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的变节之谜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gyh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山人等,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向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他由于家世的关系,很早就卷入晚明残酷的政治斗争旋涡,可以说是在血海深仇中成长起来的。中年以后,他又碰上了一次改朝换代。内忧外患,让他的一生历尽劫难……
  19岁为报父仇而杀人
  黄宗羲是浙江余姚人。他的父亲名叫黄尊素,是晚明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曾担任过监察御史,这是一个监督百官、控制舆论的重要官职。在他为官之时,朝政被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所控制,而他则属于与阉党对立的东林党。他很有智谋,是东林党中比较具备政治智慧的人,是“东林七君子”之一。在东林党和阉党的斗争中,他的每一次出拳,都能击中阉党的要害,因此被阉党记恨在心。
  1626年年初,已被罢官还乡的黄尊素被人诬告贪污,阉党岂肯放过这个机会,魏忠贤立刻下令将他押解到京城受审。黄尊素被押解到京城后没几天,就被拷打至死,享年只有43岁。黄尊素死后5天,尸体才被人从监狱中抬出,全身已经腐烂,以至于无法辨认。当时,年仅17岁的黄宗羲一直在狱外等候。作为长子,他陪着父亲从家乡一路到京师。父亲的被杀,使他痛不欲生。他第一次认识到了政治的无耻与黑暗,内心充满了愤怒,一心想要报仇雪恨。
  两年以后,新登基的崇祯皇帝清除了魏忠贤等阉党,开始为东林党平反。黄宗羲闻讯后,立刻进京讼冤。血气方刚的他在袖子里藏了一根铁锥,在与仇人对质于刑堂时,竟一见仇人,便扑上去,将他刺得遍体流血,直至气绝。报仇之后,又于堂前“狂哭”不止。这时,仇恨已使他整个人陷入了一种疯癫的状态。崇祯皇帝听说这件事后,也感慨说黄宗羲是“忠臣孤子”,不仅没有治他的罪,还下旨追封了黄尊素为太仆寺卿。
  曾为抗清走上战场
  在为父亲报仇雪恨之后,黄宗羲曾参加过科举考试,可惜没有考中。不过,作为忠臣之后,他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很多名士也乐意提携他。
  黄宗羲先是加入了晚明最大的政治社团复社,并参加了复社与阉党余孽阮大铖(就是《桃花扇》里被李香君几番痛骂的阮胡子)之间的斗争。当然,那个时候的他资历尚浅,基本上只是跟在别人的后面摇旗呐喊。他还遵照父亲的遗命,拜了当世大儒刘宗周为师。在读书之余,他不断结交各地的读书人,以扩大自己的影响。
  1644年,明朝灭亡,满人入主中原。作为忠臣之后,他义无反顾地和老师刘宗周一起加入了在南京的南明朝廷。然而,掌握南明朝廷权力的却是阮大铖,他在杀死了一些忠臣良将之后,又将屠刀伸向了黄宗羲。幸亏得到朋友的帮助,黄宗羲才得以逃离南京。
  时局一天比一天动荡,清军长驱直入,江南的城镇一个个沦陷。一天,黄宗羲去绍兴探望已被排挤出南明朝廷的老师刘宗周,看到已经绝食20多天的老师已经瘦得没了人形。原来刘宗周眼见大明江山不保,而自己空有一腔报国热血,却在朝廷中不能有所作为,最终选择了绝食殉国。
  黄宗羲望着奄奄一息的老师,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放声大哭,唯恐惊扰了虚弱的老师。刘宗周当时已经不能说话,只是对着黄宗羲点了点头。黄宗羲离开后没多久,刘宗周就过世了。对于黄宗羲而言,他生命中最尊敬的父亲和老师,都为了国家和江山社稷,心甘情愿地付出了生命。他们成为了黄宗羲心中的榜样。从老师家出来以后,黄宗羲马上回到家乡,和两个弟弟一起拉起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坚持抗清数年之久。后来,明宗室鲁王在绍兴又建立了一个小朝廷,他前去投奔,被鲁王授予监察御史等职。
  1646年6月,清军攻陷绍兴。城破之时,黄宗羲率3000兵士且战且退,终于在折损大半人马之后,逃到了四明山中。经过一日休整,他又亲自下山打探鲁王消息。尽管他在临行前,反复叮嘱手下不得骚扰山中的百姓。可是他一走,手下人就开始大肆抢粮,结果导致营寨被山民半夜烧毁,全军覆灭。
  四年以后,黄宗羲才终于在一个孤岛上找到了鲁王。大臣们每天生活和办公,都在小船之上,景况十分凄凉。但为了抗清的理想,黄宗羲却对这样的生活甘之如饴。那年冬天,他又冒着生命危险,东渡扶桑,希望日本方面能够出兵帮助鲁王抗清。也不知道黄宗羲在日本遇到了一些什么情况,只知他从日本返回中国之后,就“归顺”了清朝,从此再也没有公开参加过抗清活动,但也至死没有做过清朝的官。不过,他还是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悄悄营救了许多抗清志士。
  1659年,郑成功率领23万联军、8000艘战船,沿长江北上,但最终还是功亏一篑。这一年,黄宗羲已经50岁了,他觉得自己老了,再也没有精力抗清了。从此以后,他开始埋头著书,为明朝痛定思痛,他在他的《明夷待访录》一书中,不光激烈地批评了明王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并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以宰相而摄天子”、“公其是非于学校”等主张。这也是他后来被尊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的最主要原因。
