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环境伦理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e7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环境资源问题是诱发战争的因素之一,而战争又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战争与环境之间的辨证关系,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推进建立和完善战争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战争;环境;伦理;资源;和平
  中图分类号:D0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62-02
  一、战争
  (一) 德国军事史学家克劳塞维茨在他写于1918—1930年的《战争论》中说,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此后,这个定义也一直被各种书籍所沿用。《简明军事百科词典》中说战争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是政治通过暴力的继续。列宁曾经说过:“马克思和恩格斯也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他们把每次战争都看作是当时有关国家及其内部各阶级的政治的继续”。
  (二) 战争形态的发展。所谓战争形态是指由主战武器、军队编成、作战思想、作战方式等战争诸要素构成的战争整体。其中,主战兵器决定着军队的编成、作战思想和作战方式的变化,并由此产生了不尽相同的战争形态。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历了六种战争形态:1、以使用冷兵器为标志,军队由步兵和骑兵组成;2、以使用火药和滑膛槍为标志,军队出现了使用滑膛枪的步兵和使用火药、罗盘的海军;3、以使用火枪和火炮为标志,军队形成了步兵、骑兵、炮兵等诸兵种的合成军队;4、以使用自动化武器和机械化武器装备为标志,如坦克、飞机、汽车、电信装备等,军队成为陆军、海军、空军、空降兵、防化兵等多军种、兵种合成的较为复杂的系统组织,电力和内燃装置成为这一组织系统广泛的基础;5、以使用核武器为标志,以原子技术和空间技术为基础,导致军队出现了战略导弹军种;6、在核威慑下,以使用高技术的精确制导武器为标志。
  二、战争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资源问题是战争的诱因之一
  据《吴书兵法》中对战争起因的分析,“一曰为名,二曰为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利”就是“土地资源”,这说明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环境资源问题是战争的诱因之一。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无法维持其持续发展时,可能采取暴力手段,发动战争掠夺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早在原始社会,就曾经发生过为争夺较好的牧场和肥沃的土地而引发的部落间的斗争。在封建社会,国力昌盛的一个标志就是疆域辽阔,所以当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总是试图吞并其周围的国家以扩大自己的国土面积,由此引发了一些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例如,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的秦赵长平之战,就是秦国为了实现扫平六国一统天下的目标,和赵国发生的为了争夺韩国的上党地区而进行的战争;而发生于公元219年的吴蜀夷陵之战,其导火线就是位于魏、蜀、吴三国之间的人多富庶,交通发达的鱼米之乡—荆州。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战争,主要是为了争夺殖民地和掠夺资源的战争。例如,1898年的美西战争是美国为争夺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进行的战争;1960—1964年的刚果内战,主要是为了争取加丹省的各种贵金属矿藏,80年代的“两伊战争”,90年代的伊拉克侵占科威特的战争以及2000年美国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争夺和控制石油资源。六十年代以色列发动中东战争,主要是为了掠夺水源,以色列攻占戈兰高地,因为它控制为以色列提供淡水需求量三分之一的太巴列湖诸河流,攻占黎巴嫩南部850平方公里的土地,也主要是为了掠夺瓦赞河,哈斯巴尼河和利塔尼河的水资源。
  人们在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时,曾主要强调了政治和军事上的原因,而不那么强调帝国主义对自然资源的需要的重要性,其实政治和军事上的原因又来自哪里呢,更深层的原因也是来自经济上的压力。德国历史学家弗里茨费希尔就指出,他的国家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动机就是掠夺原料,主要意图就是占有法国和德国交界地的属于法国的洛林富煤矿,以及乌克兰的铁矿,锰矿和比利时,土耳其,非洲殖民地的资源,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也与资源掠夺密切相关,因为资源利用上是紧张是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在自然资源占有上的不平衡是德意日铤而走险的主要原因。H鲁滨逊在《人口与资源》中指出,主要原料不足,特别是缺乏矿产资源,容易导致两个政治上的危险后果,第一,它会引起美国,西欧各国和日本发达国家之间为争夺新的矿产资源而发生严重的政治经济冲突;第二,当有些国家得不到重要资源而其所受挫折加大时就可能赤裸裸的诉诸武力来达到目的。
  (二)战争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
  在美伊战争的跟踪报道中,有这样一个画面:巴格达的通信大楼被导弹击中后,浓密的硝烟和低空的黑云一起升腾弥漫,无情的挡住了阳光,几只小鸟振翅惊飞,一位伊拉克士兵在废墟和瓦砾中茫然而无奈的捡起一只被炸死的鸽子,这幅画面不仅展示了伊拉克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也无声的控诉了战争对生灵和环境所带来的灭顶之灾。
  战争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取决于战争的形态,武器越现代,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越大。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如果大规模的进行,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不至于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而利用核武器的战争,因为其武器的毒性和放射性,对环境的危害的范围和持久度也惊人,它不仅会导致人类的疾病,部分生物的灭绝,甚至会给人类留下一个荒芜的星球。仅以海湾战争为例,其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
  1、原油焚烧水生物灭绝
  1991年,伊拉克军队在从科威特撤退时曾炸毁了那里的730口油井,石油焚烧后的烟雾和化学物质遮天蔽日,形成白天黑夜皆为黑茫茫一片的大地污染奇观,而且几个月后也未消失。科威特也因此被西方媒体称为“人间地狱”。
