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分层从课前开始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ma37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倡导我们要关注每名学生,“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程度,能够进行有效的分层教学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教育主题.在复杂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分层?怎样在让“优生吃得饱,学困生跟得好”的前提下,既让教师能够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进行统一合理的反馈,又能不增加学生及教师的工作负担呢?笔者试图从本校教研活动开展的“学习单”设计活动中,浅谈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
  【关键词】学习单;分层教学;以生为本
  一、重审课堂环节,科学看待教学分层
  传统课堂主要是以教师的主动讲授和学生的被动反应为主要特征,教师往往注重通过语言的讲述和行为的灌输来实现知识的传授,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往往过于死板,学生的学习地位得不到充分的體现.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学生不同的学习起点和学习层次,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们也必须承认班级学生的差异性,在差异面前,我们如果一刀切的教授,势必会让其他层次的学生失衡,快的无心等待,慢的无力追赶,教师要根据差异性的原则组织教学,就需要一个有力的“扶手”,帮助教师同时照顾到不同能力的孩子,发挥不同智力层次孩子的作用.
  二、巧妙设计“学习单”,有效提升学习质量
  笔者认为,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不同,开展不同层面的教学活动,并针对不同发展层次学生的需求给予相应的学法指导,以达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才是最好的分层教学理念.但好的理念要有好的执行方式才行,如何能让不同层次的孩子在短短的35分钟课堂里都得到关注呢?笔者和同事们已经开展尝试,发现为不同教学环节创设不同的“学习单”,能有效提升课堂质量,更能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困惑.
  (一)课前导学单——了解学习起点,寻找教学突破口
  课前导学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新授课学前准备,即预习导学;一种为复习整理单,服务于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
  1.预习导学
  面对新授课的预习导学是以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为出发点,课前回忆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复习与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技能,观察与本节课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生活现象,要解决掉本节课或者本单元本章学习当中最基础的知识,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创设有利于建构本节课内容的情境,为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2.复习整理单
  复习整理单是复习课前进行知识整理和典型习题的复习检测,以总结、归纳的形式明确新知.这样提高了学生用不同形式对已学知识的梳理能力,发现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课上能够从错例出发,直击学生学习问题,有准备地去提升学生学习层次.
  课前导学单的使用不是让教师不所为,而是需要更充分的备课,更灵活地运用课堂生成,更能真正地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整个课堂从学生出发,到学生中去,教师成为学生中的一员,让学优生充分发挥作用,以“小老师”的身份走到台前来,同时让学困生错误点亮整个课堂,有针对性地去教学,有目的性的去关注,每个人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二)课中学习单——探索学习规律,反馈学习问题
  课中学习单的设计是以辅助学生探索总结知识规律和分析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课堂上教师不是简单地按知识点顺序进行讲解,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些练习,发现总结一定的规律,或根据课堂学习进度,循序渐进的练习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借助问题的变化和深入供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使课堂教学整合成既有学生自学,又有研讨交流的平台,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始终做一名参与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对学生探究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为接下来的展示交流做好准备.当然要能让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以生为本,教师在平时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
  (三)课后作业单——联系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深度
  作业单要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要求进行分层式的训练,供学生课后检测学习效果,突出“学案”的检测反馈功能.除关注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外,还要适度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作业单”设计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①基础知识练习及变式训练,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点,形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A层)②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培养能力.(B层)③提供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思考题,供学生课后拓展研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C层)根据课型不同,可适当选取2层进行课后拓展.
  应用拓展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内容不宜多,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切忌占用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内容也不能过难,不能超出《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防止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总之,学习单的使用大大优化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既关注到了学优生的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也关注到了学困生的问题指导,教学素材从学生中来,用到学生中去,教学课堂从单纯的“教师中心”“学生中心”走向“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实现“互动式”教学格局.让分层理念、生本理念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淑侠.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0):43-44.
  [2]刘玉红.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2011(9):117.
  [3]陈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刍议[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5):38.
  [4]杜玉祥,马晓燕,等.数学学困生问题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各类新型教学软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调查以广州市老三区为例,分析调查数据,得出洋葱数学与一起中学使用率高、希沃产品发挥出交互性优势、在混合教学中积极探索教学融合的有效模式等启示.  【关键词】新型教学软件;初中数学教学;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广州市  引 言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洋葱数学、一起中学、UMU、希沃产品等为代表的新型教学软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
【摘要】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习情境的设计,强化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倡导动手实践和数学交流等学习方式.本文结合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实施原则、注意事项等,对情境创设的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情境创设;设计实践;图形的旋转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
【摘要】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小学数学的魅力,不断强化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认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本文通过具体论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旨在增强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因为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所以教师通过将生活化教学策略合理地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式教学”应运而生,它是目标达成的重要方法.而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重视数学知识的“变式”和数学解题的“变式”,而忽视了问题发现和提出的创新.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猜一猜”系列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  2.学会根据提示或者信息使用排除法进行判断推理.  3.初步获得简单的推理经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有条理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判断,并对判断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口头表述.  教学难点: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述推理的
【摘要】在数学计算的过程中,计算能力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计算能力是学生加强数学思维意识培养的基础,也是必要的基本技能.本文首先描述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算理的结构分析,其次讲述了小学数学计算算理的认识,最后总结了强化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算理的具体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算理结构;教学策略  引 言 
【摘要】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比较抽象,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的概念容易混淆,因此,教师尝试在充分计算和有序涂色中突破教学难点,并突破认知障碍,深刻理解概念.  【关键词】充分计算;有序涂色;突破教学难点;突破认知障碍;理解概念  【探究初衷】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单元中质数(素数)和合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同时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概念集体出现,学生容易混淆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
【摘要】  依据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原则及相关的理论基础,有效设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这一课时的前置性作业已在广西百色市田阳高中实践.基于SOLO理论编制课后测试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班比对照班的认知结构水平略高且实验班课堂表现较好.可知,前置性作业的有效设计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效果,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更益于学生的“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  【基金项目】广
【摘要】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针对教学实际,多媒体技术的课堂运用,能够从视觉与听觉上给予学生双重的感官刺激,帮助教师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的讲解,从而让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更易于学生消化与吸收,化繁为简,大大降低知识重难点的理解程度.此外,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应用,还能够为学生创建多模式的教学情境,轻松愉悦地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
近期,笔者用几何画板构造出了一个非常具有数学美感的图形,如图1所示.对图中的每个多边形的面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尝试研究一下.  上述问题的条件很简单,解决的数学知识也不复杂,无非是利用相似三角形求线段长度,解题的关键是简化图形,从复杂的图形中抽出基本图形.例如,在2015年温州市初中数学学业考试中也出现了相类似的题目.  几点反思:  1.处理好基本图形与复杂图形的关系  复杂图形往往是由基本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