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教育是一种图、声、文交互的现代教学技术。它的应用,能丰富教学内容,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以教师的讲述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宰。然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它使学习参与者得到主动触觉的感受,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的整体效果,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更好地实行素质教育。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外界信息中,大部分来自视觉和听觉,小部分来自嗅觉、触觉、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历史课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我在上七年级历史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投放古猿、北京人、现代人头像幻灯片等配合教学,以动画(配上解说)展现给学生,学生一开始就对历史课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产生很好的历史情景体验
在讲解课文时,采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种图、声、文交互的现代教学技术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八年级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一节时,让学生观看录像,目睹帝国主义的疯狂破坏,造成圆明园现在的破败景象,让学生同教材中所描绘的美好景致作比较;再次让学生观看电教片断,耳闻目睹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抢掠、焚毁的经过,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原始资料、历史图片、历史影片在教学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感染力
这就要求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既要完成知识教育又要完成思想教育,既要发挥智育功能又要发挥德育功能。因而,思想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深刻挖掘历史多媒体所蕴涵的思想素材。这不仅使教师上课上得比较生动、形象,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感知、联想、理解、情感等心理功能,体会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民族外交等方面的状况,同时也强化了思想教育,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强化学生的能力。
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点拨规律和方法,学生看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喜欢就事论事,对于较复杂的历史现象的认识和分析浅表化,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此,应借助多媒体课件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探寻规律、启迪方法。例如:
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见下表)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课件“统治”课堂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媒体教学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进行意义建构的手段,而不应该变成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课件“统治”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因此,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在“教”中的引导者地位,不能以“机”取而代之。在多媒体的使用方式和时机上,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如果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那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便只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去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就成了始终仰着脖子的观众。好的课件不是看它运用了多少制作手段和科技含量,而是看它是否适合教学,是否能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也许,我们多一些平常心,少一些功利思想,心平气和的对待它,多媒体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总之,我们应该认识到,多媒体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能再现历史的生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且能改变教师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的讲解员的教学方式得到彻底的变革,对推进教学改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教学服务,让我们的历史教学改革更上一个台阶。以生动的中学历史教学为时代培养出更多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外界信息中,大部分来自视觉和听觉,小部分来自嗅觉、触觉、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历史课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我在上七年级历史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投放古猿、北京人、现代人头像幻灯片等配合教学,以动画(配上解说)展现给学生,学生一开始就对历史课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产生很好的历史情景体验
在讲解课文时,采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种图、声、文交互的现代教学技术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八年级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一节时,让学生观看录像,目睹帝国主义的疯狂破坏,造成圆明园现在的破败景象,让学生同教材中所描绘的美好景致作比较;再次让学生观看电教片断,耳闻目睹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抢掠、焚毁的经过,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原始资料、历史图片、历史影片在教学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感染力
这就要求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既要完成知识教育又要完成思想教育,既要发挥智育功能又要发挥德育功能。因而,思想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深刻挖掘历史多媒体所蕴涵的思想素材。这不仅使教师上课上得比较生动、形象,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感知、联想、理解、情感等心理功能,体会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民族外交等方面的状况,同时也强化了思想教育,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强化学生的能力。
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点拨规律和方法,学生看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喜欢就事论事,对于较复杂的历史现象的认识和分析浅表化,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此,应借助多媒体课件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探寻规律、启迪方法。例如:
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见下表)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课件“统治”课堂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媒体教学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进行意义建构的手段,而不应该变成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课件“统治”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因此,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在“教”中的引导者地位,不能以“机”取而代之。在多媒体的使用方式和时机上,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如果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那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便只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去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就成了始终仰着脖子的观众。好的课件不是看它运用了多少制作手段和科技含量,而是看它是否适合教学,是否能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也许,我们多一些平常心,少一些功利思想,心平气和的对待它,多媒体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总之,我们应该认识到,多媒体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能再现历史的生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且能改变教师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的讲解员的教学方式得到彻底的变革,对推进教学改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教学服务,让我们的历史教学改革更上一个台阶。以生动的中学历史教学为时代培养出更多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