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材再建构”的智慧实施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mingming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分析
  “学材再建构”是李庾南老师倡导的“三学”(学材再建构、学法三结合、学程重生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师生根据学习任务,为实现学习效益最大化,对各种显性学材和隐性学材进行主动加工重构。
  在“二次函数”起始课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法是从大量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次函数模型,然后研究定义并对定义进行强化练习。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几乎是前面一些问题的再练习。由于学生学习一次函数后,对研究函数的基本思路已大致了解,笔者认为“二次函数”起始课采用单元教学,顺应了学生原有知识体系,也顺应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二、教学实践
  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类比生成概念。
  1. 用20m长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花圃,设矩形花圃的一边AB长为xm。思考:若改变x的值,矩形的哪些量随着x的变化而变化?
  问题1:若把邻边BC的长记作y,你能写出 y与x之间的关系吗?
  追问:y是x的函数吗?为什么?这是什么函数?什么是一次函数?我们是从哪些方面研究一次函数的?
  问题2:矩形的面积s与x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否也具有函数关系?为什么?我们将这个关系式化简,得s=-x2+10x。s是x的一次函数吗?
  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研究一种新的函数——二次函数。(板书课题)
  2. 观察类比,形成概念。
  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作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b,c 分别是函数解析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设计意图:在教授二次函数的定义时,笔者没有采用教材上所呈现的方式进行常规教学,而是先从几个实际问题入手,列出关系式,再让学生观察其特征或共同点,然后归纳出二次函数的定义,最后对概念进行拓展练习。这是基于以下三点进行考量的:一是学情,同类型的训练教学中已经涉及,学生已熟悉;二是对二次函数的定义不必过多地进行辨析和拓展,这些与前面的方程的定义和一次函数的概念属于同类型练习;三是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題、提出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在这个导入过程中,二次函数的定义由学生自主发现、自我概括而成,是基于已有经验生成新知,从注重思维结果向注重思维过程转变。
  活动设计(二)构建框架,明确研究方向。
  1.类比一次函数研究内容,建构二次函数章节知识框架,明确研究方向。
  2.回顾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研究思路。
  (1)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画函数图像,观察图像,得到函数性质;
  (2)从特殊的y=kx(k≠0)到一般的y=kx+b(k≠0)的研究思路;
  (3)讨论两种情况(k>0,k<0),归纳。
  活动设计(三)绘制图像,探究函数性质。
  1.类比联想,明确研究方法。
  学生绘制y=3x的图像。
  教师提问:如果图像上有点(m,n),那么横坐标为-m的点的纵坐标为多少?说明什么?能总结一下图像关于原点对称的代数刻画吗?那么图像关于y轴对称的代数刻画呢?y=3x的图像过原点且仅在第一、三象限,这种区域性能用代数刻画吗?可以借用这样的判断方法去验证当k>0的正比例函数。
  2.代数思考,探究数形模型。
  探究特殊二次函数y=x2的图像。学生列表描点画出图像。
  结论: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因变量的值应该都不小于0。
  教师提问:由函数解析式的结构特点和表格中所列数据的特点,解释为什么图像会有这样的特点:
  (1)过原点(0,0),其余各点均在x轴的上方;
  (2)无最高点,原点为最低点;
  (3)图像关于y轴对称等。
  设计意图:探究二次函数的图像,让学生在“大致→精致→一致”中穿行,就是一个思维从抽象到具体的活动过程。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有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实践操作,总是在历练自己的思维,感受思维的魅力。
  3. 几何观察,提炼函数性质。
  师: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画二次函数y=[12x2], y=2x2的图像,与函数y=x2的图像相比,有何异同点?(学生画图后回答。)
  师:画出函数y=-x2、y=-2x2、y=[-12x2]的图像。观察这些抛物线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它们之间是否有着某些联系?
