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感知力的增强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来源 :银幕内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aini1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下物质生活空前繁荣的时代,人们热衷于急功近利地追求某些表面事物,艺术的感知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艺术感知力的增强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谈艺术感知力的增强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艺术感知;感知力;潜移默化
  人们往往觉得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钢筋水泥的基础上的,认为物理与生命等科学的发展才会更好的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殊不知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艺术也是能够继续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艺术感知的潜移默化
  对于曾文理兼修且又正在研学艺术学的笔者来说,对艺术感知的潜移默化的理解是颇为深刻的。在理科的学习中,人们需要不断地去了解世界的本质,大到浩渺瀚宇,小到原子微粒。在文科的学习过程中,人们需要不断地去了解这个世界社会的本源,去了解社会的形成,社会的的运作,社会的进步。而所有的这些学科都是为了让人类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作为离不开社会生活的人们而言,只有恢复对生活的细腻感知,才会成为一个更有灵魂的人,而不是行尸走肉,艺术是把人类区别于其它生命的重要的范畴。
  (一)艺术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艺术是人类在历史进程中,通过不断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自我后,创造出来的精神文明和精神财富,它跟物质文明的作用是平行的,物质文明可以满足人们的衣食住用行,吃喝玩乐,而艺术可以满足除过物质需求之外,人们大部分的的精神需求,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是非常突出的。艺术可以发扬真善美,让人们生活在美好的人文环境里。艺术的本质是歌颂和赞扬具有真善美特质的事物,比如,用绘画或摄影去描绘一处美景,用文章去讲解一个动人的故事,通过舞蹈去表达细腻的感情,通过音律去表达快乐与爱意,这都是对真善美的表达。欣赏者观之,自然而然会心旷神怡,产生热爱生活,追逐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艺术可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助长人们的信念。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升华和重塑,艺术家创作时,往往会根据个人的审美经验,以及大众的共同趣味,把生活中的正能量元素进行放大,以典型化手法,让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优秀的更加优秀,欣赏者看到后,自然会大大增加精神上的能量,产生牢不可破的信念。艺术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滋养人们的精神。艺术在产生过程中,凝结了艺术家的许多美好寓意,都是通过形而上的思考诞生的,具备非常高的审美属性,如果认真去欣赏,完全可以领会到愉悦的,幸福的感觉,这些感觉会让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对精神的滋养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艺术可以引导人们的观念,矫正不良风气。艺术除了弘扬真善美之外,还可以通过对一些不良风气和观念进行批评,通过分析比较,指出它们的不良影响,从而起到引导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作用。从这几个层面来讲,艺术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地丰富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不断地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二)国外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大众的艺术感知
  中国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我们可以很好地将国外优秀的艺术理念融合于我们的艺术发展。20 世纪 70、80 年代,大批的日本艺术作品涌入中国的文化市场,从电影领域来说,中国电影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显然就是受到日本著名电影人高仓健的影响而拍摄,并且还邀请了高仓健作为该作品的男一号。另外,日本电影在技巧方面也影响到了中国电影。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电影中出现的不少具有探索意义的影片获得了形式上的突破,比如《小花》。日本的很多导演都因为其形式多样化的视听语言以及高超的艺术表达等感染着中国观众的心。而日本动漫可谓占据了日本影视文化的半壁江山,通过动漫,我们可以了解到日本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以及国民精神状态。而通过艺术感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得到了深层的交流,而且也加快了彼此间的艺术发展。
