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普及合唱艺术三步曲

来源 :职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z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唱艺术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林院校中合唱艺术普及状况却不容乐观,笔者从多年的合唱教学和组织工作经验中分析,认为普及合唱应从明确意义、分析现状、创新手段等三方面着手。
   【关键词】农林院校;合唱艺术;合唱
   【中图分类号】 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19-0153-02
  
  合唱艺术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合唱团体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合唱赛事促生了众多的大学生合唱团,在一定的程度上呈现了合唱艺术面上的繁荣,但冷静地思考后不难发现,在农林院校中,由于种种因素合唱艺术并不像我们想象那样拥有令人欣喜的局面,在普及效果和普及手段上都有很多的不足,笔者认为普及合唱,意义还需明确,对象还需分析,手段更需创新。
  
  一、合唱艺术在大学生成长成材中的意义
  
  (一)合唱是培养团队精神最好的方式之一
  作为一种群体性艺术,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一种集音色、表情、力度、速度、气息、感情等方面因素的高度统一的艺术,达到这种统一,要求队员之间相互配合、聆听、默契,更需要队员拥有细腻的内心情感和较强的自控力,长期的合唱训练,可以使合唱队员潜移默化的理解了合作的重要性和达到合作所需要的努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合唱是培养想象力的最好形式之一
  事物的进步来源于诸多的假设,这种假设更多是基于一种想象,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林木镇一说一个离开想象力的人,他将一事无成。爱因斯坦说:“我的成就得益于我童年的音乐教育。”合唱作为音乐教育重要的载体之一,“想象”是其理解作品的重要手段,如合唱曲《雪花》,需要演唱者想象雪花飘落的情景,又如合唱曲《回声》,需要想象生活中回声的效果才能把握好演唱效果。学生通过长期的合唱训练和理解,想象力也必然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合唱艺术是营造大学生“和谐”心理的良好途径
  早在《国语·周语下》中记载,单穆公、伶州鸠的音乐审美评价,“声和才能心和,心和才能人和。”另《溪山琴况》开首即写到:“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为琴,其首重者,和也。”君子和而不同,合唱艺术作为声乐交响形式的艺术,其完整的演绎实则是对一种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追求,而不是克隆的相同,艺术为追求“真、善、美”的本质,更能让学生心灵时刻记住美好,心适则行适。
  (四)思想教育的良好载体
  合唱艺术传入我国已有百年,在这百年的进程中,都处于中国进现代历史上政治斗争,社会变动最激烈时期,作为同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联系密切的中国合唱音乐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讲,正是这种社会政治变革的曲折反映。演唱和学习中国合唱音乐作品,能让演唱者更加生动的了解我国革命历史,例如《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等套曲,生动的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革命和抵御外敌的情况,这样的作品数不胜数,演唱这类作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很好途径。
  
  二、合唱艺术在农林院校的现状
  
  (一)大学生对合唱艺术认知偏低,实践比较少
  由于传统艺术教育的薄弱和社会大的文化环境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对音乐艺术知识的了解可谓知之甚少,合唱艺术更入其列,笔者通过对我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在300份问卷中了解到,有98.8%的学生没有现场看过一场合唱音乐会,只有10.2%的学生在高中时参加过合唱活动,97.6%的学生从来没有接受任何合唱艺术的理论知识的教育;走访中大多学生认为合唱形式就是一群人规矩的站在舞台上齐唱革命老歌,少部分学生能提到合唱有声部,论及作品时只能谈到《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为止,合唱的发展历史更是一无所知,谈到合唱的作用时,更有不少学生认为合唱是一种政治工作的需要,合唱艺术原有的面貌受到扭曲,其间不禁令人深思。
  (二)大学生对合唱艺术的潜在需求较大
  在同上问卷中统计得出,有99.4%的学生选择喜欢音乐艺术,其中选择酷爱音乐的学生占19.3%;97%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开展艺术教育非常必要,有85.6%的同学认为合唱有利于团队精神培养和提高艺术修养等作用,有62.5%的同学选择愿意参加各类形式的合唱艺术活动。这些数据在一定的程度上客观的反映了学生对合唱艺术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和表达出乐于参与合唱艺术活动的意愿,合唱作为声乐交响体裁,作为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倡导,定将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农林院校大学生参与合唱艺术活动的现状不容乐观
  大学生学习合唱艺术的途径一般有选修合唱艺术课程、参加合唱团等方式,然而,据笔者所了解的十几个农林院校的情况却不乐观,一是基本没有开设合唱艺术方面的选修课程;二是长期坚持训练的合唱团不多,往往有比赛就进行突击训练;三是校内合唱活动不多、活动质量不高,为军训拉歌、纪念一二九活动等歌咏形式开展的居多。综上三点也是导致了大学生对合唱艺术的认识缺乏、实践偏少的重要原因,这些现象的背后同时也反映出农林院校中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其间既有学生的流动性大,音乐基础知识薄弱,师资缺乏等实际困难因素也有学校本身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不够等大环境因素。
  
