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和平发展思想历史悠久,上古有舜帝“以德化之”和平治国,儒家有“礼之用,和为贵”的中庸之道,墨家有“兼爱、非攻”的和平论断,道家提倡“无为、无争”的和平观。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根本出发,多角度论证揭示“和平养无限天机”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 和平养无限天机;和平发展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050-02
“和平养无限天机”,来自佛教诗偈,这句佛经唱词广为流传,见证了人类无数次追求和平的传奇史。
一、和平养无限天机
安史之乱导致唐朝边防力量衰落,西域被吐蕃王朝占领。公元842年,吐蕃王朗达磨赞普遇刺身亡,吐蕃王室因政权争夺陷入内乱。唐大中(847年—859年)初年,沙洲(敦煌)民众首领张议潮率数万人起义,意率众归复大唐,期望朝廷发兵增援。①河西走廊犹如巨型火药桶,点点星火就可能导致毁灭性的爆发。此时唐朝国力虽有所恢复,仍需稳定的政治局面,可战争一触即发,京城长安一片哗然,战与不战无法决断。当朝宰相白敏中提出,发兵增援不如派一名使臣持朝廷金印诏书西去沙州安抚张仪潮,暂时稳定西域诸州的安宁,等待更好的时机。唐宣宗采纳白敏中的意见,派长安慈恩寺高僧文慧出使沙州。
佛教自西域传入中国,沙洲(敦煌)成为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教徒众多,僧徒在沙洲百姓中也极具号召力。文慧和尚一行抵达沙洲,数万唐人正举行祭祖大典,文慧和尚在祭祀仪式上讲经说法,以“和平养无限天机”佛教宗旨,劝诫各族民众和睦相处,友善互敬,共享太平。一触即发的战争兵不血刃,化干戈为玉帛。各族之间矛盾得以和解,西域民众获得了和平安宁的生存环境,国家统一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岁月沧桑,无独有偶,资中县博物馆保存的匾额中,同样也有 “和平养无限天机” 樟木匾额一块。此匾为阴刻隶书,书法雄浑古朴,隶中带篆意,文后有款:“民国二十三年甲戌夏月绣谱书”。为七十年代资中文管所从县工商联处征集,该木匾民国时曾悬挂于资中商务分会。清末民初,资中商务分会就形成了食糖、山货等13个行帮,建立起以私营经济为主体的商业网点,输出白糖、柑橘、冬尖等,输入粮食、布匹、药材等商品,商业贸易发达。匾额款识时间1934年前后,四川军阀李家钰、罗泽洲、杨森、林云根等率部几度攻占资中县城,处于武装割据势力范围的混战时期。县城内百业凋敝,商业裹足,数十家商号倒闭,经济衰落,战事不断,人民苦不堪言。
对于危及生财之道的战争,商家云:“和”者交易也。“和平”让人类获得更多良机,战争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众商家失去和平的社会环境,哪还有利益可言呢?民国年间资中商会悬挂“和平养无限天机”匾额,正是商家维护其利益,企盼谋得生存发展的和平社会环境的原因所在。
“和平养无限天机”不仅是指和平的社会环境,还包括有公平、公正的交易。有过从商经历的法家先驱人物管仲提出“市者,天地之财具也,而万人之所和而利也,正是道也(《管子·问》)”。②市场是生产财富、积聚交易的地方,天下万民要以公平交易才能获得利益,这是发展经济的正道。唐初大儒孔颖达有语:“言天下普得其利,而均平,不偏陂(孔颖达《疏》)”。他认为万物皆得上天博爱,均平得其施与,天下万物皆公平享其利。众人皆可参与交易,都能从中获取均平的利益。
不管是统治者,还是老百姓都想有和平的生存环境。封建统治者用和平思想平息战乱,商人希望通过和平观点来维护其利益。这一切思想皆来自中国传统和平文化论,和平思想深入中国文化的骨髓。
二、古今论和平
(一)原始早期舜帝“以德化之”和平治国
上古时代,黄帝与炎帝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战争不断,黄帝“三战,然后得其志”,阪泉之战打败炎帝成为华夏族首领。炎帝后裔不服北方“王化”,分散到南方一带。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蚩尤部落族也向南方流徙,形成了长期与中原敵对的南蛮集团“三苗”,此后,华夏族最大的麻烦总是出自南方。
舜帝摄政多年后,不服王化的“三苗”部落仍然对这位联盟首领报以挑战的情绪,导致长江流域的治水大业处处受到掣肘。舜帝反对暴政,爱好和平,力求执政者“以和为贵”,即使受形势逼迫,也绝不轻易动用武力。为治理长江水患,舜帝决心征伐三苗,不是诛杀,而是“以德化之”。③《韩非子·五蠹(dù)》载:“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 ’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④《淮南子·齐俗训》亦有:“当舜之时,有苗不服,于是舜修政偃兵,执干戚而舞之”。⑤在4000多年前的部落,这位古昔帝王就深知“和平”的妙用,亲自前往三苗居住地 “入洞庭,逆湘江而南下,过舂陵,至九疑,施以怀柔政策并以德服之,以音乐感召之,以德行恩泽之,以大义诚服之”。⑥舜帝南巡,以德化人,行德三年之久,并疏通危及“三苗”生存的水患。南蛮先民感受到了舜帝高尚的品德,从此服从王道,得以教化,“三苗”臣服后,过上了安宁富足的生活,舜帝“以和为贵”的和平思想为中原带来长治久安的稳定。