  是真归顺,还是用心良苦?兄弟、朋友纷纷离他而去
  然而,黄宗羲的突然“归顺”,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不理解。当时有不少人都是因为受他的影响,才参加抗清的,而他自己却“归顺”了清朝——他在此后撰写的文章里,不仅采用了顺治、康熙的年号,还称清朝为国朝,甚至“本朝”。对于康熙帝,他也是多有赞美之辞。其实,他这样做,只是因为他已经看清了以武力推翻清朝是不可能的事,那么,只能在文化上对它进行改造,他要培养一批学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统治机构发挥作用。可是他的这些想法却很难被包括他的两个亲弟弟在内的朋友们所理解,他们最终都纷纷离他而去了,甚至反目成仇。
  黄宗羲的两个亲弟弟一个叫黄宗炎,一个叫黄宗会,他们都曾和大哥一起出生入死,抗清多年。可是现在他们的大哥每天只是埋头著书,绝口不提抗清之事,还和姜希彻等清朝官员一起在浙江创办了一个书院,这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变节。
  还有明末清初的另一个著名思想家吕留良原来和黄宗羲是好朋友,也因黄的“归顺”而与之绝了交。吕曾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年轻人,就是因为受了黄的影响,才放弃了清廷的科举。正当他想在反清事业中大展拳脚的时候,黄却开始教育子弟参加科举考试。吕因此而大骂黄“议论乖角、心术锲薄”,而黄则称吕是“石门一狂子”。两人的分道扬镳也成为必然。兄弟、朋友的纷纷离他而去,无疑让黄宗羲感到非常痛苦。但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再如何艰难,他也只能孤独地走下去。   坚持裸葬,只为死后尸身能速朽
  黄宗羲死于1695年,享年86岁,在那个时代,可谓高寿。但早在1687年,他就开始安排自己的后事。他对后事的安排还引来了一场轩然大波。
  可能是他一生抗清,晚年从事学术文化活动,又不被人理解,所以内心十分痛苦。正是这种痛苦使他对自己的葬礼产生了一种新的想法。
  —般人去世之后,都会穿上寿衣,放进一口木制的棺材里下葬。黄宗羲却希望自己死后将头发散开,全身赤裸,仅盖上一条单被,放在—个石头棺材里下葬。清朝入关后,老百姓都要扎辫子。散发表示不愿惹再扎辫子,不再当清朝的老百姓。这是当时很多遗民的做法,倒不稀奇。但尸体不穿寿衣,放在石棺里很容易被虫蚁啃噬而迅速腐烂,这种下葬方法就大大违背了当时的风俗。
  据说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在听了父亲对后事的安排后,非常为难,于是就请自己的族叔前去和父亲商量,看能不能让他改变主意。结果黄宗羲非常不高兴,还特意写了一篇名为《葬制或问》的文章批评儿子,说是对于父亲的遗嘱,做儿子的都要遵守,否则,“平日之为逆子无疑矣”。而且,作为儿子,不能阳奉阴违,一边答应父亲,一边又想着在父亲去世以后,仍按照世俗的葬法来葬父。
  那么,黄宗羲又干吗非要坚持裸葬呢?雍正时期,曾有个人写了一篇《黄梨洲先生裸葬说》的文章,说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的父亲黄尊素被害后全身腐烂,他一直对此耿耿于怀,所以也希望自己死后能很快烂掉,才敢去九泉之下见父亲。这当然是胡说八道。
  不过,黄宗羲之所以要坚持裸葬,确是为了求得死后尸身的速朽。因为在他心中,他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作为一个亡国之人,虽然他也战斗过、抗争过,但毕竟没能战死沙场;自己晚年的事业也不为世人所理解,实在没脸去九泉下见父亲、老师和朋友。再者亡国之恨,也一直缠绕在他的心头,所以他要散发,以示自己并非清朝的子民;所以他要裸葬,为的是不穿满人的寿衣;所以他要躺在石棺里,期待着尸身的迅速腐烂。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黄宗羲一生著述甚丰,涉及史学、经学、地理、律历、数学、诗文、杂著,共计50多种,300余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
  木匠/文
其他文献
一个是著名的爱国将领,一个是中国外交的元老。他们之间,有着怎样患难与共的深厚情谊?“西安事变”后,两人彻底失去联系,他们又是以怎样的特殊方式,跨越时空,完成了此生最遗憾,也是最真切的对话。  张学良是著名的爱国将领。顾维钧是中国外交元老,曾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约,被称为“民国第一外交家”。两人因缘相识,并产生了深厚的友谊。  与张大帅的“君子之交”  1927年年初,顾维钧担任北京政府外交总长并
期刊
“埋好地雷,端好枪。你钻地道,我上房。制高点,堵街墙,构成一片火力网。别看我们是庄稼汉,打得鬼子不敢再进我村庄。”70余年前,河北正定高平村民兵自编自唱了这首《地道战歌》,歌词正是他们英勇抗击日伪军的真实写照。50余年前,同样是这个村庄给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任旭东灵感,创作出了影响几代人的经典电影《地道战》。  由于地处冀中到冀西和晋察冀边区的交通要道,再加上民兵的顽强作战,从1943年春到194