  三、积极创新,唱响普及合唱艺术的三部曲
  
  (一)积极引导,感悦于耳
  音乐艺术作为听觉艺术,音响是其惟一的表现,合唱作为音乐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她的普及,首先要改变大学生对合唱音响的一贯思维,由于大学生对合唱艺术认识的缺乏,对合唱音响接触比较少并且单一,往往会把合唱音响局限的想象成某一种固定的模式,丰富的合唱艺术内容及音响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被大学生所知,阻碍了其学习或探索合唱艺术的积极性,这也是现在很多大学生为什么不愿参加合唱的原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既是学校向学生传达一个倡导高雅艺术的信息,更有利于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扫除学生对于合唱音响上的盲区,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合唱音响之美。
   (二)循序善诱,理解于心
  在学生对合唱的丰富音响有一定了解后,应该进一步创造条件和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一批合唱艺术的合格欣赏者和组织者。一是通过第一课堂帮助学生增进对合唱艺术历史及优秀合唱作品的了解,掌握欣赏合唱艺术的要领和方法,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合唱艺术选修课,没有条件开设的学校,可以借鉴跨校选修课的模式来实现,现在高校相对集中,这样做既可以整合资源,更有利于学生群体的串联,形成氛围。二是可以通过一些群众性较强的歌咏比赛为契机开设指挥培训班。除此,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来学校进行合唱普及讲座,集中欣赏一些经典合唱曲目,阐述合唱艺术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合唱艺术实践。
  (三)精心组织,唱不离口
  合唱实践是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最好载体之一,是实现合唱艺术在大学生成才中意义的重要途径,因此,精心为学生搭建平台,实现最广泛的合唱普及十分重要,也是关键。如下参考:
  1.由分院团委组织,以新生班级为对象,进行班级歌咏比赛。目标:通过一次集体的创作和表演,促进新生班级的凝聚力形成,使学生了解一定的合唱基础知识。手段:以奖促进,突出班级合唱节目的创意和集体参与,在演唱技巧和内容不为重点,内容健康,体现一般的演唱即可。效果:学生参与热情高,班级同学间迅速熟悉,体验到歌咏的快乐和意义,掌握了一定的合唱技巧和知识,为许多分院所推广和欢迎。
  2.由学院团委组织,以分院为单位,进行主题合唱汇演。目标:进行主题教育,让学生体验一次有一定难度的合唱实践,掌握合唱的形式和理解合唱的内容,同时营造全院良好合唱的氛围。手段:下拨经费,要求各分院团委精心组队,并要求聘请相关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排练,规定演唱曲目,要求一个月的时间跨度,确保整个过程是一次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效果:学生熟悉了合唱艺术的基础知识和要求,感受到了一次专业式的训练,掌握了一定的演唱技巧,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我院办学五年期间成功举办过四次合唱汇演,合唱活动现已成为我院校园文化活动的一大品牌。
  3.由学院团委组织,以全院学生为对象,组建学院大学生合唱团。目标:打造一支相对专业的业余合唱团,培养一批良好素质的合唱队员,对内起示范和辐射作用,对外代表学校学生的精神风貌。手段:进行日常训练,每周2次训练,学分认证,专业指导,严格管理。
  大学生应该是人类文明主要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更是人类文明的受益者,合唱艺术作为人们近千年的文明积淀,承载着人类近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一本涵养丰富的教科书,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和谐,人们需要合作,作为人才熔炉的大学校园里需要合唱艺术,艺术教师们应该努力倡导合唱艺术,从普及做起,合唱艺术的唱响必将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呐喊助威。
  
