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物理教学语言的要求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djflsk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的语言,是一种行业工作用语。良好的教学语言可以准确的传递信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教学语言可以化平淡为神奇,化抽象为具体;良好的教学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美感。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语言 物理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的语言,是一种行业工作用语。良好的教学语言可以准确的传递信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教学语言可以化平淡为神奇,化抽象为具体;良好的教学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美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许多名师课堂好像都有一种内在的魔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富有感染力充满魅力的教学语言。听一堂好课如听一首名曲,余音绕梁,同一堂课因语言不同效果有天壤之别。新课程下我们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他们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学习氛围。但师生之间信息反馈,情感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都离不开语言。教学语言在教学工作中愈加重要。作为物理教师更应该利用好语言工具,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能力。那么,物理课堂教学语言有哪些要求?作为长期实践在教学一线的物理教师,笔者认为:
  
  一、语言清晰、规范
  
  常听学生这样评价老师:“我们的老师说话不清楚,嘴里像含了块糖;我们老师是外地人,不会讲普通话,他讲课我们得去猜。”不清晰的语言要求听者集中精力去辨认,从而耽误了学习内容,同时也容易造成学生听力疲劳心里厌倦。课堂语言应保证学生听清你说了什么,不能含混不清,应发音准确,不讲方言,避免交流障碍。讲普通话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老师上课语言如泉水叮咚,学生听起来倾心悦耳,这样的课堂怎能不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二、音量适中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音量把握适当,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恰当的响度是使每个学生都听到且感到舒畅。音量不宜过大,过大学生感到刺耳,心神不宁,产生厌烦心理。而对教师来说,过高的声音使他们声嘶力竭,耗费过多精力能量。声音过低学生听起来费力,处于紧张状态,接受不到有效信息,影响教学效果。当然,教学中也不宜保持同一响度,这也容易使学生听觉产生抑制作用。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采用多变的音量是很有必要的。
  
  三、语速恰当,语调多变
  
  人们接受语音频率是有限度点的。语速太快,学生大脑容易对信息脱漏,造成大脑由兴奋转为疲惫,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语速太慢,跟不上学生需要,容易使学生产生精力涣散,不能充分展开思维。课堂语言尤其是物理语言不宜太快或太慢,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反应适时调整。教师备课中应注意到教学语言节奏的设计:难点慢慢讲,重点反复讲。教学过程中,随着师生情感的变化,语调节奏也要变化,或高昂,或低沉,使语言节奏抑扬顿挫,提高语言表现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介绍前言或科学故事时,可娓娓道来,介绍不同的方法时,可铿锵有力,讲到一个重要的结论或问题结果时,可嘎然而止,造成悬念,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
  
  四、简洁明快
  
  新课程下,要求教师语言精炼简洁,遣词造句击中要害,没有废话。精炼的语言易于使学生集中注意,领会要点。而有些教师课堂上不得要领,要么语言重复拖泥带水,要么东一犁,西一耙,废话连篇,或不断重复一句话,或口头语严重:对吗?是吗?是不是?嗯啊,等等。这些做法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破坏教学语言的连贯性,流畅性。我们应把最复杂的事情描写地简单和明确,用最简洁的话语表达最准确的意思。
  
  五、充满感情
  
  许多学生对物理不感兴趣,他们认为物理是晦涩的、严肃的,是没有意义的。但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不仅能感染学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点燃思维火花,而由此产生一种“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果。教师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消极、紧张、烦闷都不允许带入课堂。课下教师无论有多大的情绪,一走进教室,他必须充满感情的面对学生,达到忘我的境界。充满情感的语言不仅表现在教师对自己的事业态度上,更体现在对学生的期望情感上。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很重要,宽容的语言让他们勇于发言,睿智的语言让他们思考,欣赏的语言让他们充满自信。富有情感的课堂,激起他们的情感体验,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理智感,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六、形象生动
  
  物理概念是抽象的,若空洞的语言平铺直叙,学生听起来如同嚼蜡,缺乏吸引力。生动形象的语言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使讲解内容变得有趣,课堂气氛活跃。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形象的语言,联系实际,恰当举例,化深奥为形象,化抽象为具体。如讲到产生感应电流条件时,对于“切割”学生不易理解,但此时若引入割麦子的动作,学生会轻松了解什么是切割。讲参照物时引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生动形象的诗句更容易加深对参照物的理解。
  
