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阿婆的“共享花草园”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j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这是都市人所追求的美好生活。追求,往往得付诸行动方可实现,自己动手爱绿护绿,养花种草且听风吟。
  徐雅萍是吴门桥街道盘溪第二社区的花草“顾问”,她家的一楼小天井里满满当当摆放着君子兰、文竹、仙人掌、扶桑、九里香、玉树、麒麟、蓝鸟、唐印、黑法师等180多盆花花草草。这里每一盆植物被她视如己出,生长习性也被她了如指掌。她每天“开门迎客”,来花草园观赏的辖区居民、过路人不断,以花会友,甚是惬意。
  “沾花惹草”的日子
  退休之后,如果想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养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闲来无事栽花弄草,成为徐雅萍生活里的主旋律。
  68岁的徐雅萍在盘溪新村居住了将近40年,她从苏州丝绸服装厂退休后,时间充裕了起来,于是她开始打理屋前这块小天井。她开始去逛各个花鸟市场,买花种草琢磨技巧,找到了太多生活的乐趣。“刚开始买回来的植物,养一段时间就枯萎或半死不活,心里很焦虑,说到底还是缺乏经验。辖区居民知道我爱种花,就推荐我去老年大学,系统学习了花草种植的要领。2011年,我在老年大学一口气报了花卉、唱歌以及健美操三门课,来充实自己的生活。算起来我在花卉班学了4年,唱歌学了3年,健美操至今还在学。”徐雅萍说道。
  经过理论的学习,徐雅萍学会了各种种植技巧:什么时候翻土,什么时候翻盆,什么时候扦插,什么时候嫁接。她在天井里展开各种“折腾”,渐渐地这方小天地被她装扮成了盆景展示点,各种花卉、爬藤、肉肉、水培土培植物都在这里竞相绽放。她还在天井内搭建了6层阶梯,每层分门别类放置了不同植物。为了给这些植物遮风挡雨,她还安装了一个大雨棚,不用的时候也可以收缩起来。现在每天一早爬起来,徐雅萍习惯性地先到小院“视察”一番,辣椒树结出了可爱的小辣椒,小木槿开出的花骨朵犹如棒棒糖一样,微风中隔壁邻居奶奶的凌霄花颔首向她微笑,她每天雷打不动地要花上一两个小时,打理这些花花草草,或剪枝、或浇水、或挑拣坏叶、或打扫天井……忙归忙,倒也惬意自在。
  肥硕的叶片、饱满的状态、繁多的品种,再加上萌萌的外表,讓多肉植物成为越来越多“植物粉”培育的首选。徐雅萍至今感慨的,是关于一盆玉露的故事。玉露不仅从名字上仙气十足,模样也如玉石露珠般晶莹剔透。徐雅萍告诉记者,在常人印象里,多肉植物无需经常浇水,其实这是误区。这盆玉露曾被她养得“无精打采”,让她很糟心。有一次下雨放在天井里,她忘记拿进屋,下了一夜的雨,没想到过了几天这盆玉露变得透亮无比,她才知道有些多肉也需要浇水,土壤不能过分干。
  “很多人都想养花又怕养不好。其实只要掌握好方法,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很容易养活的。你看这盆绿萝,社区工作人员送来让我帮着照看时,蔫头耷脑都快不行了,可现在已经枝繁叶茂。还有地上新栽的那几株花,是出去旅游时,在路边采的种子,现在都长出花骨朵了。”徐雅萍的每一株植物都有一个类似的小故事。
  前几年,她参加了吴门桥街道盘溪第二社区党建为民项目“绿色新生力”活动,不仅接受了很多实操训练,为自己的养护知识“充电”,当时还成立了一个“爱绿护绿”志愿服务队,她积极参与其中,承担了一部分小区绿化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她和其他成员购买各类花种、花泥和工具,定期进行养护,为小区的绿化环境添了不少力。
  与邻里聊“花经”,爱心缝补两不误
  “这个马蹄莲怎么养养就耷拉了”“长寿花不是很好养么,怎么还不开花”“你快来帮我看看这盆君子兰,看样子养不活了”……一串串带问号的求助脸,等待着徐雅萍一一解答。养花十年来,她积累了不少“花草经”,已成为社区的“花草顾问”。每天上午,只要她把大门敞开,不少养花爱好者纷纷慕名来取经。徐雅萍为人热心,经常帮周边居民代管植物,到后来,有人干脆把植物放在她这里“寄养”,偶尔来看看便心满意足。还有人乔迁新居,第一时间想到把家里的大花盆送给她。
  养花如同教子,过多的溺爱给予未必有利于它生长,因花而异,多留心,多注意细节,它会茁壮成长花满枝头。在和花草打交道的日子里,徐雅萍和家人收获的不仅是满园春色,更是内心的踏实与满足。
  在和大家聊起自己的养花经验时,她说道:“比如关于水量的控制,不可一概而论。有的植物喜湿,有的植物喜干,不能统一地按几天一浇,最好按照环境、土壤的保水性及花卉的喜水性来浇水。浇水切记不要浇半截水,这样土壤表层是湿的,底部却是干的。久了,就会造成底部根系因缺水而干枯。最好的方法是见干见湿,浇则浇透。我现在一般通过‘敲盆听声音’来判断,如果声音闷,不用浇水;声音清脆,则泥土干了,立马要浇水。再比如肥料的把控,就像月季,春天刚刚发芽时,千万不能施肥,等到嫩叶变成老叶,再施。植物长大了,定期要修剪枝叶进行扦插,将中间部分的泥土松一松,保证透气。”
  热心肠的她,如今还利用自己所长,发挥余热,为辖区老人缝缝补补,换个纽扣、松紧带,对她来说轻而易举,对老人来说感激不尽。
其他文献
6月底,丁香巷内的施工已经基本结束,静音窨井盖已安装到位,松动的石板已固定完毕,入户台阶、坡道已改建完成,空调外机都设置机罩做了遮挡,街口的花伞也悬挂完毕……不时有路人驻足观看,来来往往关心这条街一砖一瓦的群众比想象得更多。  今年以来,保护区、姑苏区古保委党组以“丁香绽放—古城保护在行动”书记项目为依托,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引领古城保护创新发展。  “我为群众办实事” 项
