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家庭教育中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ww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基本作用不再是使受教育为工作或职业做准备,教育的作用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在意保证人人享有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保证他们拥有思想感情、判断、想象和创造等方面的自由,以便他们尽可能地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这就要求受教育者对自己有自主的意识和能力,有独立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对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其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家庭教育;独立;思考能力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与发展。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新世纪教育的主要目的将不再是培养青少年为某一特定的社会或者工作作好准备。教育的基本作用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保证他们拥有思想感情、判断、想象和创造等方面的自由,以便他们尽可能地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
  家庭教育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家庭教育不仅是教育系统中的一环,更因其独特的优势,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更是学校教育不足的弥补。在现实层面,学校教育因为种种的不足,还不能完成其应完成的教书育人的功能。而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所以家庭教育必须也应该强化自身教育功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正面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对“家庭教育”曾下过这样的定义: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的教育。[1]“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全人指导的终身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重视和优化家庭教育,不仅是社会繁荣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个性,保健身心,使人享有快乐人生及家庭幸福的需要。”[2]
  在美国,通常把家庭教育称为家庭生活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定义也根据时代的发展发生了一定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家庭教育定义为家庭内部的事情,是对家庭成员进行家庭中的角色与责任的教育,以使每个人承担自己的义务,保证家庭和睦。进入70年代之后,定义为家庭教育是“增进家庭生活并协助个人更加了解各种人际关系中的自己的一种教育方案”。到了80年代后期,定义为家庭生活教育就是“透过个人与家庭其各层面环境资源间的互动状况,来保存及改善人类生活品质”。在90年代后期以后的家庭教育则吸收了终身学习的思想,提出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家庭中的人际间的事,而是所有家庭成员适应社会的学习与成长活动。
  二、家庭教育要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性
  从生物学角度讲人生来就是独立的个体,必须学会独立的生存与生活。从这一层面上讲,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独立性,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任务之一。独立性不仅是个体完成成长过程,达到成熟阶段必须具有的要素,更是一个家庭能够代代传承的条件之一。
  从社会学角度讲,教育体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青少年最终能够融入社会并能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希望个体在能够独立的基础上更能够有合作的能力。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对个体青少年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现有的学校教育更加注重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有一定程度的忽略,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种种教育成果到看验收的阶段,有用的、无用的、有益的、有害的、适用的、缺失的将被检验出结果,个体需要根据检验结果对自己进行调整。社会要求学生是社会需要的人才,社会教育更多的是要求个体的融入,并没有给个体过多的适应空间。所以要保证青少年最终要成长为独立的个体融入到社会中去,就要从家庭教育入手,对个体进行相关的教育与培养。
  因为首先孩子终究要长大,与其回避这个问题,不如尽早做好准备。其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打好综合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可以使孩子根据自己情况更好的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所以独立性是家庭教育很必要的培养目标。
  从知识经济时代的角度考虑,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之一就是要求社会人有终生学习的能力。所以,社会人一要确定自己需要学习什么,二要有独立学习的能力。
  独立性的培养首先是个体独特性的观察、认知与引导,从这一点上来讲,家庭教育有其优势。对家庭来讲,培养对象只有一个,从现实层面上的条件考虑更有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对学校教育来讲,培养对象是一个群体,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在意群体的一致性。教育虽然讲究因材施教,但因为教育资源有限,现实中很难真正做到对每一个个体施行因材施教。对于个体独特性的培养,学校教育更多能做到的是对个体独特性的接受或包容。
  三、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性与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能力之间的联系
  思考是指对观察、调查、检阅得来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并形成个人的见解,[3]是人脑在外界信息刺激下的内在意识活动。思考将信息进行各式各样的区分、联系、排列、比较和选择,从而进行综合、归纳等分析。[4]对于思考的培养可以通过思考方法的传授与思维品质的训练来完成。
  独立思考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自主运用自己的头脑进行能动思维的过程亦即在坚持观察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体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独立地能动地思维、认识的过程,[5]是指不仰仗他人意志,不受他人干扰,自主地对某个问题进行较为深刻而周密的思维活动。[6]可以看出,这里的关键是要素独立性、自主性。
  能力通常指完成某種作業所必备的心理和行为条件,包括完成这种作业的有效方式以及与此相应的个性心理品质,[7]是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8]可见,能力要素包括知识(技能)和心理。独立意识与独立精神的培养目标就是属于心理层面的培养目标。
  独立的解释有以下三种:1、独立是指某种主体摆脱其他主体的束缚,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意志从事某种活动、实行某种行为的状态。相对性和自主性是理解独立含义的关键,换言之,相对性和自主性是独立的两大特性。[9]2、独立是指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它的内涵包括:不逐流、不盲从、不惟书、不惟上,能够独立思考,对事物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能够在纷纭复杂、暗流涌动的人生河流中做出自己的选择、确立自己的航向。[10]3、独立是指某人的行为不受外界影响,不受团体压力的影响,按自己的意愿行事。[11]由以上三种解释可以看出,独立的关键使在精神、意识的独立。有了独立的意识与品质,个体会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有了独立的自主性,思考的动力也会比较强。相反,如果只有思考能力而没有独立的意识与精神,那这样的思考将失去自主性主动性,这样的思考于主体无益,而失去主动性的思考行为的结果也将不够理想。   个人是天然的独立者,精神獨立是合乎自然合乎天性的。独立精神是独立个性形成的基本要素,只有拥有了独立精神,个体才敢于坚持自己的个性。并且只有真正做到独立,社会中个体与个体之间才能更具包容性,个体之间才能更好的理解,做到求同存异,做到团体合作,因为合作不是附属或者依赖而是独立个体之间的取长补短、相互协作。另外,只有真正的独立,才能引发真正的源于个体内在动机的思考,而只有这样的思考才会创造出于个体于社会都有益的结果。
  所以说,独立精神是形成独立性的推动力,而独立思考能力是形成独立性的通道。
  四、家庭教育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思考能力
  家庭教育首先要给青少年应有的成长空间,在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现今社会中,家长考虑的更多的是安全性,剥夺了孩子很多的探索空间。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孩子代劳了生活中应该独立完成的大多数事情,希望孩子把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学习文化知识上。这样的失衡造成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失衡。作为一个社会人,只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当代社会生存并发展,智力因素只是部分决定因素,非智力因素往往起着更大的影响作用。
  其次家庭教育要给孩子引导,青少年的探索欲很强,但判断能力较弱,家庭教育要在孩子探索的同时给予引导。一方面是以防青少年因为探索欲过重而过界。要做好引导,家长除了要更新自己的理念之外更要更新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理念和信息跟孩子处于同一平台。还要客观了解自己孩子的人格类型、性格特点等个人因素,这样才能融入孩子的成长过程,才能在对的点进行合适的引导。另一方面是引导青少年关注探索视线之外的事物。青少年有自身的兴趣范围,但发展兴趣的同时,建立全面的有高度视野格局对青少年的成长也很重要,家长也要适时的引导孩子将视线投向其他领域,这需要家长能够做到因势利导,找好切入点。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2]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1.
