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话剧语言的运用与教学实践

来源 :语言战略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s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剧,顾名思义,是一门离不开语言的艺术形式,主要通过舞台上演员大量的对白或独白向观众叙述人物,表明剧情。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来源于生活,话剧也不例外。话剧表演最基本的定义就是演员在塑造角色时,要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去真听、真看、真感受。同样,话剧语言也来源于生活中的语言,它经过艺术升华区别于生活语言,但在运用和训练中又绝不能丢失生活化。
  在话剧语言的运用中,演员要做到“真”,创作就不能脱离生活,要懂得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创作的素材。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的不断累积,可以帮助演员更准确地去理解和感受角色,寻找到饰演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激发出演员自身的真情投入,这样观众听到的话剧语言就承载了演员最真实的情感,它一定是自然的语言,是能打动人的语言。
  “自然”是话剧语言的一个基本遵循,舞台上呈现出的语言还要经过艺术工作者的加工和修饰,要比我们生活中的语言更加精确生动,更加富于表现力和美感,同时还要通俗易懂,容易被观众所接受。这也是话剧演员在舞台语言的运用中,要向观众传递出的两个层面:一层是要让观众听清,另一层是要让观众听懂。要做到这两点,必须经过声台形表等多方面的表演专业训练。这里还有一个表演观念的问题,话剧语言虽然表现的是台词,但其实也是表演,台词和表演是不能分家的,所以在演技训练中,台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20世纪50年代,我们在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教学方法的学习和引进中,开始了中国话剧理论和教学的探索。当今,国际上一些表演流派非常关注身体的表现力,比如中性面具训练,而身体表现力其实是我们传统戏曲艺术中程式化表演所关注和擅长的。因而,不论古今中外,不同的表演体系之间,是存在相近相通之处的。百年话剧,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在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艺术门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与国外不同艺术门类的学习交流,继续开拓创新,努力做到融会贯通,打开表演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追求表演的更高境界。
  近几年,我参与了国内几所电影和表演专业院校以及北京人艺学员班的教学工作,对话剧语言训练进一步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我在最初接触表演时,学习的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之后到北京人艺学习工作,跟着剧院里的前辈艺术家们学习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后来到德国留学期间,又学习了格洛托夫斯基表演方法。如今,我无法准确地界定出自己的表演中有多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成分,有多少北京人艺的成分,又有多少格洛托夫斯基的成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综合性的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也会将自己在不同时期学到的不同表演体系和近40年的表演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教给学生多种表演方法。在话剧语言的运用方面,我会要求学生先做到让观众听清,而后再通过自己的身体和语言把对角色的内心感受传达出来,让观众听懂。那么话剧语言如何让观众听清、听懂?我认为演员在表演中要重點关注台词的吐字归音和传递方向。
  日常我们说一段话的时候,往往强调的是开头,而忽略了结尾,也就是归音。中国语言的吐字归音,不是点对点的直线,而是圆形。比如说“好”,生活中我们经常说“你好”,但话剧语言如果和生活中的说法一样就不行了,而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归音上。话剧语言的“好”字,最后归到汉语拼音hǎo这个口型,发音一定是清晰而准确的。也就是说,如果把一句话的最后几个字或最后一个字强调出来,台词就一定是清楚的。再举个例子,“我们先说这个草莓事件,真正的事实是,我被人整了,欺骗了,出卖了”这句话,大家分别强调句头和句尾的部分各说一次,是不是发现表达出的意思是有所区别的?如果强调了句尾部分,这句台词就更清楚了。在话剧语言的教学中,我还经常会用腹式呼吸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发音,意图是教会演员把自己身体从两边到后腰的整个腔体打开,台词的字尾归到前鼻音,这时演员发出的声音就一定是送出去的。随后再跟随演员最原始的身体感受和内心愿望,用语言的方式寻找到台词所要传递的方向,也就是表演中演员用自己的心灵去完成与观众的交流。
  话剧语言的运用和训练都是有过程的,是演员对生活和表演本身循序渐进、不断累积的过程,这种累积和台词基本功的训练应该伴随演员的整个职业生涯。但同时话剧语言的运用和训练又很简单,万变不离那一个“真”字。当演员唤醒了内心最真实的愿望,在舞台上就能表达出最真诚的语言。
其他文献
