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资源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 :中国教研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an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具有提供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信息优势,它的出现,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本文了论述了语文课堂上利用远程资源创设情景、再现课文内容、突破课文重难点、完成拓展延伸这四个方面,从而让人感受到远程资源使语文课堂精彩纷呈,充满活力。
  【关键词】远程资源创设情景突破重难点拓展延伸
  当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正在不断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信息技术的使用已成为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手段。利用远程教育技术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内容。远程资源的出现,像一缕春风,让语文教学课堂泛起阵阵涟漪,像一缕暖阳,为语文课堂带来了明媚的春天,它与语文学科的有机结合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让语文课堂充满了盎然的生机与活力。那么,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远程资源服务于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魅力四射呢?
  1.利用远程资源创设情境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意思是读者假如进入了作品所描绘的情境,对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就会产生亲和感。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先要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特定情境中。很自然地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
  在教学《大瀑布的葬礼》一文时,为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课前播放了大自然风光图片:白雪皑皑的冰雪世界,鸟语花香的江南水乡,松涛阵阵的森林,一望无际的大海,空旷高远的平原,巍峨的群山,同时伴以舒缓美妙的音乐,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和听觉洗礼,进入大自然馈赠的奇妙境界,自然唤起了学生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为后面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做了良好的铺垫。
  《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作者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为了唤起学生对草原的向往,对草原美景的热爱,一开课,用课件展示了草原,在热情奔放的音乐中,深情朗诵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水清草美我爱它,草原就像绿色的海,毡包就像白莲花,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优美的旋律,多彩的画面,深情的朗诵把学生带进了草原,融进了草原,他们带着这种情,这种意走近了作者,走进了课文,走进了草原,真切地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牧人的热情。
  通过多媒体的音、像画面,为学生创设了有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入境动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美的感受中学习知识,大大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因此,课前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充分挖掘远程资源的优势,最大限度营造有效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2.利用远程资源再现课文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使文字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教师指导学生充分朗读在脑中形成影像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优 势,把课文内容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场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对泼水节的过程以及意义有了认识,这时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傣族人民在泼水节时的真实画面,学生如临其境,对傣族人民的风俗,对泼水时欢乐的场面才会有非常深刻地理解。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课前根据课文内容对录像片进行剪辑筛选,并调用合适的背景音乐,制作成一个优美的课件。在讲到那些怪石中的“金鸡叫天都”时,让学生通过看课件,体会“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中的“金鸡”形象,很容易就会知道“金鸡叫天都”名字的由来。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学生很难感受、领悟那种凄切、悲壮的离别场景。在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采用直观、形象的场景再现当时十里长街人们送别总理的感人场景,播放哀婉舒缓的乐曲,随着凄切徐缓的旋律、低沉凝重的音色,结合老师的感情朗读,学生自然会被这样悲壮的美所熏陶感染,心中激起无尽的思念,深切感受人们对周总理的爱戴之情,引发了情感的共鸣。
  3.利用远程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
  采用任何一种教学手段,其主要目的都在于突出、强化教学重点,突破、解决教学难点,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我在合理、优化安排教学的基础上,找到本课教学内容中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困难,通过远程资源中的媒体演示,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朗读、感悟、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捞铁牛》一课时,“怎样捞铁牛”是教学的重、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用实验法进行突破,既费时又费力。在远程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可在学生充分感悟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补充一段接收动画,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再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办法以及怀丙和尚的聪明。
  在教学《理想的风筝》这一课时,这一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受到刘老师身残志坚的人格魅力的熏陶和感染,还要受到在人生的道路上要乐观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教育。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阅历还很欠缺,怎样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走进书本,又从书本中走出来,去拓展,去创造,联系自己生活实践谈体会呢?我就认真查阅了远程教育资源网上的资料,根据自己教学的思路与特色对教学信息进行了挑选与整理,我收集了《千手观音》片段、《感动中国》邰丽华资料、世界各国残疾名人事迹等,让学生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上课伊始,我播放了一段《千手观音》片段,当学生被那优美的舞蹈吸引时,我便告诉学生这些表演者都是残疾人,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紧接着我演示领舞者邰丽华资料,并告诉学生她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学生对邰丽华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让学生带着惊叹、带着敬佩、带着感动走进课文,寻找文中人物同样令人敬佩的品质!这样学生对文中“一个年过五十的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这句话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再加上学生知道的一些身残志坚的人物事迹,如张海迪、史铁生、海伦凯勒等,通过交流,不由得引发思索:我们将如何面对生活?这样有效地挑选、整理信息,充分开发统筹教育资源,教学中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提升到理性的高度,使拓展与延伸与课堂主干水乳交融,实现各种教学要素的有机整合,使学生的学科知识、素养全面发展,构建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4.利用远程资源拓展延伸