(二)儒家中庸和平方法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都有各自的“和平”理论,儒学为中国和平思想文化主流,其观点载于儒学经典论著《中庸》,孔子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喜、怒、哀、乐为人之本性,未激发的情绪谓之“中”,犹如未发芽的种子,蕴含无限生机,此乃万物发生之根基,中是对主观情绪的控制,是稳定万事万物之基础。和者,可谓天下之正道也,为万物生发不息的必备条件,过与不及都将阻碍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和使天下万物各得其所,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方法论。只有“致中和”方能“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和文化即要合作又要和谐,为修身养性、练达品格的至高境界。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遇到问题又该如何处理?孔子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是和谐论的集中表述,是儒家遵循的社会文明秩序原则,是解决矛盾的方法论。解决的途径则采取“执两用中”“仇必和解”,儒家通过“和解”达到新的统一, “和解”即为“和平”,实为自然之机遇。
(三)墨家“兼爱、非攻”的和平发展观
墨家继承儒家“仁”的思想发展为“兼爱、非攻”,“兼爱”是一种古老的“博爱”思想,“非攻”更是和平主义在古代中国的体现。⑦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把兼爱与实现人们物质利益方面的平等互利相联系,希望能够消除战争,达到永久的和平。⑧墨子生活在楚晋相争的鲁地,更能体会战争的苦难,“非攻”思想就产生于这样的环境之下。墨子反对发动不义之战,盼望天下和平统一,主张天下人互爱互利,相不攻击。然而战争导致“兼国覆军,贼虐万民”,庶人阶层倍受战乱之苦,墨子“非攻”的和平思想代表了其停止战争的愿望。墨子言:“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此则天下之害也”(《墨子·兼爱上》)。战争导致天下不安定,矛盾又当如何解决呢?墨子又提出“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来解决社会的矛盾问题。墨子身处乱世,更能体会和平发展的现实意义,主张厚交邻国,建立邦交,和平相处以维护各国之间的友好。“兼爱、非攻”的思想产生于战乱年代,并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却为后人开启了和平思想的智慧之门。
(四)道家和平处世之道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提倡“无为、无争、贵柔、守雌”的和平论。老子身处动乱纷争的年代,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因此,老子反对战争、反对武力,主张“不以兵强天下”,认为“兵者为不详之器”。⑨“反王道,反霸道”,推行“仁政”和“德治”,以“道”治国。老子认为执政者须“尚柔、居下”,具备水一般的品德。是以“道”辅佐君王,有“道”则是国泰民安;无“道”则贪欲横生,战乱不断。以“道”通行天下,万物生生不息,世界就会和谐。老子所追求的自然、和谐的处世之道,亦是人类社会生命安全和民族生存的和平之道。
三、传统和平思想的意义
从儒学到道家的和平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弘扬和研究和平思想,对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事业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平思想,从中汲取养分,逐步形成和平文化研究体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如儒家解决矛盾的方法论“礼之用,和为贵”,通过提升个人修养,消除不和谐的根源,以此解决矛盾的方法。墨家提出“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把兼爱与实现人们物质利益方面的平等互利相联系,解决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道家认识到战争之危害“师之所居,楚棘生之”,提倡的“贵柔、守雌”,追求的自然、和谐的处世之道。以上种种,皆有助于抑制极端主义,化解民族冲突,实现人類的共同发展和社会繁荣。
“和平养无限天机”,此话深远意义,跨越时空,经受了无数次的历史见证,至今仍然有生命力,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和将来,不仅是民族,也是世界的精神财富。
注释:
①聂峰、祁淑虹:《敦煌历史文化艺术》,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庄首建:《简述〈管子〉中经济思想对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意义》,《人口与经济》2009增刊,第172页。
③刘璐:《舜帝孝教育的成因、内涵及其特征》,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学位论文,第7页。
④张丹:《先秦秦汉舜帝形象演变研究》,湘潭大学2017年学位论文。
⑤马雨林:《谈谈史前战争的有关问题》,《史前研究》2000年。
⑥陆尊梧,李志江:《历代典故辞典》,作家出版社1990年版。
⑦高正:《诸子百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⑧张贝奇:《墨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青年时代》2019年第4期,第17-19页。
