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的本体经验与学习经验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qiny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育实践中,长期存在着一种把语文课程视为纯粹的学科知识课程的现象,“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变成了语文知识的宣讲过程”。从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出发构建语文课程、编写教材,把语文知识传授当作教学的第一要务,这也正是造成语文教学“低效”的重要原因。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和改造”。杜威的“经验”具有动词和名词两重属性,作为动词的经验是指相互作用的、动态的过程,具有亲身经历、行动、体验等意思;作为名词的经验是指动态的经验过程所产生的对主体发生影响的结果。经验课程与以传统学科为中心,依据科学和学问的逻辑性编订的学科课程不同,它是以儿童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一、语文课程的“经验”本性
  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立足于语文实践。因此,语文课程自然应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与具体的语文材料、语文环境交互作用,从而获得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个体经验,培养语文素养。
  学生是语文课程的主体,课程需要学习者去亲身经验,语文课程内容不是一个预先设计好的、固定在那儿等待被发现的东西,它是通过教师、学生、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语文课程就不仅仅是外在于学生、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知识体系,而是必须由学生的主动经验(动词)才能构成。学生是语文课程的创造者、占有者,语文课程就是在学生作为主体与语言材料、语文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创生出来的,语文材料也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经验才能产生意义,转化为个体经验,在经验的情境中,通过经验而学习。
  二、《背影》的课程设置
  教材中的课程设置是教师与编者从整体上为学生构建的学习内容,它的合理性取决于所设置的语言生活经验是否明确,其次是它所设置的学习经验是否能对学生学习经验进行有效的建构。以下我们将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的课程设置,重点关注它设置了何种本体经验与何种学习经验。
  导读:人们大都歌颂母爱,这篇课文却写父爱;歌颂父亲,一般是正面写父亲的高大形象,这篇课文却写父亲的背影,写父亲不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写爱的文章,往往有淋漓尽致的描写,这篇课文的语言却很朴素。那么,这篇课文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请带着这个问题,认真阅读课文。
  导读中指出的本體经验有三个方面:一是感受父爱,二是思考为何写背影,三是品悟朴素的语言。导读中对情感的本体经验定位只有“感受父爱”,为何写背影?聚焦于“背影”写法上的问题往往用来做父子情深的证明,但中国现代散文史的名篇《背影》真的只是纯粹的描写父爱吗?《背影》的情感又与其他亲情类散文相差在何处?作者刻画的背影仅是父子相处偶然所感还是潜藏着更深的情愫?文章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除了关注不能忘怀的背影,我们还要问为什么父子许久不见?文章结尾说:“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于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考察文本的话题背景,他们不相见是有原因的:父亲凭着与朱自清工作单位校长的私交直接领走了朱自清的工资。在父亲看来这是小事,但受过西方民主思想熏陶的作者一气之下带着妻儿离家出走,定居他处。父亲对于儿子的出走伤心失望,“待他不同于往日”也是正常。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作者很自责,所以会反讽自我的“聪明”,其实更深的意义是他内心潜藏的自责和忏悔情结的发挥。他们毕竟是父子,矛盾琐屑带来的情感隔膜和冲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冲淡。作者爱父亲,却不敢或不愿正面父亲,只能满怀深情的注视着他的背影,在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真情迸发,泪眼模糊。我们能看到这是对并不默契并不亲密、缺乏沟通、羞于表达却又满怀深爱的父子,钱理群、孙绍振解读《背影》时都曾提到父子间这种“有隔膜的爱”更加真实也更加感人。由此,我们应重新定位这篇文章的本体经验。
  语文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言语经验学习言语经验的过程,语文课程的内容取向应是“学习经验”,即能够获得语言经验的种种“经验”。学习经验的设置是通过学习行为设置来实现的,因为,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每一个学习内容(话语经验)都需要特定的学习行为予以展现。设置何种学习行为就能引起何种学习经验,没有恰当的学习行为经验就不能进入文本所蕴藏的本体经验。因此我们需要考察《背影》中的“思考与练习”能否帮助学习者经验到文本的本体经验。
  思考与练习
  一、熟读课文,把四次写背影的文字找出来,联系全文细细品味,完成下列问题。
  1.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2.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3.课文结尾写作者读父亲的信,又遇见父亲的背影,却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这是什么原因?