  新课程理念提倡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注重教学内容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既要立足课堂,又不要局限于课堂。提倡合理地超越课堂、突破文本。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可利用因素,还要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真正实现课堂达成目标和教育的目的。多媒体为学生创建了学习的平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教学实际,选准课外延伸点,选取恰当的接收资源进行补充教学,以增强教学的效果,扩大教学的容量。
  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文后,教师可抓住“我国少数民族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一问题作为延伸点,相机补充一些有关彝族的火把节、蒙古族的那达慕等节日的文字和图片。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大瀑布的葬礼》一文后,学生已初步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让他们点击“校园网页”,浏览破坏环境的图片、文字、数据 ,这些内容撞击着学生幼小的心灵,一种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义务感会顿时萌发。这时预设情境;如果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30年后人类将面临什么样的景象?看到大瀑布的悲剧,学生自然想到许多:绿色植物消失,阳光变得污浊,听不到鸟啼,看不到兽影,医院人满为患,到处疮痍……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为了避免这可怕日子的来临,当前人类最应该做的事是什么?“保护环境”这发自学生内心的语言就是这节课最动听的声音。
  远程资源能提供文本、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大容量信息,又具有形式灵活、资源共享、超媒体、交互性等显著特征,为学习者带来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远程资源如源头活水,使语文课堂的生命永不枯竭,它给语文课堂带来的是精彩,注入的是活力,播种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科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但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性,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即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掌握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态度。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教学,这就要对其进行理性思考,采取一些措施对策,以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课堂教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教授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提高记忆能力,扩充词汇量是十分重要的,词汇量决定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发展。笔者从偏远地区高中学生识记单词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学经验,从指导记忆方法着手,寻求提高偏远地区高中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偏远地区高中; 记忆单词; 记忆方法; 提高记忆能力  How to make remote areas of poor students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为学生创造环境,让学敢于发问,乐于发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其
期刊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更应关注数学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口头禅,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文将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相对陈旧,学生缺乏系统的语
期刊
一、激发兴趣是前提  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达尔文在总结自己时就说过:就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  激发兴趣,决非是通过某一节课或某一次谈话就能解决问题的。它需要教师创造条件,抓住机遇,运用多种方法,多渠道、多途径地激发学生兴趣。首先是充分利用教材为激发学
期刊
新课程的指引让语文课堂逐渐活跃丰富了起来。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比如课前预习,课中自学、小组讨论、上台展示、当堂练习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方式。有的学校为了强力推进新课程,还规定了一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或半10分钟,或20分钟不等,多了,则不被允许,这些措施,在课堂改革推行之初也是有一定成效的。然而,随之也出现了一个十分突出也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留给学生的时间让学生干什
期刊
【摘要】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碰触、认知和对话,它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个语文老师最关注的话题。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效果差,效率低的困境。本文旨在探索一种新的作文教学形式,希望能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理念:让学生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完
期刊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重点解决的是人的社会倾向性问题,即“个体品德的社会化”。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心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展其个性的教育。心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即“促进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中学数学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美国的罗杰斯教授认为“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学习”。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的学习习惯呢?  一、创造合作与探究学习的条件  1、创设合作与探究学习情境  要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学习的习惯,就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合作与探究学习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为师生提供教学活动情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