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型师幼关系的创设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mi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师幼关系能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我们:“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它强调了幼儿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性和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强调了师幼之间的一种平等、尊重、和谐、互动的师幼关系。本文从(1)转变教师的教育行为(2)尊重孩子,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3)建立对话关系,让师幼成为朋友(4)加强情感交流,让师幼关系更温馨(5)找准教师角色定位,让师幼关系更和谐(6)建立师幼互动关系,师生共同成长等六个方面论述了现代幼儿教育中的师幼关系。
  [关键词]新型 师幼关系
  良好的师幼关系能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我们:“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它强调了幼儿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性和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强调了师幼之间的一种平等、尊重、和谐、互动的师幼关系。
  而在传统的师幼关系中,教师是以教育者、指挥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出现,幼儿处于被传授、被指挥和被管理的弱势地位。这种关系既不尊重孩子的主动性,也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思考,更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许多孩子创造的火花、新奇的思想就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被磨灭了,全部成了教师成批加工下的标准件。这不能说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伤害,也是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悲哀。
  现代教育主张以人的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目标、实施教育,并要考虑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如果只考虑如何让孩子适合我们的教育,那么也许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只会惟命是从。从知识的人本化和学习的人本化出发,引导每一个幼儿发展个性、舒展自我,达到人的“自我实现”,这是新纲要的要求。它通过对教师教学方式和教育行为的变革,为幼儿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确立教育民主的思想,充分尊重、信任、激励幼儿。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行为
  教师的教育行为应利于幼儿积极、主动、有效的发展,不仅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教育方法、方式,更应该研究幼儿动态的学习过程和身心发展的特点,以观察幼儿入手,从幼儿的各种反馈中(包括语言、行为、情绪、神态等各种表现形式的反馈信息),了解幼儿的所思所虑和心理需要、自觉分析自身教育行为的适宜程度,从而及时调整教育措施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积极主动发展的最终目的。主动学习不是机械操作,应是在自主意愿支配下的学习,幼儿是以他们的方式来理解事物的,教师应主动转变自己行为,充分理解幼儿,使学习任务与幼儿的意愿和谐共鸣。教师应学会“弯下腰”“蹲下来”,做孩子的朋友。教师调整与孩子互动时的身体姿势,会使孩子感到平等亲近。
  现实生活中我曾见过这样一件小事:一个大人发现有个孩子聚精会神地蹲在草丛旁观察蜗牛,便问他:“小朋友,你在看什么呀?”孩子一脸稚气地说:“我在看蜗牛赛跑。”大人哈哈大笑:“傻孩子,蜗牛怎么会赛跑呢?”孩子不高兴地回答:“你不蹲下来看,怎么知道蜗牛不会赛跑?”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启示:与孩子平视,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稚气的想法,是每个教师应该遵循的原则,教师要被孩子所接受,是不是也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弯下腰,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了解他们的思想,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呢?有许多事情,用成人的眼光来看,怎么也理解不了,但当你把自己变成了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抛弃自己的偏见,用孩子的眼光来看他们的世界,就能看懂孩子。其实,“弯下腰,蹲下来”不仅仅只是身体上简单的一个动作,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身体蹲下来的同时,思想观念同样要“蹲下来”,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状态,与孩子保持平等自然的关系,形成同伴、朋友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孩子感受到老师是和自己一起玩,一起成长的,是他们当中的一份子。
  二、尊重孩子,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
  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教师与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尊重孩子,首先应该与孩子建立一种平等的师幼关系,尊重他们的幼稚,尊重他们的异想天开,一起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哪怕是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成功。
  幼儿是纯真的,但绝不是毫无思想的,他们拥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多样的行为动机,要想成为他们真正的良师益友,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教师就一定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要知道任何不负责任的、轻视他们的言行都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对抗,甚至打击掉他们刚刚萌芽的、脆弱的自尊,破坏良好的师幼关系。因此,要时刻注意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妈妈、姐姐、朋友等多重角色,用自己的爱心去关注爱护每一个幼儿,用亲和的态度和亲密的行为赢得孩子的喜欢和信任,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取得孩子的认可和接受。
  我们会将身边关系亲密的人称为“朋友”,其实,细细想一想,我们每天称呼孩子为“小朋友”时,不也正是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吗?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用对待朋友的态度、情感去和孩子进行交流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只有将孩子真正地当作我们的“小朋友”,用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流情感和看法,虚心征求和倾听孩子的意见,赏识孩子的优点和点滴的进步,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用一颗童心去了理解、尊重他们的发现和行为,才能最终被孩子所接纳,才能真正地与孩子成为朋友,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
  三、建立对话关系,让师幼成为朋友