  二、一些语句,或者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义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并从课文第六段找出一些关键性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是关键性语句。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三、课文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请找出来,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话语朴实而简洁的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怜爱儿子的深情。
  四、下边两题中,选做一题。
  1.有人说,本文失之伤感。“一个20岁的大男孩儿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你的看法呢?可与大家讨论一下。
  2.课文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为什么这样说呢?你在自己的长辈面前,也有这种自作聪明的情况吗?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以上设置,第一大题“找出四次写背影的文字”“复述买橘子过程”等侧重于获取信息并感受父子情深。第一小题,通过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强化学生对这一细节描写的关注。“为什么写的这么详细”这一问题的設置很可能将学生指向到作者对父爱的感动,但这种解释是肤浅的,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文本深层的本体经验没有被经验到。细节特写跟叙述人的情感状态有关,人物行为的特写往往是因为叙述人心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于眼前之物,叙述人在心理上是有选择性的注意。在父亲买橘子之前,是儿子对父亲的不理解“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甚至是腹诽“心理暗笑他的迂”。可以说,父亲爬月台买橘子为朱自清提供了一个看待父亲的新视野,使一直围绕在身边而被忽视的父爱有了被呈现、被重新认识的距离。这一细节中,他先写父亲的体态衣着,再赋神,再写父亲的动作,尤其是“努力”一词,既写出父亲爬月台的困难,又是情感联想的触发点。父亲在生活中的种种艰辛一起涌上儿子的心头,他衰老的背影定格在“努力”的姿态中,如此境地,他仍努力攀爬为儿子买橘子。是伟大的父爱让儿子感动了,命中了儿子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唤起了他对父亲的感念之情,正是儿子感念之情的微妙萌动使他深入关注并描写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过程。《背影》绝不是简简单单地描述父子情深,而是体现了朱自清对父爱情感深层认识的心理历程,学生学到的本体经验不能只停留在感受父爱这个层次。
  第二题让说出为什么这两句是关键性语句,以及表达作用。这是对学生体验、领会、鉴赏能力的训练,也是积累语识,为提高表达能力打基础。比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引人入胜。作者怀念父亲,惦记父亲的背影。但为什么跟父亲不相见?为什么最不能忘记的又是他的背影?背影是什么样的?对作者有何意义?如此简洁的一句话却给人强大的吸引力继续阅读下文,这是值得学生学习的表达经验,也是深入本体经验的抓手。再如,“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丧母之痛、失业之愁、养家之艰、丧失之劳,这些事给全文蒙上了惨淡愁云,也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同时,这些苦痛是压在父亲身上的,他是所有打击的承受者。但在这种情况中,是父亲再劝儿子,“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在艰难处境中表现坚强,并给儿子看行李、挑座位、讲价钱……但儿子当时没有理解,这为后文的忏悔、感恩之情的萌生奠定基础。这句话是对父亲的刻画也是对儿子心理状态的描写,对它的品味,这一题的设置是合理的,它能够影响学生对作者情意的把握。
  第三题,“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如此朴实又简洁的四句话,流露出对儿子无限的关心和惦念。这一学习行为经验的设置让学生在上车前紧张感伤的语境中体验文本中老父亲怜爱儿子的深情,既指向表达经验也指向本体经验。
  第四题是选做题,其中第一小题,可以从作者流泪的原因上来谈,但要不要父亲照顾,流不流泪显然不是这篇文章让学生获得的本体经验。此问题设置让学生用话语经验进行表达,但缺乏明确的本体经验。第二小题,对这一问题的准确把握要先理解作者一再这么说的原因,这是朱自清感悟了父爱,萌生感念之情后对自己的自责自嘲,是对父亲的忏悔,是对生命成熟过程中的幼稚的反思,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经验。回答此问题是在对文章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做出迁移,训练反思性经验。
  三、一个新的尝试:重设《背影》的本体经验与学习经验
  导读:
  有位父亲,很爱儿子并寄予厚重的期望。但这位父亲做错了些事,因娶妾丢了官职,导致家中债台高累。后来又未经儿子同意,直接代领走儿子教书的工资。儿子很生气,一气之下,带着妻儿定居他乡,两年多都未相见。如果你是儿子,你有什么想法,会原谅父亲吗?如果你是父亲,会怎样看待这位儿子?故事中的父亲叫朱鸿钧,儿子叫朱自清,两年后他们相逢了,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他们会彼此谅解吗?且让我们认真阅读课文。
  思考与练习
  一、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这篇文章有没有打动你?最让你感动的是哪里?为什么感动?请结合具体语句段落谈谈。
  2.再读课文,请站在作者的角度,体会并描述作者望父买橘时的心情以及看到父亲来信的心情?
  3.作者为什么聚焦“背影”,每次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能让作者多年之后依然清晰记得并为之流泪?
  二、阅读下面几句话,体会父子间的感情。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3.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4.他嘱咐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咐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5.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三、古今中外有太多抒写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的文章,父母之爱是经典的文学话题。现实中,也许你和父母间有过冲突、矛盾,也许你曾对父母失望过、不满过,但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请相信“有隔膜的爱”是最真实的生活最真挚的情感。你觉得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跟大家交流一下。
  综上所述,学习经验的设置需通过学习行为的设置来实现,恰当的学习行为经验是进入课文所蕴藏本体经验的有效抓手。在这个层面上说,教材改革有重大意义。但教材仍然是一种书面的、固定的课程,真实的、多样的、具体的课程发生在每一个活生生的课堂上,发生在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正如拉尔夫·泰勒所说:“教师控制学习经验的方法,就是通过构建有刺激性的情境——能激起所期望行为的情境——来控制环境”,这是我们期待的。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语文学科”和“语文课程”辨——兼论语文教学的整体失误【J】.中国教育学刊,1993(1).
