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与批判性思维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深度學习的理念日益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实现深度学习,必须要注重儿童思维的培养,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从2001年第八次课程改革强调的探究性学习,到高校掀起的让批判性思维课程取代逻辑导论性课程的讨论,再到世界各国应对未来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可以说,基于深度学习的批判性思维研究,在教育领域正呈现出愈来愈蓬勃的生命力。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16年“情智教育”研究,一直倡导儿童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批判性思维是其中一个重要维度。我们构建以国家课程为主干的校本课程体系,为儿童批判性思维的渗透提供稳固的结构;我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方式,为儿童批判性思维的生长营造良好的场域;我们探索以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学习方式,为儿童批判性思维的提升注入持久的动力。
  随着批判性思维研究与实践的深入,我校教师积极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参与、高度投入、积极建构。在这样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中,深度学习正在悄然发生。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复习中基于学习者视角的“图式建构”,是指在数学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高水平认知联结的图式学习。采用图式复习单作为复习课上学生学习的媒介,以“我梳理”“我提醒”“我总结”三个环节作为复习主线引导学生进行伙伴共研,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建构策略,加深他们对复习内容的整体理解与综合应用,使他们真正从知识进阶走向思维进阶。  【关键词】“图式建构”;学习者视角;数学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
国家课程规定着国家对学生素养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发展学生素养与能力的有力凭借,也是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依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办学目标,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路径,以确保国家课程高质量地实施,是学校课程改革纵深推进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学科素养是一门学科独特的教育价值在学生身上的体现,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学科知识是形成学科素养的载体,学科活动则是学科素养形成的
【摘 要】物型课程是在当前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顺应未来学校发展的“课程概念引领”。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第二幼儿园借助“实验田”这一载体,基于儿童自然“生长”的价值、物型课程目标、内容框架、实施途径和评价,打造“格物致知”回归自然的物型课程。  【关键词】实验田;自然生长;物型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66-0066-02  【作
【关键词】空间能力;联系;思维;类比联想;正面迁移;抽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9-0054-05   【设计理念】   1.立足个体,类比联想,面向全局,让思维有根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一课的学习是研究立体图形的开始,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因此,研究长方体应经历由面到体再回到面的过程。立足于长方体这个研究个
近年来,成尚荣、陆志平等专家学者将于永正语文教学思想凝练为“儿童的语文”,这是对于老师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与教育理念的准确概括。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于老师紧紧围绕“儿童”与“语文”这两个核心元素,用大量鲜活的教育实践,诠释了对儿童生命成长的真诚关注以及对母语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本文尝试概括出“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的四个要素——“情”“趣”“养”“范”,以期深入探寻于永正教学思想的核心与实践路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的内涵进行了全面诠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可见,学习语言是语
【关键词】计算教学;内隐性教学资源;过程性知识;数学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41-0058-04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学习整数乘法。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大量的课前调查表明,几乎95%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基于学情的考察,本课的
【设计理念】  苏少版《美术》五下《青铜艺术》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来说,“青铜艺术”这一话题不免陌生,对“青铜时代”,学生们更是知之甚少。所以,“青铜艺术”因遥远而显得神秘。本课教学旨在带领学生走进那个遥远的时代,感受青铜艺术的伟大和神秘。  本课的学习活动将立足常态化的美术课堂。教师从简单的“说成语”“猜字形”“听故事”“比器型”“赏精品”等游戏化的认知活动入手
【关键词】寓言教学;《鹬蚌相争》课例;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41-0054-03  一、背景分析  寓言,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寓意于言。在语文教学中,寓言的地位不容小觑,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在寓言教学中,不少教师想当然地以为教学的重点是揭示寓意,这使得寓言教学陷入“摘抄寓意、背诵寓意”的怪圈。寓言,特别是先秦时
【关键词】智趣课堂;《咕咚》;识字写字;思维生长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09-0063-03  统编语文教材一下《咕咚》一课为非全文注音的特殊课文,课后“识字条”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也没有加注拼音,且课后习题明确提出“猜猜它们的读音”的要求。教材如此编排是基于低年段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猜读中积极构建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