  教师引导学生在画图之前先预测图像的特征,然后再动手画图验证。
  4.归纳梳理,总结图像性质。
  二次函数 y = ax2(a≠0)的图像特征与函数性质:函数y=ax2(a≠0)中,[a]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小;[a]越小,抛物线开口越大。
  设计意图:对于具备一定抽象能力的九年级学生来说,二次函数的图像所承载的教学价值绝不是用“列表、描点、连线”画图,而是让学生根据函数表达式,在不需要画出精确图像时,就能判断函数图像的一些特征和大致形状,这是一种思维价值。当学生画出比较精确的图像后,与想象的图像进行对比,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思维的魅力。这样的思维经验还会延伸到后续各种结构的二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研究上,不仅让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发展,而且还培养了其“由数想形”的思维能力,以达到眼中无图、心中有图的境界。
  三、教学反思
  (一)在类比中生长。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结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本节课不仅关注数学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同时重视了学习的经验方法。一次函数的研究经验和方法为本节课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很好地抓住这样的契机,通过类比一次函数的研究框架自主建构本章的研究脉络,让学生明晰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感受数学的整体性。在研究图像性质之前,由正比例函数的式结构和形结构展开类比联想生成本节课的新知,实现了课堂的高效益。
  (二)在实践中完善。
  在以往的听课过程中,很多同仁在学生画图出现错误时,会直接告诉学生应该用平滑的曲线连接。事实上,学生对为什么是曲线是不理解的。所以本节课在学生由数猜形、释形的过程中,基本由学生畅所欲言,充分暴露其思考中的一些问题,在描点连线后也展示了一些有问题的图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如何修正,比如到底是用光滑的曲线还是折线,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最后通过用几何画板密集取点的方式验证学生讨论的结果,完善了学生对二次函数图像的认识。
  (三)在探究中内化。
  学生在研究得出y=x2的性质后,再研究y=[12x2]、y=2x2、y=ax2的性质时,已经从使用先前单一的方法变成了用多种思考方法,比如有列表、描点、画图进行探究的,也有从解析式的特点入手,先说出图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还有通过列表,利用表中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的。学生能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将知识内化成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方法,无疑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价值。
  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初中课堂学程生态化建设研究”(课题编号:E—c/2016/19)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经历借助图形直观发现整式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  2.构建本章的知识结构。  3.在探究整式乘法法则、乘法公式的过程中,提升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等知识技能。  4.引导学生感悟:对于一个数学表达式,不仅要会顺向看,还要会逆向看;弄清这两种变形是互逆变形的过程。  【教学流程】活动一:研究支撑回忆  问题1:下列式子属于数的哪些运算? 
期刊
【设计理念】  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我任教班级的学生存在一个通病:选材单一,立意不够高远。他们总是用同样的题材来应对不同的题目,逐渐失去了写作兴趣,自然也得不到教师的青睐。为此,我试图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辅以学生作品,引导他们在讨论比较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  这节课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进行设计: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寻找素材,为自己所用;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民俗,拓宽思路;引导学生将某一事件放到人生坐标
期刊
吴爱钧工作室是江苏省领航名师(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工程工作室,领衔人吴爱钧为正高级教师,江苏省首届领航名师。工作室现有成员16名,来自泗阳县教研室和各初中学校。  工作室以“用心做品质教育,用爱为模范人师”为核心理念,引领教师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温度语文”实践为抓手,创设教学、研究、培训于一体,相互支持、协作的学习环境,力求成为教师成長的摇篮,教学示范的窗口,教学交流的平台,教育改革的论
期刊
摘要  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首要任务是学会备课。备课的呈现方式一般以教学设计的形式出现,教学设计一般包含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六个方面。  关键词  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  教学设计是在正式教学前,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预先制定特定环境中将要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进程。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系统科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
期刊
江苏省扬中市新坝中学是一所农村初中,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师资水平成了学校发展的瓶颈。于是,学校积极探索教学团队建设的方向,通过校内外培训、骨干示范引领、课题科研突破等途径优化教学团队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一、以强师提能为核心,优化团队建设  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并邀请专家名师来校为教师做专题讲座,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参观考察,参加学术交流。  为开拓教师们的视野
期刊
摘要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开展学科主题活动是必要且可行的。在学科主题活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情感,并做好知识储备,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为保证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要优先选择学生高度参与的组织形式;活动开展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真正实现价值导行。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主题活动 价值导行  学科主题活动是指把活动和学科内容相结合,以一个主题为线索,围绕主题进
期刊
摘要  大数据的不断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大数据助力精准教学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数据采集、实时分析和学习诊断,实现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的精准化,促进了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关鍵词  初中历史 大数据 精准教学  大数据的不断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大数据助力精准教学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学校提出
期刊
初中数学实验是通过动手、动脑学数学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学生运用有关工具,在数学思维参与下进行的一种以人人参与的实际操作为特征的数学验证或探究,是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感悟数学思想和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辅助课程,是初中阶段国家数学课程的一种补充。初中数学实验的类型,概括起来有三种:验证型、理解型、探索型。验证型实验,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检测、验证已得结论或猜想的正确性,从而更直观地获得对数学知识的
期刊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了解三只猫在家中的地位。  2.在矛盾冲突中,体会“我”对第三只猫前后不同的感情。  3.比较不同人对猫的态度,探讨人性的复杂,反省如何善待生命。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我”对第三只猫前后不同的矛盾感情。  2.探讨人性的复杂,反省如何善待生命。  【教学流程】  一、比较分析:哪只猫最受宠爱  师:郑振铎的《猫》,讲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阅读全文之后,
期刊
在小学数学阶段,学生对逻辑推理的经历主要是以直观猜想为主的规律探寻,是“经验型”思维,缺少理论支撑,逻辑性不强。初中数学“公理”“定理”“概念”等知识增多,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发展,要逐渐过渡到“理论型”逻辑推理阶段。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逻辑障碍,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促进他们逻辑思维的发展,有效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这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难点。本文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