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食谱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i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居住的地球早已不堪重负,很多国家都在寻找适合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离地球最近的火星自然成了首选目标。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这个事情,尼尔森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27岁的尼尔森是纽约一家艺术中心的负责人,随着媒体对火星报道的增多,火星的神秘面纱在一点点地被揭开。尼尔森开始想,人类如果移居火星,饮食习惯会不会随着人口迁移和新的居住地而发生变化呢?我们的食物该如何适应火星环境?当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同事格拉斯时,格拉斯说道:“咱们何不组织一个团队,专门研究火星的未来食物?”两人一拍即合。很快,火星食谱晚餐俱乐部成立了。走进这里,人们仿佛完全与外界隔绝,真的置身于火星。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翻阅书籍,了解火星地表状况;咨询烹饪专家和营养学家,探讨食物在环境骤变的情况下该如何保持新鲜;请教餐厅主厨有关烹饪的问题,甚至找到园林和育种专家,求证哪种植物适宜在火星上生长。
  经过多方奔走后,两人搭建了一个由气压撑起来的面积为111平方米的透明塑料包,这就是他们的火星食谱晚餐俱乐部,里面有厨房、储藏间和温室。储藏间的温度可以根据储藏品的需要进行调节,但对于火星,尤其是火星冰冷的夜晚,这里的温度还算是高的,不然的话,储藏间里的食物会冻坏。
  温室坐落在塑料包的一个角落,在这里,种植着一些可食用的植物,它们的生长土壤是琼脂——一种从植物中提炼的明胶,温室里还有好多其他耐寒的植物。从温室里采摘食材,到储藏间进行温度适应,厨房里存储了脱水和粉末状的烹调原料,尼尔森请来高级餐厅的主厨亲自烹饪。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他们打造出了一系列“火星食谱”,全是清一色的火星版,诸如:干肉饼、酱拉丝、牛排等。在他们眼里,蟋蟀、海藻、菌类,以及能够像杂草那样繁殖旺盛而且不需要太多水的植物都是首选,如马齿苋和蒲公英。经过脱水处理的食物或耐储存食物也是他们的目标,比如,麦片和葡萄干。
  由于火星表面温度很低,居住在那里的人们会感到鼻子有点堵,用一些香料可以让鼻子保持通畅。于是,尼尔森就用大量的起司粉来调味,用大量的香辛料来增加食物的味道。
  在众多美味佳肴中,有一道菜品给人的印象最深,那就是火星版的缅甸腌茶。腌茶在缅甸颇受欢迎,由盐渍茶叶特制而成,味道辛辣。而火星版腌茶则是由脱水甘蓝和柠檬汁粉末调配制成,虽然配料和制作程序不同,味道却和正宗的缅甸腌菜一模一样。
  还有一种食物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就是利用3D打印机打印的火星披萨饼,它可以逐层添加成分。第一层是面团,被打印在炽热的铁板上,这样就可以立即对披萨的底层进行烧烤;然后把与油混合后的番茄糊粉加在披萨面饼之上;最后再加上一层蛋白质。这样,一张3D打印的披萨饼就出炉了,味道好极了。
  2015年5月,尼尔森收到了皮埃罗吉画廊——纽约布鲁克林由工厂改建的洞穴状美术馆的邀请,把他们的火星食谱晚餐俱乐部移到里面,进行为期三周的展览。尼尔森说:“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为火星居民打造的食谱,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人类在火星这个陌生的星球上也可以很好地照顾自己。”
其他文献
见过给人看病的医生,也见过给动物看病的兽医,就是没见过给树看病的“树医”。然而,在新加坡却有一位专门给树看病的“树医”,他是人称“攀树达人”的李振来。  说起“树医”李振来,高高瘦瘦的他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很难让人把他与这个特殊的职业联系在一起,就连身边的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然而,李振来却是新加坡唯一一个考获“特级育木师”的人。不仅如此,他还曾经创下23秒爬上15米高树的记录,成了新加坡国家公
