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江湖的七个人七种武器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o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长年在网络上担任信息技术教育论坛的版主、QQ群的群主或管理员,我得以结识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教研员和专家。他们当中既有圈内的名师,也有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我与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相识到相知,从在网络上隔空对话到成为了现实中的好朋友。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令我赞叹的成长武器……
  
  武器一:“无招胜有招”
  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的科研员柳栋老师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能结识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人物,是我的荣幸。要问我从柳栋那里学到的是哪一招,我的回答是,既不是具体的知识,也不是实践中的妙招,而是一种和大多数一线教师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反向思维。比如,面对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问题,绝大多数一线教师都会首先从实践出发去考虑问题,从比较微观的“怎么教”着眼,再慢慢上升到宏观、抽象的理论层次,这种自下而上的思维方式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定势。而柳栋思考问题的顺序不是这样的,他是自上而下的,遇到课程中的问题,哪怕是非常具体的教学问题,他首先要问的是“为什么这么教”、“为什么教这个内容”,自上而下,环环相扣,最后才落到微观的教学细节上。
  我发现,只有从“为什么教”这样宏观的、全局性的根本问题出发,才能碰触到问题的实质,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只有养成了从全局和根本处剖析问题的习惯,我们才能以更高的视野来看待问题。
  这第一种武器,“无招胜有招”,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自上而下地思考课程和教学问题的方式。
  
  武器二:“涉猎武功秘籍”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九条小学的武健老师称得上是信息技术一线教师中的元老级人物,从教20多年来,他凭着自己的勤奋、刻苦和孜孜以求,在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
  由于工作关系,我们已经认识十来年了。在我看来,武健的成功绝对是水到渠成,没有一丝一毫的运气成分,完全是靠自身的勤奋、努力。说到他成长的最大法宝,我认为非读书莫属。说起来,我俩可以称得上是“书友”。这些年来,我们经常交流一些新书的信息,或者互赠书籍,我也会隔一段时间就登门拜访,有时只为看看武健最近购买了什么新书。
  武健的读书和一般信息技术教师的读书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读什么”,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大多是技术专业出身,读书大多限于技术类书籍,而武健所读的书却以教育类居多。仔细想想,我们实际从事的工作并非信息技术本身,而是信息技术教育。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教育教学才是看家本领,多读教育类书籍对自身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教育类书籍中,武健尤其看重教学设计和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这更是上好课的不二法门,也是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最欠缺的。除了教育类书籍外,武健还经常看哲学和历史类书籍,这在很多教师看来似乎不能理解。但想一想,缺乏了哲学和历史的眼光与思维,我们很难以一个开阔的视野看待教学中的问题。难怪有人说,要想成为名师,必须有哲学和历史功底。另一方面是“怎么读”,武健喜欢边读书边记笔记,而且很多时候是用思维导图来画出书中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并且还把同类书籍互相比较,取长补短。由此看来,武健读书是把书读“活”了。
  这第二种武器,“涉猎武功秘籍”,其实是读书,是要掌握读什么书和怎么读书的原则与方法。
  
  武器三:“苦练内功”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的王爱胜老师是公认的信息技术学科名师,在高中新课改后,无论是推出示范课,到各地讲学,还是主编教材,在杂志主持栏目,发表文章,王爱胜都以他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刻理解启迪和影响了一批教师,其影响早已超越了山东省,遍及全国。
  第一次见到王爱胜,他给我留下了与其他信息技术教师完全不同的印象,那就是言谈话语之间充满了对技术的人文关怀。王爱胜生长于青州——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城,而他的学校就位于千年学府松林书院。正是这得天独厚的环境造就了王爱胜儒雅的人文品质。初见王爱胜,他和我谈得最多的是他正在读的梁漱溟的《中国文化的命运》一书中关于秩序与自然的观点。不久后,我就在杂志上看到了王爱胜的新作《从秩序与自然定位课堂教学的有效外延》,从秩序与自然的和谐出发,去审视和解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通篇充满了博大的人文情怀。王爱胜的文章经常从人文视角出发,表达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独到见解。至于他经常在博客中发布的诗歌和儿童作品,更可见他深厚的人文底蕴。
  王爱胜之所以在众多信息技术教师中独树一帜,是与他的人文素养分不开的。这使得他能够超越技术看待具体的技术问题,对技术的理解也就比一般教师深刻。
  这第三种武器,“苦练内功”,其实是一种人文素养,多从人文视角看问题,对技术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武器四:“高人指点”
  浙江省慈溪中学的陈红老师因为活跃在不少论坛中而被同行称为“网络女侠”,我们曾在北京多次见面。当我问她“对自己的成长帮助最大的是什么”时,陈红给了我这样的答案——朋友。在陈红的成长经历中,她和很多信息技术学科的名师都成为好朋友,她认为,自己的成长正是得益于名师的助力。
  曾有研究表明,当我们遇到难题时,人们想到最多的是寻求他人的帮助。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与周边同事的交流固然重要,但能够得到高手的指点更是成长的捷径。有时,一个人能成长到什么水平,取决于他和什么样的高手、专家在一起。遗憾的是,大多数教师都不善于使用这个武器。不久前,北京市一项针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中,问及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困惑时的通常做法时,向专家请教的比例只占3.5%。有人问,如果我不认识这些专家,贸然向人家请教问题,会不会遭到拒绝。李开复在《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中曾对大学生说过这样一番话:“人们普遍认为‘名师出高徒’,可见导师在你的成长道路中的作用是多么大。所以,你应该主动去寻找自己所研究的领域里最好的老师。除了你的老师之外,你还应该去求教于周围所有的专家。我还鼓励你直接发电子邮件去咨询一些世界公认的专家和教授。以我的经验,对于这样的邮件,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会很快给你回复。”
  陈红最可贵之处恰恰是利用了网络这个沟通交流工具,结识了很多信息技术名师,进而与他们成为朋友。陈红给我讲过她结识王爱胜的过程,那是在很多年前,学校订阅了一份中国电脑教育报,她无意中看到报纸里提到开设了论坛,回到办公室,陈红就访问了该论坛,注册后认真发了帖子。当年论坛的版主恰好是王爱胜,他看到后立刻给这篇文章加了“精华”,并且把陈红加为QQ好友。随着交流的逐渐深入,他们就成为了好朋友。这说明,网络使信息技术教师寻访名师的道路变得更加快捷,由于信息技术教师普遍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使得我们在网上就可以遇到很多平时难得一见的名师。抓住和他们交流学习的机会,成长会变得更加迅速。
  这第四种武器,“高人指点”,其实是找寻高手和专家,让他们成为我们成长的助推器。
  
