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新的时代要求。本文通过对艾子口新农村的规划,总结出对于建设宜居农村的规划方法,从而健康、有序的推动时代要求下新一轮的农村建设行动。
[关键词]新农村;宜居;规划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我国为缩小城乡差距政府自2005年以来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从规划实践中也暴露出种种问题。作为规划师应认真探索和研究生态文明发展和有序城镇化原则的城乡互补协调的科学模式,树立乡村整治的正确方向和目标,把握城镇发展高潮中乡村建设的机遇和成功应对面临的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乡村建设的对策与模式,确立生态文明观的乡村规划建设的原则。
二、艾子口村规划实践
在接受任务后,设计小组进行了研讨,在以往的新农村整治规划实践中,不乏众多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也有如“华西村”等丧失特色的失败案例的警示,而大连的农村大都是具有鲜明山海特色、自然资源丰厚的生态村庄。如何利用优势资源建设宜居新农村规划模式以供后来者参考,成为我们当前的任务。
规划之初,我们经过研究决定首先进行挨家挨户的入户走访、调查,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和意愿,明确艾子口村村庄整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确定村庄整治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改造模式。
2.1 项目概况
艾子口村地处旅顺口双岛街道西北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渤海、资源丰厚、景观优良,村距双岛街道中心约8公里,距旅顺老城区约23公里[3]。
艾子口村村域总用地面积10968亩,自然资源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
1.农田土地资源少。农田资源面积为786.4亩,位于整个双岛湾街道的第9位,占整个街道的5.85%。
2.林地覆盖率高。全街道林地面积1542.4公顷,覆盖率33%。本村林地面积为443.6公顷,覆盖率61%为9个中心村之首。
3.岸线资源丰厚。是全街道仅有的两个具有岸线资源的中心村之一。
由于丰厚的岸线资源,目前艾子口村的经济收入以临港工业和水产加工业的第二产业为主,一、三产业为辅[4]。村民中几乎每家都发展捕鱼业,成为其主要经济来源。
2.2规划原则
1.生态的原则
充分发挥地域及环境优势,创造乡村特色的生态宜居环境
2.效益的原则
利用特有自然资源,发挥特色产业优势,提升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的收益,改善生活水平
3.可实施性的原则
因地制宜,全面认识地域性和合理利用资源优势,制定具有可实施性的新村规划
2.3规划主题
1.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创造生态的宜居村庄
沿进入艾子口村主路北侧为一条汇水渠,总长1150米,最宽处有11米,最窄处有6米一直延伸至村域西侧海岸。山与山之间形成自然降水的水沟,最终也聚入村路旁主水渠。河壁、河岸采用统一的石砌,随海水潮涨落河内水位会有所变化。整个村庄被水渠划分成自然的居住组团。
我们将这一自然形成的村庄结构进行梳理。首先,对河沟进行治理。就地取材,用海边的鹅卵石将山谷之间汇水沟河床进行重新铺设;对主河道河壁上分季节种植植物缓解单一材质的单调枯燥,如夏季种植当地盛产的爬墙虎等,也可利用雕塑、绘制等的方法形成各种图案。其次,在河沟两侧设置绿化带,结合河沟设置由自然山体向村庄内部渗透的指状绿地,并结合绿带设置小型的林间活动场地,最终形成由绿地包围若干居住组团的生态宜居村庄。
2.结合农民生活需求,创造多样化公共空间
规划村民的公共活动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大规模的集会,如村委会集会、观看民俗表演等;另一方面是小规模的日常交流,如农村习惯的周边邻里的情感及信息交流。现状有两处公共活动场地,一处是位于主路北侧乡村腹地的村委会,另一处是位于乡村入口600米处路南的老干部活动中心,这些主要公共活动空间的设置都是长期积累的生活习惯而形成的,是村庄自然生长的肌理。
规划结合这一要素,对整个村庄形成四个节点:入口广场、活动中心、村委会、滨水广场,形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序列。节点一,欲扬先抑的造园手法。在村庄的入口处先是一段山间夹道,继而豁然开朗整个村庄呈现出来。路北侧有一片闲置的空地,另有一处水井,结合这一特点我们在入口处路北的空地设置了以“饮水思源”为主体的入口广场。节点二,村庄老年人的福音。设置棋牌室、活动室及一部分室外活动场地等,丰富老年人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节点三,多功能的行政中心。在村委会原址进行扩建,在保留村委会的同时在东侧空地进行扩建,并在新建建筑前设置戏台广场,弘扬地方文化,组织村民观赏民俗表演。节点四,滨水的生态活动场所。改造现有水塘和村内的一处山体,设计一处生态景观的滨水广场,设置水边木栈道,并在广场上设置小型的集会和村民健身场地。
结合各居住组团设置村民日常的交流活动,种植遮荫乔木,设置健身器材,为邻里沟通提供舒适健康的公共场所。