  据世界环境监测中心、欧佩克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后的调查统计,海湾战争油田焚烧后,对生态的破坏如下:在海湾战争中,美英联军的空袭造成大约600万桶原油流失,而伊拉克焚毁科威特油井又造成每天约500万桶原油燃烧。这些原油有很大部分流入海中,先后形成三片共约1200平方公里的油膜,造成世界最大的海洋石油污染。由于原油污染海面,约100万只水鸟丧失了沿岸滩涂上的栖息地,油污沾满了鸟儿的羽毛,使得它们无法飞行与觅食,约30000只海鸟死亡,52种鸟类灭绝,受到伤害的还有其他迁徙于波斯湾的各类海龟、鱼类。   2、战争硝烟污染大气
  当年海湾战争后,专家认为,科威特上空的大气污染程度不低于一枚轻量级化学弹头所形成的污染。若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若干年后,其危害程度将不亚于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带来的危害。不过,海湾战争和油田大火造成的大气污染对整个地球构成的危害,更是难以估计,因为这种危害并不局限于中东地区。石油燃烧释放的烟雾伴随着战争硝烟飘向天空,影响了亚洲季风,导致了印度和东南亚干旱。数年之后,当科学家对登山队员从珠穆朗玛峰上取回的雪样进行化验时,竟发现了海湾石油大火所飘逸去的灰烬,南极考察站的科学家们也在南极的雪水中化验出了海湾战争的污染物。
  不仅在珠峰南坡一些外国人发现了黑雪,而且北坡的西藏当地居民也于1991年发现有黑雪降下。中国科学院1992年的监测分析表明,珠峰大气、水中增加的化学元素正是石油燃烧的排放物。此外,在青藏高原采集到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冰芯——海拔7100米的达索普冰芯也记录了这些污染事件,从冰芯中已鉴定出正构烷烃等120多种有机化合物,这是全球首次在山地冰芯中发现如此多的有机化合物。
  (三)狂轰滥炸动摇地质结构
  多少年来,战争对环境破坏的另一种后果尚未进入人们的视线,因而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利用高科技制成的激光制导炸弹、大规模杀伤性炸弹以及贫铀弹等强烈动摇了地质结构,造成地壳破坏,引发地震。
  美国和北约所使用的带穿透器的炸弹能在地下几十米深处爆炸,不仅可以影响地壳结构,而且会对地震源产生直接影响。比如,1999年美国、北约对南斯拉夫轰炸到第28天,即4月30日,贝尔格莱德地区发生了烈度为5.5、震级为4.5的地震。而在此之前的4月16日在捷克、4月28日在罗马尼亚和克里米亚也发生了好几次地震。显然,这是不正常的,因为在两周内欧洲这一地区发生的地震频率远远高于平均水平,研究人员不得不把地震原因归为美国和北约的狂轰滥炸。
  (四)贫铀弹危害环境和生物
  在过去10年里进行的三大地区战争──海湾战争、波黑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均使用了贫铀弹。美国、北约在1994~1995年间在波黑使用了10800枚贫铀弹,1999年轰炸南联盟期间,共使用了3.1万枚贫铀弹,严重破坏了整个巴尔干地区的生态环境。
  贫铀弹是一种具有极大杀伤威力的新型炸弹。它以贫铀为主要原料制成。贫铀是在提炼放射铀(铀235)的过程中的副产品,其放射性比天然铀低65%,可平均持续4000~5000年。这种放射性物质暴露于自然环境下,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总体来说,贫铀弹对人体至少有五大伤害:一是引起造血障碍;二是引起白内障,三是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四是生育能力下降,五是生长发育出现障碍,严重时会引起寿命缩短、未老先衰或提前死亡。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博士哈里·夏尔马1998年起草的一份研究报告说,海湾战争中使用的贫铀弹使美国退伍军人和伊拉克公民中的癌症患者增加了2万~10万人。英国生物学家科格希尔认为,在南斯拉夫投射的贫铀弹造成的核污染相当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的3%。贫铀弹已使所有巴尔干地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南斯拉夫的放射性指标更是达到了正常标准值的3000%。
  三、战争环境伦理的主要原则探索
  (一)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人,生命,自然界都是有价值和生存权利的,战争严重的破坏环境和资源,尤其是化学战争和核战争,甚至会给人类留下一个荒芜的星球;战争造成无数的生灵涂炭,使许多珍贵的物种处于灭绝或濒临灭绝的状态,所以,战争损害了他人或其他生命的权利,因而是不道德的。我们应该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下,确认生命和自然的权利,实施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伦理原则,使自己的全部活动具有生态保护的方向,并在实践上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整个自然界。
  (二)分享资源。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在不同的社会和利益集团之间,在那些贫困和富足的地区之间,以及在现代和将来的世代之间,都应该有目的的公平的分享资源,一个社会和国家不应该以限制其他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为代价。尤其是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经济、军事实力强大的国家,不能在把自已的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其他国家或者自然资源的不可持续上,而对其他国家的环境毫不珍惜,肆意破坏,甚至诉诸战争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破坏其他国家的生态环境。
  (三)树立新安全观,反对军备竞赛和战备升级。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的是指没有外敌入侵,各国政府根据传统的安全定义选择其保障安全的方法,这一点明显的表现在一些国家不惜扩军备战,企图通过发展毁灭星球的核武器系统来实现安全。但是,扩军备战不可能产生安全,而恰恰是危害人类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各个国家應该树立新安全观,削减军备,把用于军事的资源更多的用于发展经济,缩小贫富差距才有助于实现国际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四)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战争没有也不可能创造财富,虽然它可能掠夺到财富,恩格斯说:“暴力虽然可以改变占有状况,但不可能创造私有财产本身。”而战争在本质上是在破坏财富,只在20世纪的50年里,人类用与战争的费用就高达47万亿美元,这一惊人的数字,可供全球人口50年的消费,或让5亿多个家庭都能享有一座豪华的宅院。我们应该认识到,战争不曾创造财富和美,它只是在毁灭,用战争进行掠夺是不道德的,那么,我们有必要在战争问题上觉醒,从而反对战争,摒弃战争,创造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江西人民出版社.