⑨付启元:《和平学视域中的中国传统和平思想》,《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第136页。
【关键词】 和平养无限天机;和平发展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050-02
“和平养无限天机”,来自佛教诗偈,这句佛经唱词广为流传,见证了人类无数次追求和平的传奇史。
一、和平养无限天机
安史之乱导致唐朝边防力量衰落,西域被吐蕃王朝占领。公元842年,吐蕃王朗达磨赞普遇刺身亡,吐蕃王室因政权争夺陷入内乱。唐大中(847年—859年)初年,沙洲(敦煌)民众首领张议潮率数万人起义,意率众归复大唐,期望朝廷发兵增援。①河西走廊犹如巨型火药桶,点点星火就可能导致毁灭性的爆发。此时唐朝国力虽有所恢复,仍需稳定的政治局面,可战争一触即发,京城长安一片哗然,战与不战无法决断。当朝宰相白敏中提出,发兵增援不如派一名使臣持朝廷金印诏书西去沙州安抚张仪潮,暂时稳定西域诸州的安宁,等待更好的时机。唐宣宗采纳白敏中的意见,派长安慈恩寺高僧文慧出使沙州。
佛教自西域传入中国,沙洲(敦煌)成为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教徒众多,僧徒在沙洲百姓中也极具号召力。文慧和尚一行抵达沙洲,数万唐人正举行祭祖大典,文慧和尚在祭祀仪式上讲经说法,以“和平养无限天机”佛教宗旨,劝诫各族民众和睦相处,友善互敬,共享太平。一触即发的战争兵不血刃,化干戈为玉帛。各族之间矛盾得以和解,西域民众获得了和平安宁的生存环境,国家统一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岁月沧桑,无独有偶,资中县博物馆保存的匾额中,同样也有 “和平养无限天机” 樟木匾额一块。此匾为阴刻隶书,书法雄浑古朴,隶中带篆意,文后有款:“民国二十三年甲戌夏月绣谱书”。为七十年代资中文管所从县工商联处征集,该木匾民国时曾悬挂于资中商务分会。清末民初,资中商务分会就形成了食糖、山货等13个行帮,建立起以私营经济为主体的商业网点,输出白糖、柑橘、冬尖等,输入粮食、布匹、药材等商品,商业贸易发达。匾额款识时间1934年前后,四川军阀李家钰、罗泽洲、杨森、林云根等率部几度攻占资中县城,处于武装割据势力范围的混战时期。县城内百业凋敝,商业裹足,数十家商号倒闭,经济衰落,战事不断,人民苦不堪言。
对于危及生财之道的战争,商家云:“和”者交易也。“和平”让人类获得更多良机,战争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众商家失去和平的社会环境,哪还有利益可言呢?民国年间资中商会悬挂“和平养无限天机”匾额,正是商家维护其利益,企盼谋得生存发展的和平社会环境的原因所在。
“和平养无限天机”不仅是指和平的社会环境,还包括有公平、公正的交易。有过从商经历的法家先驱人物管仲提出“市者,天地之财具也,而万人之所和而利也,正是道也(《管子·问》)”。②市场是生产财富、积聚交易的地方,天下万民要以公平交易才能获得利益,这是发展经济的正道。唐初大儒孔颖达有语:“言天下普得其利,而均平,不偏陂(孔颖达《疏》)”。他认为万物皆得上天博爱,均平得其施与,天下万物皆公平享其利。众人皆可参与交易,都能从中获取均平的利益。
不管是统治者,还是老百姓都想有和平的生存环境。封建统治者用和平思想平息战乱,商人希望通过和平观点来维护其利益。这一切思想皆来自中国传统和平文化论,和平思想深入中国文化的骨髓。
二、古今论和平
(一)原始早期舜帝“以德化之”和平治国
上古时代,黄帝与炎帝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战争不断,黄帝“三战,然后得其志”,阪泉之战打败炎帝成为华夏族首领。炎帝后裔不服北方“王化”,分散到南方一带。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蚩尤部落族也向南方流徙,形成了长期与中原敵对的南蛮集团“三苗”,此后,华夏族最大的麻烦总是出自南方。
舜帝摄政多年后,不服王化的“三苗”部落仍然对这位联盟首领报以挑战的情绪,导致长江流域的治水大业处处受到掣肘。舜帝反对暴政,爱好和平,力求执政者“以和为贵”,即使受形势逼迫,也绝不轻易动用武力。为治理长江水患,舜帝决心征伐三苗,不是诛杀,而是“以德化之”。③《韩非子·五蠹(dù)》载:“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 ’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④《淮南子·齐俗训》亦有:“当舜之时,有苗不服,于是舜修政偃兵,执干戚而舞之”。⑤在4000多年前的部落,这位古昔帝王就深知“和平”的妙用,亲自前往三苗居住地 “入洞庭,逆湘江而南下,过舂陵,至九疑,施以怀柔政策并以德服之,以音乐感召之,以德行恩泽之,以大义诚服之”。⑥舜帝南巡,以德化人,行德三年之久,并疏通危及“三苗”生存的水患。南蛮先民感受到了舜帝高尚的品德,从此服从王道,得以教化,“三苗”臣服后,过上了安宁富足的生活,舜帝“以和为贵”的和平思想为中原带来长治久安的稳定。
