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对初中化学教学的思考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ys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彩的化学世界;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等。
  一、新课程下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削弱
  课堂上教师不敢过多地引导,生怕破坏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学生发表的意见,一味地被肯定、被赞扬,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显得十分浓厚,而教师的适时点拨却变得小心翼翼,课堂上该点拨时不敢点拨,好像一加引导,就不叫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了。教师缺少了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效果就打了折扣。我认为新课标的教学,要充分体现教材的教改作用,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好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境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新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做到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二、新教材增强实验探究性,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化学课程改革中,化学实验的改革是关键的一部分。新教材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而不再硬性规定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这就给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如“空气中CO2含量的测定”实验,可让学生联系化学知识设计反应原理。又如,对“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燃烧匙伸进集气瓶时,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还要由上而下缓慢插入?再如,对CO2性质的教学,设计“是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还是H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等探索性实验等。实际上,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发挥它们的功效。由于初中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限制性,不能真正发挥验证性实验的作用,容易造成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改进验证性实验,强化探索、研究性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新教科书”尝试采用了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研究性实验。增加探索性、研究性实验,体现探索的某一过程,如实验现象探索、实验结果探索、实验方案探索等,也可以起到引导学生探究的作用;增强验证性实验的探索性和研究性,让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自主学会探究,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在“活动与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形式,经过学生的亲自参与,观察实验现象,从观察中得以思考与分析,既达到探究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如学习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后,让学生走出课堂,调查本地水资源的利用和河水污染情况,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获得第一手的信息,通过发现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并写出调查报告。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因此,教学中要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并开展自制仪器、自制实验装置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三、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一项全球性的重大课题。新教材中介绍了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白色垃圾、土壤以及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并将“居室中化学污染及防治”、“生活中常见污染物和防治污染”放在选学教材中。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将环保教育渗透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当讲到涉及环保的相关知识时,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例如,
  初中教材讲到空气的组成时,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日报,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再“纯净”,已受到可吸入颗粒、有毒气体等的污染,再介绍这些污染物大多是化学物质,在今后的学习中会不断地接触到,这样,引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也对环保教育做了铺垫。又如,
  CO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因此對酸雨的介绍便成为新教材不可缺少的部分,使学生认识到酸雨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酸雨形成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使学生认识事物的两面性,发挥化学有益的一面,造福于社会,才能达到学习化学、研究化学的目的。
  (责任编辑 廖银燕)
其他文献
本文对一些滇版书籍,如《云南史料丛刊》、《云南辞典》、《永昌府文征校注》、《滇志》、《鸡足山志》、《云南历代诗词选》等所存在的注释、校勘、断句等问题,提出了商榷性意
目的:观察水平斜视矫正术对手术眼眼压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眼前节血液流量和眼压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46例70眼斜视患者分为两部分,其中55眼实施一条水平直肌矫正手术,另
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会有两种迥然不同的局面:一是教师满腔热情,生动传神,学生积极投入,兴趣盎然,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二是教师单调无趣地解说,学生机械重复地做题,呆板的教法,学生木然置之,毫无反响,整个课堂如同一潭死水,这是一个尴尬的事实.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放飞学生个性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对此,笔者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营造良
新课改以来最突出的两个变化是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怎样能让这两个方式有机融合,使我们的课堂变得鲜活起来?作为新课改试验区的教师,我听了很多同行的课,在钦佩别人的同时,我也在思考应该怎样上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又能在以后的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阅读了特级教师胡柏玲老师的著作《胡
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本身的原因,很多学生对学习特别是“小学科”——生物学科的学习不感兴趣,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效率低。面对这种形势,教师应努力充实自我知识储备,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收集实际生活中相关生物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孕育着知识,知识源于生活。渊博的生物学专业知识与丰富的生活经验相融合,这样才能让初中生物教学远离空洞的说教,更加充实有效
丁奇做完作业后在家上网,開机后,显示器上出现了几个闪亮的字:天方夜谭旧货市场。  丁奇好奇地点击了“进入”。  市场里卖的全是阿拉伯神话《天方夜谭》里的旧货,琳琅满目,而且价钱都很便宜。丁奇兴致勃勃地点开图片查看,结果大失所望,神灯破了个洞,里面的精灵跑得没了影儿;魔法师贾方的拐杖上的红宝石掉了,已经没有一点儿魔力……真是便宜没好货呀!  相比之下,阿拉丁的旧飞毯还算是完整的,售价1元。丁奇抱着少
猎鹰在天空中展翅翱翔,我们很钦佩它们飞翔时那优美的姿态和捕食时那快如闪电般的身手,它们被称为空中斗士。但是,你们是否了解猎鹰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捕食的全过程呢?下面
用二次量子化方法计算了H2O,D2O和T2O等XY2分子的多光子激发,计算所得能谱与实验值一致,详细讨论了跃迁概率的长时间平均值和同位素效应。
一、理解反思内涵和反思效果    1.反思的内涵  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及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在讲完一堂课后,需要静心想一想,在刚才这一堂课里是否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课堂上是否关注了每一位学生?学生是否进行了高效、优质的学习?在课堂中有哪些地方讲得很成功,让学生得到了提高和发展,哪些知识的讲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留心身边的事物,你会在好奇中挖掘出自己的观察潜能,也会在观察与思考中学会阅读整个世界。请用眼去观察,用心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