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人”的回归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sbz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走进历史求真,课堂之人与历史之人在互动和思维的碰撞中,缅怀真实的历史,在互感中共鸣共振,回归人性之善。面对未来,我们唯真实是美,唯善良是美,唯和平是美,珍爱和平。唤醒历史课堂之人,在呼唤“人”的回归过程中真正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是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历史课堂;“人”的回归; 立德树人
  2019年12月3日,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出于一名历史教师的使命感,我制作了“以勿忘国耻,缅怀历史”为主题的课件。在播放过程中,事与愿违,学生完全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这太出乎意料了。今天的学生为何如此麻木?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大义哪里去了?源于以前的教学过于侧重学生对历史时空观、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等,忽略了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本文以《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为例,从“求真,直击学生思维,还原历史之人;向善,拨动学生情感,唤醒课堂之人;唯美,点亮学生心灯,警醒未来之人”三个环节来唤醒历史课堂之人的旅程。
  一、求真,直击学生思维,还原历史之人
  求真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分知性之真和德性之真。知性之真是对事物的认识达成事物本来的研究状态,德性之真是一种道德态度认识事物的真实性。基于之前学生看南京大屠杀时的无动于衷,学生无论在知性之真还是德性之真方面都很难做到理性的“求真”。因此内容主要是还原大屠杀的真实面貌,让学生真实客观感受历史之人,缅怀那沉重的历史。
  课前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3分钟的纪录片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和战俘进行屠杀的种种灭绝人性的罪行。看完视频后,我问学生:纪录片中有哪些人?播放的是真人真事吗?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然而今天日本国内一些人极力否认大屠杀的真实性,他们称大屠杀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我们要怎样还原大屠杀的真实面貌?问题一出,学生立刻陷入深思,为了帮助学生还原事实,我给学生展示了日军官兵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和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等片段内容,如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中国人的比赛,让学生认识到日本侵略者的凶残。在展示幸存者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片段中,了解日本飞机在1938年农历四月轰炸竹镇的南头十字街的情形及伤亡情景,惨不忍睹。在展示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内容时,出示《威尔逊日记》,使学生明白:在1937年12月18日星期六这天日本侵略者残杀场景,80个中国人中,只有少数几个是退役军人,其他都是平民百姓。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战乱中的人的处境是命如草芥、蝼蚁一般,任人欺凌。
  通过史料实证,这些事实场景直击学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提问能引导学生在“思”与“问”的海洋中遨游,产生对遇难同胞的同情。课堂至此,历史之人已被激活,唤醒课堂之人也是水到渠成,效果不言而喻。
  二、向善,拨动学生情感,唤醒课堂之人
  “向善”就是在求南京大屠杀之真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战争与和平的主题中扩充内心的道德人格,从而唤醒课堂之人本来的善良和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教学过程中,我向学生提问:那我们现在还要血债血还吗?学生激愤异常:要!我摇摇头说:同学们,要铭记这段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如果我们让战火无限蔓延,那我们跟战场上的日本侵略者又有什么区别?接着又问:日本军人是否生性如此?带着这个问题,我给学生展示日本军人在侵华前与家人其乐融融的照片,然后问道:他们也有家庭,有妻子儿女,也曾过着正常人的生活,是什么在扭曲他们的人性?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这样的问答方式,使学生体会到爱与恨的情感,增强爱国主义教育。
  为了增强学生的深层次理性思考,调拨他们的情感之弦,唤醒理性,我向学生出示了《小林勇的影集》材料,让学生理解影集的内容。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当年日本人想打仗吗?他们本性怎么样?当学生回答:他们会反省、有良知、应该也是善良之人时,要进行下一步的提问:把日本国卷进罪恶的漩涡的发动者是谁?进行中让学生体会一个细节:日本军官不投降,对着天皇头像剖腹自杀,这里要向学生解释:这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这种对外扩展的日本战争的武士道精神叫军国主义。在发动者操纵者军部支配下,对内成为毒化和控制日本国民思想的工具,一旦与侵略战争结合在一起,就引发日本人群体疯狂,很快就会侵蚀人性,并最终走向毁灭。至此,学生已经开始意识到我们的苦难来源不是日本人,也不仅仅是战争,而是引发战争狂热的军国主义。然后追问:我们现在还要血债血还吗?当学生回答后,发现他们已经走出仇恨,情感如经历了暴风雨后的大海一样的平静。是啊,当我们控诉南京大屠杀反人类暴行时,不能单純地诉诸民族情感,我们的历史课堂需要更多层次地拨动学生的情感,使课堂中人与历史中人在互感中共鸣共振,使他们对战争更有理性的认识,珍爱和平,杜绝军国的罪行,还原人性本来的善良。
  三、唯美,点亮学生心灯,警醒未来之人
  唯真实是美,唯善良是美,唯和平是美。让学生在求真与向善之旅中学会理性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面向未来,还要给学生一些警醒,如提问学生:“中日未来可以和平相处吗?”学生很快地在可否之间做了选择,但没有形成理论。为了加深理解,我向学生展示了日本共同社8月4日的报道图片及小林勇的影集对话片段材料,引导学生讨论,学生在讨论中激情纷纭,不再无动于衷。日本防卫大臣罔顾历史,对上述事实公开予以否认,是在往中国人心底最痛的地方捅刀子,无非是想美化侵略历史,替“军国主义”招魂。然而,在日本国内有大量像小林勇一样的
  人,一生都在为他们犯下滔天罪行忏悔、道歉,这折现和平之光。相信日本国民也和我们一样都是善良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都会珍惜和平生活,也同样会警惕军国主义者用心。以史为鉴,尊重历史,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只有走出仇恨,中日关系才有未来。
