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课外阅读 提升写作能力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lijin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学生的生活较丰富,接受信息的渠道也很多,但老师普遍反映学生写作能力很低。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关键是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没有实质性的增强。当前,语文教师依然和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一样,过多依靠技巧指导与强化训练两大法宝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教师通过积累摘抄促使学生课外阅读,但真正通过阅读获得写作能力的学生太少),这些显然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强调,“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创造性表达和交流的过程”,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归根结蒂需要依靠语言运用能力的增强,这种能力,绝不可能通过教师的技巧灌输和学生的机械训练得到解决,让学生拥有充实的课外阅读是一个重要渠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有意识强化课外阅读,以切实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一、通过课外阅读,可从哪些方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1 积累写作素材
  一篇文章在构思时,首先要考虑的往往就是写什么。那么写作素材又从哪里获得呢?课外阅读是一个重要渠道,特别是语言素材,通过课外阅读可能获得的更丰富。一个引人人胜的故事,一则令人捧腹的幽默,一句富有哲理的诗词,一段文笔优美的写景,都可无形中增添学生作文的魅力。
  
  2 积淀写作情感
  写作是为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服务的。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自己可以感受,生活中也可以积累,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也可以积淀真切的写作情感。一次成功的阅读,就是与作者的一次心与心的情感交流,交流的机会多了,可以让自己的情感更丰富、体验更真切,有利于促使自己表达真情实感。
  
  3 增强写作语感
  所谓写作语感,就是学生在写作中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和运用能力。写作语感能力强,下笔有神、内容充实,如果缺乏这种能力,则会文思困顿、无从表达。写作语感能力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长期不懈的课外阅读加以培养。学生看的书多了,和语言文字接触的机会多了,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自然就会增强。
  
  4 借鉴写作方法
  和做其它任何事情一样,写作也有方法。比如,如何将人物写活、如何让语言生动、如何使条理清晰、如何让情节引人等,这些方法技巧的获得除了依靠教师的指导,课外阅读中的自主吸收对学生的收效会更大。这种借鉴吸收,可以是一个语句的新奇,可以是一个片断的精彩,也可以是整篇文章的讲究。只要学生能自主地运用于写作实践,一次有效的运用就意味着一次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为了提升写作能力,可从哪些方面强化课外阅读
  
  1、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外喜欢看书的学生有很多,但能促使写作能力提升的课外阅读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遣阅读,而应该是溶接受性和研究性于一体的课外阅读。如果一次课外阅读没有一点实在的收获,那只能是白白浪费时间。在接受性和研究性课外阅读中,很多学生能有自己的接受性,但真正能有点研究性的却很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多进行接受性和研究性阅读的兴趣。所采用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缺少读书追求的可以从人生理想方面加以激励,阅读效率低下的可以引用名人的读书方法加以借鉴,意志品质薄弱的则可以运用古人勤学故事加以促进。学生有了接受性阅读和研究性阅读的兴趣,就能增强课外阅读的自主性,为更加有效的进行课外阅读奠定基础。
  
  2 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
  一般的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就是课外时间阅读,这本不需要具体阐述。但现实的情况是,学生的学业负担普遍较重,特别是新课程的课程设置多,课外活动也相对较多,学生要想集中一点时间看看书,还真是不容易。学生在校自不必说,放学回家也往往是应付各科作业和各种形式的探究与实践活动,更不用说农村学生的家务。再者,学生的课外阅读也不仅指课外时间的阅读,也还应包括集中时间的课外书阅读。所以,如何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也是强化课外阅读必须研究的问题。具体可从课堂和课外两个方面入手,对于农村寄宿制中学,一个大周至少可以利用二节课时间让学生读课外书,语文学科的课外作业除了必须的实践活动外,更多的课外时间要留给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这样,从课内到课外,学生多了自主阅读的时间,多了感受语言文字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3 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多了自主阅读的时机,要想进一步提高阅读的效率,少不了教师的指导。课外阅读的指导不同于课内阅读的指导,它不可能是微观的,而是注重宏观调控。教师主要帮助学生解决两个问题:即“读什么”和“怎么读”。初中学生摄奇意识比较强烈、识别能力相对较差,教师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为了增强灵活性,这种推荐可以分为必读(以教材推荐的名著为主)和选读(名家散文、时文短章、知识百科等),也可根据学生能力和学段特点分层推荐,以照顾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有了教师的推荐,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就有了针对性,效果会更显著。至于“怎么读”,教师不可能关注学生阅读的整体过程,但可采取有效手段促进学生阅读,如让学生拟定阅读计划(新课程标准有相关要求),定期检查学生阅读笔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同时,激励学生将课堂阅读的有效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有了教师的指导,学生接受的多、研究的深,自然可以积累充实的写作素材和实用的写作方法。
  
