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秤课程”是“小学超数学项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是北京亦庄实验小学超数学项目课程的一个典型案例,主要分为“开启课”“主体课”与“结业课”等三个模块。在2018年第5期理论解读的基础上,本期我们刊发了超数学项目课程——“秤课程”教学案例,希冀带给大家更为直观的课程体验。
教学目标
借助思维导图,经历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研究问题的经验,发展问题意识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了解秤的发展历史,体会秤的分类和用途,知道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和国际统一单位的英文缩写,感受秤的文化内涵,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教学过程
1.关于秤,你想到了什么
上课伊始,通过交流几位同学的体重信息及其获得途径自然引出课题“秤”。
顺势,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关于“秤”,你想到了什么?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并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想法写下来。几分钟之后,教师组织交流。
生1:我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秤是怎么演变过来的? 然后,秤有多少种?最早的秤是用什么造的?秤是怎么量人类的体重的?
生2:我比较好奇的是,秤为什么叫秤?古代的秤长什么样子呢?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另外,秤的单位有哪几个?
还有的学生补充说,想知道秤是谁发明的,世界上最大的秤是什么样子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秤……
教师将主要内容及时罗列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梳理、提炼出本节课重点研究的三个问题:常见的秤、秤的历史、称重单位。
2.秤分为哪些种类
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秤,再出示一些用秤的熟悉场景。借助具有交互功能的PPT,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场景,带着大家一起有条理地深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
有的学生选择“实验室”,带着大家认识了天平和各式各样的弹簧秤;有的选择“中药房”,见识了微型杆秤;还有的选择测量超载的“地磅”,讲述他和爷爷一起去废品回收站卖废品的经历……学生在愉快地分享中走进秤的世界。
3.秤是如何发明的
教师先分享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秤和世界上最原始的秤,然后进入到“秤是如何产生的”的交流环节。
师:请大家猜一猜,在秤出现之前,古人又是如何称重的呢?
生1:我认为可以通过“掂一掂”的办法来称重。
生2:可能是“估计”的方法来猜测重量。
生3:我猜有可能是用眼睛目测。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猜测和思考,那么古人到底是通过什么办法称重的?让我们先一起看一个关于秤的传说故事。
教师一边播放《秤的发明》,一边引导学生去追溯秤的产生与发展历史。
视频配文:春秋,有范蠡者行于市。见商皆无以为准,易皆无以为衡,人心不安。偶见取水器,记之。经年后,范蠡居定陶,以木为杆、以金为勾、得星宿为准,量物而衡之,是为秤。
生:哇,称的历史如此神奇,原来杆秤是这样发明出来的。
师:是的,杆秤堪称“华夏国粹”,是我国发明的衡器中历史最悠久的。现在,不仅中药房会用到它,在民间也很广泛使用。
教师出示实物杆秤,让学生摸一摸、用一用、议一议。接着,PPT依次呈现微型杆秤和创造吉尼斯纪录的巨型杆秤,让学生对杆秤有更加全面而充分的认识。
4.生活中有哪些称重单位
首先,在交流已知称重单位的基础上,从传统称重单位(斤、两)进到国际统一质量单位,启发学生思考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其次,交流国际统一质量单位的英文缩写:t、kg、g,并分享英文全称,让学生了解缩写的缘由。最后,引导学生交流不同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末,教师和学生一起对照课始提出的问题,进行开启课的梳理与总结,看看哪些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哪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同时,布置项目课程小任务——“DIY一杆秤”。
教学反思
1.让问题引领学习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始,学生基于“秤”的主题展开自主思考,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发现并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秤为什么叫做“秤”,最早的秤的结构是怎样的,秤是如何演变过来的,秤有哪些种类……在此基础上,师生及时梳理、提炼出“种类”“历史”“单位”三个核心问题。有了适切的问题,学生也就有了思维的动力与方向。正因为是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所以他们更乐意去分析和研究。接下来,针对三个核心问题的学习也就变得顺理成章和水到渠成了。另外,课末的总结反思,让学生带着暂未解决的问题走出课堂,又必然驱动他们后续学习与研究的进一步展开。
这样,由主题生成问题,让问题引领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习真实发生。
2.让儿童导向设计
教学设计是为学生服务的,其最终指向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知识的结构逻辑,还要关注儿童的学习逻辑,低年级教学更应如此。本节课,我们立足儿童立场,充分尊重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内容与形式的调整形成了一种效果颇佳的创新设计。比如,“秤的种类”的学习。内容上,果断放弃传统的分类方法,而是从儿童“看得见”的生活用途入手,罗列出“超市/菜市场”“中药房”“实验室”等熟知的使用场景,让学生基于自身经验大致感受秤的种类。形式上,专门设计PPT交互方式,供学生自主选择使用场景,进而带领大家认识各式各样的秤。这种互动方式,切实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3.让文化成为底色
我们知道,工具和单位是物体称重时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它们不仅密切关联,而且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教学实践中,当我们寻根问底,去追溯其根源,探究其演变与发展历史时,头脑中映入的是一副厚重的、闪耀人類智慧光芒的历史画卷和文化图景,这种文明的力量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涂上鲜亮的文化底色。
比如,“秤”的历史研究,从世界上最原始的石块砝码到我国春秋中晚期楚国制造的小型衡器,从“用眼估堆”到传说中范蠡发明我国第一杆秤,从古代的“钩秤”到“盘秤”,再到现代各式各样的秤,学生真正走进秤的世界,了解“秤”的前世今生,充分感受相应的历史故事、生活现象与风土人情,“秤”的文化符号在学生的内心被深深烙下。再如,质量单位的学习,既纵横古今,又放眼世界。在交流学生熟知的质量单位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单位统一的必要和单位英文缩写的缘由,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适时实现文化的有效延伸。
作者单位: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教学目标
借助思维导图,经历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研究问题的经验,发展问题意识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了解秤的发展历史,体会秤的分类和用途,知道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和国际统一单位的英文缩写,感受秤的文化内涵,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教学过程
1.关于秤,你想到了什么
上课伊始,通过交流几位同学的体重信息及其获得途径自然引出课题“秤”。
顺势,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关于“秤”,你想到了什么?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并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想法写下来。几分钟之后,教师组织交流。
生1:我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秤是怎么演变过来的? 然后,秤有多少种?最早的秤是用什么造的?秤是怎么量人类的体重的?