  武器五:“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的信息技术教研员郭刚老师是一个在网上颇有“争议”的人物。他在网络和杂志上都曾掀起过“风波”,也曾经和很多人在网上进行过激烈的辩论。抛开具体的争议,我接触过的很多人都不得不承认,郭刚带来了全新的思考,他留给别人最多的是他的质疑。当大家对课程标准“顶礼膜拜”的时候,他发起了对信息素养的批判和反思。其后,他的一个个批评都指向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痛处”,逼迫着大家去思考课程,重建课程。
  我和郭刚曾有过三面之缘,这种“零距离”的接触使我感受到网络之外的郭刚。很多人说,为什么郭刚在网上不停地批判,而不去建设呢?我认为,郭刚的可贵之处恰恰就在批判本身。从某个角度来说,批判是为了建设,怀疑正是求真的基础。当我们敢于批判和挑战权威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收获了自信和成长。
  当然,批判仅仅靠勇气是不够的,还必须能真正触到“权威”的痛处,触到问题的实质,这就必须有长期的观察、感悟、思考以及一定的理论水平。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妨从对教学问题的批判开始锻炼自己。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会对某些观点产生怀疑,这就是批判的起点。从怀疑开始,一步步找寻证据,验证自己的怀疑。当我们不但敢于批判,而且能够触及问题实质的时候,就已经在成长进步了。
  这第五种武器,“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其实就是批判,要从对教学实践的批判开始锻炼自己,提升我们的反思能力和理论水平。
  
  武器六:“博采众家之长”
  山东省烟台市第五中学的徐冬青老师算得上是近几年网络上的活跃分子。虽然我们在网上和电话中早有过交流,但与他初次见面是在北京NRCCE的版主会上。这两年,对于网络,我是持有不小的怀疑的,我怀疑教师通过网络是否能真正地成长。不管在论坛、QQ群,还是在微博中,网上的研讨似乎在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是“一言堂”,因为有“专家”在线坐镇或是担任版主、管理员,应该开展的研讨变成了官话、套话、奉承话,你好我好大家好;要么是“野战”,研讨变成了一场混战,每个人都只顾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去倾听别人的言论,最终演变成了一场争吵,甚至谩骂。以至于真理不是越辩越明,而是越辩越“糊涂”了。
  徐冬青是这些年通过网络为大家所熟悉的,论坛、QQ群是他的战场,“好战”成了他的本色。当我把对网络的质疑抛给他的时候,他依然说他的成长要感谢网络。在网络上参与讨论,要的是在过程中成长,而不是讨论的结果。我突然明白了网络对于一个想要成长的教师意味着什么。其实网络就是一个“江湖”,就看你需要什么。只要你想成长,网络绝对可以历练一个人。最重要的,正如徐冬青所说,我们要明白,在网络上讨论,要的不是具体问题的答案。其实很多问题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我们只是通过参与问题讨论,学到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辩论培养自己的逻辑思辨能力。同样重要的,还有一种态度,不管别人是什么身份、用什么口气说话,在网络上,一定要记住“英雄莫问出处”。我只学你有用的东西,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教师。有了这种认识,假以时日,在网络上就能练就一身钢筋铁骨,学到百家拳法的精华。
  这第六种武器,“博采众家之长”,其实是网络,但一定要学会如何在网络研讨、辩论中使自己成长。
  武器七:“十年磨一剑”
  江苏省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的包士娟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有着一股永不服输的斗志,勇往直前,不达目的不罢休。要说小包老师在成长道路上的武器是什么,那一定是写作。小包老师勤于写作,长年坚持用博客记录下自己教学、读书的心得和感悟。其实,在信息技术教师中,坚持用博客做教学反思的并不在少数,但小包老师之所以取得不俗的成绩,缘于她的写作并非到此而止。
  小包老师的写作并不是以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为最终的归宿,而是要达到在专业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要求。她一直为此而努力,一些看着不起眼的教学故事、案例,在她的笔下都熠熠生辉,给人启迪。我与她在网络和电话中交流最多的就是写作、投稿的经验和体会。这些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她的不少文字在专业报刊上发表,给不少一线教师带来思考。每一篇文章背后都渗透了小包老师写作的艰辛,也见证了她的成长。
  其实,为发表而努力钻研写作的过程能够提升教师的诸多能力,即使投稿失败,在和编辑的切磋中依然可以获得成长的动力。写作,特别是为发表而写作,也是许多名师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经历。
  这第七种武器,“十年磨一剑”,其实是写作,而且要在为发表而写作的过程中历练自己。
  
