了可能。教学日志也可以成为教师交流与沟通的有效载体。在教研组研讨或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自己的教学日志中某部分内容与同事交流,分享对某一教育问题或事件的看法,而同事又会提出一些问题,给予反馈并相互帮助来提示其隐含的假设,从而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也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随时在网络世界中发布教学日志,把教学中的感悟、疑惑和问题摆在大众面前,使作者和读者在对话和交流中相互启迪,使得参与交流的双方检查、重构和拓展各自的实践经验,既使教师自己在记录中成长,又让他人在阅读中进步。
  三、以教学日志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
  1.提高“问题”自觉,强化反思意识
  教育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场景,几乎时刻都会有教育问题产生。按照此逻辑,教学日志的写作内容比比皆是,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存在的问题往往被“视而不见”。因此,教师可以从个体发现和形成的可以引发自己思考的问题为起点,对教学实践进行观察、思考。一般而言,可以从教师个体观念和行为的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中发现问题;可以从日常教育教学的困惑中提炼问题;可以从“约定俗成”的教育习惯中提出问题。在“问题”的基础上,反思其背后所隐含的教育观念,从而引发教师认知上的冲突和重构,进而提高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认识。
  2.丰富日志内容,加强反思性学习
  教学日志的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问题和现象的描述上,也不能简单地将自己松散的经验加以归纳概括。有些面面俱到,浮于表面;有些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这样的记录缺乏对有意义事件的提炼或对问题的系统分析和深入思考,影响反思效果。要丰富教师的反思内容,首先,要善于学习。“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文献阅读、专家讲座、课堂观摩、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等都是教师学习的好机会。其次,把质量提升与教学改革理念作为反思的着眼点。在撰写教学日志时,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通过自我观察和反省思维来检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行动中进行反思,形成专业过程中特有的专业认识,促进教师进行专业性判断。这样的反思才会使得课堂教学实践更好地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反思的内容也会随之丰富而充实。
  3.以教学日志为载体,构建学习共同体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往往都是“孤军奋战”,并产生孤独感,这主要是由于缺少团队氛围。同事之间,有的因为限于专业不同,有的碍于竞争关系,彼此之间对于教学问题的探讨很少。为此,要打破这种孤立性,寻求彼此间教学上的合作双赢,从“独思”走向“群思”,变“自言自语”为“互动对话”,成为学习的共同体。在日常教学研讨活动中,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日志中选取带有共性的问题或典型性问题开展主题研讨,以此推动教师群体的经验交流,教法切磋,教改探索。需要指出的是,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在本教研组或课程组进行小范围的集体探讨学习,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使更大范围内的同道中人参与进来,开展主题探讨,相互学习,相互启迪,共同成长。
  四、结语
  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的理念愈来愈成为大家的共识,而反思性教学和行动研究等理论又将教师视为“反思性从业者(reflective practitioner)”和“研究型教师(teacher researcher)”。因此,教师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如何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虽然教学日志的撰写存在诸如费时、枯燥等缺点,但是,教学日记的撰写可以帮助教师在不断地追问、批判、修正、追求实践合理性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反馈、调节,实现自己对自己观念、行为、能力经验的理性分析。由此,为教师成为研究者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姜勇.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后现代转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5,(5):67-70.
  [2]Richards,Jack C.& Nunan David.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15-218.
  [3]王健,杨党玲.关于大学英语教师开展日记研究的思考[J].外语界,2005,(4):53.
  [4]Ho.Belinda,& Jack C.Richards.Reflective thinking through teacher journal writing:Myths and realities[J].Prospect:A journal of Australian TESOL,1993,8(3):8.
  [5]柳文.教育反思理论与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路径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9,(4):191-192.
  (责任编輯:张中)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使用Flash动态演示课件。理论教学形式上采用从上到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模块化分解。实践环节方面构建集验证性、应用研究性和综合课程设计三位一体的实验体系。这些措施的改革与实践,适应了学校学科建设从教学型向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王强(1974-),男,江西抚州人,三峡大
期刊
摘要:结合近几年来作者担任大学班主任的工作经历,认真总结了当代大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思想意识形态特点,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对学生们共同关注和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给出了解决的办法;另外还介绍了班主任与学生日常交往的经验和原则。文中总结的经验和认识对于年轻大学教师,尤其是刚刚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年轻教师,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学班主任;大爱精神;教育服务  作者简介:刘会云(1976-)
期刊
摘要:在对优质生源及社会教育资源的争夺上,地方高校面临双重压力。教学质量是地方高校赖以生存的基石,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开展研究性教学,对地方高校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基础条件的改善以及较长时间的教学积累、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使地方高校已经初步具备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条件。  关键词:地方高校;研究性教学;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胡玮军(1967-),女,
期刊
摘要:随着大规模电力系统中区域电网之间的互联,传统用于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分析的特征值分析方法受到系统规模及完整参数获取困难等因素的限制。本文介绍了一种不依赖于数学模型,用于分析和研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有力工具——Prony算法。在阐述Prony算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电力系统实际,探讨Prony算法在实际应用时应如何确定模型阶次、采样步长、数据长度及数据预处理,并给出了将Prony辨识的结果应用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网络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展,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能否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而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学系统的保障。基于巴纳西教学系统理论,从经验系统、经验传递系统和经验接受系统三个子系统的维度,比较了网络教育教学系统与全日制普通本科教学系统的不同点,分析了网络教育教学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建议,以期网络教育的教学系统在借鉴全日制普通本科教学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发挥其特有的
期刊
摘要:把“说课”作为教学研究活动的核心,通过“说课”,可以培养团队意识,加强课程建设,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平,在高职院校造就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  关键词:说课;教学研究;项目;团队  作者简介:孙木兰(1965-),女,湖南益阳人,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王雪(1984-),女,湖北黄冈人,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湖北武汉430079)  中图分
期刊
摘要:耗水率高低是水电站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充分利用水能,尽力降低水耗,节水多发电是水电站增效工作的重点。对调节性较差的水电站,其发电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入库径流及径流过程,而水库入流主要取决于水库集水流域的天然降水特性并受上游水利工程的调节影响,对于径流总量相近的两场洪水,峰型尖瘦的容易造成弃水,峰型矮胖的对发电较为有利,水库的来水及其过程不可控制却可预测,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水资源,合理控制水
期刊
摘要: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农机专业人才,具有明显的行业背景。面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人才队伍已势在必行。通过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构建农机专业教学人才队伍,建立产学研有機结合的教育模式是本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次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人才队伍的调整与完善,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为行业和地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
期刊
摘要:课堂情境反思属于事中反思,与教学活动相伴进行,在探讨了情境反思的基本模式的三个阶段:情境评估、情境反思、采取对策后结合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其实际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境反思;反思模式;  作者简介:李中轩(1971-),男,河南渑池人,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讲师;侯刚(1981-),男,河南禹州人,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讲师。(河南许昌461000)  基金项
期刊
摘要: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分析了大学经营的科学内涵,介绍了大学的经营战略,并从有形资产的经营、无形资产的经营、人力资本的经营三个方面,给出了大学经营的相关路径。  关键词:大学经营;经营战略;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人力资本  作者简介:朱志媛(1965-),女,北京人,华北电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编审。(北京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