[编者按]“话剧,顾名思义,是一门离不开语言的艺术形式,主要通过舞台上演员大量的对白或独白向观众叙述人物,表明剧情。”话剧舞台语言来源于生活语言,又高于生活语言,是生活语言的提炼和升华。本期“语言跨界谈”邀请到4位话剧艺术家,谈谈他们的舞台语言创作心得。  朗诵艺术的本质,在于把文字作品改造成声音作品。文字艺术作品诉诸的对象是读者,而朗诵艺术作品诉诸的对象是听/观众;读者欣赏文字作品的方式是阅读,
期刊
分析小学英语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阐述小学英语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师生和生生互动、教学内容情境化及个性化和教学模式创新三个方面的挑战,总结两种小学英语智慧课堂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分别为小学英语应用电子书包的自主学习模型和小学英语GERI课堂教学模式,并提出小学英语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建议。
分析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以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4 Section A阅读部分为例,从谈论插图、运用策略、制作导图、寻找佳句、挖掘内涵、拓展话题等方面具体分析在文本解读中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提出教师应把文本解读的过程发展成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其个性和提高其人文素养的过程,使其在有效的阅读体验中成为主动的阅读者和积极的思考者.
阐述初中英语趣味性课堂构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构建初中英语趣味性课堂的策略,即教师应精心设计新课导入、巧妙引入实物道具、营造轻松课堂氛围、结合日常生活资源、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综合学习活动等构建趣味英语课堂。基于此,为英语教学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悦、高效地学习英语。
阐述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教材为例,探究语篇所包含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结合教学实例,分析依托语篇文化内涵实现学科育人目标的具体策略.提出教师须深度理解教材中依据主题意义所编写的话题及其语篇内容,用心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精准定位文化目标,把立德树人纳入日常教学,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知行合一.
一、教学背景rn(一)教学内容rn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3 Unit 7 Art Lesson 1 Masterpieces 阅读课.教材提供三幅名画,分别为梵高(Van Gogh)的《星夜》、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的《呐喊》、雷尼·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的《光之帝国》,以及关于画作的三篇文章.文章中阐述了画作内容、画家创作灵感及画家本人对画作的思考或评价.文本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总结画作赏析角度,学习画作描述语言,引起对画作的深入思考.
期刊
阐述生态课堂的内涵及智慧课堂对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结合教学实例,从课前预习、课堂讲解、课堂活动与课后反馈等环节探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生成智慧课堂的策略,从而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数字化资源、手段、功能及较真实的情境,使之感知语言学习的乐趣、魅力及意义,进而构建生态课堂。
阐述副文本的研究概况及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以外研版(2019版)高中英语教材Unit 4为例,探讨作者简介、文本体裁、标题、图片(插图)、辅助视频、学习建议、学习助手等副文本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副文本的使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看”的技能,而且能在引导他们了解文本写作背景的基础上,预测文本内容、深度理解文本、梳理文本结构、推断写作意图等。
分析阅读理解中细节理解题的重要性.通过研究近五年高考英语真题和各地模拟题发现:细节理解题题干的设问方式和选项的设置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干扰项的设置越来越具有迷惑性.结合细节理解题专题教学,研究干扰项的设置规律和正确选项的特点,提高学生识别干扰项的能力.
分析将听说材料与单元写作有效融合的理论依据.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1 W hat\'s the matte r?Section A 1a—2d教学为例,探究如何通过改编听说材料,将听说材料与单元写作动态融合,解决学生写作难的问题,从而提升其写作水平.提出在教学中,教师应明确目标、确定起点,搭路架桥、两点一线,分散难点、各个击破,循序渐进、由简入繁等展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