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实验稿”的比较分析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dly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历史课程标准,内容,学习要求,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1G63[文献标识码]1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9—0026—05
  2001年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进中学历史课堂,进入课程标准的实施阶段。十年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构建了义务教育新的历史学科体系,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从事历史研究和教学的学者、教师也在不断总结、反思,为课标的完善,献计献策。终于,在201 1年底,《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面世了。
  “201 1年版”与“实验稿”相比变化何在?笔者以中国古代史的内容为例作比较分析。
  一、课程内容和体例的比较
  笔者按时序、分时期对比“实验稿”和“2011年版”的主要内容、“2011年版”新增的内容、“2011年版”减少的内容。为方便对两稿内容的知识要点进行对比,“2011年版”的内容顺序进行排列,对“实验稿”内容呈现的顺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1.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版”与“实验稿”相比,新增加29个知识点,减少11个知识点。新增加的知识点,如西汉的建立、文景之治、东汉建立、南北朝的更替、隋的统一、隋朝的灭亡、安史之乱、五代十国、北宋建立、元朝统一、李白成起义、满族入主中原等,弥补了“实验稿”割裂历史的状况,使中国古代各时期基本完整,便于学生清晰把握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新增的知识点“东汉建立”,突出了东汉在大一统国家中的地位,“隋的统一”和“元的统一”强调了统一对国家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因此,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历史,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减少的11个知识点,如元谋人、九章算术、赵州桥、齐民要术等,不影响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学习和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悟和认同,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2.“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体例与“实验稿”不同。“实验稿”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构建了历史课程体系,为突出学习内容与主题的关系,个别内容跳跃性大,历史的时序性和系统性不强,不利于学生对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把握。同时,主题式编排理性较强,不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初中学生应该在掌握具体史实的基础上认识历史。“2011年版”则还原历史学科的时序性和线索性的特点,建立在时序发展的基础上,弱化学习主题,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时代特征,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学习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有利于学生形成较为清晰的历史时空意识,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
  二、学习要求的比较 笔者对“实验稿”和“2011年版”的中国古代史内容中相同学习要点,不同的学习要求进行了比较,旨在通过比较,窥探其变化。
  
  又如“远古传说”,“实验稿”要求“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2011年版”要求“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虽同属识记层次,但两者的价值取向迥异,“实验稿”力图要让学生区别传说和史实,旨在说明传说不是史实,但是“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现实,特别在古代,是历史记录和传递的重要途径。要求初中生真正认识传说和历史的区别有难度”。而“2011年版”是让学生感受历史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让学生除关注历史考古、历史文献等传统的历史资源外,还能更多地去关注其他历史载体,并掌握各种历史载体的特征。
  还如“商鞅变法”,“实验稿”要求“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即让学生认识到战国时期是社会的变革时期,可初中生怎能理解“变革”这样的术语?“2011年版”要求“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虽同是理解层次的“认识”,但难度大大降低,因为学生能通过具体的史实,如秦国经济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增强去认识到“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这样的论断。
  再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实验稿”要求“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2011年版”要求“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将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的提法,改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因为“融合”有合成为一体之意,而“交融”则是相互融合,更符合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情况,也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从而增强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
  三、“2011年版”的价值取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体现国家意志,因此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应该体现国家对义务教育的目标要求。 通过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分析,笔者认为“2011年版”体现了如下的价值取向:
  1.追求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承担着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人格教育和国际意识培养等教育责任。“2011年版”继承“实验稿”的优点,并根据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 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凸显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古代史内容无处不渗透着这样的思想。“北京人”一课,不讲元谋人,笔者虽尚不知为何,但从学习要点中看出,本课更主要定位于北京人发现的意义,而不是说明中国大地上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何。“青铜器和甲骨文”一课,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青铜器和甲骨文是先秦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传承文明,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利于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北魏孝文帝改革”一课,要求“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由此理解到民族交融、民族和睦、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2.回归历史学科的特点,建立基于时序的课程内容体系。
  新世纪历史课程改革,其目标之一是“改革课程内容过于强调历史学科体系”。从初中“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到高中完全抛弃历史学科体系,于是便有了初中主题式、高中专题式的课程结构。“实验稿”中国古代史各学习主题,“照顾到古代文明的各个侧面,以某一历史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内容来反映这个时期的特点。”如,“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主题下,选取了“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三个内容,以突出主题特点: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于是在这一部分就缺失了西晋兴亡、东晋兴亡、南北朝的政治等内容,显得从三国到南北朝的史实零乱无序,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感觉跨度较大。此外,通过学习内容去理解主题的思想,对以感知为主的初中学生来讲,增加了学习难度。课程改革的十年来,历史学者、历史教育研究者、中学历史教师等各层次研究人员都在思考这些问题:初中学生学什么样的历史?到底要不要学科的体系?需不需要尊重历史学科的特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面世,回答了这些疑问。历史事件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只有按照时序建立的历史知识,学生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情感态度。没有了时序,没有了学科基本的体系,学生如何去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不理解背景,又怎能去正确认识历史?