  对话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对话的过程让幼儿与教师共同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合作、友爱。班上,有一位孩子由于父母比较忙,难得与孩子亲密。因此更是宠爱他,家中的爷爷奶奶更是如此,樣样事情都由着他做,让他养成了许多不良行为:自私、霸道、好强过火、情绪极不稳定,稍不称心就打人,搞破坏,我们对他的行为感到头疼,经常对他进行批评教育。由此,他对老师有一种抗拒、对立的心理,总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受老师喜爱的人。为了消除他与我的距离,我真心地和他试着做朋友。他喜欢唱歌,特别是日本奥特曼的有关歌曲,唱起来还真不错。针对他的特点,我经常提供和利用有利时机,让他在集体面前表现、展示,树立他的自信,提高他在同伴中的威望。在角色游戏中,他想做理发师,我看见了忙走过去请他帮我理发,我一边夸他手艺好,一边向其他小朋友介绍,大家都来理发,他不由地对我笑了一笑,流露出感激的目光。在自由活动时,我也经常与他聊天、讲故事,使他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们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缩短了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本来不怎么乐意与老师交流的他开始主动来找我,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我,我也总以温和的眼神、和蔼的微笑、赞许的点头,给他送去温暖。教师一个简单的爱抚,一个随意的暗示,一个信赖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唤醒和激活孩子的主体意识,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给孩子以成功的体验,让孩子时时刻刻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与关爱,孩子就会成为你的朋友,形成了“朋友”式的师幼关系。   四、加强情感交流,让师幼关系更温馨
  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幼相互关爱的过程。它是师幼创造性得以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和幼儿性情和灵魂的沃土,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灵氛围。所以,教师应加强师幼间的情感交流。
  1.丰富与孩子沟通的策略
  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和每一个孩子交谈,特别是平时不善于表达的孩子,通过交谈了解孩子的一些内心想法,这是教师与孩子分享情感,产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如经常提出“今天,我和每个孩子交谈了吗?”这样的自省问句,作为每天工作结束后自我反思的内容,从而督促教师多和孩子交谈。又如一个心情有点不太好的孩子,教师可以抱抱她,和她说说悄悄话,拓展师幼情感的交流的空间。
  其次,要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游戏是孩子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孩子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主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兴趣需要可以得到满足,天性可以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可以得到发展。作为幼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游戏的寓教于乐与情感增进的作用,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游戏中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共同活动是任何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教师只有在与孩子共同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最真实地感受孩子的活动体验,同时,孩子也只有在与教师的共同活动中才能增进对教师的了解,消除害怕老师的心理,达到师幼间的沟通对话。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有许多是幼儿自主的活动,如游戏活动、活动区活动以及孩子的个别活动等,作为老师应积极的参与到孩子的主动活动中去,与孩子随意、自由、平等的进行谈话,这有利于师幼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师幼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当孩子提出建议时,应给予鼓励和支持,不管对与错,都应该让孩子动手去试一试。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应该给予启发和引导。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知道所提的建议好不好,才能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因此,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多采用正面积极的交往和情感激励,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协商讨论。通过师幼互动,特别是教师以大朋友、大伙伴的身份与孩子交往,心理气氛较为和谐,师幼之间的这种较为亲密的朋友关系,对孩子来说,是安全的、融洽的、亲切的。
  我把这些沟通策略应用到我所带的班级中,我发现我和孩子的关系亲近了许多,他们有什么事都愿意和我说,喜欢和我讨论,喜欢征求我的意见,喜欢和我一起玩……我和孩子之间在情感、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个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使我和孩子们成了合作的伙伴,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
  2.师幼沟通多使用建议性的语言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大多是作为指挥、裁判的身份出现在孩子的面前,教师的语言更多的是要求、指令和提醒。如:“赶快收玩具,一会儿要上课了”、“说话小点声,别影响别人”、“你怎么又打人!”等等。殊不知,过多的约束、控制会使孩子感到紧张不安,容易产生依附感和自卑感,无形中破坏了教师的美好形象,也影响和损坏了师幼关系。
  其实,如果教师能注意到这些问题,少用指令性的语言,多用建议性的语言,如“你的楼房建得真高,要是窗户多点,屋里就更亮了”、“xxx今天来园只哭了一会儿,明天肯定不哭了”、“xxx真有本领,都会自己系鞋带了”等等。会让孩子觉得更有亲切感,更加愿意与老師接近,从而把老师当作一个可以信赖,可以倾诉的朋友。孩子们会常常对我说:“老师,我喜欢你。”他们喜欢我的理由也各有不同,有的是因为我常给他们讲故事,有的是因为我愿意和他们一起玩,有的是因为我从不大声责骂他们……每次听到这些,我都觉得很开心。孩子们愿意把我当朋友,和我一起分享他们的小秘密,有时他们会趴在我耳边和我说悄悄话,有时他们会悄悄地走到我的身后,帮我捶捶背,有时他们会依偎在我怀里撒撒娇……每到这时,我都会觉得非常快乐和甜蜜,因为,这正是我们一线幼儿教师不懈追求的师幼关系。
  五、找准教师角色定位,让师幼关系更和谐
  教师要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不居高临下,不简单命令。孩子的求知欲才能得到激发,思维才能任意驰聘,孩子在活动中才能获得快乐和满足。而教师所能做到的,就是给孩子提供充分的、安全的探究空间,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使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究,真正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应该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而不应简单地判定孩子行为的对与错,因为孩子的行为里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同样的行为表现形式,却有可能是出于种种不同的动机。
  还记得有一次在户外拍球活动时,我发现几个孩子聚集在楼梯侧面的夹缝中,比比划划说个不停,我害怕孩子们拥挤在楼梯会发生危险,于是轻轻地走过去,正准备训斥他们几句,却听到其中一个孩子说:“老师你看,好大的一只蜘蛛哦!”果然在墙角里有一只很大的蜘蛛,正穿梭着忙着织网。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深深地被孩子们认真和执着打动了,索性席地而坐和孩子们一起看这只大蜘蛛织网。由于我的参与,孩子们的情绪更加高涨,我认真地解答起孩子们连珠炮似的问题:“蜘蛛长着几只脚?”“是害虫还是益虫?”……
  显然,在成人的眼中,一只蜘蛛并没有值得大惊小怪的,可对于孩子则不然,孩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的积极鼓励和引导,有利于拉进与孩子的距离、融入他们的世界,也有利于孩子探究精神的养成,从而建立和谐师幼关系。