  [2]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褚启宏.论杜威课程理论中的“经验”概念【J】.课程·教材·教法,1999(1).
  [4]从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62.
  [6]张树军.《背影》背后的故事【J】.语文知识,2006(7):34.
  [7]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199-215.
  [8]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63-64.
  [9]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67.
其他文献
新诗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联,它充分反映了人们在此过程中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正如当代诗人王家新所言,中学和大学的新诗教学关涉到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未来。然而在现实中,新诗却常常被忽略和被规避的地位。新诗的缺席直接导致了青少年文学审美能力退化,以及他们对许多高雅艺术的拒绝。2002年《新作文(高中版)》杂志第5期刊发了一篇题为《是谁阻塞了用诗歌吟唱的喉咙——质疑高考作文命题人》的文章
一、引言   中学语文课文有一篇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开头第一句话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般教材把这里的“颇”解释为“很;相当”。《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颇”为“很;相当地”。另一篇课文《陌上桑》里有一句“鬑鬑颇有须”,注释为“略微有一点胡须”。其中,“颇”的意思注释为“略微”。同样的文言词“颇”,为什么注释的意思有差别?这样的注释符合作者的原意吗?仔细品读,发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里的“颇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如果能巧思妙想,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就可以使文章思路、学生学路、教师教路达到和谐统一,师生一起在阅读文本的活动中享受预设的精彩和生成的美丽,从而引导学生品尝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结合自己多年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经验,我觉得好的“主问题”设计一般应具备这样几个特点:(1) 新颖别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迅速集中思维,让学生直奔学习重点;(3
作为意识流小说,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与传统小说有很大的不同。学生普遍反映,小说不好读,难懂,因而大家往往敬而远之。能否化简,让学生好懂、易学呢?我们认为,紧扣议论句、抒情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读策略。  一、把握小说显露出来的思想、情感、情绪等(即意识)远比把握小说形象(人物形象、物象)重要。  1.意识流小说不以形象取胜。人物形象、情节、环境作为传统小说的三要素在意识流小说中却并不那么重要,甚
随着课改的深入,一部分敢于、善于钻研和思考的教师把课改视角从课堂教学转向了课程设置。对于课程设置的研究,我们比较熟悉的是三级课程设置,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按以往的做法,学校一般以“从上(学校)往下(教师)”的行政推进的策略进行操作,比如学校的某项特色活动开展得比较好,学校就在全校展开以这项特色活动为基础的校本课程。这种推进做法,达到“校本课程建设”与“学校特色发展”双赢的良好态势。国家
问题教学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问题教学”也出现了新的弊端:一是“满堂问”,由教师不停地发问,有的老师一节要提出几十个问题,导致教学为了“问题”而“问题”;二是任由学生发问,一个班几十学生能提出近百个问题,且有相当数量的假问题,导致课堂思维散乱;三是虚假的生成,逼着学生生成教师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四是问题与问题之间没有思维的必然。   一.聚焦式问题的生成原则    聚焦式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学中通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六版于2014年6月问世,改版后的教材对各专题下的板块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重编,并对选文教学的先后设置了空间上的调整。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教材以“主题链”为宗旨的编写意图却一以贯之。以必修二第一专题“珍爱生命”为例,由原先“精神支柱”和“生命之歌”改编成“向死而生”和“陨落与升华”两大板块,将“精神支柱”板块下的《我与地坛》、“生命之歌”板块下的《鸟啼》归入“向死而生”的新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巨翅老人》被编选入语文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第三单元。这篇文章延续了《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讲述了一个天使在莫名落难人间之后经历的种种事情。目前,对于文章主题的解读大多集中于阐述人性中的虚伪、残酷、自私[1]和对宗教文明信仰的消解质疑[2],而往往忽略了文本中所体现出的人性的自我沉沦和救赎。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发现,整篇小说在叙事角度上主要采用限制型叙事视角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女性处于一种附属、附庸的地位,备受侮辱与歧视,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历史上呈现缺席的状态。文字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汉字中很多带有“女”字旁的文字含有对女性的歧视与侮辱,如“妒”“妨”“妖”“妄”等。徐珂在《呻余放言》中,说这类文字有168个。再如成语“红颜祸水”,男性将自己在政治经济上的无能归咎于女性,这对女性无疑是不公平的。在一些俗语中也包含了对女性的歧视,如“唯女子与小
专家对文本的解读关注的是对文本的理性分析、评价与判断,可以称之为“专家批评”。这样的解读并不一定适合语文课堂的教学。而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仅要关注文本,更应关注教学,即站在课堂教学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评价与判断,我们可以称之为“教师批评”。比如对阿长脱裤子防炮的解读,钱理群先生认为:“……是语含调侃的,因为阿长所说的‘脱下裤子’的战法与功效,是童年的‘我’所不能理解的,这是因为‘深不可测’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