期刊
马苏出道以来马不停蹄地拍戏,最多时一年要拍五到六部,曾有过一年内八部电视剧连播的纪录。最近她不但勤奋拍戏,还频频出现在真人秀节目中,无愧其“劳模”的称号。本次采访到马苏已是晚上八点,刚刚结束了在山中的一整天拍摄,出现在微信群中的马苏毫无倦意,中气十足地几句东北话问好一出口就仿佛“万山红”上身,逗得记者们大笑。  在北京卫视正在播出的《秀才遇到兵》中,马苏饰演大大咧咧、敢爱敢恨的花旦万山红。顶着花仙
期刊
说到演员沙溢,首先想到的就是“东北口音”、“白展堂做派”、“胡可的老公”,这已经成了沙溢闯荡娱乐圈的三个标识,也成了他出演角色的三个特点。  一个演员如果能在演艺界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符号,那么就证明这个演员是成功的,但反过来说这个既定印象也会严重制约演员的长远发展。如夸的演员沙溢就陷入了这个怪圈,而且即便他很努力,似乎也难摆脱这个氛围。  从表演效果上看,《秀才遇到兵》这样的轻喜剧绝对适合沙溢出演
期刊
银屏母亲的抗战记忆  曲云:亲历日本鬼子大扫荡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曲云老师1928年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从小爱好演戏,14岁时就扮演老太太,还女扮男装,演过指导员。“那出戏叫《锁不住的箱子》,讲的是:—个青年要参军,他爱人把他锁在箱子里,我扮演指导员,来到他家,坐在炕头上说服、动员,后来妻子打开箱子,让丈夫当兵去了……那是1942年,我14岁,我们胶东那一带,文艺活动开展得比较多。我在农村的小学
期刊
于洋:敢与《中华女儿》比英勇  作为新中国22大影星之一,著名表演艺术家、导演于洋扮演的角色以英雄居多,曾出演过《桥》、《英雄虎胆》、《青春之歌》、《水上春秋》、《革命家庭》、《暴风骤雨》、《大浪淘沙》、《戴手铐的旅客》等,作品贯穿中国电影史,此言应该不虚。2010年,迎来80岁诞辰的于洋和秦怡共同出演了电影《情醉富春江》,并在电视剧《天堂绣》中出演邝老爷子一角,迈出了新的步伐。这年秋年,在中国第
期刊
1958年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期间,议定为庆贺共和国10周年盛典,要在北京兴建一些时代纪念碑式的建筑。被列入“国庆工程”的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万人大会堂(后由毛泽东亲自定名为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大剧院等建筑,均在天安门广场上。我恰在这时调入北京市规划管理局,直接参与了天安门广场的整体规划设计工作。整个“国庆工程”及广场规划工作是在周恩来总理、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等中央领导直接关心下进行的。  广场
期刊
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记者特地寻访了南充的“延安娃”——南充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杨罗平。  “延安娃”,这是—个特殊的名词,这些娃的父辈都是上个世纪在井冈山和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他们大部分出生在延安,或童年的生活在延安度过。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部分人随父辈离开了延安。“延安娃”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岁月是否改变了他们的精神底色?他们能告诉我们哪些不应该被遗忘的故事?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来临
期刊
1938年9月13日,胡适接受了蒋介石的任命,成为了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全权大使,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二十一年的独立自由的生活,今天起,为国家牺牲了。”  一向不愿做官的胡适为什么会接受这个任命呢?  话说1937年7月9日,胡适离京赴美,9月26日到达美国,便开始到处发表演讲,宣传中国的抗日。1938年2月5日,胡适演讲完后,从楼梯走下,这时,一个穿着白衣的美国杂役拦住了他,胡适是一个极其
期刊
提起回民抗日英雄,很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马本斋和他的冀中回民支队。殊不知,在山东曹县也有一位回民抗日英雄,当年他组建的鲁西回民抗日游击队曾打得日寇闻风丧胆,为鲁西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日前,笔者慕名来到曹县普连集镇平王庄村,在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见到了这位当年传奇式的抗日游击队队长马从一老人。虽然已有93岁的高龄,老人除了有些耳背,但眼神亮如剑锋,身体依然健朗,精神矍铄,令人仿佛看到他当年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