  [3]聂向红.谈语文教学中“说话”能力的训练和提高[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2(2).
  [4]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
  [5]陈祥骥.论邓小平的解放思想观[J].宁夏党校学报,1999(1).
  [6]李凯中.大力倡导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7]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8]林崇德.融东西方教育模式——培养“T”型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
  [9]田泉.谈法院獨立审判[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5).
  [10]田冰.让教育闪烁出动人的个性化光彩[J].基础教育,2004(8).
  [1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2] 杨雄.当前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问题与对策[J].教育纵横,2007(2).
  [13] 谭虎,聂兴福.当代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能: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J].江西教育科研,2005(2).
  作者简介:孙艳,女,教育学硕士,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任教。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且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从而限制了其初中语文教学,无法实现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初中语文教育中写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初中语文写作教育;有效途径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少数民族农村学生的见闻不广,读的课外读物较少,写作时
期刊
【摘要】: 人口老龄化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巨大的挑战。通过对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从三个方面对中国老龄化现状进行总结,从而对开展老年教育的必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发展老年教育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老龄化现状;老年教育意义;老年教育模式;  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他的《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
期刊
【摘要】: 教育公平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流话语,在注意到中国的特殊国情的同时,充分研究和理解西方国家教育公平的历史进程及其主要理论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科尔曼于1966年发表的《教育机会均等》报告,对教育机会均等理念的产生、发展的演变史进行了梳理,这对我们“魅力学校建设”有重大的启示意义。立足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关注教育公平,促进魅力学校建设。  【关键词】:教育机会;均等;学校建设  
期刊
【摘要】: 学生英語学习动机衰竭现象越来越受到家长,教师,社会各界的重视,并且这种现象与日俱增,学生厌学,弃学现象普遍存在。本研究根据这一社会热点现象,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来探讨导致学生动机衰竭的主要因素,力求为英语教与学提供借鉴与帮助,找到导致学生动机衰竭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 高中英语学习者;动机衰竭;动机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发现相当部分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学
期刊
【摘要】: 由于城乡结合部的小学生生存空间与思想意识的特殊性、家庭教育方式的特殊性,学生学习习惯的多样性,导致了学生难教和教学效率低。文章分析了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小学生;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结合部的人群变得复杂起来,有当地的农民、外地农民工、小商小贩、无业游民等,其子女大部分都进入城乡结合部的学校接受教育。但是由于城乡结合部的小学
期刊
【摘要】: 几何形体绘画是美术教学中的基础,当前多数高职教育中都未能给予其足够重视。尽管几何形体绘画表面上只是反复的线条练习,但它培养着未来优秀设计师的美学素养与才能。本文介绍了高职美术中几何形体绘画教学的现状,并分析了几何形体绘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期为高职美术教学工作者和学生提供参考。  关键字:高职;美术教学;几何形体绘画;必要性;重要性  几何形体绘画,就是结构性素描,是重点表现物体结构的
期刊
【摘要】: 早操是一项增强学生体质,加强组织纪律性,还能让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避免学生晚上不睡觉打游戏,早上起不来不去上课,这样不仅对学习不利,更对身体健康不好。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于早操的意义完全没有领会,甚至当成了负担,没有真正领会到其中的益处,而去应付,甚至想方设法逃避。  【关键词】:早操;好习惯;重要性  前言  当代的大学生很多都沉迷于网络,每天只是拿着属于自己的手机,玩着属于自
期刊
【摘要】: 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以来,“探究性学习”成为了各大学校争先引入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为核心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逐步演变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主旋律,同时还有力地挑战了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专制。文章就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的重要性进行概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几点有效的培养途径,以供相关教学工作者参考,力争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字:初中数学;探究性
期刊
【摘要】: 在我国教育形式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音乐教育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力、记忆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玩乐中学到知识,也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一定的发展空间。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应重视音乐素质教育的实施、活动教学法的运用以及自身美的修养。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素质;教学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教育形式也发生着重大变化。目前,学校传统的应试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
期刊
【摘要】: 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他的一生在教育方面頗有建树,提出了很多教育思想,诸如女子教育思想、平民教育思想、乡村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等,尤其以生活教育思想影响最大。1927年,经过十年的教育实践和探索,陶行知形成了生活教育思想理论,此理论虽然经过了八十多年的春秋,但是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对现在的中国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本篇论文将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