  4 注重课外阅读的交流
  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足够课外阅读的时问,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阅读的收效怎样,必须要有检验的手段,这是强化课外阅读的必要环节。不过,这种检验也只能是宏观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定期进行阅读笔记的交流,也可让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经验的介绍;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也可以推荐代表集中交流,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实际上为学生提供了展示阅读收获的平台,除了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外,在交流中也无形中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从而为更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可能。除了不同形式的交流外,如果针对必读书目进行一些阅读知识的竞赛,也能有效检验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但这种形式学生感觉压力大,一般每学期以一次为宜,如果次数多了,效果适得其反。
其他文献
按照“压常规,上特色”的思路,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重点发展食用菌栽培;构建畜牧规模养殖区粮改饲集聚板块,强化“以养定种、农牧结合”的发展理念,调增青贮玉米种植,提高畜牧养殖
为了改善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PU)的力学性能,运用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技术,分别将端正己烷基、端十二烷基、端十八烷基超支化聚酯(HBP-C6、HBP-C12、HBP-C18)引入至PU中形成
阅读教学,教师要避免唱独角戏,要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体现与发挥出来。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展师生互动。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方法,通过教学提问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由此可见,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若是有效运用提问法,可以提高阅读教学成效。  一、提问设计要体现“针对性”原则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深有体会,教学提问的设计一定要坚持针
以聚苯乙烯(PS)为对象,使用不同配比的二甲基甲酰胺(DMF)和四氢呋喃(THF)为混合溶剂,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微米级PS纤维薄膜。探讨了溶剂对静电纺纤维形态的影响,并对所得纤维
4月9日 阴  窗外的风呼呼作响,不时地拍打着窗户,好像要冲进教室把我们吃掉似的。  我坐在教室里,望着窗外阴沉沉的天,向上帝祈祷着千万不要下雨。  窗户都关紧了,可是仍然有风从缝隙窜进来叫嚣。我只穿一件单薄的衬衣,冷得牙齿直打架。前桌递过来一件外套,我又给推了回去。  “你一直抖,害得我都不能安心听课了,穿上吧!”她转过头来对我说。  我撇撇嘴,说:“我不冷,专心去听你的课吧!”我把桌子向下拉了
与牛有关的成语很多。形容一个人的力气很大,就用“九牛二虎之力”,意思是有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说明力大无比。比喻极为渺小轻微,就用“九牛一毛”来形容。意思是从九头牛中找出一根毛来,表明根本不值得一提,不足挂齿。比喻无用的东西,就用“土牛木马”来形容,意思是没有一点实用价值。比喻损失小,收获大,就用“亡羊得牛”来形容,意思是丢了羊却得到了一头牛。说明收获大于损失。比喻大才初次任职,就已经表现出才干
想让作文教学见成效,难度很大。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学生付出很大努力,但作文水平就是难以提升的现象,让我们很苦恼。其实,这种局面的出现,往往是教师没能很好地将新课改的要求具体地
当前,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方针的指导下,语文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那么在语文的课改中究竟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语文源于生活  指的是语文与生活相联系。面对火热的社会生活,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密切。生活有多么广阔,语言就有多么广阔,生活处处有语文成了近年来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愿意接受的观点。这一观点的重要性在于,只有与生活密切联系,才有无穷的语文资源可供开
近年来,宽城县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以及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人们健康饮食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宽城
以二氯硅(IV)酞菁(SiPcCl2)为原料,与2-异丙基-6-甲基-4-嘧啶醇(PyO)反应合成轴向取代二-(2-异丙基-6-甲基-4-嘧啶氧基)硅(IV)酞菁配合物SiPc(PyO)2,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核磁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