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人”相遇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sh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份文学期刊的编辑,总是渴望在来稿中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因为肩负培养本地作者的责任,对本土作者似乎也拥有了更多的耐心。编辑需要优秀作品带来的喜悦,刊物则以不吝推介来肯定。
  龙其丽最初是以“龙樱方”的名字走进我的视野里的。在邮箱众多的稿子中将它找出来,多亏一点耐心,以及对小说标题的个人趣味。她投稿的作品是一个中篇,题为《天快亮了》,三万余字,这个题目并不出众,但平淡却有味道。她像有一類投稿者,在小说面前添了一则“作品简介”,介绍作品“以两广交界地带的村庄为背景……从儿童视角来倒叙人物的悲惨命运”,“融汇了广西地区的‘老爷出游’‘游神活动’‘降生童’‘木偶戏’等文化习俗,以浓郁的客家口音,表达了对悲剧命运的悲叹,又同时表达了对光明的向往”。
  还未接触到小说文本前,这样的简介确实也有吸引力,一个年轻的作者试图用小说的形式,去呈现故乡的民俗文化,探寻世道人心,稍显刻意,但也情有可原。真正让我欣喜的是小说本身。她的语言是纯粹的小说的语言,比如开头:“天色将明时,雾气将村庄吞没。远方苍翠的山林,像是被浸在深水中,影影绰绰。羊肠小道上,阿南走在最前面,手里牵着盲婆,像牵着一坨死气沉沉的黑雾。”用这样的氛围笼罩全场,一切或荒诞或诡异的故事的发生就变得合理而可能,并能引领读者一探究竟。小说有无数种路数,她选择了自己最擅长的一种,单刀直入,把感官杂糅,丰富而不显生硬凌乱。
  也许她太想将预设的一切填充进来,却让那个中篇显得臃肿,我试着问她是否还有其他作品,可以一并发给我再看看。于是就有了这次推出的两个短篇。
  如果《天快亮了》是她“有意识写作”的话,那么《雾雨森林》和《冰下的人》则是她“无意识写作”的成果。“有意识”让文本有明显雕刻的痕迹,“无意识”则流露出她内心的某些隐幽,在虚构中抵达了真实。就如我和她交流,她所吐露的一样,这两个故事都是铭刻在她记忆里的往事,《雾雨森林》写了清贫中的一家人,也许他们无所有,然而相互理解与扶持,甚至连家中的黄狗,也在这份爱中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这种生活简单,充满温情,能够体味“我”的情感在其中的丝丝颤动。《冰下的人》述说了一段分手旅行,与其说写下的是放手,不如说是不舍。她写出了一个身患隐疾的女孩子,面对自身的痛苦,甚至多于对男友的嫌恶,因为过于投入,而把自己隐入了尘埃里,两个人的旅行,成为一个人的独角戏。
  龙其丽首先以她语言的天赋进入我的眼中,然后便是她的敏感与倾吐的欲望,让我对她的写作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也许这两个短篇尚显稚嫩,但这也是我们杂志对新人的一种态度,相信你也可以在对她的阅读中产生期待。
其他文献
这些树,来自不同的地方  互不相識。如今,它们相聚在  同一个小区,各自占有一小片土地  长出新的叶子,开不一样的花  有的结了果,都是心满意足的样子  当我问起它们的故乡,没一个能回答  像失忆的人,活在当下。也许  它们是幸福的。不像我们这些异乡人  满怀心事,总在追问,自己从哪里来  又将到哪里去  村 庄  古朴的村庄在群山间沉睡  只有雷声能将它唤醒  自从高铁经过这里  村庄就一直醒着
期刊
在南方看见燕子  卻想到家乡的麻雀  它们不懂迁徙,家乡的四季  就是它们的四季  翅膀大的封地,它们逡巡  在草垛上寻觅干瘪的谷粒  停歇在树梢和电线上  梳理羽毛中的草籽  冬天是最难熬的季节  大雪落满它们惊慌的眼睛  这些灰色的麻雀有时很安静  像被北风抽干水分的枯叶  在低矮的天空下,四处散落  偶尔的鸣叫,夹杂着乡音  颤巍巍的,像弹弓击中的疼  → 六 指,本名周思伟,1987年生于