  二、艺术感知的必要性
  藝术感知是必要的。对于身处于物质丰富的现代生活的人们来说,我们不需要整天想着去怎样吃饱穿暖,而是通过钱这个等价物去换取更多更丰富的物品。所以我们越来越需要在生活中增多艺术感知的机会。
  (一)国家在人们艺术感知力的增强上所做出的努力
  我国在社会艺术发展中的投资是巨大的,不仅有政府资金上的大力支持,政府还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这是因为我们充分意识到,艺术生活之于人们生活的必要性。如果只有物理、生化等科学的发展,那么社会发展将是单一化的,而人们在巨大工作压力之下,如果没有一点艺术生活,那么社会发展终将停滞不前,人们也终将如同行尸走肉。像各种主题餐厅的设置,音乐的融入,文化节目的融入等等。这样就不是那种简单地为了填充饱肚子,而是以丰富的形式将进餐的体验丰富和享受化的生活感。社会中的文艺都是让人们去扩大感知,体验丰富多彩的世界。
  (二)与国外艺术感知力发展的比较
  我国与韩国相邻,在文化艺术方面也进行了更多的交流,同时我们也互相吸收了彼此好的艺术感知理念。在韩国电影艺术发展过程中,也体现了艺术感知力的必要性,相比之下,从我国对艺术感知力的增强来说,不足之地在于:一是在电影艺术的创作上,中国影视需要更好地表现传统文化元素。韩国的艺术发展中将起源于中国的儒学运用到极致,而我国的电影艺术却疯狂模仿翻拍海外剧,陷入盲目崇拜的泥沼当中,使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并未能尽情体现。二是韩国影视艺术的社会延伸度广,多元化的艺术文化产品不但充实了韩国人的精神文化,而且还推动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我国在影视艺术的社会延伸方面还不够足,但是我们国家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近些年发展了一系列可以调动全民热情的艺术感知作品,这一点也是广为称赞的。
  三、艺术激发了人们对美的感知力
  艺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且比现实更有典型性,是更“美”的一种外在体现。艺术借助一些手段或媒介,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来反映现实、寄托情感的一种文化,所以人们在欣赏艺术欣赏美的过程中,会大大的激发欣赏者对人文“美”的感知力。   (一)艺术的感知可以应对因生活的琐碎重复而产生的麻木
  深处于琐碎重复性的社会生活当中,我们很难去控制因不开心的事所导致的糟糕情绪。这种糟糕情绪的处理好坏就是优秀自律的人和普通人的区分界限。以合适的有涵养的方式处理则会让社会更加和谐。重庆公交坠江事件恰恰可以说明这一点。公交司机的情绪失控,女乘客的无理取闹都说明了艺术涵养极为缺失。如果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去增加普通人的生活艺术感知,他们就不会在极为危险地情况下做出冲昏头脑的举动。所以说加强全民艺术感知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艺术的感知可以使人更容易找寻初心
  人们每日每夜地忙碌于工作之间,忙得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艺术的感知可以使人们从重复枯燥的日常中苏醒过来。《摩登时代》的卓别林饰演的工人就是在一个单调的工作环境下,就像機器一样不停地重复做一样的事情。这样恰恰和他所处的时代有关,科技略为落后的年代,只能由人去充当机器。这部艺术创作也正是对初心的寻找以及对生活艺术感知力的缺失的思考。只有当人们有时间去感知生活,人们才更容易去时刻把握着初心,引导自己走向更好的方向。可以说艺术的感知让人类不会轻易迷失自我。
  四、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尤为需要艺术的感知
  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其实给艺术的感知腾出了大量的时间,因为机器对重复性工作的替代就是对人们的解放,这样人们就可以去大胆地感知世界,通过对世界的感知来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快到让我们无法想象,正因为有着人类道德伦理的制约,我们才以谨慎的态度去进行它的发展。艺术的感知是人工智能很难取代的一项人类本能特性,加大对艺术的感知化或许是我们对人类本能的优越性的延承。如果没有艺术的感知,无法想象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单调无聊。
  五、结论
  综上所述,人类艺术感知力的增强是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如果长期从横向的尺度去接收信息,不断的沉浸在“短视频”的暂时愉悦中,那么无论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社会艺术发展的角度上看,快节奏中的文化输出将不断阻碍着人们艺术感知力的培养。只有从纵向的层面,面对任何一件艺术品,不是为了短时娱乐,而是从“美”的角度去欣赏一件艺术品,不断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这样国家的艺术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除此之外,面对国际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中国现阶段的艺术氛围不可恭维,不可对国际艺术发展的良好氛围避之不及,而是要在融入中国民族文化特色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借鉴和学习,只有这样中国艺术的发展在市场化和国际化道路上能够尽快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让中国艺术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参考文献:
  [1] 赵江源.艺术感知力对当代艺术审美心理的建构与超越[J].求索,2016(09).