从古至今,中国人素来以勤劳、勇敢著称。为了生计,一些华人离开家人,漂洋过海,外出闯荡。通过自身努力,有人积聚巨额财富,有人成为社会名流,还有人在海外建立了“国家”。  公元1772年,广东梅州人罗芳柏在科举考试中铩羽而归,他觉得读书出仕无望,决定去海外发展。经过一个多月的风浪颠簸,罗芳柏终于登上了婆罗洲(今西加里曼丹岛)。婆罗洲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降水丰沛,土地肥沃,适宜耕种,山里还储藏着丰富的
18岁的秋天,我在西安爽朗的天空下,开始了人生新的旅途。  我以18岁的“高龄”,开始追寻我的舞蹈梦和表演梦。  我们那一届有很多同学留级或转学,我只想快点离开这个小县城,不想耽误时间,所以我顶住各种压力,一鼓作气考上了大学。  大一开学季,五花八门的社团纳新摆台把学校的主干道堵得水泄不通。  “同学,你喜欢跳舞么?我看你挺合适的。”那亲切又好听的声音有力地穿过人群,一下子把我这只徘徊在其中不知如
数十年前,满大街上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一律穿蓝、绿、灰制服,见了面一律称“同志”,这个称呼虽然很普通,但假如你被排斥在同志之外,那么性质就相当严重了。叫同志,说明你是自己人。  熟人之间叫同志,同事之间叫同志,陌生人之间也叫同志,甚至夫妻之间也叫同志,你能想象夫妻之间、情侣之间,柔情蜜意时互相喊同志的情景吗?  “同志”这两个字见证了一个大时代,沿用了很多年,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改革开放后就不再适
“很不幸地告诉你,不管你妈妈跟你说了什么,你并没有那么与众不同、独一无二。好吧,也许你是,但你的剧本(这里可以换作诸如‘手艺’‘东西’之类的词——作者注)不是。这一点,你早知道比晚知道得好。”如此幽默且意味深长的话,摘引自美国著名编剧威廉·M·埃克斯写的一本很好玩的书——《你的剧本逊毙了》。他用专业的眼光,以编剧的身份,分析剧本到底逊在哪里,如何改进。作为一个外行,我饶有兴趣地读完它,依稀能辨出其
将这个APP开着,并放在自己枕边,它就可以检测你的睡眠质量。原理是通过监测你身体的震动(比如翻身等)来判断你的睡眠深度。它会在你进入最浅的睡眠程度时将你叫醒,这时候醒来,你的困意最小,给你一种自然醒的感觉,而不至于因为困意而毁掉早上8点钟的课。
1  这些年,无论走多远,还是最想念放哥的面。  放哥在我中学母校门口开了家刀削面馆,三十出头的年轻人,雷打不动地搭一条毛巾在脖子上,乍看颇像古装剧里的店小二,只是胖乎乎的圆脸和稍带笑意的眯眯眼,在提醒着南来北往的客人,他是面馆的老板。放哥放哥,学生们都这样亲切地叫,一届届传下来,他的真名已不详。虽说是老板,但除了一个偶尔来打杂的大妈之外,采购、切洗、上灶、收款,包括迎来送往,所有事情都是放哥亲自
要做到“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其实是一种“奋力拼搏”的生活态度。  纵观自然界,动物也好,植物也好,都在奋力拼搏地生存着。反之,以“懒散随意”的方式活着的,就只有人类而已。人类得益于高超的智慧及灿烂的文明成果,所以即便懒散一点,也能存活。  我最近听说有一群“啃老族”,他们到了三四十岁还依靠父母的照顾生活着,有的甚至不去工作。这种情况,真的只有在人类中才会有。  让我们
老鼠经过特殊训练,也能掌握特殊技能哟!近期,柬埔寨使用一种经过特殊训练的老鼠来搜寻田间没有引爆的地雷。这种老鼠的搜寻速度可以达到11秒一个,而人工使用的扫雷机需要5天才能找到一个地雷。  这些老鼠来自南非,它们凭借地雷的特殊气味寻找方向,然后挖洞作为信号,告诉人们地雷位置,而奖励就是它们最爱吃的香蕉。如果天气好,它们找雷的速度会更快。  这些地雷和炮弹都是动乱时期留下的,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
中国古代社会很注重诚信、礼仪,话语上对“奸诈”、“小人”之类是排斥的;就算是官方也推崇“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流传下来的诸如“无奸不商”“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又令人匪夷所思。  其实,这是后人的一种误读。  “无奸不商”原为“无尖不商”。是说古时候开粮行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卖谷米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