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笑话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jq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这个年头儿,在报章杂志上,最流行的是幽默文章。可惜记者是个埋头干实业的人,没有名流学者文人墨客那种闲情逸致,所以简直不懂什么幽默和不幽默。只是记者跑过不少地方,见过不少世面,就拿平时见闻所得,讲几个笑话,替读者们劳作之余,解解闷儿罢。
  笑话年年有,今年格外多,不过有许多笑话,是不好随口讲出来的。现在我就讲两个没有多大干系的官场笑话罢。
  据说从前长江某省,有一位督军,他虽出身行伍,而目尚识丁。某日,来了他的一位老乡,向他讨差使。他应允后就下了一道手谕。这位老乡欢天喜地的说完了“栽培”“赏饭”的一套谢恩的话后,回到旅邸,静候佳音。不料不多时,来了一群纠纠武夫,竟把他捆绑着,捉将官里去。这位老乡愁眉苦脸,大叫其冤。后来经多方奔走探听,才知道是一场误会。原来那位督军大人的手谕“派到副官处”的“派”字误写了个“抓”字,部下才不问皂白,把这位老乡捉到副官处去了。
  东北接近日俄,所以日俄的语言,每人都会说几句。譬如日本的“阿力阿豆”(谢谢)、“八格牙鲁”(昏蛋),这两句话差不多尽人皆知。东北某老将军当然聪明也不在人下。一天,日本总领事宴请中日要人,实行亲善。某老将军也被列上宾,席间觥筹交错,宾主言欢,倒也非常热闹。宴毕告辞,照例客人要对主人表示一点谢意。老将軍心花怒放,要来一句洋话,可是老态龙钟,又多贪了几杯美酒,竟把“八格牙鲁”误记为“阿力阿豆”。所以临别握手的时候,向每个日本人都是道一句“八格牙鲁”,骂得日人目瞪口呆,莫名其妙,对看多时,只得自认晦气。这一事便在东北永成笑柄。
  这是两个笑话,但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可笑。因为在目前,登坛祈雨的主席,算命批字的县长,制造红丸吗啡的委员,到处都有着。我们那位督军,不过因为欠读通了些。我们那位将军不过因为没有学好番话,闹这些笑柄,自然是很平常的。但是当代的名流学者,东西洋的归国留学生,开口谈民主独裁,闭口谈三民五权,却不知道中国的大官,是怎样地幼稚糊涂,连粗浅的常识都没有,怎样能叫他们来担当救国大计。所以我这两个笑话是未始不足以供参考的。
  题解
  杜重远(1898—1943),辽宁开原人,近代著名实业家、记者、杂文家。曾创办宣传新思想的刊物《光芒》。1943年遭军阀盛世才杀害。
  本文原载《新生》1934年3月3日第1卷第4期。这篇杂文表面看来没有新奇的艺术构思,没有别出心裁的结构,也没有俏皮华丽的语言,更没有吊人胃口的悬念,然而却能在面世70多年之后,让人们读起来,仍觉饶有兴味,且浮想联翩,耐得住咀嚼。
  是两个什么样的“笑话”呢?一个是“长江某省”的一位督军,为给一位老乡安排“差使”而下的手谕中把“派”字写成“抓”,引起误会演出一场闹剧,好不尴尬。何以“派”错成“ 抓”呢?我们不揣冒昧,不妨试猜一,督军可能经常抓人,提笔便“抓”了;试猜二,督军可能手谕多有“抓”字,习惯成自然;试猜三,该督军也许压根儿就“派”“抓”不分或从来就把“抓”读成“派”……这是个什么笑话呀?分明是揭丑。
  第二个“笑话”是讲东北“某老将军”在日本总领馆宴毕告辞时,错把骂人的日语当成谢谢,滑天下之大稽,留下永久的笑柄。其实,这位老将军本无必要东施效颦学什么洋文,心欲附庸风雅,嘴却南辕北辙,哪里会不出洋相?
  两位级别颇高的大官,出现此类低级错误,“幼稚糊涂”,“连粗浅的常识都没有”,奇怪吗?不怪也。东北地区曾流传过一个笑话,某官员在大会上做报告,讲道:“我们要苦干、实干加二十三(巧)干”。可能是秘书把“巧”字写得分了家,这位官员便读成了二十三,可笑复可悲也。假如出版一部《官员笑话集锦》,我想,其字数可能不会少。
  杜重远先生慨叹,这样的官员,“怎样能叫他们来担当救国大计”。当我们听完两个笑不出来的“笑话”后,会作何感?