(二)儒家中庸和平方法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都有各自的“和平”理论,儒学为中国和平思想文化主流,其观点载于儒学经典论著《中庸》,孔子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喜、怒、哀、乐为人之本性,未激发的情绪谓之“中”,犹如未发芽的种子,蕴含无限生机,此乃万物发生之根基,中是对主观情绪的控制,是稳定万事万物之基础。和者,可谓天下之正道也,为万物生发不息的必备条件,过与不及都将阻碍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和使天下万物各得其所,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方法论。只有“致中和”方能“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和文化即要合作又要和谐,为修身养性、练达品格的至高境界。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遇到问题又该如何处理?孔子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是和谐论的集中表述,是儒家遵循的社会文明秩序原则,是解决矛盾的方法论。解决的途径则采取“执两用中”“仇必和解”,儒家通过“和解”达到新的统一, “和解”即为“和平”,实为自然之机遇。
(三)墨家“兼爱、非攻”的和平发展观
墨家继承儒家“仁”的思想发展为“兼爱、非攻”,“兼爱”是一种古老的“博爱”思想,“非攻”更是和平主义在古代中国的体现。⑦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把兼爱与实现人们物质利益方面的平等互利相联系,希望能够消除战争,达到永久的和平。⑧墨子生活在楚晋相争的鲁地,更能体会战争的苦难,“非攻”思想就产生于这样的环境之下。墨子反对发动不义之战,盼望天下和平统一,主张天下人互爱互利,相不攻击。然而战争导致“兼国覆军,贼虐万民”,庶人阶层倍受战乱之苦,墨子“非攻”的和平思想代表了其停止战争的愿望。墨子言:“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此则天下之害也”(《墨子·兼爱上》)。战争导致天下不安定,矛盾又当如何解决呢?墨子又提出“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来解决社会的矛盾问题。墨子身处乱世,更能体会和平发展的现实意义,主张厚交邻国,建立邦交,和平相处以维护各国之间的友好。“兼爱、非攻”的思想产生于战乱年代,并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却为后人开启了和平思想的智慧之门。
(四)道家和平处世之道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提倡“无为、无争、贵柔、守雌”的和平论。老子身处动乱纷争的年代,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因此,老子反对战争、反对武力,主张“不以兵强天下”,认为“兵者为不详之器”。⑨“反王道,反霸道”,推行“仁政”和“德治”,以“道”治国。老子认为执政者须“尚柔、居下”,具备水一般的品德。是以“道”辅佐君王,有“道”则是国泰民安;无“道”则贪欲横生,战乱不断。以“道”通行天下,万物生生不息,世界就会和谐。老子所追求的自然、和谐的处世之道,亦是人类社会生命安全和民族生存的和平之道。
三、传统和平思想的意义
从儒学到道家的和平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弘扬和研究和平思想,对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事业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平思想,从中汲取养分,逐步形成和平文化研究体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如儒家解决矛盾的方法论“礼之用,和为贵”,通过提升个人修养,消除不和谐的根源,以此解决矛盾的方法。墨家提出“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把兼爱与实现人们物质利益方面的平等互利相联系,解决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道家认识到战争之危害“师之所居,楚棘生之”,提倡的“贵柔、守雌”,追求的自然、和谐的处世之道。以上种种,皆有助于抑制极端主义,化解民族冲突,实现人類的共同发展和社会繁荣。
“和平养无限天机”,此话深远意义,跨越时空,经受了无数次的历史见证,至今仍然有生命力,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和将来,不仅是民族,也是世界的精神财富。
注释:
①聂峰、祁淑虹:《敦煌历史文化艺术》,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庄首建:《简述〈管子〉中经济思想对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意义》,《人口与经济》2009增刊,第172页。
③刘璐:《舜帝孝教育的成因、内涵及其特征》,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学位论文,第7页。
④张丹:《先秦秦汉舜帝形象演变研究》,湘潭大学2017年学位论文。
⑤马雨林:《谈谈史前战争的有关问题》,《史前研究》2000年。
⑥陆尊梧,李志江:《历代典故辞典》,作家出版社1990年版。
⑦高正:《诸子百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⑧张贝奇:《墨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青年时代》2019年第4期,第17-19页。
⑨付启元:《和平学视域中的中国传统和平思想》,《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第1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