  综上所述,走进历史求真,课堂之人与历史之人在互动和思维的碰撞中,缅怀那沉重的历史;走出历史向善,课堂中人与历史中人在互感中共鸣共振,回归人性之善;面对未来,我们唯真实是美,唯善良是美,唯和平是美,更珍爱和平。让历史充满人性的气息,让材料流露历史的味道,让课堂洋溢学生思想的涟漪。唤醒历史课堂之人,在呼唤“人”的回归过程中真正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这是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标研制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刘道梁.求真、向善、明道、致公—中学历史教学求真[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是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基础课程,其在初步培养小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扩展学生视野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教育深入改革的大背景下,真正实现高效语文教学,是当前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具体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以启示。  【关键词】体验教学;学习兴趣;高效课堂;小学生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
【摘要】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语文教学也随之有了新的变革。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就“互联网 ”与“悦读”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互联网 ”背景下的自主预习,培养阅读兴趣;“互联网 ”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提高阅读品位;“互联网 ”背景下的拓展延伸,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关键词】“互联网 ”;“悦读”;阅读兴趣;阅读品位;阅读量  读书是语文教育之根,是语文教育之源。读书决定了语文教育的成败,一旦
【摘要】在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往往是利用多媒体、画图等方式给学生讲解一些题目,从而代替了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抽象,以致学生不易理解,不仅没有节约时间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困惑,达不到教学效果,因此引入实验教学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去掌握其中的原理,让物理课堂更加生动化、形象化。本文主要从笔者的教学经验出发,
摘 要:本文旨在围绕戏曲艺术教学对培养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阐明观点,具体通过戏曲艺术教学对核心素养中的知识、能力、态度三大方面所起的作用展开论述。戏曲艺术教学,让小学生了解戏曲艺术在世界上的地位,增强其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的表达,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戏曲艺术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知识;能力;态度  戏曲艺术教学是响应
【摘要】“测量”是数学学习很重要的部分。三年级上册“测量”单元复习在小学阶段的“度量”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把握度量本质的关键时机。运用多元表征可避免复习课“单调、炒冷饭”,让学生在复习课学得主动,学有所得。学生在多种表征的互换互译之间,在应用和创造知识的同时,感悟到所有的度量本质都是一样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元表征;度量;单元复习  表征作为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广泛运用于数学学习。
【摘要】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对培养学生领会文章思想、感悟语言能力,提高朗读水平的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进行如下探讨: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动机;充分发挥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利用多种朗读形式训练朗读技巧;加强朗读过程的评价。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探究  《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指出:“语文教学中,朗读非常重要,也是阅读的基本功,又是理
【摘要】本文以支架理论为指导,结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以具体教学案例为切入点,借助问题、多媒体、经验、情感四大支架,从情境导入、搭建支架、撤销支架到效果评价的流程,不仅能引导学生喜欢上阅读,更多的是提供支架,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自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支架理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的概念是由美国认知心
【摘要】一抔泥土,陶冶成器。中华陶瓷艺术以“器以载道”的思想熏陶,形成了崇质尚朴、修生养性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德育功能。学校秉承“以陶培德,以陶育人”的特色教育思路,结合茂名本土文化研发校本陶艺课程《陶说好心茂名》,通过陶艺教育渗透传统礼节与人文道德,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体现现代创新陶艺教育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陶艺;校本课程;德育;特色  陶瓷是中华民
“犯错是学生的权利”,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很多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不能心平气和,而是一味地批评学生。如果换一种理念,将学生的错误当成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出本质的原因,合理地加以利用,说不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三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平移和旋转》中“练一练”的第3题,要求学生画出房子向左平移7格后的图形。  这道题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图形,通过观察
【摘要】交互式游戏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实践性、教育性等方面的意义。本文结合小学阶段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分析交互游戏对小学英语的教学意义,并从利用Flash制作课件、加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打造特色课程和交互式游戏教学增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三个维度探讨交互式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交互式游戏;英语教学;教学设计  小学阶段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