  六、建立师幼互动关系,师生共同成长
  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应满足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求知欲望,支持幼儿、尊重幼儿,让幼儿感受到教师是和自己一起玩、一起成长。努力营造平等交流、互相合作的氛围。以前那种老师“教”、幼儿“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育思想及行为已不合时代了。“二期课改”的精神已全面铺开、落实,面向每个幼儿、尊重每个幼儿,促进每个幼儿发展,为每个幼儿发展创造条件。当幼儿与老师的兴趣、智慧在共同的问题上集合时,双方就会在认知、情感、社会经验等方面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迸发出动人的火花。这时教师可能是一位倾听者、观察者,理解幼儿的探索愿望和行为,也可能是一位引导者、支持者,推动幼儿按他们的逻辑方式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当然,教师还可能是一位合作者、研究者、学习者、欣赏者等。由此可见,在师生互动中,教师与幼儿将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建立平等、尊重、和谐、互动的新型师幼关系,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是每位幼教工作者必须遵循的,真正以幼儿发展为本,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心理环境,提供展示的机会和舞台,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有发展的不同,让孩子在探索的世界中学习共同生活和自由表现、表达,成为真正的二十一世纪主人。
  [参考文献]
  [1]吴晓燕:《走进童心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
  [2]姚梅林:《幼儿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
  [3]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
  [4]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作者单位:广州市黄埔区育蕾幼儿园 广东广州)
其他文献
一、网络教育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的作用和意义  网络教学时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于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把教室扩展到校园网、互联网,使资源在全校甚至全国、全球范围共享的教学。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应用现代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可以作为第二课堂对学生运动技术的掌握与提高起引导促进作用,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教学信息扩充、教学
期刊
[摘要]小学是人生的起点,学生将来是否能适应社会,取决于他们现在是否适应班集体的学习和生活。要让学生融入集体生活,首先帮助他们树立集体意识,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关键词]起点 凝聚力  小学是人生的起点,从进入一年级,意味着学生离开家庭,开始适应集体生活。他们将来是否能适应社会,取决于他们现在是否适应班集体的学习和生活。要让学生融入集体生活,首先帮助他们树立集体意识,增强集体的凝聚力。集体的凝聚
期刊
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汉语拼音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如何驾驭好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但是汉语书面语的一种表达符号,而且是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小学生入学后首要的学习任务。而正确读写汉语拼音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普遍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想要在拼音教学中抓住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把这部分内容层次化,简单化,我们就要注重汉语拼音教学的趣味性,注重学生良好的拼音习惯培养,以
期刊
【教材依据】  是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  【设计思路】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本文设计依据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读”贯穿教学始终的这一教学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
期刊
[摘要]本文从语篇分析的理论依据以及方法等方面,着重阐述了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语篇与阅读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语篇分析的基础上,它是改进英语阅读教学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语篇分析 阅读理解 途径  一、语篇与语篇分析理论  语篇分析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在国外近30年间,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地涌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期刊
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中培养和锻炼起来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尤其是创造思维的能力,就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知识不能单方面靠老师向学生传授,提供知识并不是教育目的,根本目的是获得探索方法,养成思维能力,并具有创造性,才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求知欲望,调动积极思维  强烈
期刊
[摘要]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本文从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研究,教学与课程,学校与社会等四个关系分析对比以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教师角色 促进者 研究者 建设者 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动的教科书,是有学问
期刊
[摘要]飞行员作为未来高技术战争中航空兵作战的中坚力量,他们将面临未来作战环境高度复杂的紧迫形势,新一代飞行人才应具备高超的现场指挥才能和在艰苦复杂环境中正确决策的素质与能力。为此,我们的教学理念、内容及方法都要紧跟世界军事发展步伐,着力培养学员的科学文化、军事技术、心理学和指挥谋略等各方面知识,最终培养适应新世纪军事发展的高素质飞行人才。  [关键词]课程体系 指挥决策能力 高技术  军事斗争准
期刊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的重大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文章探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内涵与发展,并就适用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工程经济课程体系改革进行研究与探索。
期刊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是当前贯穿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一根红线,这就意味着在如今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要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被教育者,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 思想品德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