3.整合资源优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整合艾子口村山地和海岸的资源优势,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利用农业资源环境、农田景观、农业生产、农业产品、农业文化、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农业、了解农村的一种新型的休闲农业和休闲渔业[5]。利用村内环山临海资源的丰富性满足人们求新求变的需求,利用农渔业产品的多样性满足人们丰收的喜悦,更加突出艾子口村休闲农业的特色优势地位。在经营内容上,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挥地方特色,形成多样化、精致化与独特化特性,将农林渔生产、农家生活、农渔村文化、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纳入休闲农业,让人们充分体验农业活动[2]。同时结合农村文化活动,进行民俗文化教育亲身体验,提供乡土料理、农庄民宿等。
4.挖掘资源优势,引导发展优势第三产业
艾子口村凭借自身依山傍海的自然资源优势,结合观光农业,实现一、三产业的互动,将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扩展,扩大了农业经营范围与服务领域,同时给第三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将带动交通、运输、餐饮、商业以及纪念品生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产业联动效应。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5.应用新能源、新技术,合理利用能源
目前供热方式为各家各户的分散火炕采暖。效率低下,不便捷,并造成一定程度的能源浪费,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考虑到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环境要求的严格,规划供热方式的选择在技术可靠性、经济可行性之外,还要重点考虑环保因素。鉴于农村低密度的建筑形态,不提倡敷设大量供热管线的集中供热,推广新型的分散供热方法。规划中提供三种方式可供选择[1]:
A、电采暖。以电热膜技术为代表,将电能转化为热。
B、燃气采暖。以天然气或代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为能源,每户设一个微型燃气锅炉或壁挂炉。
C、地源热泵。抽取地下水的热能,各家利用地热资源供热。
规划中开发利用秸秆燃气,发展以植物为原料的绿色能源转化技术。由于植物燃气生产的原料为农作物秸秆、牛羊畜粪及一切可燃性物质,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在我国目前农村能源结构中,唯独有秸秆燃气最经济、方便、节能、适用。每个农户每天只需植物原料3-5公斤,方可解决全天生活用能(炊事、取暖、淋浴),并且像液化气一样无烟燃烧。
此外,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家家户户都应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2.4总体布局
村庄整体被自然群山围绕、山体秀丽、植被茂密,一侧靠海,海水清澈、岸线曲折,规划依托现状村庄内部东西向主干路及沿路河道,整合沿线空间。形成“一轴、一心、三点、多带、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轴:村庄内部主干路及滨河景观轴,作为村庄的主要人文轴及联系轴;
一心:以村委会为中心村级公共中心,其功能包括村委会、活动中心、民俗广场、村卫生所等重要服务设施;
三点:入口形象空间、老年活动中心、滨水休闲广场三个主要公共空间节点;
多带:从四周山体引入的指状绿带;
多组团:被指状绿地分割开来的各居住组团。
自然风光的山海特色、传统风貌的生态村落、公共空间的民俗展示、特色旅游的休闲渔业,共同构成了艾子口村新农村的新风貌。
三、结语
由于现代化交通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区位的依赖逐渐降低,这就使不少老年人,甚至一些年轻人回归乡村生活,他们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由于农村的建筑密度低,空气较城市好,尤其是具有靠山临海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附近村庄购置房屋养老,如何规划好宜居的新农村满足发展变化的人们居住的需求,用发展的眼光去建设农村,成为规划师在规划之初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杨艳 . 房地产如何介入 . 社會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
2 张传华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房地产开发 . 安徽农业科学,2008,01
3 大连市西部总体规划 . 2005
4大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2003
5顾哲,夏南凯 . 以增强“造血功能”为主导的新农村规划设计探索 . 城市规划,2008,(4).