生2:我比较好奇的是,秤为什么叫秤?古代的秤长什么样子呢?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另外,秤的单位有哪几个?
还有的学生补充说,想知道秤是谁发明的,世界上最大的秤是什么样子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秤……
教师将主要内容及时罗列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梳理、提炼出本节课重点研究的三个问题:常见的秤、秤的历史、称重单位。
2.秤分为哪些种类
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秤,再出示一些用秤的熟悉场景。借助具有交互功能的PPT,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场景,带着大家一起有条理地深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
有的学生选择“实验室”,带着大家认识了天平和各式各样的弹簧秤;有的选择“中药房”,见识了微型杆秤;还有的选择测量超载的“地磅”,讲述他和爷爷一起去废品回收站卖废品的经历……学生在愉快地分享中走进秤的世界。
3.秤是如何发明的
教师先分享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秤和世界上最原始的秤,然后进入到“秤是如何产生的”的交流环节。
师:请大家猜一猜,在秤出现之前,古人又是如何称重的呢?
生1:我认为可以通过“掂一掂”的办法来称重。
生2:可能是“估计”的方法来猜测重量。
生3:我猜有可能是用眼睛目测。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猜测和思考,那么古人到底是通过什么办法称重的?让我们先一起看一个关于秤的传说故事。
教师一边播放《秤的发明》,一边引导学生去追溯秤的产生与发展历史。
视频配文:春秋,有范蠡者行于市。见商皆无以为准,易皆无以为衡,人心不安。偶见取水器,记之。经年后,范蠡居定陶,以木为杆、以金为勾、得星宿为准,量物而衡之,是为秤。
生:哇,称的历史如此神奇,原来杆秤是这样发明出来的。
师:是的,杆秤堪称“华夏国粹”,是我国发明的衡器中历史最悠久的。现在,不仅中药房会用到它,在民间也很广泛使用。
教师出示实物杆秤,让学生摸一摸、用一用、议一议。接着,PPT依次呈现微型杆秤和创造吉尼斯纪录的巨型杆秤,让学生对杆秤有更加全面而充分的认识。
4.生活中有哪些称重单位
首先,在交流已知称重单位的基础上,从传统称重单位(斤、两)进到国际统一质量单位,启发学生思考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其次,交流国际统一质量单位的英文缩写:t、kg、g,并分享英文全称,让学生了解缩写的缘由。最后,引导学生交流不同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末,教师和学生一起对照课始提出的问题,进行开启课的梳理与总结,看看哪些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哪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同时,布置项目课程小任务——“DIY一杆秤”。
教学反思
1.让问题引领学习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始,学生基于“秤”的主题展开自主思考,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发现并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秤为什么叫做“秤”,最早的秤的结构是怎样的,秤是如何演变过来的,秤有哪些种类……在此基础上,师生及时梳理、提炼出“种类”“历史”“单位”三个核心问题。有了适切的问题,学生也就有了思维的动力与方向。正因为是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所以他们更乐意去分析和研究。接下来,针对三个核心问题的学习也就变得顺理成章和水到渠成了。另外,课末的总结反思,让学生带着暂未解决的问题走出课堂,又必然驱动他们后续学习与研究的进一步展开。
这样,由主题生成问题,让问题引领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习真实发生。
2.让儿童导向设计
教学设计是为学生服务的,其最终指向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知识的结构逻辑,还要关注儿童的学习逻辑,低年级教学更应如此。本节课,我们立足儿童立场,充分尊重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内容与形式的调整形成了一种效果颇佳的创新设计。比如,“秤的种类”的学习。内容上,果断放弃传统的分类方法,而是从儿童“看得见”的生活用途入手,罗列出“超市/菜市场”“中药房”“实验室”等熟知的使用场景,让学生基于自身经验大致感受秤的种类。形式上,专门设计PPT交互方式,供学生自主选择使用场景,进而带领大家认识各式各样的秤。这种互动方式,切实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3.让文化成为底色
我们知道,工具和单位是物体称重时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它们不仅密切关联,而且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教学实践中,当我们寻根问底,去追溯其根源,探究其演变与发展历史时,头脑中映入的是一副厚重的、闪耀人類智慧光芒的历史画卷和文化图景,这种文明的力量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涂上鲜亮的文化底色。
比如,“秤”的历史研究,从世界上最原始的石块砝码到我国春秋中晚期楚国制造的小型衡器,从“用眼估堆”到传说中范蠡发明我国第一杆秤,从古代的“钩秤”到“盘秤”,再到现代各式各样的秤,学生真正走进秤的世界,了解“秤”的前世今生,充分感受相应的历史故事、生活现象与风土人情,“秤”的文化符号在学生的内心被深深烙下。再如,质量单位的学习,既纵横古今,又放眼世界。在交流学生熟知的质量单位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单位统一的必要和单位英文缩写的缘由,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适时实现文化的有效延伸。
作者单位:北京亦庄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