  [2] 吴耀华.艺术感知力的学术坚守[J].文艺研究,2009(11).
  作者简介:王姝璇(1994—),女,山西晋城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其他文献
摘要:魏晋时期山水画虽已萌芽,但实际是以地图的形式,一般作军事、政治或经济建设方面,“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地图的绘制是一个刻板的、机械的过程,且其实用性远大于审美性。相对于地图,山水画就显示出其超越实用之上的审美功能。光靠目见所及,不动心思,是创造不出真正的山水画的。山水画是在山川之形中融入了灵性,寄托了艺术家的思绪与感情。不仅要穷尽山水之形貌,还要表现它的灵趣、精神。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中国的改革开放。招商引资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但招商引资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招商引资是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一种方式,但政府过度干预招商引资,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本文从政府职能的视角揭示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问题;对策  政府与企业在各个方面都有联系,良性的政企关系有利于
期刊
摘要:现今,华语流行乐坛一位赤手可热的唱作全能型人才——李荣浩,2013年红极一时的歌曲《李白》由他本人亲手制作完成,这种歌曲题材让听众耳目一新,备受追捧。其将诗人李白作为歌曲曲名,并引用到歌曲中形成“对话”的这一创作特点,为华语流行音乐创作题材等方面做出了贡献。现从李荣浩的音乐风格,歌曲特点出发,深入探索李荣浩的歌曲创作魅力。  关键词:李荣浩;创作风格;《李白》  一、歌曲的创作风格  李荣浩
期刊
摘要: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的通过,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遗憾的事,同《合同法》一样,雇佣合同依旧被排除在《民法典》之外,也就是说,我国仍旧没有对雇佣合同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各种各样的雇佣关系,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相继涌现,我国《劳动法》并不能充分解决在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中,出现的这些雇佣关系,因为在这些雇佣
期刊
摘要:本文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为研究对象,用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80周年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电视直播作样本,以电视媒介的符号系统当研究工具,运用内容分析法、符号学分析法及文本分析法研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仪式的电视直播如何建构国家认同。  关键词:仪式传播;传播的仪式观;国家认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仪式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纪念日,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祭
期刊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新时代,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异化问题,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关键词:异化;劳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九大以来,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断发展但未达到高度发达阶段,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期刊
摘要:本文以乡镇卫生院档案信息化体系为研究对象,在查阅相关资料,并充分结合自身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构建乡镇卫生院档案信息化体系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具体有效的构建方法,以供相关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人员参考,进一步完善我国乡镇卫生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档案信息化体系;构建方法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基层医疗体系服务的重要机构,其档案管理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基层医疗的整体服务质量。就
期刊
摘要:小提琴的演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个完美的演奏者应该首先具备正确、扎实而又牢固的基本功,它是演奏发展的关键。当我们欣赏世界著名提琴家演奏的时候,无不为其溶于一体的精湛琴艺与出神入化的音乐境界所感动。这种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包含着艺术家多次对音色的追求和运弓技巧的磨练,这就需要演奏者了解到基本功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提琴;训练;方法  一、常见基本功及演奏方法  (一)持琴  小提琴持琴,是学
期刊
摘要:以民事诉讼中诚信原则适用的具体化、规则化要求为背景,禁反言理念从一种学术理论直接导入司法实践,并呈现逐步扩大之势。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禁反言适用案例发现,司法实践中体现的禁反言适用范围已远远超出我国理论界所界定的内涵,禁反言适用指向的客体范围不仅包括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言行,还涵盖了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法律关系主张以及生效判决中确定的请求与事实等,这实际上接近了英美法系民事诉讼禁反言的外延,而后者正是
期刊
我国伊斯兰教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有其深厚基础、社会实践及发展前景。清真寺作为穆斯林群众宗教活动和社会生活场所,承载着独特中国伊斯兰文化艺术和穆斯林的精神诉求。本文以西安市内具有典型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清真寺为例,通过清真寺建筑形制的本土化,由浅至深、由表入里,从外在形式和思想内涵两个层面探讨伊斯兰教中国化。  一、引言  伊斯兰教自唐高宗永徽二年(651)正式传入中国以来,传播发展已有1300多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