那一切,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不面面俱到,但要突出历史的重点和精华。通过一个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的“点”,连成历史发展的“线”。因此,“2011年版”抛弃“学习主题”采用“点一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是精选的历史知识,点与点之间按时序排列;“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时代特征,线使点之间构成联系。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了解基本史实的过程中感知历史,感知历史发展的脉络;注重感性知识的积累,避免概念叠加,避免初中内容高中化、成人化。”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2011年版”中国古代史内容涵盖从远古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各时期的重要史实,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社会生活,比较完整地呈现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各个侧面,注重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点—线呈现方式,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符合义务教育普及性的特点,充分体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扎实的通史学习基础,有利于高中专题史的学习,实现初高中历史学习内容的有效衔接。
  3.追求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是历史课程教学中尤为关注的内容,“2011年版”提出:“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等术语,充分表达出“2011年版”重视学生历史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形成。这在中国古代史内容中,也有所体现。如“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让学生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历史证据的意识。
  “2011年版”还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这是对学生理解历史、分析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视。在中国古代史部分,由原“实验稿”规定的识记层次,“2011年版”上升为理解层次的知识点有3个,即: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涉及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通过理解,让学生认识到: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群星璀璨的时代,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东晋南朝、隋唐五代,至两宋时期得以完成,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影响到近、现代甚至当代。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认识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意识教育。
  总之,“2011年版”体现了历史课改的进步、课程观念的逐步成熟、课程体系的渐趋完善、课程内容的日渐科学。诚然,“2011年版”的进步,正是因为有“实验稿”十年实践的经验和成就。对“2011年版”,现仅仅是初识。课改,我们仍在路上…
  【作者简介】袁从秀,女,1968年生,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教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参考文献:
  [1]杨润平-历史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实验稿)商榷[J],历史教学,2003(2).
  [2]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朱汉国,王斯德,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任世江,编余杂俎一历史课程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关键词]中学教学,材料,三国鼎立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07-0060-02    时值期末,不断听到很多初一学生及家长对历史课的抱怨,怎么感觉老师课上讲的内容和试卷完全不是一回事呢,老师讲的是一套,考试是另一套,尤其是试卷中那些引用各种材料的“分析题”简直让学生感到紧张绝望,让家长也觉得有些茫然无措。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笔者以为,不
[关键词]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两种倾向,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3-0046-04    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2007年的高考试题,取得了许多令人称赞的成绩,对于新课程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导向性意义,我们从中看到了加速推进课改的光明前景。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仍要对它冷静地审视,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推动命题朝着健康的方
[关键词]课堂预设,教学生成,教学智慧,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3—0037—05  历史教学预设,简言之,即历史教师为历史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而设计的一种理想化的教学活动方案,旨在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然而,历史教学活动是由师生共同构成,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活生生的学生个体,任何课前教学设计都无
关键词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实录》,教学目标,教学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08)05-0044-05    新课程使教师突破了以往“教教材”的窠臼,在深入思考“用教材教”的过程中调整教材结构、重定教学重点、开发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刘金军老师的《“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实录》,就是教学开发的一个案例。面对“这节课的内容非常理
中美两国高校都重视培养高质量的历史学本科人才。相较而言,美国大学比较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多样性,在学位课程体系中,非历史课程学分远远超过历史课程学分;中国大学则更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能力,历史专业课程学分大大超过非历史课程学分。  )18-0066-07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市场化,作为传统学科的历史学在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方面受到了质疑和挑战,历史学甚至是一些
上课、听课、评课看起来是很平常的事,但如果用“有效”两个字来衡量,都有着很高的专业要求和技术含量。而符合逻辑、建构好的逻辑,是其中的基本和关键要素,好课一定要有好的逻辑。下面以“辛亥革命”为例,分析教学中的逻辑魅力。  一切皆有逻辑,学习和“反思”辛亥革命的任务就是要认识、解释、建构“辛亥革命”发生、发展的逻辑以及在它的影响之下产生的、新的逻辑发展趋势,也就是要从逻辑的角度理解“辛亥革命”这一概念
关键词 新课程,代议制,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08)05-0024-04    高中历史新课程在必修Ⅰ模块中,安排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的学习内容。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进程。但是,“代议制”在过去所有的高中历史教科书里都没有出现过,这个概念即使在大学里也属专业名词,不要说大学通史教材中很少使用,连西方政治
[关键词]能力主导,素养立意,学科性,学术性,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5-0056-05  自2007年启动的新课程高考已经9年,命题专家历经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对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已形成一些重要共识,命题技术日渐成熟。特别是近几年的历史高考命题,突出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实现了知识、能力和认识的综合考查,代表了新的命题方向,符合高
[关键词]虚拟情景,历史教学,证据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1—0039—03    2008年11月19--20日,“全国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与课程改革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与会期间,佛山市南海实验中学方老师曾执教一节示范研讨课,课题是《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参加会议的130多位专家
[摘要]清末,面对学界服饰的迅速西化,普通民众表现出仿冒、艳羡和抵拒等多种趋向,呈现出变与不变交织共存的状态。决定这些趋向的因素包括清末学生的特殊社会地位,礼仪制度下服饰的政治特性及与之相关的礼俗观念,体现出传统意识在普通民众中的延续。作为最大多数的社会群体和社会构成的主体,普通民众呈现出的这种复杂图景反映了清末中国社会转变的常态。  [关键词]普通民众,西式服饰,社会转变形态,清末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