期刊
那一夜雪喝得酩酊大醉  门前的毛竹山里  一根又一根毛竹  遭到了雪野蛮的枪击  烤了大半夜柴火  我們一家在土墙茅草房里  睡得很香  第二天早上才发现  屋后的一棵老树已连根拔起  倒伏在茅草房侧面的雪地上龇牙咧嘴  父亲说是风救了我们  它让老树在倒地的一刹那偏离了方向  风真好  长大后从乡下到城里  我再没遇见过那么好的风  → 蒋纯槐,笔名木鬼,1965年5月出生,广西全州县人,当过老
期刊
领头的老山羊才是这片大山的主人  从它带着羊群,走出羊圈的那一刻  仿佛皇帝出宫巡游  大山在它面前匍匐了下来  每一种鲜草都在自己的位置等着供奉  悬崖,峭壁,石缝,这些全是羊道  日出吃草,日落归圈,从两只三只到六七八九只  当羊妈妈再次产子,主人忙前忙后地转悠  所有的喜悦叠加成一声悠长的老公羊的叫声  咩咩咩  仔细听,其实  像极了某些母语里,喊妈妈的那个发音  → 藍向前,壮族,70后
期刊
我信赖暗房与胶片  愿意用极弱的光点带你穿越时空  一面黄色的土墙嵌着小木窗  提刀的屠夫每天从窗下走过  晚间从窗下踅回  刀削的下巴一抬,吆喝声起  村庄就有了恐惧的动静  仿佛睡在犬吠的亡灵中央  时间转过身  一座小小的庙宇  紧贴地面,不被人注意  它静默看着所有的存在:群楼  桑田,大路,人们……  早已从生计中抬起头来的屠夫  老了,有了羊的胡子  他缓缓抬起眼皮,垂下  再抬起,再
期刊
他们在烈日下打谷  从早晨到暮晚  机器的律动声像拨动的古琴  响遍村庄,越过山脉  如大山不绝的呼吸  金黄色稻香盈满庭院  谷粒飞散于风中  自由、变幻,等待落下  仿佛消逝的事物重现眼前  像认识很久的老朋友  又走到了一起  终将回到生命的大地  这是我要描述的幸福  粮食在汗渍中闪耀  竹箩、簸箕和扫帚收紧岁月的秘密  世代相传的劳碌与质朴  这些古老的圣洁和美德  正被亲人们装进生命的
期刊
如果春天开始演奏  必先弹响春雨这把竖琴  神啊,大地沉默已久  到處都是嘹亮的歌喉  谁来领唱?  春风的双手  拦不住油菜花金色的高音  也无法止息婆婆纳  幽蓝的合唱  → 王志国,藏族,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读者》《青年文摘》等报刊,出版诗集《风念经》《春风谣》《光阴慢》《微凉》。
期刊
如果是母牛  除了犁地  還要生儿育女  当它们老了  被卖去屠宰场  我还能感觉到  它们来不及  流下的泪水  继续从我脸上  滴落到脚下  这深沉的土地  多少年来  梦见它们  成为我日常  淡淡的忧伤  → 三个A,本名石才来。70后诗人、作家,作品入选《2008—2009:中国诗歌双年巡礼》《2012中国新诗大典》《当代短诗三百首》《2014年诗歌排行榜》《中国口语诗选》《新世纪诗典》
期刊
远隔千里  闭上眼睛  我也看得见  村里的太阳  从凉风坳升起  然后爬过独山  沿着新村公路的上空  朝着双子山  坠落  一年又一年重复不变的旅程  也没有让它的激情  有所减退  → 杨 合,70后,广西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西南作家班学员。作品见于《散文选刊》《广西文学》《红豆》《南方文学》等,近年有诗作入選《文学桂军二十年——诗歌精选》《中国先锋诗歌地图·广西卷》《中国当代诗经》等选
期刊
雨水中,山色像一塊巨大的毛玻璃  模糊中,谁也看不清  一座山真实的面目,谁也无法窥探  暴雨里淋湿的影子  村寨穿上黑色的衣服,炉膛里  红扑扑的木炭有祖先  钻木取火的痕迹,像一枚  银色的月亮燃烧  它反光雨雾中微醺的山脉  它寂静窗户外小小的星空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瑶寨  踏雪而来,雨中借宿  像弥漫某种神性气息  当我们谈论天空事物  屏住呼吸,堂屋蜡烛亮着  仰望间,星空浮出云端  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