  [2]余谋昌.生态伦理学[M].首都师范的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首先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探讨了“任务驱动法”的原理及优点,详细的介绍了该方法在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实践证明,在课堂及实验教学环节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任务驱动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
期刊
摘要: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起码的道德修养,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文发现,近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弄虚作假严重、信用意识缺乏等方面;外部环境欠缺、学校教育滞后、家庭教育乏力、自律意识较差、约束机制缺乏是诚信危机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要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教育、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完善机制等方面寻找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危机;原因;
期刊
摘要:在高校教育中应当掌握教学模式的方向,而我们说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知行统一的人才。当代出现的各种道德教育理论都只注意了增加道德知识,发展道德认知的能力,分析寻找价值原则以及改变学校道德教育环境等方面,而忽视了实施行动的训练。因此,为了更好的做到知行合一,也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课能有更好的实际效果,激发广大学生更大的积极性,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做一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面对当前严重的就业危机,给了人们反思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机会。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基础上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时,应加强创业教育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以个性化就业指导促进创业教育。  关键词:个性化;就业指导;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35-02  一、以个性化就业
期刊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很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的侧重有很大的区别。探讨了GIS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GIS以及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GIS;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48-02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
期刊
摘要: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首要内容。深入细致地做好这项工作,推进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常态化管理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高校安全稳定常态化管理的选题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提出要积极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常态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校;安全稳定;常态化;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50-
期刊
摘要:由于各种不良思潮的涌入,一些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上产生了严重错位和倾斜,使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十分严峻的困难。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应该理清思路、改革创新,完善行之有效的学生工作体制,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具有健康心理、高尚人格、富有创新和探索精神的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关键词:思想工作;高职院校;教育对策;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
期刊
摘要: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吸纳新的理念和方法。本文在介绍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从而运用社会的理念和方法,构建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理念,改进方法,更新模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
期刊
摘要:After years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 found a new method which maybe will be more useful in learning English words. That is “turn the unknown to the know” — by means of the words
期刊
摘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开启了中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新的里程碑。在培养目标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要体现与本科、专科类人才的差异,不仅要突出实践型、应用型,更要坚守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目标,注重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培养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高层次人才的目的,为推动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与创新;高层次人才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