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实录与点评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猜诗句,营造氛围
  师:同学们,花开四季,留给我们一个色彩斑斓的花的世界。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为此写下了一句句千古传诵的佳句。(幻灯片出示“梅花图”)看到这株傲雪的梅花,你会想到——
  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背得语速快,语调比较平白)
  师:古诗在诵读的时候要有韵味,你再试试。(生诵读有进步,注意了停顿和语调的变化)
  师:看到这枝出墙的红杏,(幻灯片出示“杏花图”)你会想到——
  生:“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看到这满树的梨花,(幻灯片出示“梨花图”)你会想到——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花开花谢,在文人笔下有了千古传诵的佳句。(画面切换到一张荷花的图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古诗,是和荷花有关的。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师:看着这个诗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在净慈寺送友人林子方。
  生:他们是在早晨送别的,因为诗题中有“晓出”,“晓”就是早晨的意思。
  师:你看,短短的诗题中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但少写了谁呢?
  生:少了诗人,就是杨万里。
  师:现在谁能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
  生:早晨,诗人杨万里在净慈寺送别友人林子方。
  【点评】教学伊始,老师首先营造了一个诗的意境,出示了一幅幅精美的花朵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一首首描写这些花朵的佳句,并要求学生能吟诵这些佳句,从而在积累中营造一种诗情画意,这也是与本首诗中荷花这一主题相呼应,能更好地让学生进入文本。
  二、 多角度朗读,明晰诗意
  师:同学们课前借助前置性学习任务初步了解的古诗的意思,现在就以四人小组来交流和汇报一下。
  生1:(介绍字义)晓出:太阳刚刚升起。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毕竟:到底。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接天:与天空相接。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碧绿色。六月中:六月中旬。
  生2:(介绍诗意)诗句的意思是:到底是西湖的六月中旬,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生3朗读古诗。
  师: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他们小组的朗读?
  生:我觉得她还可以在“无穷碧”那里读得慢一些,这样才能显示出荷叶很多很多的感觉。
  【点评】教师借助前置性作业,让学生课前先学,再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把学习的感悟与同学分享,把知道的表达出来,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认识,这很好调动了学生感知、表达欲望。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形成了课堂生生的对话,让对话成为一个学习活动。
  师:在理解了古诗意思后,谁能再来读好这首古诗?能不能让听者眼前仿佛出现诗描写的画面。(生读)
  师: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景物?
  生:莲叶、荷花、西湖湖水、照着湖水的阳光。
  师:请用文字将你仿佛看到的景象描写出来。(请学生动笔写话)
  生:水上的莲叶碧绿碧绿的,荷花特别的美。
  师:你只看到一种碧绿吗?还看到了什么绿?
  生:刚展开的,翠绿色的。
  生:张开的大大的荷叶是墨绿。
  师:绿得各不相同,接到了——(生接)天边。
  生:我看到了荷花格外红艳。
  师:(出示图)你觉得荷花红得怎样?
  生:红得迷人。
  生:我看到了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还看到岸边的柳树轻抚河水。
  师:同学们想象中的画面有声有色,色彩丰富。谁能将这些景物组合成一幅画面,来说一说呢?提示一下,在说不同绿色的莲叶时,可以模仿《荷花》一课中的句式,用上“有的……有的……有的……”。
  生:早晨,我来到西湖边,看到水上的莲叶有的刚刚展开,嫩绿……嫩绿的叶子(师:嫩绿的叶子显得——)多么可爱;有的都展开了,叶子变得墨绿墨绿的,这些绿得各不相同的莲叶无穷无尽,一直延伸到天边。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师:这样清澈的湖水里,你会看到——),小鱼在莲叶下嬉戏。荷花差不多都开放了,在风中轻轻摇摆,(师:就像——)就像仙女跳起了舞蹈。阳光照耀下,荷花显得特别红艳……
  【点评】“诗中有画”是古诗的一种意境美,只有将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再将这画面由学生的语言进行表述的时候,学生才能根据这样一次“言——意——言”的转化,将文本语言的内涵转化为自身的理解,甚至是自身言语表达的习得。因此,在理解古诗后,教师首先让学生能结合诗句,说说你仿佛看到的景物,然后让学生结合景物,想象自己看到的画面,最后让学生完整说说整幅画面。在由局部到整体的描述训练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丰富画面的颜色和动态之感,学生在层层推进的言语训练中,言语品质得到很好地培养。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丰富想象中,这画面描写得越来越生动,越来越美。正是这一红一绿,给了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作者的诗句中,是这样描述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种简约的对仗,也体现了文字的美。
  【点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让学生由读正确、有节奏,到在交流合作朗读中读懂古诗的意思,再到最后在想象画面中,读出古诗的画面美和古诗文字的对仗美。朗读的形式多样化,学生也在层层推进的朗读中,以读促悟,品味文字之美,挖掘了语言文字的深度。
  三、 拓展中辨析,丰富诗的内涵
  1. 拓展诗人杨万里写荷的诗。同是荷花,在同一个诗人的笔下,能展现出不同的美。
  师:是呀,诗人杨万里特爱夏季,爱荷。他一生特别爱荷,而且爱荷爱到痴狂的地步,老师能查到他描写荷的诗作就有二三十首,难怪人们称他是“全方位描写荷的第一人”。   (出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同样写荷花,在同一位诗人的笔下会有什么不同吗?请对比读读这两句诗,想一想。
  生:第一首诗句中,荷叶没有张开,荷花没有盛开。第二首诗句中,荷叶很多,荷花也开了很多了。
  生:第一首诗句中,只写了一两片荷叶和一支荷花,第二首中写了很多荷叶和荷花。
  师:画面也更壮观。
  生:《小池》一诗中还描写了蜻蜓。
  师:既有静态的荷叶和荷花,也有动态的蜻蜓,动静结合。
  师:同样写荷,景色不同。(师生配合读)
  2. 拓展送别诗。同样是送别诗,不同的诗人表达情感之不同。
  师:同学们,请大家把目光聚焦到课题上,从“送”字,我们知道了这是一首送别的古诗。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谁也不知道一别之后,何日才能再次相见,所以很多文人墨客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寄托在诗文中。你还知道哪些送别名句?告诉老师,诗中哪里藏着依依惜别的感情?
