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箫箫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千百年来激励着多少人仁志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英勇献身,书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荆轲悲剧成为了历史上最悲壮的一幕,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依然感受到英雄的无奈与悲哀。
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应用语文的能力”。作为教师,更应该具备这种能力,在教学实际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启迪学生的智力。下面就以高一新教材《荆轲刺秦王》为例来分析荆轲的悲剧,看看文章是如何为荆轲的悲剧作伏笔的。
荆轲刺秦王是大智大勇的行为,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历史必然,所以最终只能以悲剧结束。在具体的课文描写中,我们依然能看到荆轲悲剧结局的影子。在课文的开篇部分,为刺秦王做了充分的准备:劝说樊於期献出自己的头颅,得到燕督亢地图,求得徐夫人匕首。这些足见荆轲心思缜密,有勇有谋,准备周全。荆轲是做大事的人,也是当时著名的四大刺客之一,这就要求与他同行之人也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得到天时、地利之助,才能有把握完成刺秦王的任务。而荆轲的悲剧恰恰是在准备的基础上出了问题:
一是选人不当,难以完成重任。荆轲的副手是秦武阳。文中说:“燕国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之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这只能说明秦武阳年少粗野、蛮横、霸道,缺乏应有的沉着、冷静和智慧,不过是个泼皮小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配担当重任。用这样的人作为荆轲的副手,不但对刺秦王这样的大事没有任何帮助,相反只会带来麻烦(甚至是灾难)。结果到了拜见秦王的关键时刻,秦武阳立即露出了马脚(“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破绽初现,使得刺杀行动功败垂成,实在可惜。要完成这样一件大事,作为副手的人,必然是有智谋、有胆识、视死如归之人。文章这样来描写秦武阳,实在高明,实为难得之笔,为下文的荆轲悲剧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是好友未到,痛失最佳助手。荆轲刺秦王是一个成功机率很小的大事。这就需要与他同行之人应具备相应的刺客素质,这样的人要有过人的胆识,勇敢果决,具备侠士风范,才能共同完成大事。文中说:“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待。”荆轲知道刺秦王是一个集体行动,需要他人的配合与帮助,而这样的人恰恰只能是荆轲的好友——这样的好友才能与荆轲心心相印、默契相连,也是他一直以来做事的最好搭档,有了这样的助手(好友)参与的行动,才有成功的把握。而最终参与行动的不是荆轲的好友,而是秦武阳,这就使荆轲的悲剧露出了端倪。
三是怒叱太子,仓促行动。文中说:“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丹请先遣秦武阳。”这是对荆轲的不信任,无疑让侠士荆轲怒火中烧、愤怒不已。于是,荆轲怒叱太子。古往今来,侠士总是遵循“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信念,一诺千金,而太子丹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武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的谦和,“怒叱太子”,这正是他刚烈性格的最佳表现。太子的“迟之”、“疑之”、“复请之”表明太子的惊恐、焦急、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主人的怀疑、不信任,使得刺秦王的行动更显仓促和草率。这为荆轲的悲剧作了最好的伏笔。
穿过历史的长河,我们依然看到那不朽的丰碑。“士瞠目,发尽上指冠。”伟哉,荆轲,悲凉变成了悲壮,低沉变成了高昂。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义无返顾。尽管荆轲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我们仍然为荆轲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风范而喝彩。荆轲是失败了的英雄,是他实践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理想追求,成就了那滴寂寞无奈的英雄泪。
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应用语文的能力”。作为教师,更应该具备这种能力,在教学实际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启迪学生的智力。下面就以高一新教材《荆轲刺秦王》为例来分析荆轲的悲剧,看看文章是如何为荆轲的悲剧作伏笔的。
荆轲刺秦王是大智大勇的行为,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历史必然,所以最终只能以悲剧结束。在具体的课文描写中,我们依然能看到荆轲悲剧结局的影子。在课文的开篇部分,为刺秦王做了充分的准备:劝说樊於期献出自己的头颅,得到燕督亢地图,求得徐夫人匕首。这些足见荆轲心思缜密,有勇有谋,准备周全。荆轲是做大事的人,也是当时著名的四大刺客之一,这就要求与他同行之人也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得到天时、地利之助,才能有把握完成刺秦王的任务。而荆轲的悲剧恰恰是在准备的基础上出了问题:
一是选人不当,难以完成重任。荆轲的副手是秦武阳。文中说:“燕国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之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这只能说明秦武阳年少粗野、蛮横、霸道,缺乏应有的沉着、冷静和智慧,不过是个泼皮小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配担当重任。用这样的人作为荆轲的副手,不但对刺秦王这样的大事没有任何帮助,相反只会带来麻烦(甚至是灾难)。结果到了拜见秦王的关键时刻,秦武阳立即露出了马脚(“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破绽初现,使得刺杀行动功败垂成,实在可惜。要完成这样一件大事,作为副手的人,必然是有智谋、有胆识、视死如归之人。文章这样来描写秦武阳,实在高明,实为难得之笔,为下文的荆轲悲剧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是好友未到,痛失最佳助手。荆轲刺秦王是一个成功机率很小的大事。这就需要与他同行之人应具备相应的刺客素质,这样的人要有过人的胆识,勇敢果决,具备侠士风范,才能共同完成大事。文中说:“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待。”荆轲知道刺秦王是一个集体行动,需要他人的配合与帮助,而这样的人恰恰只能是荆轲的好友——这样的好友才能与荆轲心心相印、默契相连,也是他一直以来做事的最好搭档,有了这样的助手(好友)参与的行动,才有成功的把握。而最终参与行动的不是荆轲的好友,而是秦武阳,这就使荆轲的悲剧露出了端倪。
三是怒叱太子,仓促行动。文中说:“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丹请先遣秦武阳。”这是对荆轲的不信任,无疑让侠士荆轲怒火中烧、愤怒不已。于是,荆轲怒叱太子。古往今来,侠士总是遵循“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信念,一诺千金,而太子丹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武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的谦和,“怒叱太子”,这正是他刚烈性格的最佳表现。太子的“迟之”、“疑之”、“复请之”表明太子的惊恐、焦急、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主人的怀疑、不信任,使得刺秦王的行动更显仓促和草率。这为荆轲的悲剧作了最好的伏笔。
穿过历史的长河,我们依然看到那不朽的丰碑。“士瞠目,发尽上指冠。”伟哉,荆轲,悲凉变成了悲壮,低沉变成了高昂。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义无返顾。尽管荆轲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我们仍然为荆轲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风范而喝彩。荆轲是失败了的英雄,是他实践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理想追求,成就了那滴寂寞无奈的英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