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周围间隙(VRS)扩大程度的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运城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38例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急性单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基底节区梗死患者131例,半卵圆中心梗死患者107例)的临床资料,使用MRI对患者VRS扩大程度进行评价,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BG-VRS)、半卵圆中心血管周围间隙(CSO-VRS)扩大程度的影响因素。

结果

基底节区梗死患者与半卵圆中心梗死患者BG-VRS、CSO-VRS分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BG-VRS轻度扩大组与BG-VRS重度扩大组在性别分布、高血压比例、收缩压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SO-VRS轻度扩大组与CSO-VRS重度扩大组在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BMI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BMI对BG-VRS扩大程度有显著影响(OR=6.272,95%CI:1.931~20.365,P=0.002;OR=0.757,95%CI:0.619~0.927,P=0.007),而BMI对CSO-VRS扩大程度有显著影响(OR=0.775,95%CI:0.655~0.918,P=0.004)。

结论

高血压是BG-VRS扩大程度的危险因素,BMI是BG-VRS、CSO-VRS扩大程度的保护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神经梳理术治疗非血管压迫型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8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利用神经梳理术治疗非血管压迫型三叉神经痛患者32例,归为A组;利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249例,归为B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术后治愈率为90.6%(29/32);平均随访62.5个月后,治愈率为
目的观察CYP3A5基因多态性对重症肌无力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影响,探讨不同基因型患者的适宜剂量。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检测方法检测CYP3A5基因位点、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他克莫司的全血谷浓度,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用药剂量及浓度/剂量比值(C/D)。结果95例患者中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是以椎基底动脉显著扩张、延长、扭曲为特点的脑血管变异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临床上发现VBD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的情况并不罕见,如代谢综合征、其他血管畸形疾病、先天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免疫相关性疾病等。本文将VBD及其合并症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VBD的防治提供指导和借鉴。
目的探讨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RBD)患者的睡眠结构,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患者情绪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主诉存在睡眠行为异常并经视频-多导睡眠图(v-PSG)检查确诊的22例RBD患者为病例组,募集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相匹配并经v-PSG检查排除RBD诊断的23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v-P
环状RNA(circRNA)是一种新型的内源性非编码RNA(ncRNA)。其具有结构稳定、丰度高和组织特异性等特征,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是目前ncRNA领域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irc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担当重要角色,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围绕circRNA的形成、特征、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利用MRI示踪法探讨PD模型大鼠尾状核区细胞外间隙(ECS)内物质转运的变化情况。方法2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按1 mg/kg,1次/d,持续7 d的剂量在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葵花油乳化液(1.5 mg/mL)诱导产生PD样症状,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采用斜板实验和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行为学及病理表现。采用MRI示踪法
目的探讨自噬是否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被激活,及其对神经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参照Longa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1)将4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1组(n=9)及模型1组(n=33),模型1组又依据再灌注后取材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后6 h、12 h、24 h、48 h、72 h亚组,每亚组6只。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空白1组(n=3)及模型1组再灌注后24 h亚组(n=3
目的比较大脑中动脉(MCA)不同病变部位脑梗死患者行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于发病后4.5 h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MCA脑梗死患者75例,依据MCA病变部位分为起始部病变组(Ⅰ型组)、主干远端病变组(Ⅱ型组)及分支病变组(Ⅲ型组)。以溶栓治疗后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