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jcrazytb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法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课程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初中物理教育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摇篮,对培养创造型学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培养创造型学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下面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谈谈个人观点。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必要性
  1.形势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能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我们四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2.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初中物理学科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便于教学的实施。可反观现阶段的教学现状,我们大部分一线教师,以中考为终极目标,大搞题海战术,抹杀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过分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方法、情感的教育,更谈不上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了。
  3.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为“素质教育”的内涵作出了科学而又明确的界定,即素质教育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環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环境。教师传统的强制性方法,“师道尊严”,以及学生之间在考分无情的影响下,过分激烈的竞争,都不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舒畅的学习环境中才能形成学生良好学习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师要以情施教,寓教于乐,让学生乐中求学,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交融。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学生好奇心是学生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索的心理倾向,它是推动学生探索奥妙,进行创造活动的内部动因。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权力和机会让学生有时间和机会干自己相干的事,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
  (3)改革评价方式与评价内容
  评价对学生会产生“激励”或“压抑”作用,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必须消除其“负效应”,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不同的评价对同一个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同种评价方式对不同的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作出激励性的评价,另外,在课堂上对学生提问、回答、讨论,教师不要立即作出评价,这种延迟判断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思维,拼发出创新的火花。
  2.注重创造个性的塑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应首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作是“有想法、有个性”的人,创造民主平等的气氛。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共同面对要解决的问题,要允许和鼓励学生做到四个方面。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3. 重视初中物理实验
  (1做好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具有直观性、形象,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易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火花。因此教师应当准备并做好演示实验。
  (2把探究实验落到实处。
  新课标更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探究的环节很多,但一个实验可以只着重练习几个环节,但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不可越俎代庖。实验探究的过程是发散性思维到集中思维的过程,在实验探究活动之中,将发散思维得到的各种可能情况,分别逐一进行检验,作出是非选择,这时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归纳总结,来提高和发现初中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初中物理规律,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当的引导、点拔,但要给学生时间、空间,使他们在探究时有充分的自由度。
  (3)结合学生实际,灵活设计实验,激发学生创造性。
  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可设计实验,在实验中,通过学生动手,发现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
  (4)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并实施实验。
其他文献
摘要: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自我适应社会能力的场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场所。而课堂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人才创新、观念创新、教育创新、手段创新是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地理学科需要教师能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利用新的教育观念和手段,使课堂效果达到最好。为此,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了许多积极而有益的探索。本文希望从地理课堂教学作为突破口,通过采取恰当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不懈努力。但师生双方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左右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进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
期刊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在生物教学中,实验课必不可少。上好生物实验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也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既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实验课教学的成败,对学生们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就如何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初中生物教材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有大量的实验,
期刊
内容摘要:何设计真实的交际活动决定着交际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即能用英语做事。文章探讨了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创设真实语境,形成真实的交际环境,从而使学生在自然的语言交流中习得语言,发展语言能力。   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是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创设一种真实的交际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发展
期刊
摘要: 语文学科是一门创造性颇为丰富的学科。语文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具体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同步进行,体现创造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和独创性。   一、自由设想,体现思维的广泛性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不断观察、想象,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类别、不同的事物中去发展思维,开拓思路。一次师生一起到室外上观察课,引起了孩子们
期刊
摘要:初中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交际中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偏重语法结构的分析、讲解,及机械的句型操练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训练指导,加大学生自学的活动量,从而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的
期刊
摘要: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需经历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一种艰苦的认识活动。不少学生虽然具有良好的智力和优越的学习条件,但由于学习毅力差,贪玩、怕苦、畏难,难以取得很好的学业成绩,有的甚至成为后进生。而有的学生虽然智力一般,学习环境也不好,却凭着顽强的学习毅力,取得良好甚至优异的学业成绩。  一、首先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让学生具有学习毅力上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  1.加强学习目
期刊
摘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一项科研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把握教学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同时还必须改进教学,注意研究 “教”与“学”两个方面的问题,切实抓好衔接工作,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方法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力求知识的平稳过渡,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注意知识衔接,做到稳步推进   新编高中物理教材与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教材相配套
期刊
摘要: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观、科学品德等科学素养。  关键词:化学教学 美育 科学素养  化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知识、方法和态度,从而形成科学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科学素养为目标,这是基础理科教育的共性之一。基本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观、科
期刊
摘要: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而中学阶段最能体现学生创新活动的教学就是作文教学。写作是充满创新性的心智活动,属于精神产品。因此,写文章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好的训练方式,将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心理学上认为:“创新思维是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写作中的创新思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