[关键词]新农村;宜居;规划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我国为缩小城乡差距政府自2005年以来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从规划实践中也暴露出种种问题。作为规划师应认真探索和研究生态文明发展和有序城镇化原则的城乡互补协调的科学模式,树立乡村整治的正确方向和目标,把握城镇发展高潮中乡村建设的机遇和成功应对面临的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乡村建设的对策与模式,确立生态文明观的乡村规划建设的原则。
二、艾子口村规划实践
在接受任务后,设计小组进行了研讨,在以往的新农村整治规划实践中,不乏众多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也有如“华西村”等丧失特色的失败案例的警示,而大连的农村大都是具有鲜明山海特色、自然资源丰厚的生态村庄。如何利用优势资源建设宜居新农村规划模式以供后来者参考,成为我们当前的任务。
规划之初,我们经过研究决定首先进行挨家挨户的入户走访、调查,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和意愿,明确艾子口村村庄整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确定村庄整治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改造模式。
2.1 项目概况
艾子口村地处旅顺口双岛街道西北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渤海、资源丰厚、景观优良,村距双岛街道中心约8公里,距旅顺老城区约23公里[3]。
艾子口村村域总用地面积10968亩,自然资源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
1.农田土地资源少。农田资源面积为786.4亩,位于整个双岛湾街道的第9位,占整个街道的5.85%。
2.林地覆盖率高。全街道林地面积1542.4公顷,覆盖率33%。本村林地面积为443.6公顷,覆盖率61%为9个中心村之首。
3.岸线资源丰厚。是全街道仅有的两个具有岸线资源的中心村之一。
由于丰厚的岸线资源,目前艾子口村的经济收入以临港工业和水产加工业的第二产业为主,一、三产业为辅[4]。村民中几乎每家都发展捕鱼业,成为其主要经济来源。
2.2规划原则
1.生态的原则
充分发挥地域及环境优势,创造乡村特色的生态宜居环境
2.效益的原则
利用特有自然资源,发挥特色产业优势,提升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的收益,改善生活水平
3.可实施性的原则
因地制宜,全面认识地域性和合理利用资源优势,制定具有可实施性的新村规划
2.3规划主题
1.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创造生态的宜居村庄
沿进入艾子口村主路北侧为一条汇水渠,总长1150米,最宽处有11米,最窄处有6米一直延伸至村域西侧海岸。山与山之间形成自然降水的水沟,最终也聚入村路旁主水渠。河壁、河岸采用统一的石砌,随海水潮涨落河内水位会有所变化。整个村庄被水渠划分成自然的居住组团。
我们将这一自然形成的村庄结构进行梳理。首先,对河沟进行治理。就地取材,用海边的鹅卵石将山谷之间汇水沟河床进行重新铺设;对主河道河壁上分季节种植植物缓解单一材质的单调枯燥,如夏季种植当地盛产的爬墙虎等,也可利用雕塑、绘制等的方法形成各种图案。其次,在河沟两侧设置绿化带,结合河沟设置由自然山体向村庄内部渗透的指状绿地,并结合绿带设置小型的林间活动场地,最终形成由绿地包围若干居住组团的生态宜居村庄。
2.结合农民生活需求,创造多样化公共空间
规划村民的公共活动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大规模的集会,如村委会集会、观看民俗表演等;另一方面是小规模的日常交流,如农村习惯的周边邻里的情感及信息交流。现状有两处公共活动场地,一处是位于主路北侧乡村腹地的村委会,另一处是位于乡村入口600米处路南的老干部活动中心,这些主要公共活动空间的设置都是长期积累的生活习惯而形成的,是村庄自然生长的肌理。
规划结合这一要素,对整个村庄形成四个节点:入口广场、活动中心、村委会、滨水广场,形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序列。节点一,欲扬先抑的造园手法。在村庄的入口处先是一段山间夹道,继而豁然开朗整个村庄呈现出来。路北侧有一片闲置的空地,另有一处水井,结合这一特点我们在入口处路北的空地设置了以“饮水思源”为主体的入口广场。节点二,村庄老年人的福音。设置棋牌室、活动室及一部分室外活动场地等,丰富老年人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节点三,多功能的行政中心。在村委会原址进行扩建,在保留村委会的同时在东侧空地进行扩建,并在新建建筑前设置戏台广场,弘扬地方文化,组织村民观赏民俗表演。节点四,滨水的生态活动场所。改造现有水塘和村内的一处山体,设计一处生态景观的滨水广场,设置水边木栈道,并在广场上设置小型的集会和村民健身场地。
结合各居住组团设置村民日常的交流活动,种植遮荫乔木,设置健身器材,为邻里沟通提供舒适健康的公共场所。