  七、科学准确
  
  物理教学语言首先要反映物理学科特点,准确描述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物理概念规律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后,用恰当严谨的语言加以描述的,不宜随意更改。如导体两端的电压,不能说成导体的电压,在惯性这一知识上,学生常说成“受到惯性作用、惯性力”,这些说法若不及时纠正,必然对以后知识的学习产生重大影响。许多老师习惯把平衡力说成等大反向的一对力,把反射定律中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物理是严谨的科学,物理老师应避免信口开河,要善于“咬文嚼字”。
  为了避免信口开河,物理老师应对知识理解透彻,掌握牢固,讲解科学准确。但是科学准确要以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为实际依据,如初中讲温度,只是说“冷热程度”,而无需多么准确的定义。
  
  八、有丰富的肢体语言
  
  如果一堂课教师高高在上,眉头紧锁,表情严肃,不苟言笑,寸步不离讲台,这堂课是沉闷的、压抑的,学生的心理是沉重的,思维是僵化的,同时这堂课也是失败的。但老师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夸赞的眼神,都会打破僵局。丰富恰当的肢体语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应时刻关注教室内每个角落的变化。从教师与学生目光接触中,你能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获得学生的信任。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改变课堂气氛。学生回答错了,不要一棍子打死,而是用鼓励的眼神让他们再接再厉,唤起他们的信心,愈战愈勇。学生开小差,严肃的眼神使他们意识到他们的错误,学生做好了,别吝啬一个由衷的夸赞。课堂上别把自己固守在三尺讲台上,到学生中来,参与到学习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教学语言是重要的教学媒体,课堂教学能否取得高效,关键在于教学语言水平,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不断雕琢修炼自己的语言。
其他文献
血管瘤是常见的先天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尤其是位于颌面部的血管瘤,若不及时治疗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畸形和功能障碍.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临床多选用硬化治疗或放射治疗,效果
摘要:当今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在家中占据很高的地位,也就是说在各方面都是有求必应,而孩子在这种环境下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只会索取而不懂得付出的习惯,更谈不上富有“爱心”了。因此,为了不让孩子“爱心缺失”,家庭和学校都要付出努力,让孩子知道怎样去爱护和关心别人。  关键词:幼儿;爱心教育  爱心教育就是“爱心”与“教育”的结合,因为“爱心”的存在,才使得“教育”更加的人性化。人性化的教育才是
[摘要]物理教学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传授知识仅仅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过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笔者结合平时教学中的点滴收获,在文中论述了物理学习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与思维品质的形成不同于显性知识的形成过程,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
通过对近年来实验性牙周炎有关资料的回顾,综述了牙周炎的形成条件,形成方法及对不同实验动物的选择情况,特别是对高糖食料喂养和丝线结扎等5种实验性牙周炎形成方法及不同种类的
【摘要】中职语文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的学科,通过给中职的学生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有利于帮助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对于他们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所以,在进行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方法,找到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目的。本文就将针对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策略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观察作为校本研究的一种新型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本文从校本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利用课堂观察法确实解决校本教研中听课、评课低效的问题,构建一种旨在提升有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范式,营造—种互动研讨和坦诚交流的教研文化氛围,从而提升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关键词】校本教研 听评课 课堂观察法 实效性    众所周知,听课、评课是英
<正>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淋巴结转移对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患者和方法 回顾1980~1992年137例晚期口腔鳞癌(T_4),男127例,女10例,年龄31~81岁(平均56岁)。病变中114例位于舌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乐友)合并舒眠胶囊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86例焦虑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帕罗西汀合并舒眠胶囊组(合用组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而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应从小抓起,从基础抓起。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学的热点问题。下面,笔者谈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物理 演示实验 创新    一、演示实验要精心准备    要做好演示实验,就要在选题、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准备。  1.在选题上,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演示实验要作为首选,但对于这些实验并非要个个都做,也并非每一个都必须照搬教材。关键是要结合实际,最大限度地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  2.在仪器上,要在课前认真检查实验所需仪器的性能,确保仪器完好。  3.在备课上,教师要对教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