  【参考文献】
   [1]修林海,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孙从音.合唱艺术手册[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杨明刚.关于中国合唱艺术现状的思考[J].艺海,2005,(5).
其他文献
【摘要】采用220B型BOD快速测定仪,对标准样品和不同工业废水中的BOD进行测定,与五日生化培养法进行了比对分析,文章重点论述生物传感器法,并对其优缺点做了分析比较,指出微生物传感器法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对BOD快速测定方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BOD快速测定仪;比对分析;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 TH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10-0160-02
期刊
【摘要】中职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使中职学校在教育上寻求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实施分层次教学、实施电子化课件教学、突出英语听说能力训练和探索实训教学等是实施教改的重要途径,从而形成特色。  【关键词】教改;教学方法;特色  【中图分类号】 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10-0141-03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全面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
期刊
一、概述    ××××专用铁路线××桥为3-32 m后张法铁路标准梁桥,全桥6片梁,单片梁长32.6m,重114t,梁高2.8m,梁底宽0.88m,边顶梁宽1.95m,盆式橡胶支座。本桥位于直线上,线路坡度为0%。    二、 设计思路    由于该桥在新建的地方厂矿铁路专用线上,全线只有一座3孔的桥梁,若按常规采用铁路专用架桥机架设,难免兴师动众,开一趟专列到工地架设这6 片梁是极不经济的。根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听力特点及技巧,以及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B级考试;听力特点;应试技巧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10-0101-02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以下简称B级)听力本身难度并不大,但是高职高专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就英语水平而言,基础差的学生
期刊
【摘要】文章针对中部地区春季多雨的气候特征,实行 “1+4×0.5 秋去、春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并围绕“专业+系部产业+施工企业”专业建设模式,打造一支道路桥梁施工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气候特征;“1+4×0.5 秋去、春回,工学交替”;“专业+系部产业+施工企业”   【中图分类号】 G5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19-0026
期刊
【摘要】儿童是弱势群体,流浪儿童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随着社会的变迁,流浪儿童问题在各城市地区开始凸显,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文章通过在对成都市流浪儿童的调研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弱势群体;流浪儿童;基本状况    【中图分类号】 F1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19-0009-02    儿童是弱势群体,流浪儿童是弱势群体中的
期刊
【摘要】文章从Asp系统的全局出发,从Web服务器端、数据库端、Asp程序设计三个方面对Asp的安全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指出Asp的安全应以预防为主。   【关键词】ASP;安全;Web服务器;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S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10-0180-02    Asp是微软推出的服务器端脚本环境,它把脚本、HTML、ActiveX组件有机地
期刊
【摘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墙顶产生水平移约170mm(最大值),导致挡墙结构破坏而引起反思,究其原因:一是原设计桩顶托梁厚度为1.2m,宽度为3m,其高宽比为1.2︰3.0=0.4,实际是板,不是梁,按规定梁的高宽比必须大于1.0,因此产生裂缝。二是原设计没有检算挡墙受水平推力后,孔桩侧面地基弹性抗力产生的位移对挡墙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挡墙;位移;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311 【
期刊
【摘要】发展Internet技术为编程人员提供了更广泛的施展身手的空间。早先“Internet应用程序 " 这个词只是指一些用FTP协议下载文件或浏览HTML页面的工具,如今使用Visual Basi c,不仅可为Internet开发应用程序,还可把Internet技术作为一部分融入大型的 解决方案中。  【关键词】Internet;Visual Basic;ActiveX组件;技术;程序  【中
期刊
【摘要】美国法律教育中先后兴起的“案例教学法”、“诊所式法律教学”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的核心都是“对话”。建构主义的对话具有开放性、启发性和反思性特征。作为建构主义教学的核心表现形式的是师生对话,对话者具有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角色扮演及其关系。在法学案例教学中引入并强化“对话”概念可以作为改革我国传统法学教学模式的突破口。    【关键词】建构主义;“对话”教育;法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