期刊
近日,三元一村社区“金相邻”·社区学堂上,居民罗敏正认真听讲声乐课。今年4月,“金相邻”·社区学堂在金阊街道三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正式落成,为老年人就近提供书法、国画、声乐、瑜伽、手机应用等专业学习课程,实现了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向往。  金阊街道人文、商业资源丰富,既有名胜景区、繁华商圈,也有居民生活区。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先锋担当破解新老难题,推进“美好社区、活力园区、
期刊
一条山塘街,半部苏州史,拥有丰富历史人文资源的虎丘街道,红色文化资源也不遑多让,更有着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为民办实事的初心和坚持。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我为群众办实事2.0”“海棠芳菲19580”“为民服务中心‘198’号服务”“‘小巷红韵’计划”等一系列项目走进虎丘街道居民生活中,为“大美虎丘 锦绣山塘”的壮美画卷增光添彩。  “我为群众办实事2.0项目”激发企业能量  观景新村12幢408室的
期刊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快乐养老、健康养老正成为我们每个人正在面对或即将面对的问题。社会对应养老的设施和服务也正不断调整、建设,尤其在社区,旧小区楼正逐步加装电梯,供身体机能下降的老年人安全使用的设施走入了居所,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不便、打发寂寞时光的各项服务也不断应运而生。金阊街道三元一村,适老化社区也正在建设的路上。  多维直观体验,推进适老化改造  “这个是马桶起身扶手,摁下右扶手按钮,扶手
期刊
“相依青山,心比天地宽广,情系校园,沐浴立人芬芳。时代少年,志在飞翔,飞吧飞吧,飞吧飞吧。青云直上,人生篇章,从这里开始,写好每一笔……”一曲《立人之歌》响彻在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的校园里。5月21日小满这天,是科小10周岁的生日。十年校庆日,科小没有“兴师动众”,却在一桩桩精心准备的仪式中呈现了她最美好清澈的模样,也体现了育人价值最低调的奢华。  林子里的文化基因  世间所有的美好,都不是极至处
期刊
没有收银员,没有厨师,除了一名收拾碗筷的工作人员,点单收银、面条制作都由机器完成。这样的面馆你见过吗?在吴中区临湖镇灵湖村,就有一家“黄墅未来面馆”,它也是苏州第一家无人面馆。  其实,在黄墅自然村,除了智能面馆,还设置有自助售货机、自动棉花糖机、自动冰淇淋机等智能售货设备,自助游乐设施也都实现了自助扫码支付游玩。田园味与未来感互相交织,灵湖村利用现代智能科技助力乡村旅游发展,以高新前沿科技为江南
期刊
在“江南文化”发源地苏州的西北部,有一个千年古镇名叫黄埭。黄埭镇历史悠久,距今2500多年,因春申君黄歇在此筑堰成埭而得名。  黄埭是有名的“评弹之乡”,自清同治始,至民国末,黄埭镇三里一条街,陆续开设了万云楼、畅苑、怡苑、万福园、三景园、叙园、大雅、东来、红星等九处茶馆书场。评弹界老前辈蒋月泉、徐云志、严雪亭、黄异庵等来到黄埭演出,使黄埭成为吴县境内最大的书坛老码头。评弹名家严雪亭曾说过:“说书
期刊
“2000年9月14日,袁家浜一组本地人口43户、外地人口21户,袁埂上二组本地人口30户……”这段路南村老村支书袁泉妹21年前在工作日志上写下的文字,记录了她参加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时一天的“收获”。她一直坚持写工作日志,不但标记了自己的每一段人生轨迹,也记录下从路南村到路南社区15年来的变迁过程。  微型博物馆开进社区  家住姑苏区白洋湾街道路南社区的袁泉妹带着近百件旧物来到社区,交给社区“
期刊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回归自然。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和美社区,近期就邀请家长带着孩子,跟着土生土长的“老苏州”,开启一场独特的“农耕”生活体验之旅。  “下田”唱山歌穿草鞋,农家智慧经真不少  “夏季农活最紧张,割麦打场又插秧,追肥除虫栽山芋,护苗除草忙耕耘……”活动第一站便是在和美社区的山歌室邂逅白洋湾山歌传承人顾凤珍。她一身传统素衣布衫,唱着轻快婉转的山歌,完全吸引住了小朋友们的目光
期刊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位于古城核心的姑苏区双塔街道的智能科技大厦正式启动。这座位于公园路55号的大厦,总建筑面积12382平方米,它不只是新型企业的聚集处,更是双塔街道近年来重点打造的楼宇载体。  智能科技聚集地的明星企业  6月26日上午,姑苏区双塔街道举办了智能科技大厦启动典礼暨“红色征程”庆祝建党100周年当代艺术展活动。  启动典礼上,泰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苏州中亿丰科技有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