3.整合资源优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整合艾子口村山地和海岸的资源优势,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利用农业资源环境、农田景观、农业生产、农业产品、农业文化、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农业、了解农村的一种新型的休闲农业和休闲渔业[5]。利用村内环山临海资源的丰富性满足人们求新求变的需求,利用农渔业产品的多样性满足人们丰收的喜悦,更加突出艾子口村休闲农业的特色优势地位。在经营内容上,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挥地方特色,形成多样化、精致化与独特化特性,将农林渔生产、农家生活、农渔村文化、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纳入休闲农业,让人们充分体验农业活动[2]。同时结合农村文化活动,进行民俗文化教育亲身体验,提供乡土料理、农庄民宿等。
4.挖掘资源优势,引导发展优势第三产业
艾子口村凭借自身依山傍海的自然资源优势,结合观光农业,实现一、三产业的互动,将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扩展,扩大了农业经营范围与服务领域,同时给第三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将带动交通、运输、餐饮、商业以及纪念品生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产业联动效应。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5.应用新能源、新技术,合理利用能源
目前供热方式为各家各户的分散火炕采暖。效率低下,不便捷,并造成一定程度的能源浪费,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考虑到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环境要求的严格,规划供热方式的选择在技术可靠性、经济可行性之外,还要重点考虑环保因素。鉴于农村低密度的建筑形态,不提倡敷设大量供热管线的集中供热,推广新型的分散供热方法。规划中提供三种方式可供选择[1]:
A、电采暖。以电热膜技术为代表,将电能转化为热。
B、燃气采暖。以天然气或代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为能源,每户设一个微型燃气锅炉或壁挂炉。
C、地源热泵。抽取地下水的热能,各家利用地热资源供热。
规划中开发利用秸秆燃气,发展以植物为原料的绿色能源转化技术。由于植物燃气生产的原料为农作物秸秆、牛羊畜粪及一切可燃性物质,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在我国目前农村能源结构中,唯独有秸秆燃气最经济、方便、节能、适用。每个农户每天只需植物原料3-5公斤,方可解决全天生活用能(炊事、取暖、淋浴),并且像液化气一样无烟燃烧。
此外,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家家户户都应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2.4总体布局
村庄整体被自然群山围绕、山体秀丽、植被茂密,一侧靠海,海水清澈、岸线曲折,规划依托现状村庄内部东西向主干路及沿路河道,整合沿线空间。形成“一轴、一心、三点、多带、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轴:村庄内部主干路及滨河景观轴,作为村庄的主要人文轴及联系轴;
一心:以村委会为中心村级公共中心,其功能包括村委会、活动中心、民俗广场、村卫生所等重要服务设施;
三点:入口形象空间、老年活动中心、滨水休闲广场三个主要公共空间节点;
多带:从四周山体引入的指状绿带;
多组团:被指状绿地分割开来的各居住组团。
自然风光的山海特色、传统风貌的生态村落、公共空间的民俗展示、特色旅游的休闲渔业,共同构成了艾子口村新农村的新风貌。
三、结语
由于现代化交通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区位的依赖逐渐降低,这就使不少老年人,甚至一些年轻人回归乡村生活,他们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由于农村的建筑密度低,空气较城市好,尤其是具有靠山临海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附近村庄购置房屋养老,如何规划好宜居的新农村满足发展变化的人们居住的需求,用发展的眼光去建设农村,成为规划师在规划之初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杨艳 . 房地产如何介入 . 社會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
2 张传华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房地产开发 . 安徽农业科学,2008,01
3 大连市西部总体规划 . 2005
4大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2003
5顾哲,夏南凯 . 以增强“造血功能”为主导的新农村规划设计探索 . 城市规划,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