  七个人,七种武器。总有一种武器能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利器,助我们更快地成长!
  (作者单位:北京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其他文献
我喜欢看江苏卫视孟非与郭德纲主持的《非常了得》,这个节目有两个看点很是吸引人,一是郭孟二人的插科打诨,二是姜振宇对微表情的解读。  当然,我也发现,每个被解构真假的对象群体都有一个典型句式:我会……我用……我能……我做……  今天,我把这个句式迁移到自己身上——我用英语上信息技术课。  True or False ? 请听我的陈述。  早上7点13分,闹钟准时响起。星期四是我与儿子Andy同步
教室是中小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场所。绿色、舒适、美观、易用的教室环境有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自16世纪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教室的形态经历了从传统教室到数字教室,再到智慧教室的变迁。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日前提出了智慧教室的概念,并认为智慧教室是数字教室的高端形态,是教室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这对于指导中小学校建设新型信息化环境,变革教与学的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常州市北郊小学多年来致
艾萨克森的《史蒂夫·乔布斯传》是一部个人心灵成长的史诗,心灵设计贯穿故事始终。乔布斯是具有怎样精神特质的人?是谁成就他强大、充满活力的内心世界?他改变世界的动力源自何方?他在苹果的DNA中注入了什么要素使之成为拥有生命力的团队?透过字里行间散发教育情愫的文字,让我们看清了乔布斯站在“人文”和“科技”的交汇处,一步一步从童年到青年,再到壮年的灵魂唤醒、生长、设计与被设计的过程。  精神胚胎,尊重中蓬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普及,围绕着Flash课件开发的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产生了许多第三方软件,用于提供Flash作品分析、网页下载、动画生成等不同类型的服务。中小学教师课程任务比较繁重,如何进一步提高Flash课件的制作能力,合理地组织、利用与Flash课件制作相关的网络资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对Flash开发课件时应注意的要点及网络资源的利用做出分析说明。    一、Flash
20年前,国际互联网掀起的“数字化生存”狂飙开始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在大众传媒、医疗卫生、企业培训、军事训练、文化生活等领域高歌猛进,却在传统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学校壁垒面前却步。尽管学校为师生配置了计算机、架起了互联网、实现了“校校通”甚至“班班通”,但传统学习方式在学校课堂中安然无恙。  步入21世纪,信息技术创造着日新月异的学习新时空,各种全新的学习工具、学
采 访 嘉 宾:王晓芜:中央电教馆副馆长  蒋鸣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实验室主任  贾晓明:英特尔行业与解决方案部中国大区教育行业经理  唐 华: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副校长  许 婧: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语文教师  吴丽菊: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物理教师  5月26日~29日,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在安徽合肥召开,与会人员针对交互式电
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始建于1953年,是一所校园优美、设备先进、师资优秀、校风好学风正、教学质量高,在社会上享有很高声誉,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市重点中学。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与关怀下,学校已形成一校四址的发展格局(即高中部、初中部、国际部、未来科技城),其中高中部实现了全部班级的特色化建设,并建构了支持各种特色类型班级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在全体二附中人的共同努力下,学校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化是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抓教育信息化就是要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校长要确立一个可供分享的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愿景,并得到教师的认可,让全体教师都朝着这一愿景努力。  1.发挥个人及团队的影响力。好校长应该是睿智的学者,是有魄力和有魅力的管理者,是教师学习的典
新课程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更是异彩纷呈。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亮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与他人共享,更多地拥有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空间。但是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理想的教学理念操作现实的教学,在理论层面上说了许多教师应该怎么做的话,比如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使课堂教学有效、高效等,这指出的是一种应然的状态。在教
101中学信息化发展概况  北京101中学是北京市重点中学,北京市高中示范校。近年来,北京101中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目前,全校上百间教室全部配备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组建了千兆校园网,直接百兆到桌面,具有60M独享带宽出口;同时建设了5个专用机房和1个电子阅览室,可满足600人同时上机学习或上网浏览,并且教学楼、办公楼、学生机房及阅览室实现快速的连通,教师及学生可以随时享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