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艺术与中医养生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edp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琴艺术与中医均提倡“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琴能养德,其中正平和的品质,修身养性,畅情舒郁,具有养疾功能与中医养生异曲同工。
  关键词:古琴艺术;养生
  古琴,又称七弦琴,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有别于其他乐器,它是自古文人用来陶冶性情的专有的圣洁之器,文人用它来抒发情怀寄托理想,会友时互通心趣,独处时修身养性,以“自娱”养生之修行为主旨,它的目的更在于“养生”、“修德”等。《左传·昭公元年》载:“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韬心也”。宋朱长文《琴史》也说:“君子之于琴也,非徒取其声音而已,达则于以观政焉,穷则于以守命焉”,认为琴的主要功用是教化和修身。
  中医养生理论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协调,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统一。在养生活动中,精神养生被称之为“千古养生第一法”,是全部养生之道的核心,《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提倡清静养神,淡泊宁静,平和少欲。
  在古琴的演奏中,也讲究主体精神状态与客观环境的交融,还体现在主体的身心统一,心手相应,甚至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而在中医理论中,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更是辨证论治的前提。中医把人体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存在着有机联系,《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琴有角、徵、宫、商、羽五音,应木、火、土、金、水五行。而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也与此相应,并且把五臟的功能活动及人的五志(怒、喜、思、忧、恐)和五音的外在变化联系起来。因此,琴学和医道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寓乐于教,琴能养德
  “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自古以来音乐与“德”就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古人十分重视乐的教育作用,《礼记·乐记》中记载:“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乐也者,圣人之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移俗,故先王著其教焉。”指出音乐是道德操守的精华。健康的音樂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够改善人的品德操守,能够深刻激发人的情感,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古琴向来是礼乐教化的工具。
  古人认为,琴具有天地之元音,内蕴中和之德性,足以和人意气,感人善心,颐养正心而灭淫气。琴曲淡和微妙,音色深沉、浑厚、古朴、淡雅,唐人薛易简在《琴诀》中说古琴音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因此,无论弹琴或是听琴,都能培养人高尚情操,陶冶性情、提升修养、增进道德,使人外而有礼,内而和乐。《史记·乐书》云:“音正而行正”,通过琴乐感通精神,影响行为,端正人心,从而达到养德养生之目的,的确有一定道理。
  中正平和,琴能养性
  养性,指的是调理人的性情、情绪。养生自然包括养性,养生与养性是统一的,养性是手段,养生是目的。性情的修养水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理健康。琴者,心也。清代曹庭栋在《养生随笔》里明确指出“琴能养性”,白居易的琴诗《五絃弹》吟到:“一弹一唱再三叹,曲淡节稀声不多。融融洩洩召元气,听之不觉心平和”。古琴“中正平和、清微淡远”的艺术风格和传统养生观不谋而合,尤其“和”一字更是以琴养性的主题。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在《类经附翼·律原》中说:“乐者,天地之和气也。律吕者,乐之声音也。盖人有性情则有诗辞,有诗辞则有歌咏,歌咏生则被之五音而为乐,音乐生必调之律吕而和声”,“律乃天地之正气,人之中声也。律由声出,音以声生”。“和”当为古琴艺术重要的内涵,又正合医家调摄精神的养生原理。
  畅情舒郁,琴能养疾
  琴能养疾首先表现在琴能调畅人的情志,抒发情感,令人消愁解闷,心绪安宁,胸襟开阔,乐观豁达,对情志性疾病的调养十分有益。并且琴中五音对应人身五脏,“宫”与“脾”相通,助脾健运;“商”与“肺”相通,舒达气机;“角”与“肝”相通,解郁制怒;“徵”与“心”相通,通调血脉;“羽”与“肾”相通,养神宁志。宋欧阳修在《送杨置序》中记载了他曾郁郁不得志,幽忧不平,患上情绪病,后来通过琴声疗疾而痊愈,并把此法介绍给朋友杨置。其中谈到:“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堙郁,写其忧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矣。……予友杨君……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多作《琴说》以赠其行……”。说明疾病的产生与忧郁的情绪有关,药物只能化解病痛,而琴声却能使内心平和,从而达到治本的效果。
  琴能养疾其次还表现在弹琴可使人精神专一,杂念皆消,从而心静神凝,精气内敛,同时还能活动手指,增强手指功能,可谓是动静结合,心身双修。白居易晚年得风疾,古琴亦是他的心灵安慰,他写到:“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已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消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抚琴静中有动,心静而手指在运动,使用指甲和指尖弄弦。按照中医理论,指甲是经络的末梢;指尖,也是十二经络中一些主要经络的终点末梢。弹琴中不断地按摩和运动这些末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和血脉,古琴不但治疗了欧阳修的幽忧之疾,还使他的手指拘挛得到治疗。他在《琴枕说》中写到:“昨因患两手中指拘挛,医者言唯数运动以导其气之滞者,谓唯弹琴为可”,他弹琴月余,便恢复了手指的灵活。
  由此可见,弹琴静中有动,动中求静,做到精气神三者统一的艺术理念和中医理论强调对精气神三者的调摄,使得“调阴与阳,精气乃充,合神与气,使神内藏”的养生目的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钱新艳.古琴艺术与中医养生[J].艺术百家,2008.
  [2]张军,梁艺歌.浅谈古琴音律中五音“宫、商、角、徵、羽”与养生的关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6.
其他文献
针对物联网专业课程的特点,分析物联网课程教学特点,在物联网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
摘 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作为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历来是语文教师最為头疼的问题。文章联系语文教材中的具体句子,总结出了指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不同方法,为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含义深刻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链接选文  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文中,有很多句子从字面看是一种意思,其实里面还包含着更深刻的意思,不经反复诵读,用心
1rn整个工程队就王利峰吃扯面.大家都吃拉条子.你千万不要以为王利峰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有什么特殊照顾.工程队的头儿和技术人员是公家人,干力气活的全是临时工,叫他们盲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企业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重点阐述了在企业应对危机的时候,财务要采取哪些措
20世纪中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呈渐趋加强的态势.到世纪末,可以说已蔚成风气.研究西方马克恩主义美学,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国
摘 要:随着近些年我国的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一些高层建筑的数量和规模也在进一步的扩大。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也逐渐的增多,加强防火工作的科学实施就显得比较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高层建筑火灾的特征以及消防安全的现状详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就高层建筑防火的优化策略实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防火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高层建筑的应用需求也在增加,保障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就要能从实际
这是一节高中艺术的公开课,课题是《千姿百态的舞蹈形象——雀之灵》,从标题不难看出该课“舞蹈切入、旁及其它”的“综合艺术”之主旨.教学的主体部分“欣赏”进行得十分顺
当代大学生中大量违约现象的频发以及“马加爵案”“复旦大学投毒案”等犯罪案件的出现,表明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责任意识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坚
摘要: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作为一种审美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小學阶段,在美育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课中最常见的音乐教学方法,富有表情的歌唱对小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的歌唱表演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 歌唱表演 现状及建议  歌唱教学作为音乐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对音乐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
摘 要:加强语感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感训练,让学生充分展现个性化的主观感受,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世界,最终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强化朗读;创设情境;培养习惯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的语感上。那么什么是语感?就是在长期的阅读活动和规范的语言训练中,逐步养成的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