  生:《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其中“深千尺”体现了友情深厚。
  生:“天下谁人不识君”,临别祝愿友人。
  生:“西出阳关无故人”,离别了就不会有我这样的朋友,不忍分别。
  师:在这首诗中能找到依依惜别之情吗?
  生:好像只看到描写景物。
  师:是呀,那是不是说明诗人和友人感情不深厚,分别就分别,没有什么不舍呢?我们来看一段资料。林子方为官清廉,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他们志同道合,离别之际,又怎会舍得分别呢?其实要体会他们之间的不舍之情,还得看看该诗的写作背景。其实杨万里还作了几首诗送林子方。请看下面一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一)
  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
  师:请对比读读诗句和诗意,你能找到那份依依惜别之情吗?
  生:诗句中说,走到南山来绕回到北山,绕来绕去的,说明不舍离别。
  生:时间上也可以看出,这首诗句中讲乘着晨曦送别,从“月尚残”到我们诗句中的“映日”,可以看出从早晨出来相送,一直到中午时间,大家都不舍得分别。
  师:原来,诗人与林子方一路欣赏美景,一路依依话别。诗人作诗太巧妙了,他把离别之情就隐藏在“晓出”和“映日”两个词语中了。
  师:同样是送别诗,有的诗人情感奔放如李白,但有些诗人的情感比较含蓄,会通过一些细节描写来抒发情感,我们在阅读时适当拓展背景,就能体会背后内藏的情感。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再来读好这首古诗,感受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那份深情。(生齐读)
  【点评】以上两个层次的拓展,丰富了课堂内容,突破文本情感体悟这一难点。在学生拓展资料与文本对比辨析中感悟到,同一诗人写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笔下的事物能呈现不同的语言美。而同一题材的古诗,不同的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也不相同。在辨析中,不仅进一步理解了古诗的内涵,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也在拓展中挖掘了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丰富传统文化。然后抓住一个“送”字,在师生拓展送别诗和诗人的资料中,引导学生品悟诗句中那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惜别之情,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加深了对古诗内涵的学习体悟。
  (冯洁,太仓市经贸小学教师;王晓春,江苏省特级教师,太仓市新区第四小学校长)
其他文献
房屋住宅工程中的楼板裂缝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主要与设计不当、材料使用和施工不当、混凝土养护不当并与天气等外部因素有关.业主应提高对住宅房屋楼板裂缝问题的重视,并加强
苏教版六下《夹竹桃》是“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的作品。教学该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他是如何把自己喜爱之情表达出来的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了有效突破教学
结合彭山经济社会建设的实际,我认为从六大机制的建立上不断完善先进性建设,是彭山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有益探索。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魏宏在彭山调研时反复强调,保持党的先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我们尝试用我们研究的课题——“自学、导学、合学、展学”教学模式,来上《黄河的主人》这一课。  第一课时,老师先让学生回家查找有关黄河的资料,预习课文。课上,老师让学生交流对于黄河的了解的时候,我们发现,同学们说的出乎我们的预料,他们找出了很多描写黄河的诗句,还有很多描写黄河的文章。接着,老师问学生,预习了课文你都了解些什么?很多学生都能通
一、 当预习遭遇尴尬  关于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现在是众说纷纭,小学语文课程网上专帖讨论了这个问题,我听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声音:  “典型的语文课程的预习,几乎都是被动地应付,弊端很多。”  “通过所谓的预习,我们把许多学生需要教师点拨的教学点给遮蔽了。”  “对好学生来说,预习不预习没有太大的不同;对差学生来说,基础差,即使预习,也是贪图完成任务,谈不上质量。所以,预习基本上形同虚设。”  “预习的
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经济的复苏,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我们国家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进行转型,渐渐地趋向于技术型建筑行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导致对于建筑行业
大数据技术在银行业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数据爆发式增长的今天,银行每天都在生成、获取海量数据,如何能够更加有效的处理和存储银行的数据成为银行的新课题.本文以分布式
按时完成作业,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一名学生的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如何让学生爱上做语文作业呢?  一、 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会做  1. 备课要关注课后作业的指导。哪些作业是必做题,哪些作业是选做题,哪些题目学生通过阅读会做,哪些题目学生可能不会做,该如何引导,老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我在教学《天安门广场》一文时,发现课后有一项作业是完成天安门广场建筑物的示意图,解题关键是学
目的提出以运动感知一致性作为运动模拟的可信度评价标准。方法以客观运动模拟测试(objective motion cueing test,OMCT)为基础,引入了视觉-前庭感知一致性理论,并以人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