  (米兰)
其他文献
接受所部馈送土宜礼物,受者笞四十①,与者减一等,律有明禁。粮里长各色人等每送薪送菜,禁不能止。穷诘所以,盖沿袭旧日风,今日视为常事。且尔等名奉承官府,意为实有所需求。谓之意有希求者,盖意官府不易反面。而今少献殷勤,他日禀公事,取私债,多科钱粮,占人便宜,得以肆行无忌也。若有美意,则周尔邻里乡党之急可也。官有俸禄,何故继富?与之官,取之民,出其一而收其十,陷阱不浅。  今后凡有送薪送菜入县门者,以财
期刊
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甚,政益乱,民益死,国乃以亡。群有司众矣,人望以廉,必不可得者也。中人可以自全,不肖有所惮而不敢,皆视上官而已。上官之虐取也,不即施于百姓,必假手下吏以为之渔猎,下吏因之以雠其箕敛①,然其所得于上奉之余者亦仅矣。而百姓之怨毒诅呪,乃至叩阍号愬者②,唯知有下吏,而不知贼害之所自生。下吏既与上官为鹰犬③,复代上官受缧绁④,法之不均,情之不忍矣。  将责上官以严纠下吏
期刊
通行观点:反腐败要靠有道德的官员,而高薪才能使官员过上“体面”的生活。激励措施和保障机制,是让官员守住“官德”、拒绝诱惑的基础。  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是一对矛盾。古往今来,很多有识之士都注意到官员薪酬与廉洁程度之间具有某种关联。管仲曾言: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托克维尔也曾指出:“在贵族政府,政务工作人员都是富人,他们只贪图权势。在民主政府,国家工作人员都是穷人,他们希望发迹高升。”他认为
期刊
“期间”和“其间”两个词读音相近,字形也相近,但一字之差,区别很大。  “期间”指的是“在某段时间内”。例如:会议期间。而“其间”是“其中”“那中间”的意思,可用于指时间、空间等不同方面。例如:他上了四年大学,其间多次获奖。又如:这段山路很长,其间有几个山洞可以避雨。  此外,“其间”表示的时段可长可短,“期间”表示的时段则不能太短。  就用法而言,“其间”前面不能加修饰语,“期间”前面则必须加表
期刊
唐贞观三年(629),濮州刺史庞相寿犯了贪贿罪,被朝廷“追还解任”,受到免职处分,并追还赃款。不料庞相寿毫无思过之心,为了保住乌纱帽,竟不知羞耻地向唐太宗上书,“自陈幕府之旧”,哀求太宗念在“故旧”的情分上予以宽恕。  原来,李世民当皇帝之前被封为秦王,庞相寿曾在秦王府做过事,是他过去的老部下。照一般世俗眼光看,老部下犯了事,请求老领导老首长照顾一下,开开绿灯,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唐太宗虽然贵为皇帝
期刊
父亲(编者注:指韩复榘,此篇是韩复榘之子回忆其父亲的文章)反对“任人唯亲”及“任用私人”。他面试新人,第一句话就要问:你是怎么来的?在人事任免过程中,他最厌恶投机取巧或托人情、拉关系,一旦发现,永不叙用。  有王某,北京大学毕业,陈调元主鲁时,考取山东候补县长,但尚未发表。等父亲韩复榘主鲁,王某运动国民党要人给父亲写信,请予优先发表。父亲接信大怒,在原信批了“驱逐出境”四字,并说:“这样钻营奔走的
期刊
学习商数(Learning Quotient)指一个人不断在外界环境中获得认知,或者通过逻辑思考获得经验的能力。  学习能力在古代已被重视,孔子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学习能力更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成功潜质和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学习商数”很高的人会是一个不断有创新的充满活力和魅力的人,而一个再高明的人,如果到了不能接受外在影响的地步,恐怕也就
期刊
“科举取士”是古代中国的特色之一。在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中,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它较好地畅通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渠道,使贫寒子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但科举的公平是相对的,对高官和皇族常有优待,不但其子弟可上较好的学校,而且有门荫制度,“官二代”可通过门荫直接进入仕途。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也容易得到考官关照。  明万历八年(1580),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第三子考中状元,大儿子考
期刊
万事催华发!论龚生①、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追往恨,倍凄咽。 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艾灸眉头瓜喷鼻②,今日须难决绝。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③,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  【注释】  ① 龚生:即龚胜,汉时人。王莽篡位,召龚为官,龚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九岁。  ②瓜喷鼻:中医治
期刊
有的人擅长于说话,可以在任何场合,嘴里说个不停,真好比悬河之口,滔滔不绝。但是,听完他的说话以后,稍一回想,都不记得他说的是什么了。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不少。如果你随时留心,到处都可以发现。说这种话的人,有的自鸣得意,并且向别人介绍他的经验说:“我遵守古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遗训,非用尽人类最伟大的语言不可。”  你听,这是多么大的口气啊!可是,许多人一听他说话,就讥笑他在作“八股”。我却以为把这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